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和田河 地乳流玉走瀚海
和田河赫赫有名,真正让和田河名满天下的是和田玉,让和田河遍体鳞伤的也是和田玉。在这个对和田玉疯狂采挖的时代,对这条唯一由南向北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大河,很多人并不了解或者已经忘却了和田河的……
作者: 范晓
-
-
和田河赫赫有名,真正让和田河名满天下的是和田玉,让和田河遍体鳞伤的也是和田玉。在这个对和田玉疯狂采挖的时代,对这条唯一由南向北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大河,很多人并不了解或者已经忘却了和田河的……
作者: 范晓
地点/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章郎村 摄影/陈海汶
摄影 / 陈海汶
杨毓襄 1926年出生于云南施甸。1944年参加中国驻印远征军,1946年进入云南大学文史系学习。1956年参加了越南民族调查组,开始接触民族调查。1956年8月,进入云南民族研究所,对滇藏高原20多个民族进行调查识别,此外还参加了民族纪录影片的拍摄。1961年进入中央民族学院研究生班进修,1964年回到云南,曾任云南民族调查组组长。
布朗族的房屋结构以竹木为主 布朗族的民房结构大致有两种形式—土木结构式的房屋和“干栏式”的竹楼。 靠内地保山、临沧一带布朗族的住宅是属于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或是双斜面的平房。屋顶有的盖成长方形,有的盖成圆锥形,四壁是用土基筑墙,在有竹林较多的村寨,是用粗龙竹编织成篾笆的竹墙,再用泥巴与牛粪混合后粉涂之,以避风雨。 西双版纳、澜沧一带布朗族的住房,称作“干栏”竹楼。“干栏”竹楼全为竹木结构,用14根到16根直径20厘米的粗木为柱,中柱4根较粗,高约5至6米,横梁4根,长约4米,椽子150根左右,屋顶突出为双斜面的草排盖成,每间需要草排800余张,大房子需要1500张,木板20多块。这种“干栏”式屋顶,很像舞台上的“孔明帽”。当地老人传说:古代时,边境常受外国人入侵,民不聊生,于是诸葛孔明率领大军,挺进边疆,平息了外侮,各民族人民才得以安宁,布朗族人为感激孔明,在盖房子的时候都仿照孔明的帽子,盖起“孔明帽”的屋顶。这虽然是传说故事,却反映了历史上各民族对孔明的敬仰。这种竹楼建有二层,上层住人,搭七八级楼梯,下层关猪、鸡、牛等,也可以堆放柴火和什物。竹楼上方用几根横梁架起,上盖篾席,用木梯爬上去,存放粮食谷物及其他用具。在竹楼右侧用木架搭成一长方形凉台,上铺篾席,搭有竹竿,竹竿用于晾晒衣服,凉台用于乘凉。楼下四周用木棍围成栅栏,留有门。 在布朗族地区,无论是竹楼还是木楼抑或是竹木楼和砖木结构的楼房,其民居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即民居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养猪、鸡、牛、马等牲畜,抑或堆放杂物、柴草。进入布朗族村寨,一眼望去,寨中建筑的形状都像根据同一张设计图建造的作品。 一般竹楼可住20年,每隔2年要用茅草翻盖屋顶一次。布朗族修建房屋时,都是全“嘎滚”的成员集体协作。竹楼建成时,当晚全村亲友都来贺新房,主人还要请本地的歌手来唱贺新房调。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砖混结构的住房已经逐步代替了土木结构的住房。 布朗族村寨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家家户户都盖有一间间小仓库,用来存放粮食,离村寨一定距离主要是为了防止火灾。这些仓库平时无人看守,不过很少有偷盗现象。
摄影 / 徐怀学
村寨都是建在山坡上 布朗族是中国古代濮人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包括保山、怒江、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州。目前中国的布朗族人口只有9万多人,作为云南省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便在云南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创造了独特的文化。 布朗人都是聚寨而居,很多村寨都是建在海拔2000多米较为平缓的山坡上,四周多是险峻的陡坡。历史上,布朗族的村寨多是用带刺的树丛或石头砌成寨墙,以防外敌。村寨出入有门,随时可以关闭。 布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文化艺术和民间故事都只是靠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岁月,这些故事经过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洗炼,像刚出土的金银碎片一样熠熠生辉。
