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学生如何上学?

    在现代,孩子大约到了六、七岁的时候,就进入学校开始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共有十六年的时间在学校度过,漫漫的求学路上既有欢乐也有苦涩。相比之下,在古代,学生上学……

    出自:2013年第09期

  • 最美的传统空间

    历经数千年发展,到明清时期,中国的室内装修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陈设趋于程式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样式,呈现出比较稳定的房屋格局、装饰样式、陈设手法、技艺风格,传……

    出自:2013年第09期

  • 古人如何去旅行

    恶劣天气、劫道匪患、衣食住行,这些出门难题,古人该如何解决?根据历代史料、游记、诗文汇总,我们虚拟了一位明朝人物杨二郎。以他从北京出发前往南京的一段旅程,看古人怎……

    作者: 斯东   出自:2013年第08期

  • 游行千里 功与名

    漫漫长途,帝王、文人、官宦等等都是中国古代旅行的主要角色。今人往往羡慕驴行天下、浪漫洒脱,而古人则有不同的目的与情怀。他们或为治理天下巡游,或为求取仕进而漫游。他……

    作者: 王家娴   出自:2013年第08期

  • 跟着古人去旅行

    旅行,是现代人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志之一,在古代却不然。周公主张『无淫于游』,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然而在不提倡长时出游的古代,却创造了无数名胜,给我们留下旅游的……

    出自:2013年第08期

  • 为什么说“巾帼风采”?

    在中国文化里,常借用“巾帼风采”一词,表达对那些不同凡俗女性的敬意。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中,诸葛亮曾经送给司马懿巾帼,嘲笑他避战不出,缺乏阳刚男儿风骨。可见,巾……

    作者: 李汇群   出自:2013年第07期

  • 清凉的智慧

    赤日炎炎,用什么击退暑热?冰箱,或是空调?早在古时,这些令现代人自得的专利,已有了绿色环保版本。避暑看似简单,却含纳了古人的礼仪秩序、科技智慧以及修身养性等等内容……

    作者: 李芫   出自: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