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白大战,一触即发!

    黄泥掩体的颜色深浅不一,浅色的已经干透,深色部分看起来还很湿润。不少黄猄(jīng)蚁就守候在深色掩体的边缘,时而探头观望,时而做出扑咬动作。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23年第03期

  • 给树叶“把脉”

    冬天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还是一派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景象。对于爱拍虫子的我来说,尽管醒目的“大虫子”没有夏季多,但“小虫子”还是不少的——这才是真正考验眼力的时……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22年第11期

  • 叶“雕”艺术家 杨扁角叶蜂

    这次要拍摄的,是一位树叶雕刻艺术家——叶蜂幼虫。听着有点儿熟悉?没错,我们曾在2020年9月号的“自然摄影”里讲过。那次重点介绍了两种叶蜂幼虫:一种吃榆树叶,一种吃杨树……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22年第10期

  • 勇于尝屎,那味道真美妙!

    如果你经常抓虫子,或者喜欢观察它们,很可能不止一次地看见过这种“小红点”——它颜色鲜红,只有针眼大小,常在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身上出现,犹如渗出的血滴。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22年第08期

  • 我的自然月历

    6月 花蛇凫水,蟾蜍夜出,半大鸳鸯尬相露 蟪蛄嘶鸣,蜻蜓狂舞,荆条花开杀机伏

    作者: praying   出自:2022年第06期

  • 躲猫猫独享 “小王花”

    大王花对于我来说,一直是既熟悉、又遥不可及的梦 :它经常出现在我童年的科普读物里,从中我得知,它们只生长在遥远的东南亚热带雨林里。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22年第05期

  • 草尖上的 『史前猛兽』

    在广东、广西和海南,变色树蜥非常常见,甚至在闹市区的行道树上,我都见过一尺来长(连尾巴)的成年个体。

    出自:2022年第03期

  • 黏液陷阱,珠光闪闪

    在野外想拍茅膏菜“大片儿”并不容易:锦地罗茅膏菜贴地而生;长叶茅膏菜的叶片常杂乱无章地交叠在一起;食虫场景更是可遇不可求——倒是经常看到叶片上挂着很多昆虫残骸,拍……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22年第02期

  • 站直了,别趴下!

    一直梦想着拍摄峨眉髭蟾,看了很多写真照片,被它淡蓝色的“眼影”和威武的黑“胡子”迷得神魂颠倒。但峨眉髭蟾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地方,雄性髭蟾的“胡子”只在繁殖期才有,而……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22年第01期

  • 小青,不卑不亢不逃跑

    竹叶青,可以说是南方最常见的毒蛇了,很多南方摄友早就拍腻了。但我这样的北方佬,平时只能见到灰头土脸的“草根蛇”,对这种浑身翠绿的“美女蛇”还是充满了向往,每次见到……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2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