摄影 / 陈锦
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都要祈祷 新中国成立前,布朗族地区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多数地方只能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旱稻、玉米,其次是小麦、荞麦、瓜豆之类的“杂粮”。布朗族种植农作物的地块以旱地为主,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有:长刀、斧子、镰刀、镞、锄头、犁、木齿钉耙等。旱稻种植的一般生产过程包括:选地、砍地、烧地、整地、下种、薅草、割谷、堆谷、打谷、运谷、装仓11道程序。布朗族在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比如选地、砍地、烧地、薅草、割谷、装仓等每道工序都要举行祈祷、祭祀仪式。其中选地、砍地和烧地内容最丰富。选地通常是由村寨头人“借巴”带着全村各户成年男子或妇女集体去选,主要是选那些轮歇丢荒很多年的老地,选定之后,由家族或单户去认地。回到寨子后又以家族或个人为单位,请薄摩或布占打卦,如果占卜吉利,该土地即可砍种,否则要重新选地。砍地也是全寨村民一起出动,但砍地时是各家砍各家的。在出发前,借巴会持一对腊条行祈祷礼仪,祭祀完毕,即可砍地。到了傣历五月的“完帕”、“完布”和“完苏”3个日子,就开始烧地了。布朗族人认为,选这三天烧地风才大,火才烧得透。烧地也是全寨一起出动,土地相邻的人家一起烧,防止火烧出地界。烧地前还要请求佛爷、和尚前往念经、滴水、祭祀鬼神。祭祀完毕,方可烧地。若烧到野兽,大家平分,人人有份。 此外,布朗族的播种、打谷也颇有意思。比如点播种子时,男人会走在前面,手握一根长长的木棍戳窝,女人跟在后面,向窝里丢种子,从山脚退着往山顶种。而到了收获季节,就要把旱谷抱到篾笆上,用棍敲、棒打、脚搓、手揉,然后再用扇子清除谷物中的秕谷和杂草。 布朗族的这些生产过程,如今当然已经看不到。在三四十年前,布朗族人用上了较为先进一点的生产工具后,一些祭祀方式也开始被慢慢省略。如今,布朗族除使用一些竹木工具外,小型的铁质农具已被先进的工具所代替。
摄影 / 徐怀学
阿尔泰山 纬度:约北纬47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2400米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高山之腰,森林在一定的海拔高度逐渐停止了脚步,再往上,则是低矮的灌丛、草甸、裸露的流石滩以及白皑皑的冰雪世界。森林覆盖的终止,让高山之上不再有树木的掩映,一石一草,皆裸露于阳光之下。而森林的界线,也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摄影/李翔
摄影 / 李翔
摄影 / 徐怀学
林线之上才是真正的高山 西藏波密 纬度:约北纬29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4400米 左:秋季的西藏波密一带,林线处低矮的阔叶乔木已经枯萎变黄,而高大的冷杉依然青翠挺拔。高处的冰川已经退缩得所剩无几,以往冰川的磨蚀让林线之上的山体坡度陡峭,棱角分明,却又土石疏松。不定时的雨水冲刷和滑坡让草木灌丛难以固着,高山上一派青灰色,略显荒凉。摄影/王放
摄影 / 王放
布朗族保留着男耕女织的传统 男耕女织是农耕时代布朗族的生活写照。耕地的犁铧和织布的腰机是布朗人家必备的生产、生活工具。犁铧和腰机陪伴了布朗人家几个世纪,直到今天人们都还在用着。 布朗族是心灵手巧的民族,这反映在他们精湛的纺织技术中。在布朗文化中,纺织文化是最为传统和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的邦丙村现在仍能演绎自唐宋时期就有的较高水平的纺织工艺。走进这个地处大山的布朗族村寨,你便会发现,至今大多数家庭都还保留着整套性能齐全的老式纺织工具:轧棉机、纺线机、织布机。今天他们依然保留着自己种棉花、自己纺线织布、自己制作衣装被服的生活方式。尽管现代文明已悄然“侵袭”着这个古老的村庄,但这里的布朗人依旧精心呵护着千百年前的传统文化。 在布朗纺织中,最能体现织手技艺高低的要数织制历史上称“榻布”现在叫做“牛肚被”的织品了。“牛肚被”是布朗族自己织制的被服,因结构像牛肚(牛胃)一样外滑内绒而得名。此被全用棉线织成,盖在身上柔软而暖和,且结实耐用。