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千年永陵 | 两个乱世中的四川

    永陵,是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永陵的建筑和出土文物的形制,处处不合常规,反映出王建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而在王建入葬一千多年后,永陵地宫意外地在抗战……

    作者: 彦杰   出自:2020年第12期

  • 汉画像 | 新天府养成记

    秦并巴蜀后,带来了先进的工具与农耕技术,蜀地农业如虎添翼,新的天府之国由是养成。

    作者: 林赶秋   出自:2020年第12期

  • 都江堰 | 水沃四川

    自古水患频频的成都平原,后来却蜕变成天府之国,奥妙在于一道庞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它化岷江滔滔江水为滋养沃野的生命之水。

    作者: 寒鲲  贻芥   出自:2020年第12期

  • 何为三星堆?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一个本流传于当地的风景——三星伴月,竟是数千年前的一座古文明的王都,为世人瞩目。

    作者: 徐成   出自:2020年第11期

  • 拔丁抽楔

    出自:2020年第11期

  • 古堡春秋

    “堡”,可能是战场上的碉堡,可能是车马往来的驿站,更有可能是一座建起城墙、团结自保的村镇聚落。在战火不断、朝代频更的中国,村镇之“堡”屡见不鲜,它们背后讲述的,是……

    作者: 徐攀   出自:2020年第09期

  • 大唐天竺使出铭 高原之上有功名

    提到唐人出行天竺,似乎人们脑海里只能想到玄奘和尚。但外交家王玄策留下的一通碑铭,给我们勾勒出了唐代通往印度的另外一条道路。

    作者: 李粹之   出自:2020年第08期

  • 娄睿墓 一个时代的丹青背影

    1979年,北齐娄睿墓的发掘,为我们展示了南北朝这一动荡时代的一个精彩侧面,墓葬中的壁画则成为我们追想北朝绘画的重要参考。作为胡族、贵族与佛教徒的娄睿,在墓葬中给我们……

    作者: 清溪  贻芥   出自:2020年第07期

  • 南朝砖画墓 地下的名士风流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的名士风流,莲花、狮子背后的佛国世界,“郭巨埋儿”里的伦理折射……是儒是释是道?门阀士族的内心矛盾而多变,于是那砖上的风景,也变幻而多姿。

    作者: 吴风   出自:2020年第07期

  • 发现伏羲的都城“宛丘”?

    在距今约5000–4000年的中华大地上,一个核心的历史趋势,便是中原的崛起:当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逐渐陨落,一度低调的中原,走上了务实的武力争霸道路,并最终……

    作者: 奚牧凉   出自:2020年第07期

  • 8
  • 9
  • 10
  • 11
  • 12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