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展

    国博藏镜,首次系统完整展出,呈现镜史始终。

    出自:2021年第02期

  • 童锁 中国式护身符

    中国的孩子都缺不了一样中国式的护身符——长命锁。它因何诞生?为何称“锁”?又锁住了些什么呢?

    作者: 覃妮娜   出自:2020年第10期

  • 百家衣里的驱邪密语

    百家衣,即由众家布帛拼缝而成的衣服。古人相信,穿上这种衣服,能保佑孩子平安长大。这护身符一般的衣服里面,藏着中国人怎样的驱邪密语?

    作者: 咏萍   出自:2020年第10期

  • 虎头帽:从希腊英雄到中国儿童

    谁能料到,小小一顶虎头帽,它的原型最早竟可追溯到一位鼎鼎有名的古希腊英雄。位于欧亚大陆两端的文明,历经千年沧桑与文化的碰撞融合,终于,古希腊英雄的行头,与中国孩童……

    作者: 何君耀   出自:2020年第10期

  • 《永乐大典》用的什么纸?

    《永乐大典》书页所用纸张,并非我们熟知的宣纸。常见的说法是皮纸或者白绵纸。在古籍文献领域,白绵纸,指的是明清时制作比较精细的楮皮纸(构皮纸)或桑皮纸。著名纸史专家……

    作者: 易晓辉   出自:2020年第09期

  • 寻找『恰克图』

    有这样一种珐琅工艺,单在中国,就被赋予了两个名字——恰(卡)克图、法贝热。翻检中外文献,资料廖寥寥。即使偶尔被谈及,也往往含糊不清。这种『小众』工艺,究竟有何不凡……

    作者: 何君耀   出自:2020年第08期

  • 火焰的艺术 景泰蓝是如何炼成的

    铜胎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集制铜、制瓷、掐丝、绘画等多种技艺于一体,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景泰蓝又被称为“火焰的艺术”,因其除了要焊接铜胎、铜丝,烧蓝的步骤……

    出自:2020年第08期

  • 徽墨:满纸云烟翰墨香

    徽墨自南唐制墨名家奚超父子以来,至今已逾千年。它不仅是简单的书写工具,更承载着徽雕、髹漆等手工艺,背后还有中国历代书画艺术和无数文人关于墨的故事。

    作者: 鸿不鸣   出自:2020年第07期

  • 珠绣:飞入寻常百姓家

    奢华的珠绣,用一千多年时间,走出了一条平民化的道路。

    作者: 彦杰   出自:2020年第06期

  • 发绣:青灯青丝绣青史

    在刺绣家族里,有一类绣品颇为另类,它的原材料并非丝线,而是头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将头发绣入织帛,有何深意?时至今日,陈旧观念已然故去,发绣又当走向何方……

    作者: 杨睿   出自:202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