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另类“黄金”海岸 中国最长的淤泥质自然岸线在此珍藏
近几十年,伴随着海岸带的开发,中国的人工岸线急剧增长,自然岸线则迅速萎缩、消失,并带来一系列深远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然而,在中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江苏省,却仍幸……
-
低调花蛤 关于“鲜”的 国民记忆
在众多海鲜贝类中,花蛤的身份并不高贵,却是国人心中对“鲜味”最深刻的记忆。为什么花蛤是国民最爱的平价贝类?为什么黄渤海近岸会成为全国产量最高的花蛤养殖区?为什么北……
-
泥沙之下、礁岩之间 人们熟悉又陌生的潮间带底栖生物
提起海岸带的生物,每年迁徙季挤满沿海潮间带的候鸟占尽了风头,实际上它们的主要食物——各类不起眼的底栖生物才是支撑起潮间带这一生态系统的基石。对普通人来说,底栖生物……
-
“辽参”养殖 珍馐走下神坛
我国沿海分布着约140种海参,其中大体上有20种适合食用,而最受推崇的,当属营养丰富的“辽参”,也就是仿刺参。在食客的狂热追捧下,仿刺参养殖已不仅是辽东半岛沿岸的独家景……
-
大连裙带菜 漂洋过海,牵动日本人的味蕾
在大连的基岩海岸上,自然生长的裙带菜像一丛丛水下盆景,舒展着硕大的叶片;养殖的裙带菜规规矩矩,倒挂在一排排整齐的绳子上……每年春节前后到4、5月是大连裙带菜繁忙的收……
-
“鱼样方” 我国沿海水产市场有哪些鱼?
黄渤海的鲅鱼、东海的大黄鱼、南海鱼市琳琅满目的各色鱼类……沿着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从北走到南,各地的水产市场直观地反映着我国各个海域鱼类的变化。人们端上餐桌的各种海洋……
-
河豚:一条“毒鱼”游上餐桌
说起河豚,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呆萌的外表和慑人的剧毒,品尝过河豚味道的人只是少数。这并不奇怪,因为直到2016年,我国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条件”放开它的加工和……
-
四川石渠 四只兔狲 野外记录“萌宠”成长
作为网红萌宠,野生兔狲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在四川省西北部的石渠县,摄影师吕玲珑持续观察并拍摄了一家兔狲的日常生活。兔狲妈妈独自带着三只幼崽成长,母爱令人感动。国内……
-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对沿海居民而言,退潮之后在滩涂上“飞舞”的弹涂鱼想必并不陌生。它们在我国沿海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又是一类徘徊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两栖型”鱼类,是潮间带生态系统……
-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说到若尔盖,绝大多数人立即浮现出的就是河曲蛇行、草原花开、湖泊飞鸟的湿地形象。其实,若尔盖湿地外围的山区地带,在为这里注入水流、如同臂膀守护着这片湿地的同时,也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