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1958年,一所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任校长,数位科学大家担纲的顶尖高校在北京成立,那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9年,在复杂时代背景下她离京外迁,却遭遇数省拒绝,唯有……
-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近年来,安徽省会合肥因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而成为话题,拥有了“赌城、风投之城、霸都……”等诸多江湖名号,“合肥模式”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这个基础薄弱、不沿海不靠江……
-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提到秦岭—淮河一线,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是我国划分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分界线。然而,什么是南北?南北是怎么划分的?每个国家都有南北分界线吗?南北分界线是一个历史文化问……
-
安徽 一个默默为中国生产模式的省
新年之初,按照惯例,我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都要做地方专辑。今年我们做的是《安徽专辑》。一般而言,杂志的特点是为“杂”。一期杂志集合数篇报道,这些报道往往各有各的……
-
承压、生存和生长——晋派砖雕的现在进行时
山西民居中至今保留的大量精美砖雕属于“晋派砖雕”。在传统的山西民居建筑装饰构件中,石雕、木雕和砖雕合称“晋派三雕”,而今天,手工的晋派石雕和木雕已经式微,只有砖雕……
-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东部海子 干涸多年后又重回人们视野
近年来,在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水文进行研究时,新疆师范大学阿里木江·卡斯木教授团队发现,该区域的湖泊(当地人称为海子)面积在100多年间,经历了从多到少再到多的U形曲……
-
赤狐 谨慎克制的荒野生存 “多面手”
在大部分人的固有印象中,提起狐狸,所指的即是赤狐。赤狐有着灵活的生存策略,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食肉动物,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北极圈、气候严苛的北非沙漠,还是高寒缺氧……
-
发现中国第二大峡谷 大渡河大峡谷
在中国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盛名之下,第二大峡谷可谓罕有人知。我国第二大峡谷究竟花落谁家?是如何测量出来的?本文作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得出了测量峡谷的标……
-
寻访中国的三种攀雀——鸟类建筑大师的神秘生活
“攀雀”是攀雀属四种鸟类的统称,在我国分布有其中三种。它们体型小巧、貌不惊人,却是出色的鸟类建筑大师,擅长收集植物的纤维、花絮甚至是羊毛等材料,营造出精巧的袋形悬……
-
巴丹吉林“珠峰”和湖群背后的更多秘密 一座“会扎根、长骨头、吃钙片、 爱植发……”的沙漠
拥有世界最高沙丘“必鲁图峰”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一片充满了魅力和争议的沙漠:松散沙粒堆成的沙山群,却有着“峰峦叠嶂”的高大巍峨;干旱荒凉的茫茫沙海中,却收藏着上百个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