织制一块牛肚被需花费织手的不少时间和精力,还需要织者心灵手巧,因此,现在会织牛肚被的人越来越少。据说现在这一门技艺在别的地方已失传,只有双江邦丙一带的布朗族还保存着,成为双江一绝。 邦丙布朗族不仅能织布制衣,还能自己染色。尽管有些技术已失传,但这里的布朗人仍然继承了本民族的传统色彩—靛青或黑色的染制工艺。所用到的染料,是布朗人从深山中采回的一种叫“腊阿”的植物,经过捣碎浸泡、调和石灰、火灰沉淀所得,当地自制的棉布衣装,就是用这种染料印染。 在生产方面,同家族人员之间借种土地不用报酬,只要口头说一声就行。没有种子,也互相赠送。在生产过程中,如砍地、薅草、割谷、脱粒等,家庭成员之间多实行不计报酬的互相换工。一家有事,全寨相帮,完全自愿,不要报酬。并且助工者会自带饭食,主人不需铺张,这种习俗至今还是如此。“请工”会被认为是小气。布朗族人在生活上也互相帮助,家庭成员有婚嫁时,要宴请全氏族的人,女方要把男方送来的礼品分成小包转送氏族内的亲属。同家族成员盖新房,第一天由主人向各户送草烟一小包,邀请族人帮助。第二天亲友前来帮忙,有的还送粮食、木料、篾条和若干块草排,主人家只招待帮工伙食,不另给报酬。平时猎获野兽,除交头人一腿之外,亦要分送一块给家庭成员表示“骨肉至亲”。同氏族、家庭成员之间一般不分家,如果兄弟较多,实在不得已要分,一定要把屋子盖好,让分出去的子女基本能独立成家过日。要不然会被全寨子人取笑:家内不团结,家里穷才分家。
摄影 / 徐怀学
林线之上才是真正的高山 白马雪山 纬度:约北纬28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4200米 幽暗的森林林线之上,并非草木荒芜或者冰雪皑皑,而是一片空中花园。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流石滩乃至冰缘地带,各色高山花卉静静绽放。白马雪山的林线之上,紫红色的雀儿豆舒展开蝶翼般的花瓣在风中舞动,近处一丛无心菜紧密簇拥,特化为垫状,这是对高山寒冷风急环境的适应。此草名为“无心”,却能绽放于高山之巅。由于貌不张扬,忙于向前的登山者,无心间就会将这精致的花丛错过。摄影/牛洋
摄影 / 牛洋
摄影 / 徐怀学
四川石渠 纬度:约北纬33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4000米 四川省西北部的石渠县与青海省及西藏自治区交界,这里也是四川海拔最高的一个县。这里的山位于巴颜喀拉山南麓与沙鲁里山脉莫拉山的衔接处,森林的上缘是以冷杉和云杉为主的针叶林,郁闭的林线之上是低矮的高山柳和杜鹃花构成的灌丛带,再往上则是地毯般的高寒草甸。森林、灌丛、草甸,从低向高依次排列,虽都是绿色,却由深至浅,差异明显清晰。到了山顶,草甸被流石滩取代,绿色也就绝迹了。摄影/彭建生
摄影 / 彭建生
茶与布朗族的渊源似乎与生俱来 茶是大自然馈赠勤劳善良的布朗族的珍品。在布朗人的生活中时时事事离不开茶。千百年的茶缘,布朗人说茶、吃茶、唱茶、用茶……可谓到了极致。布朗族是中国古代“濮人”的后裔。有专家指出,茶叶是云南古代“濮人”最早发现和种植的。在布朗族民间流传着布朗族先民叭岩冷给自己的部族留下茶树的故事,尽管这些传说无从考证,但说布朗人与茶的渊源用“千百年”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在双江,确有一个像传说中那样吃茶叶、穿茶叶、用茶叶的布朗族村庄—公弄村。笔者多次探访过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小山村。这个村人均只有0.2亩的水田,而茶地则达人均6亩以上。公弄村有三绝:“茶树老、茶艺多、茶俗浓。”公弄村离县城30多公里,坐落在与勐库千年古茶山比肩而立的公弄大山上,村落远处树木葱郁,近处是成片成片的茶园。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虞富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闵天禄研究员等专家考证,那片足有12000多亩的古茶树群落是目前人类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茶树群落。站在古茶园中,谁都会很自然地把对面的千年野生古茶与公弄布朗族先民引种、驯化,直至成为今天的栽培型古茶园联系在一起,虽然至今没有人对这一过程做过确凿的考证,但情形不容你辩驳。 自古就受到茶树恩泽的布朗人,在公弄村积淀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当地布朗人把对茶的情感凝聚成了一首首茶歌,一曲曲茶舞,还结晶成带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厚重的茶艺茶道,其中有竹筒茶、煳米茶、明子茶、竹筒蜂蜜茶最让人叫绝。