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怎样留学

泛黄的照片,尘封的档案,藏着激情燃烧的留学岁月。供图/徐涛

在佛光寺遇见唐朝

旧照中,竟是另一番样貌。岁月荏苒,如今的东大殿还有几许唐朝的记忆?其实,仅对比左右页图便会发现,莫说千载,短短的数十年间,历史便改换了模样。图是1912年日本学者小野玄妙拍摄的东大殿主佛释迦如来,素雅庄重(供图/安道壹)。

总第93期
2013
07
  • 读书人与政治

    书生与政治的结合,似乎就是一个悲剧,而这个悲剧也颇像是一种宿命——在儒教的熏染下,从古至今的书生无不渴望与政治、政权结合,以实现自我价值,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另一方面,“学而……

    作者: 黄秀芳  

  • 声音

    近孩童扎堆出书颇为热闹。对此,资深出版人李德明表示,“低龄化写作”和“低龄化出书”是两回事。李德明认为,小孩子喜爱写作很正常,罕见的倒是“低龄化出书”。“我们当时把文学看得很神圣,认为自己……

  • [遗产风景]

    天堂般的地狱 澳大利亚罪犯流放地遗址

    17世纪初,荷兰淘金者从澳大利亚无功而返,他们失望地以为,这块新发现的南方大陆没有任何可开发利用的价值。不过,一百年后,在探险途中偶然经过这里的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却将其形容为土肥草茂的乐园……

    作者: 周剑生  郭婷  

  • [观察]

    名人书信的公与私

    最近,钱钟书先生书信被拍卖一事炒得沸沸扬扬,关于名人书信是否可以公开的问题又被热烈讨论。作为钱钟书先生的妻子,杨绛先生认为这种事情严重侵犯了钱先生的隐私;清华大学法学院程啸教授更进一步说,……

    作者: 谷继明  

  • [特别策划]

    那些年我们怎样留学

    那些年我们怎样留学

  • 留学日本儒生遭遇武士道

    从1896至1945年的50年间,中国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运动。这些文化上的冒险家,在日本享受空前绝后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中国最初的公民社会,也在此初具模型,并掀起了一浪高过……

    作者: 长歌  

  • 留学美国 “美国制造”的知识领袖

    留美学生是群个性鲜明的读书人:爱学习,不爱革命;爱文化,不爱军事。温和、阳光而优雅。他们关怀政治,却不热衷于做官;爱好理工科,在人文领域也大放光芒;既称霸大学杏坛,也深入平民学校。他们笃行……

    作者: 小溪  

  • 留学法国 欧洲工厂“取经记”

    在一群老留欧人士的倡导下,穷学生如潮水般涌向欧洲。半工半读,知行合一,中国“劳心”与“劳力”之别的传统观念,被法兰西的勤工俭学生狠狠击碎。短时上学,长时间做工或失业,没有机会欣赏欧洲的文化……

    作者: 苏文江  

  • 留学苏联 红色麦加催生的国共菁英

    “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上个世纪20年代进步青年最时髦的口号,而第一次国共合作,又为留苏带来契机。这批怀着对苏俄憧憬的青年,构成了国共两党乃至新中国的领导班底,并将所学深深栽培于中国。其中的两……

    作者: 李忠民  

  • 蒋经国的 “苏式革命根据地”

    抗战爆发后不久,刚刚结束了长达12年留苏生活的蒋经国,在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的极力引荐下,于1938年1月携妻儿到江西任职。

  • 在佛光寺遇见唐朝

    烟雾缭绕的五台山,满满地承载着信众香客的愿望,一年四季,总是人潮涌动。而在台外西麓,还有一座更古老的寺庙——佛光寺,屹立于此已逾千年。它也曾繁华,它是唐代官式建筑的活标本,它诉说着唐代佛教……

    作者: 张少  安道壹  

  • 北宋名门的悲与喜 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园发掘记

    编者按2010年,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三年后的今天,墓园中出土的百余件精品文物,在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首次公开亮相。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张蕴女士,是本次发掘的领队,……

    作者: 张蕴  

  • 绥远抗战 一名战地记者眼中的

    1936年12月5日清晨,经过在平绥铁路上的一夜奔波,303次快速列车喘着粗气,缓缓驶入绥远省集宁县平地泉站。列车停稳后,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拎着行李箱匆匆走下车厢。他叫方大曾,来自北平,是《世界知识》……

    作者: 杨红林  

  • 清凉的智慧

    赤日炎炎,用什么击退暑热?冰箱,或是空调?早在古时,这些令现代人自得的专利,已有了绿色环保版本。避暑看似简单,却含纳了古人的礼仪秩序、科技智慧以及修身养性等等内容。或许,文化从来无小事。

    作者: 李芫  

  • 民艺镜头

    民艺镜头:贵州省雷山县控拜村,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四川省成都市平乐镇,瓷胎竹编制作技艺。

  • 遗民的经济头脑:郑思肖《墨兰图》

    在中国历史序列中,元朝征服南宋是一个天崩地裂的转折。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汉人与蒙古人的纠葛早已熔铸在大一统的国家之中,唯一能够让我们直接体察到七百年前人们心绪动荡的,是经历过这场变动的人们……

    作者: 黄小峰  

  • 考验乾隆的贪污案

    1781年4月中旬,清朝甘肃省循化县的穆斯林,因新老教派之争引起冲突。陕甘总督勒尔谨派兵弹压,这些人到了循化的白庄村,却被新教派的大阿訇苏四十三等人杀死。撒拉、回族两族群众起事反清,围攻河州,围……

    作者: 潘卫东  

  • [有问有答]

    为什么说“巾帼风采”?

    在中国文化里,常借用“巾帼风采”一词,表达对那些不同凡俗女性的敬意。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中,诸葛亮曾经送给司马懿巾帼,嘲笑他避战不出,缺乏阳刚男儿风骨。可见,巾帼是专属于女性的服饰。

    作者: 李汇群  

  • 留学生的“科举功名”

    本刊编辑采访中国社科院叶隽教授。提起中国留欧的局限,他说过于偏重几个大国,选择比较单一。

    作者: 马赛屏  

阅读本期完整内容

使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