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 交通地理
  • 军事地理
  • 农业地理
  • 化学地理
  • 历史地理
  • 土壤地理
  • 地图地理
  • 地理人物
  • 地质地理
  • 基础地理
  • 天文地理
  • 工业地理
  • 文化地理
  • 气候地理
  • 水文地理
  • 生物地理
  • 美食地理
  • 考古地理
  • 观点地理
  • 准噶尔西部山地 跨越三大自然带,把人的世界连起来

    “准噶尔西部山地”这个地理概念耐人寻味。在它的内部,演化出了纷繁复杂又规模庞大的游牧转场,一位作家将这些道路命名为“塔玛牧道”,并认为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为宏大的……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24年第07期

  • 中国人为何兴起“打卡”印尼火山热?

    印尼处在全世界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近年已成为中国火山研究者和摄影师的“打卡地”。对中国人来说,国内十几座活火山至少70多年来都没有喷发过,要想研究或拍摄处于喷发状……

    作者: 马春林   出自:2024年第06期

  • 萨勒乡的婚礼 隐藏在喜马拉雅深处的烟火人间

    一妻多夫这种婚姻形式存在于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由此产生的诸多话题,也总能引起人们的兴趣,那么这种婚姻形式因何而起?处在这种婚姻之中的人又如何处理彼此关系?这样的婚……

    作者: 裴黎光   出自:2024年第06期

  • 西海固 宁夏烽燧和寨堡的 “特藏展厅”

    宁夏被誉为“长城博物馆”,多个朝代的长城在这里汇集。不过,当你走进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看到的不是连绵的边墙,却是诸多形态特异的烽燧和寨堡。它们如繁星散落在黄土高……

    作者: 杨健   出自:2024年第06期

  • 凤山 孕育了世界最高石笋的地方, 还藏了多少地下奇观?

    近年来,因为天坑这一喀斯特奇观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有着“世界天坑之都”称号的广西乐业,名声日益响亮。但与乐业同属一个世界地质公园的凤山,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实际上,……

    作者: 田稚珩   出自:2024年第06期

  • 祁连青东高山盆地 众多明星级的探险家、科学家纷至沓来

    在1960年的那个时代,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多,怎么会投入这么大的资源去研究祁连山呢?仅祁连山的地质研究就出了这么多书,那其他方面呢?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24年第06期

  • 到人迹罕至处 寻访滇西北的湖泊

    滇西北高山峡谷区,为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也是云南地势最高、海拔高差最悬殊的地区。该区域的湖泊密集,且大都是面积较小的湖泊。由于位置偏僻,人迹罕至……

    作者: 魏伟   出自:2024年第04期

  • 喜马拉雅的魅力:雪峰簇与六条沟

    藏南高山谷地自然区的南界,是绵延达1000多公里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很多人认为,喜马拉雅山脉有着一条连绵不绝的山脊线。实际上,它早已被河流切割成了一段段的,其中的每一……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24年第04期

  • 藏南高山谷地:顶级雪峰群与人居繁华地在此相遇

    在青藏高原上有这样一个自然区域,有人称呼它为雅鲁藏布江宽谷地带,也有人称之为藏南高山谷地。这个区域在自然上自成一体,它的南北两侧有两列世界级的山脉夹峙:南边的一列……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24年第04期

  • 漠北 古城 游牧族群在蒙古高原刻下的 “历史图章”

    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漠北”这一概念,在地理上大致对应了今天蒙古国中北部以及俄罗斯中西伯利亚南部。历史上的漠北是诸多游牧族群活动的区域,一般人只知道游牧族群逐水草而居……

    作者: 徐弛   出自:2024年第03期

  • 2
  • 3
  • 4
  • 5
  • 6

中国国家地理 V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