所谓竹筒茶,就是采来鲜嫩的茶叶,砍来碗口粗的竹子,制成一头留有实心竹节的竹筒,然后将鲜叶杀青,趁热置入竹筒中,再用一竹塞将竹筒塞紧,而后置于火上炙烤,当竹筒考焦后,筒内的茶叶也被烘干,随即就可沏出一杯风味独特的竹筒茶。 煳米茶和明子茶是布朗人以茶入药的典范,此茶用料独特。其泡制方法是先将土罐放入火塘中烤热,再在罐中放入适量糯米烤黄,然后再放入茶叶同烤,待茶叶烤黄,糯米烤焦时,再放入事先准备好的通管散、甜百改、姜片、扫把叶(灌木)几味草药,用滚烫开水冲泡,最后加上红糖放回火塘中烹煮3至5分钟,一罐色彩暗红、香气逼人的煳米茶就制作完成了。明子(及松明)茶的制作方法与煳米茶相似,只是用料时以松明取代通管散、甜百改、姜片、扫把叶即可。布朗族的老人俸正祥告诉我,煳米茶是治感冒、咳嗽、喉痛、肺热燥火的良药,而明子茶能治肠胃不适或便秘。 竹筒蜂蜜茶是接待上宾的贵重饮品,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先采来鲜嫩茶叶,再砍制一个新鲜苦竹筒,将鲜叶塞入竹筒中,冲进适量开水,用竹塞把筒口塞紧,再把竹筒置于火中烧烤,直至筒中茶水沸腾,然后取出竹筒,把茶汤倒入放有蜂蜜的茶具中,再进行分杯。这时香气绕梁,满屋飘散着沁人心脾的茶香。 按照布朗人的风俗,敬茶非常有讲究,不论什么茶,敬茶都要从老人和父母敬起,双手奉上,以示尊敬。茶叶在布朗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馈赠贵客的重要礼品。
摄影 / 徐怀学
温度和湿度控制着森林的分布 温度和湿度,是控制地球上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尽管实际情况非常复杂,但在没有人类活动干扰的理想状态下,我们可以在这张模式图中看到不同的水热组合所对应的主要植被群落。随着温度的降低,寒冷的高纬度地区难有高大的森林分布;随着湿度的降低,森林则逐渐被草原所代替,形成林草交替的过渡带。但林草交界带与我们所提的林线并不是一回事,地理学界定义的林线,主要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制图/萧关
茶是婚姻礼俗中绝不可少的物品 在距离双江县城30多公里的公弄村,茶俗更加浓郁。这里的布朗人因爱茶而敬茶,视茶为圣洁之物。他们因敬茶而祭茶,并且每年都要祭拜茶祖。同时还以茶入药,食茶驱邪。可以说,无论起房盖屋、婚丧嫁娶、走亲访友无处不用茶。 另外茶在布朗人的婚姻习俗中也是绝不可少的物品。 布朗族的青年男子“串姑娘”时,姑娘开门把小伙子迎进屋内坐定后,会先拿出“烟锅”,装上家中自种的烟叶,点上火,敬给小伙子。敬烟前姑娘自己先吸上几口,然后递给小伙子们。布朗人认为,给别人敬烟自己先吸上几口是一种礼貌。他们认为只有敬给死人的烟,才不先吸上几口。敬完烟,姑娘便边烧开水边“烘茶”。所谓“烘茶”,是把茶叶放入茶罐中,拿到火上烘烤。边烘烤边不断摇晃茶罐,使罐内茶叶不断翻动,达到受热均匀的目的。茶叶烤到发黄的时候,便会喷出一股青香的味道。这时,先在罐内倒入少许开水,把罐晃动几下,将水倒掉,名曰“洗茶”。这是必须做的一道程序,谁家姑娘“煮茶”时不先“洗一道”,不但会被人认为不懂卫生、不会做事,还会被误解为看不起对方。之后,便加水“煮茶”,再用茶盅给小伙子们敬茶。在敬烟、敬茶时,姑娘往往把第一锅烟和第一盅茶敬给自己的意中人。 背篓镰刀作陪嫁 布朗族姑娘出嫁,除衣裳以外,随嫁的必有背篓和镰刀。布朗族女性携物全用背篓背。背篓上套一个背索,索挎头顶。背篓是女性的重要生产工具,采茶、背柴、运送粮食和其他物品,全都离不开背篓。在布朗族的劳动分工中,割稻谷、割草等,大多是女性做的活计,故镰刀亦属女性的重要工具之一。姑娘出嫁,父母总希望她到婆家后,勤俭持家,如若不然,父母就会感到丢脸。背篓和镰刀作为陪嫁物,可以说寄托了父母的殷切希望,铭刻着父母的谆谆教诲。
摄影 / 徐怀学
这是一张根据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推断制作的地图,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中国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图中可以看出,高山林线的位置呈现出从南向北递减的规律,此外,西部的林线要高于湿润的东部地区。我国林线最高的地区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海拔高度超过4400米。
摄影 / 徐怀学
全球范围内,高山林线的海拔高度从北纬30度至南纬20度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向两极逐渐递减,其最大值出现在我国藏东南地区,而非赤道。在北极圈附近,林线海拔趋近于零。在北半球30度至50度之间,纬度每上升1度,林线海拔约降低110—130米;北纬50度至70度之间,纬度每上升1度,林线海拔约降低约70—80米,降幅相对较小。由于山脉的不同坡向和地段,林线位置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加之高山林线本就是一个过渡地带,故图中的林线标注为带状。
