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动物世界
  • 化学实验
  • 博物广知
  • 博物新闻眼
  • 博物餐桌
  • 博物高考题
  • 古史传说
  • 地球村公民
  • 天文天象
  • 奇妙博物馆
  • 娱乐底片
  • 建筑文明
  • 文化文明
  • 生活百科
  • 石头记
  • 自然地理
  • 自然探奇
  • 自然摄影
  • 草木庄园
  • 诗词演义
  • 读心术
  • 读编互动
  • 酷玩意儿
  • 商周青铜矛:步战宜短,车战需长

    人类诞生伊始,兵器就始终稳居“高科技”最前沿。如今的高科技武器,已能足不出户、杀敌于千里之外,而近身肉搏的冷兵器,却依然让人血脉喷张。或许迷恋“儿戏”是人类本能,……

    作者: 酉禾   出自:2022年第11期

  • 二郎神的“千年成长记”

    二郎神杨戬,中国人家喻户晓:头上长着三只眼,手拿三尖两刃刀,身边跟着汪星人。

    作者: 徐立立   出自:2022年第11期

  • 绝代双骄,还是“卧龙凤雏”?19世纪美国的“化石大战”

    梁龙、雷龙、剑龙、三角龙、异特龙……如今世界知名的恐龙,许多都出自北美大陆。

    作者: 江泓   出自:2022年第10期

  • 甲午前传 晚清“援朝外交”与袁世凯的崛起

    上期我们介绍了明代的“抗日援朝战争”,以中朝胜利、日军败退收场。三百年后的晚清时代,朝鲜再度告急,时局更为错综复杂。而代表中国出场援朝的,正是后来历史书里的“大反……

    作者: 郭晔旻   出自:2022年第05期

  • 明代的“朝鲜战争” 李如松抗日援朝

    前些时候,上演了好几部抗美援朝的影片,将人们的视线引向那曾经火热的战场。其实早在400多年前,中国就曾出兵远征,协助朝鲜抵御外辱。

    作者: 周渝   出自:2022年第04期

  • 苗疆巫女:不施毒蛊,自有神通

    无论武侠小说,还是影视游戏中,西南地区的“苗疆”,总盛产心狠手辣、善用毒蛊的“妖女”。不过,这其实是“中原视角”的偏见。苗疆的确有神通广大的女性大魔法师,她们是民……

    作者: 瑶华   出自:2022年第03期

  • 归义军 西北有孤忠

    失去的国土,忽然有一天自己“长腿”回归了?这是一千多年前,唐朝发生的梦幻一幕。有一支队伍,不畏艰险英勇战斗,只为圆一个回家梦。他们的故事被记录在了敦煌壁画之中。

    作者: 安州牧   出自:2021年第12期

  • 女萨满:白山黑水“大女主”

    在亚欧大陆北部,许多生活在林海雪原间的民族,都有一种朴素的信仰:认为世间万物皆有主管神灵,有一类人能依靠歌舞等仪式与神沟通、招来神灵“附体”传达神意,或借用神力降……

    作者: 瑶华   出自:2021年第11期

  • 莫里奥里人 和平天使的劫难

    上次我们介绍了骁勇善战的新西兰毛利人。其实毛利人中,还有一个“世界上最和平的部族”,他们原本生活在远离新西兰的海岛上,因拒绝战争,几近灭族。

    作者: 萧陵   出自:2021年第10期

  • 车驰卒奔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战车

    在先秦时期的中国古战场,最强大的武器,无疑是战车。四匹威风凛凛的战马,三名分工明确、装备精良的武士,组成了势不可挡的战斗平台。它们如同现代的坦克一样,是当时各诸侯……

    作者: 王立鹏   出自:2021年第10期

  • 1
  • 2
  • 3
  • 4
  • 5

博物 V

博学成就梦想 知识改变人生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