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动物世界
  • 化学实验
  • 博物广知
  • 博物新闻眼
  • 博物餐桌
  • 博物高考题
  • 古史传说
  • 地球村公民
  • 天文天象
  • 奇妙博物馆
  • 娱乐底片
  • 建筑文明
  • 文化文明
  • 生活百科
  • 石头记
  • 自然地理
  • 自然探奇
  • 自然摄影
  • 草木庄园
  • 诗词演义
  • 读心术
  • 读编互动
  • 酷玩意儿
  • 咖啡 取自『豆』中的精华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个特别“多变”的存在—有时像中药汤一样浓厚,有时上面充满了乳白泡沫,还有时会淋一层糖浆、喷上一层奶油。可是,咖啡再怎么多变,也离不开它……

    出自:2016年第07期

  • 赤鳞鱼 海中烛泪,身世不明

    《海错图》中有一种红色小鱼,对它的记载语焉不详,我们只能根据蛛丝马迹,探究它的真相。

    作者: 嘉楠   出自:2016年第07期

  • 食物也需要“维稳”

    不光人类需要和谐社会,食物们也需要。尤其是那些由多种原料组成的吃食,原料之间的不同性质,让它们很难长久团结。于是,人们就发明出“稳定剂”来约束它们。

    出自:2016年第06期

  • 海葵·墨鱼子 似乳似花,非黄非白

    浅海的礁石上,经常会出现这两种东西。一个像奶头,一个像葡萄。它们是哪种动物呢?

    作者: 嘉楠   出自:2016年第06期

  • 人人都能做“庖丁”之徒手拆鸡法

    中国古代有个神厨叫“庖丁”,代表作就是“解牛”—把一整头牛肢解得井井有条,肉、骨、皮、内脏等部位完美拆解,因为他太熟悉牛体结构。其实,只要你了解点儿禽畜的身体构造……

    作者: 艾晓騧  唐志远   出自:2016年第05期

  • 马鲛 南北皆有,一鱼多吃

    从北到南,中国沿海居民都爱吃马鲛鱼。这种壮实的大鱼,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作者: 嘉楠   出自:2016年第05期

  • 食物纤维 不是纤维 胜过纤维

    “服务员~有牙签吗?” 塞牙这种事不论牙口好坏,几乎人人都遇到过—那些卡在牙缝里的东西,人们俗称为“菜筋”和“肉丝儿”,常被理解为蔬菜和肉里的“食物纤维”。其实严格……

    作者: 艾晓騧  唐志远   出自:2016年第04期

  • 米 粒粒都不同,得来皆辛苦

    大米家家都有储备,米饭更是人们最常吃的主食之一。那一颗颗常被我们忽略的米粒,是几经周折才蜕变出来的。仔细分辨,还会发现它们各有大不同。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16年第03期

  • 内脏是什么肉?

    动物内脏作为一大类食材,有些人喜爱至极,有些人避之不及—喜爱它的人觉得它是高档次的“肉”;不喜爱它的人却觉得那只是屠宰中的下脚料,根本不配叫“肉”。那么问题来了,……

    作者: 艾晓  唐志远   出自:2016年第02期

  • 餐桌上的变色龙III

    烹饪食材的本质,从“化学维度”上看就是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无论煎炒烹炸,还是腌渍熏烤,食材中的成分都经历着各种化学反应,菜品颜色往往也随之改变。比如透明的鸡蛋清煮熟……

    作者: 艾晓  唐志远   出自:2015年第12期

  • 15
  • 16
  • 17
  • 18
  • 19

博物 V

博学成就梦想 知识改变人生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