布朗族人集体拜佛的活动很多 布朗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信仰在其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几乎每一村寨都建有佛寺,男子出家为僧一段时间成为其生活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乘佛教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临沧和德宏等地区影响很深。小乘佛教是何时传入布朗族地区的,在历史文献中并无明确记载。根据民间传说,小乘佛教大致在两百年前由傣族地区开始传入布朗山一带,并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数十年间得到发展。 由于历史渊源相同,布朗族地区和傣族地区小乘佛教的制度、设置都很相似。历史上的统治者通常利用小乘佛教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比如布朗族头人的选举,就规定必须在佛寺内,在佛的监视下进行。佛寺(又称缅寺)是布朗族人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多建在村寨的最高处,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寺旁有和尚住处,和尚多为本村寨入寺为僧的男子。 布朗族的俗人佛教徒热衷于“赕(音胆,意为敬献)佛”活动。在布朗族的许多佛事活动中,人们除了要举行迎接太阳的仪式,还要集体到佛寺举行堆沙、浴佛、泼水等活动。在傣历一月十五日这天举行“赕帕”(拜佛),八月十五日举行“赕坦”。“赕”来自傣语,佛教俗称“布施”或“化缘”。在布朗族的传说中,他们与傣族是兄弟关系,居住在山区种地的布朗族是哥哥,居住在坝子种水田的傣族是弟弟,所以布朗族每次“赕佛”,都要请傣族佛爷上山,而傣族“赕佛”时,也会请布朗族佛爷下山。佛爷出行念经要从众人脊背组成的“人毯”上踩过,而被佛踩过的人,则会一生吉祥平安。 撰文/杨毓襄
摄影 / 徐怀学
以海拔高度为纵轴,纬度变化为横轴来对比几条主要的植被带,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能从零海拔位置登顶一座热带地区的雪山,就相当于从赤道走到了北极。随着海拔升高,通常以冷杉、云杉为主的针叶林是构成高山林线的主要成员。细究林线位置,是一件难以精确说清楚的事。当郁闭的森林戛然而止的时候,往往还有少数的树木或者三五成群,或者单枪匹马地向上冲锋,这条线究竟该画在何处?我们不妨借助于几个概念:将郁闭的森林上限称为“郁闭型林线”;而更高海拔处零星出现的具有明显主干,且高度超过3米的树的位置连线则命名为“树线”;超过树线的矮曲林和灌丛终止处的界线,称做“树种线”。“树种线”与“郁闭型林线”间的林草过渡地带,就是所谓的“高山林线”。此外,在靠近极地的地区,也有人将针叶林与灌丛、苔原的过渡地带称作“高纬度林线”,为了避免混淆,图中将这一区域标作“高纬度林草交界带”。绘图/萧关
摄影 / 徐怀学
是否已婚可以从妇女的服饰上看出来 现代布朗族的服饰不仅与古代濮人的服饰大不相同,而且,居住在各地的本民族服饰差异也很大。 居住在西双版纳和澜沧一带的布朗族妇女,喜着圆领对襟的白布或粉蓝布短衫,双襟在胸前交合后,再把双条带在左腋下打个活扣,衣角两边各悬挂一条飘带,随时可把短衫系紧。已婚的妇女喜欢穿黑布或青布短衫,内着鲜艳条纹的花布贴身夹衫。下身着两层筒裙,内层是白布裙,外层是黑地红色横条纹的花裙,下摆镶一道黑布或蓝布边。小腿缠白布裹腿,头缠黑色或青色包头巾。姑娘留长发,妇女则梳发髻,上插一根银簪针,针顶端镶嵌三颗菱形透明的玻璃珠,下系一条银链,吊着多角形的小银片、小银铃等。两耳戴银耳环,下垂至肩。年轻的姑娘,两只手臂还箍着一对银手镯,发髻上插着几朵美丽的鲜花,显得婀娜多姿,十分秀丽。 墨江、双江、永德等地布朗族妇女的装束,大体与西双版纳地区的相近。只是爱美的姑娘还在腰带右边吊一条用丝线织成的长4厘米的红穗,这是小姑娘特有的装饰品,也是将来赠送给心爱的小伙子作为系弦琴带的爱情信物。已婚妇女应取去红穗,不再佩戴,头部挽发髻,内层用白毛巾包裹,外层再套一条长丈余的青布包头,折叠成波浪状。如果是少女,包头外还要罩一条白毛巾。 施甸布朗族妇女喜欢穿漂白布或土蓝布缝制的高领、长袖、大面斜襟的上衣,袖沿镶红绿花布横条。高领还绣着精美的花纹图案,衣领系一条用十余个银泡镶嵌的颈项带,颈项前别一朵精致银花。