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宣红釉 惊“红”一瞥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4年第06期 作者: 骆文 

标签: 文物故事   文化遗产   

最能代表中国的红色,却直到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才姗姗来迟地成为瓷器的主流色彩之一。永宣惊“红”一瞥的背后,是红釉技术的千年探索,也是政治风尚与艺术审美的一次革新。

从妖异到祥瑞

宋代大观年间(1107—1110年),江西景德镇发生了一桩“怪事”:这天,当窑工们像往常一样打开窑门、打算取出烧好的瓷器时,却突然发现其中一件的颜色十分异常——殷红欲滴,仿佛朱砂闪烁。窑工们倒吸一口冷气,全都吓坏了。有人猜测,这是由于最近火星运行到中天照着窑室,才会发生这样诡异的“窑变”。惴惴不安的窑工们,当即毫不犹豫地砸碎了这个色如朱砂的“妖物”。

色如宝石
宣德红釉光泽如初
图为明宣德御窑的红釉代表器物——宝石红釉僧帽壶。该壶总高度为19.2厘米,大小适中,其色泽如宝石般光亮丰润,故被称为宝石红,是宣德时期著名的高温铜红釉品种。
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学者周煇把这个故事收录在笔记《清波杂志》中,据现代学者研究,这很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红色瓷器的记录之一。然而在彼时的景德镇上,人们却对这抹红色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将其与象征灾异的火星联系在一起。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唐可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