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婆是风神

    “桥头好记归时路,汤煮松风有孟婆”,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王夫之诗中提到的这位孟婆,作为地府之神家喻户晓:她常驻在冥界奈河桥边,为过路的亡魂递上亲手熬制的孟婆汤,以确保……

    作者: 墨飞   出自:2024年第07期

  • 看展

    5月18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除了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之外,还设有“城与陵”和“技与美”两个秦汉文明专题陈列展。

    出自:2024年第07期

  • 殷墟之重

    公元前1300年前后,第二十位商王盘庚,将都邑迁至殷地(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殷商灭。其都邑遗址逐渐沦为废墟,故名殷墟。

    作者: 黄秀芳   出自:2024年第07期

  • 拍出佛造像之美

    “跟我拍文物”栏目从2024年3期开始,邀请新浪微博知名人文艺术博主“松松發文物资料君”,带领我们分门别类,探索文物摄影的无限可能。

    作者: 黄松涛   出自:2024年第06期

  • 刘仁愿纪功碑:消失的东征大将

    扶余,这是汉至南北朝时期,曾存在于我国东北的一个强大方国。因为立国长达700年之久,扶余文化对相邻的朝鲜半岛影响甚深,像高句丽与百济王族均自称源自扶余王室,百济甚至一……

    作者: 李粹之   出自:2024年第06期

  • 官衣 文官的制服

    图是清宫戏画《泗州城》中的知州,是五品官,所以身穿地位较低的蓝色官衣。

    作者: 瑜韵   出自:2024年第06期

  • “人体形”部首 身体力行

    出于方便检索的目的,现代字典大约分成了200个部首。然而,汉字来源于物形,从构字原理来看,这种分类并不是唯一的准则。笔者以小篆为基础,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出发,探究造……

    作者: 梁勇   出自:2024年第06期

  • 一色千秋 雍正的境界

    素洁与娇艳兼得,清新与炫目并举……雍正帝酷爱的单色釉瓷,如此令人眼前一亮。是皇帝高超的个人审美,是中国陶瓷烧造技艺的成熟,也是时代的美色追求,创造出古代陶瓷史上最……

    作者: 贾欣   出自:2024年第06期

  • 黄釉 以黄喻“皇” 一枝独秀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代表帝王家,那必然是黄色。明清景德镇御窑低温烧成的黄釉,为皇室提供了最尊贵的御用瓷色。一件件黄釉瓷背后,写满了色彩的意义,构建出瓷世界的秩序。

    作者: 詹镇鹏   出自:2024年第06期

  • 永宣红釉 惊“红”一瞥

    最能代表中国的红色,却直到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才姗姗来迟地成为瓷器的主流色彩之一。永宣惊“红”一瞥的背后,是红釉技术的千年探索,也是政治风尚与艺术审美的一次革新。

    作者: 骆文   出自:202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