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前神玉的满天星辉

    黄河上游齐家文化(距今约5000—3600年),出土了许多厚重的大玉璧。学者邓淑苹指出,这些玉璧往往在祭祀活动后,与玉琮一起成组掩埋,体现“天体崇拜”的信仰。齐家文化的玉琮……

    作者: 莫图   出自:2024年第02期

  • 玉载中华礼在凌家滩

    距今5800年到5300年,长江中下游巢湖地区,凌家滩文化突然兴起又忽而消亡。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凌家滩文化为后人留下了灿若星河的玉石器,对后世中国礼玉文化的……

    作者: 沅汰   出自:2024年第02期

  • 玉出红山创造玉文化

    当西方石器文化导向贵金属,中国石器则走向了另一个方向——玉器。这种矿物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发展出了特别的玉文化。华夏祖龙,便在中国最早的玉器文化中化育而出。

    作者: 徐成   出自:2024年第02期

  • 神玉时代

    石崇拜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远古人类住石洞、做石器、用燧石取火,在石上作画……石头,是手中赖以生存的工具,更是心头奉为神明的灵物。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石崇拜升华……

    出自:2024年第02期

  • 专辑 玉见中国

    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玉从未缺席 在多元与融合、传承与革新的文明历程中 玉文化的内涵日益丰厚 最终汇聚成 世界上最具普遍认同的精神文化谱系之一 读中国,不可不识玉……

    出自:2024年第02期

  • 唯王秉钺 如火烈烈

    甲骨文 (王)字,形似一把有长柄的大斧——钺(戉)。钺为何是“王”?考古发现会给我们带来答案。

    作者: 黄秀芳   出自:2024年第02期

  • 用影像记录考古现场

    考古摄影最为注重的是纪实性,它贯穿了考古工作的各个步骤。每一个考古发掘工作的时间点相连,可以组成一条时间线,就是考古工作一层一层揭露历史真相的全部过程。而我则参与……

    作者: 王琎   出自:2024年第01期

  • 三田渡碑:被纪念的耻辱

    蚕室地铁站一带,是首尔著名的旅游区、商业购物区。韩国最高的大厦、高达556米的乐天世界塔近在咫尺,耸入云霄,带给每一个初来乍到的游客摄人心魄的震撼。

    作者: 苏蘅   出自:2024年第01期

  • 宫衣 戏台上的“霓裳羽衣”

    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服饰展厅,会被展柜中央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裙所吸引。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裙摆,数不清的绣花绦带,白、蓝、黄、红、橙……好像把彩虹系在腰间。目光稍……

    作者: 瑜韵   出自:2024年第01期

  • 奇异果 华夏果的奇幻漂流与回归

    从猕猴桃到奇异果,小小野果演绎出的,不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的“闹剧”,也不仅仅是“出口转内销”的戏码,而是一出世界物种交流、互促和互补的共赢传奇。

    作者: 吴风   出自:202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