斜面襟上领和袖口镶贴红、蓝、白三色花边。外罩一件花布对襟短褂,褂襟各边镶钉15对至20对银币小纽扣,在圆领两边各吊一条银链,分别串着银针筒和挖耳的银器作为装饰品。胸前系青布围腰,滚白布边,长达膝部。下身着青布长裤,裤脚肥大,扎青布裹腿。挽发髻,头缠两块3米多长的青布包头,折叠成三角状,包头外扎一条彩色玻璃珠穗,接合部插一朵白绒球,包头前额留一撮刘海儿。少女喜欢戴银器装饰品,银器有银头链、银扣、银项链、银耳坠、银手镯、银戒指、银锁等,其中,银手链长达50至70厘米,可以缠戴在手腕上。足蹬绣花布鞋,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十分端庄雅致。布朗族有自己的银匠,但为数不多,所用银饰除少部分是请本民族银匠打制外,大都是向坝区的傣族购买。 男子的装束,各地布朗族大体一致。上身穿黑布或青布的圆领、长袖的对襟或大面襟,口袋内贴,下身宽裤,肩挎挂包。老人头戴青布大包头。儿童剃光头,戴瓜布小帽,青少年留短发,喜戴羊毡帽,帽沿还插几朵鲜花,腰挎长刀、挂包,显得英武潇洒。
摄影 / 徐怀学
森林向峭壁冲锋 四姑娘山 纬度:约北纬31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4200米 温度、湿度、强风、盐碱、养分不足甚至山体的坡度都可能成为限制森林生长的因素。在四姑娘山的叉子沟仰望陡峭的高山,土壤几乎被山洪冲刷殆尽,茂密的森林依然顽强地向上生长,树木和灌丛把根扎进山岩,仿佛攀岩的士兵。摄影/李嘉
摄影 / 李嘉
布朗族的婚姻善于借物传情 婚姻属于每个人的人生大事,世界上每个民族的婚姻习俗,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之处。这些风格各异的婚俗,共同构成一幅异彩纷呈的文化图景。布朗族的婚俗,也自有一番风情。 布朗族婚姻恋爱自由,很少受到父母的干预。各地布朗族婚俗大同小异,一般都有恋爱、说媒、过礼、迎亲、回门等过程。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也就是一种被称作“节”(布朗语音译)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 “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小伙子们换上新装,怀抱牛腿琴,结伴来到姑娘的竹楼下面,在优美的琴声中,布朗小伙们争相用恢谐的语言和热情的歌声去打动意中姑娘的心灵。梳妆打扮的姑娘们也早早燃起火塘,打开房门,请小伙子们进来,用对歌、递烟、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 布朗族男女青年相爱以后,恋爱的时间比较长,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恋爱期间,一对恋人情意绵绵,一往情深,只要有机会他们便形影相伴,有时不能见面,他们可以用树叶传情。方法是,当得知恋人必走某条路时,就把树叶放在途中,恋人见到便会心领神会,恋情更浓。各种树叶的含意是:竹叶表示“我等着你”;红毛树叶表示“我俩相爱永不变心,永不分离”;松树叶表示“我不断地回头看你”;扫把叶表示“我走得慢,边走边等你”。 当然,如果发生忘恩负义、背叛爱情的事,也会引起对方的憎恨。亦可用树叶表示自己的愤怒和诅咒,坎戛叶表示蔑视和侮辱对方;辣椒叶表示“我恨透了你”;而橄榄树叶则表示“我恨你,要把你剁成肉酱”。 如果双方确认感情可靠,可以结为夫妻、白头偕老,男方便告诉自己的父母,可以到女家“问媳妇”了。布朗族的婚礼比较简朴,“问媳妇”定了婚事以后,就专候良辰吉日再“接媳妇”。“接媳妇”这天,两家都办酒席,请亲朋好友前来“做客”。酒席中有一道特殊的菜肴,它是八只鼠肉干。鼠肉干上婚喜宴桌,而且如此严肃、庄重,人们自然会觉得太古怪、太离奇。其实它有着一段感人的历史渊源。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布朗小伙爱上了一位姑娘,姑娘的父亲嫌弃他,于是提出,小伙子必须送来八背篓的山鼠肉,才能把姑娘嫁给他。此后,小伙子不辞艰辛劳苦,他挖呀挖,三年后满满的八背篓山鼠肉干送到了姑娘父亲的面前。姑娘的父亲为小伙子真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这门亲事。以后,布朗族就以八只来象征八背篓,让山鼠肉干在婚喜宴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告诫青年人,对爱情要坚贞,要用勤劳、用汗水去换取幸福。
摄影 / 徐怀学
