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国考古证明:司马迁的《史记》需要重写
中山国,一个由游牧部落白狄鲜虞建立的诸侯国,曾与“战国七雄”争锋逐鹿,司马迁的《史记》却没把它写入王侯所属的《世家》系列。很长一段时间,中山国的形象只存在于零散的……
-
两千年的更迭与较量 海陆两条丝路,谁对中国的贡献更大?
两千多年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此消彼长和中国历史的起伏紧紧相连。流经这两条丝路的珍宝、文化、技术,以及在路上留下印记的各派商帮,推动了中国经济和文明的深……
-
道教石窟 最“草根”得神仙 最“中国”的石窟
石窟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在中国有很多著名的佛教石窟,如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当人们沉迷于佛教石窟所带来的外来佛教文化时,却很少有人知道……
-
海龙囤 悬在绝壁上的“土司宫殿”
中国西南诸土司遗址中,海龙囤可能是最独特的一个:它远离喧嚣,坐落在山巅,悬崖边缘;四面绝壁,只有一面设石阶道与外界沟通。围城之外,有“飞龙关”、“朝天关”、“铁柱……
-
宁城昆虫化石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
化石,破解地球远古奥秘的关键,打开“失落世界”之门的密匙。昆虫,因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对环境的敏感度和适应性极强,被认为是非常可靠的指示环境的研究对象……
-
太行山东麓 一条“盛产”古都的大走廊
叶树勇 胡江桥 沂蒙老杆 李玉山 今日的河北平原城市星罗棋布。不过,在文明发展早期,该省最繁荣的聚落集中在平原西缘的山前冲积扇上,形成了一个狭长的文明走廊。这个走廊……
-
-
河北明长城 不朽的辉煌与落寞
蜿蜒万里、横贯东西的长城中,河北明长城独具一格,其修建水准和防御能力是整个长城中最出色的。作者姜古迪十余年来考察过河北境内插箭岭和紫荆关等十多段明长城,熟知其修建……
-
-
天下粮仓 从古到今我们是怎样存粮的?
古人云“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意思是国库中的存粮若不够吃三年,这个国家就难以称为国家了。粮食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对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的中国来说,……
出自: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