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南诏德化碑 功过是非凭谁问?

    一千多年前,大理是南诏国的都城所在。盛唐帝国的军事惨败,西南王国的骄矜反复,都被镌刻在一通矗立于此的巨碑上,令人遐想不已。

    作者: 李粹之   出自:2020年第05期

  • 隋唐大运河上的国家粮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隋唐洛阳城宫城东北发现了唐代含嘉仓160号仓窖,其间出土了数十块铭文砖,上面详细记载着粮窖位置、储粮来源、粮食品种及数量、入窖年月日和仓窖管理人员……

    作者: 奚牧凉   出自:2020年第05期

  • 横空出世的周代“芮”国

    2019年12月,一场名为“周风遗韵”的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悄然登场,早已消失的神秘古国芮国,“复活了”。

    作者: 奚牧凉   出自:2020年第03期

  • 五行取名 | 一剂命运的药

    当五行思想与姓名文化相遇,会诞生什么?中国人信“命”,便将其体现在姓名之中,借助五行名字,寄望于改变命运,调节命理。

    作者: 杨睿   出自:2019年第08期

  • 良渚之重

    在夏代之前,中国还有没有“国”?良渚文明的发现,给这个疑问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良渚之重,重在何处?

    作者: 毛智周   出自:2019年第06期

  • MICROHISTORY | 微历史·怪谈

    作者: 盛文强   出自:2019年第05期

  • 晋祠:道不尽的水与神

    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或许是太原地区最重要的古迹遗存。晋祠因何而贵重?因何而迷人?水与神,在此交融。

    作者: 杨沔   出自:2019年第02期

  • 弥勒的多张面孔

    弥勒是菩萨;也是释迦摩尼指定的未来佛;是中国历史上图谋不轨者起事的幌子;也是寺院天王殿正中供奉的笑脸“迎客僧”。

    作者: 皙扬  张掖   出自:2018年第12期

  • 月老从何而来?

    除了人能做媒,神仙也能做媒。

    出自:2018年第08期

  • 交河 绿洲小国的生存奇迹

    交河,一块被相交的河流包围的船型台地。相交的河流就是壕沟,高耸的峭壁便是城墙。而生土筑成的堡垒,“全副武装”的城市,更是让夹在汉匈之间的车师小国得享国祚五百余年,……

    作者: 苗子兮   出自:2018年第03期

  • 9
  • 10
  • 11
  • 12
  • 13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