台湾玉山 纬度:约北纬23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3400米 台湾中央山脉的林线高度接近山顶,这里也是中国东南部地区欣赏林线的绝佳地点。值得一提的是,台湾高山上的很多植物种类竟与千里之外的喜马拉雅山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摄影 / 徐怀学
四川理塘 纬度:约北纬30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4000米 从遥感图上我们可以欣赏到更大尺度的高山林线分布。在横断山区,高山林线的位置变动非常剧烈,西藏东南一带林线可达海拔4600米,而四川巴郎山的林线仅有海拔3600米。复杂的地形使得在相似的纬度,距离并不遥远的山体上,水热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造成了森林分布上限的不同。
布朗族的春节在傣历六月 布朗族的节日除少数是宗教活动外,大都是民间传统的习俗节日。除有一些节日与汉族同过外,至今还保留以下主要节日。 春节。每年傣历六月举行,时间为三天。第一日,准备糯米粉等吃食;第二日,杀猪宰牛,互赠糯米粑粑,到缅寺赕佛,年轻人敲象脚鼓、击铓锣、唱歌跳舞、打竹球;第三日到缅寺听佛爷诵经、滴水。墨江、双江布朗族在春节时,初一凌晨,要去山泉旁“抢新水”,象征全年吉祥。施甸的布朗族过春节,初一妇女和小孩不能出门,男子集体前往山上打猎。初二备办酒、鸡、菜三种,到山林先祭山神土地,后到龙潭祭祀龙王,祈求龙王年年吐水,不让龙潭干涸,风调雨顺。初三和初五,每日要祭祖先,互相拜年。 “跳会”。“跳会”是施甸布朗族贺“观音老母”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十六、十七日举行。村寨头人要筹办素菜送到德斋寺献给佛祖老爷、观音老母。在寺前点香烧纸钱,次日带领全村老幼抬着三把用竹篾条扎成圆状的幡幔纸伞,青年击鼓敲锣,前往德斋寺祭佛祖。祭毕,围庭院而跳,耍九龙节。最后将纸伞烧于庭炉中,始散。 “泼水节(桑堪节)”是布朗族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清明节后10天举行,即公历4月13日至15日。双江布朗族在泼水节期间全村青少年男女拿着竹盒、小竹篮到河中捞沙,背回缅寺,在缅寺广场前堆沙祭佛。次日中午,全村老幼穿着新装,手持株栗花、椿木树枝,齐集村头,青年击鼓列队前往缅寺,并把花朵、树枝插于沙堆上,每天插花三至五次,夜间,青年男女尽情狂欢,热闹非凡。 “奥瓦沙”亦称“关门节”,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举行。全寨赕佛,到缅寺听经、滴水,年满40岁以上的老人要住在缅寺。全寨停止生产一天,举行庆祝活动。三天后,将缅寺大门关闭三个月,僧侣日夜诵经,禁出寺院。 “考瓦洲”,也称“开门节”。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全村信徒携带供品,前往缅寺施舍功德。男女老人进驻缅寺,听佛爷诵经,三日后返家,全村停止生产三天。夜晚,男女青年尽情唱歌跳舞,击鼓锣。三天后,将缅寺大门打开,僧侣可以出门串寨。 “赶听”,是西双版纳布朗族盛大的节日。赶听并不定期,只要物质准备充分,便可举行,赶听有全寨性的大赕和私人大赕。全寨性的“赶听”需时三天,由村社头人组织群众赕佛,赕品有僧侣的袈裟、银币、旗幡、酒肉等,承办者多为头人的富裕者。尝新米节。农历七月中旬至八月初,选定某一天尝新米。谷子成熟时,由大儿子到鬼田(布朗语叫“纳谢”,提前插下的一小块秧田,栽秧时要祭秧神)里去割几穗谷子回来,摆在堂屋中,再加上一点老谷老米,一齐摆放桌上。找一对鸡,对着谷穗祝祷,然后杀鸡,煮整鸡,取出摆放桌上,再祝祷一次,感谢神灵的保佑。谷穗拴好,挂在家神台前。 取一点新谷在铁锅中炒熟,放在杵臼中舂细,全家每人吃一点,最后撒一点在火种,然后全家进餐,以后再请来亲戚吃饭。没有“尝新米”,新谷新米不能下锅,否则,米汤溢出,认为会大不吉利。
摄影 / 徐怀学
长白山 纬度:约北纬41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2400米 很遗憾,森林没有冲破自然设立的屏障,停止在距离长白天天池几百米之遥的位置。透过鱼眼镜头,摄影师在空中看到的天池之外,仿佛还有一个林线勾勒出的同心圆。摄影/线云强
摄影 / 线云强
西灵山 纬度:约北纬40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2100米
北京西边的高山林线 西灵山 纬度:约北纬40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2100米 爬上高山去欣赏林线,并非动辄就要攀爬海拔3000米、4000米的高峰。以北京为例,京西的东灵山、河北的西灵山和小五台山等地距离京城市区仅百余公里,这里的林线也只有海拔2100米甚至更低。林线边缘的草甸被称作亚高山草甸,由于花卉繁多,亚高山草甸也叫“五花草甸”。夏日周末,林缘草甸凉风凛凛,金莲花等高山花卉构成的花海让众多驴友心向往之。摄影/薄乘鹤
