• 香肠 “肉棍”的世界

    香肠可以算是种类最多的肉制品了,因为它的范畴实在够宽。一串串晾挂的腊肠、捆得像地雷一般的萨拉米、热狗里的泥肠、小摊上的烤肠……它们有生有熟,能入菜也能当小吃,丰富……

    作者: 艾晓騧   出自:2014年第11期

  • 鸡蛋 清与黄的变形记

    生鸡蛋闻起来往往有淡淡的腥味,这是因为蛋鸡的饲料中都会掺加豆粉等高蛋白食粮,而它们之中含有一种叫“胆碱”的化学成分,会在鸡肠道中转化成带有鱼腥味的“三乙胺”。三乙……

    作者: 艾晓騧   出自:2014年第10期

  • 海鲜怎么吃2

    海参的体壁,就是那层厚实又富弹性的皮囊,也是人们主吃的部位。在体壁背部,分布着很多疣状突起,而腹部则是密集着管足。体壁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多糖类物质和肌纤维,造……

    出自:2014年第08期

  • 中华海鲜地图之东海与南海

    从长江入海口往南,一直到闽粤两省交界处的海域,就是东海。这是中国岛屿最多的地区,全国60%的岛屿集中在这里,岛屿制造了多样的地形,不同栖息地的生物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者: 海鲜大叔   出自:2014年第08期

  • “鲜”从何来 那些制造鲜味的食物

    在人类的味觉感知里,“酸甜苦辣咸”是最基础的味道,菜肴中各种复合而曼妙的口味都是由它们组合形成,而在五味之外,其实还有一种味道,更能让人的舌尖感到愉悦,这就是“鲜……

    作者: 艾晓騧   出自:2014年第07期

  • 酿酒作物 把“个性”融到酒里

    无论啤酒、红酒或是白酒、黄酒,能称之为“酒”,皆因它含有酒精。酒精的化学名称就是乙醇,在自然界中几乎都是由糖分转化而来。比如苹果放置较长时间后,吃起来有股淡淡的“……

    作者: 艾晓騧   出自:2014年第06期

  • 厨房“物理学”

    对食材来说,它们在烹饪中所经历的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比如肉类从生到熟,就是一次彻底的化学变化,属于蛋白 质变性;而像蔬果榨汁则是纯粹的物理变化,只是水分、……

    作者: 艾晓騧   出自:2014年第05期

  • 好油与坏油

    人分好坏是以道德为标准,而食用油也是以对人体的利弊来评判好坏。其实,油的好与坏并不那么绝对,再好的油也很容易就变坏。

    作者: 艾晓騧   出自:2014年第04期

  • 麻花 拧出身条下油锅

    零食中有一大门派,叫油炸零食,虽屡遭营养师们的白眼,却经久不衰。麻花便是如此,因为好吃、吃得方便、易于保存,如今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特色品种。

    作者: 黄宇丹   出自:2014年第03期

  • 那些食物们的“山寨经”

    ‘早起,买根洗衣粉油条,来杯牛奶;中午,弄份人造鸡蛋炒硫酸铜韭菜;晚上,开瓶甲醇勾兑酒,吃着注胶牛肉和硫磺蒸馒头……这一天下来,发现自己居然还神奇地活着,不知几时……

    作者: 艾晓騧   出自: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