摄影 / 薄乘鹤
东灵山 纬度:约北纬40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2100米
摄影 / 李凯
阿尔泰山 纬度:约北纬47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2400米 林线附近的花卉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森林内过于幽闭,难见阳光;森林外却又过于荒芜裸露,烈日寒风,毫无遮挡。高山之上,蓝紫色的花很常见,比如图中阿尔泰山上的大花龙胆。鲜艳的蓝紫色可以将阳光中波长短、灼伤力强的蓝紫光以及肉眼无法分辨的紫外线反射回去,从而保证娇嫩的花朵免受伤害。摄影/金文驰
摄影 / 金文驰
矮曲林—冲破郁闭的林线 长白山 纬度:约北纬42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2400米 左:冲出“郁闭型林线”的树,如冲杀在前的先锋般夺人目光。然而这些各自为战的拓荒者自幼就被寒冻、紫外线乃至强风无情地摧残着,环境胁迫造成的损伤让这些树低矮扭曲。长白山草甸上的岳桦洁白醒目,歪斜如醉汉,它们被称作矮曲林。摄影/唐志远
摄影 / 唐志远
云南石卡雪山 纬度:约北纬28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4200米 在西南山地的林缘,杜鹃花是矮曲林中的主角。针叶林下的杜鹃多为高大乔木,花大叶大。可是裸露于冷杉林之外的杜鹃花却花叶紧致,低矮如灌木。同样的物种,在不同的环境下,拥有着不同的形态,面对着迥异的命运。摄影/牛洋
摄影 / 牛洋
色季拉山 纬度:约北纬29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4600米 色季拉山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县东部,以冷杉和云杉为主的针叶林直到海拔4600米才悄然而止,逐渐被低矮的灌丛取代。受印度洋沿雅鲁藏布江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藏东南地区的林线高度超过了海拔4400米甚至4600米,这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林线。摄影/王放
摄影 / 王放
岷山 纬度:约北纬33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3800米 岷山之上,几只扭角羚游弋于山脊的林缘草甸上。它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春夏,扭角羚逐渐由低海拔向高山林线迁移,以便于追逐各个海拔的山林中刚刚萌发的草木幼芽,高山草甸则是它们度过夏天的栖居地。在强风下,树苗难以成活,因此有些接近但未超过林线的高山山脊上,也会绿草如茵。摄影/奚志农
摄影 / 奚志农
平行线:林线和雪线 天山 纬度:约北纬42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2800米 冰雪融水孕育着山下的城镇和绿洲,但山麓仍是较为干旱的草场。天山的森林往往位于山腰,这是因山体拦截了湿润的水汽,山中降水丰富所致。森林的上限几乎与雪线平行,它们在高山上相伴存在。纵观全球雪线和林线的位置,它们的距离基本在800—1600米之间,在天山约为1000米左右。摄影/郝沛
摄影 / 郝沛
乌鲁木齐南山 纬度:约北纬42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2800米 这张图告诉我们坡向对于植被的类型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以天山部分地段为例,山一侧森林茂密,可是翻过山脊,就再难觅树影。如此奇景,林草界线虽然异常清晰,却不属于“高山林线”。摄影/郝沛
摄影 / 郝沛
呼伦贝尔 纬度:约北纬50度 林线位置:海拔约1600米 呼伦贝尔的森林大多长在地势隆起的地方,河谷和平地上反而难觅树木踪影。究其原因,河床两侧排水不畅制约了乔木的生长。地表下的冻土层阻挡了水分的下渗,也阻止了树根的深扎。理论上呼伦贝尔的林线位置很低,只有1600米左右,遗憾的是,这里却没有超过这一高度的山峰,所以呼伦贝尔地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山林线存在。摄影/杨孝
摄影 / 杨孝
在光与影的交错中,世界下水道工程的杰出代表——巴黎下水系统呈现出独有的魅力。在这座世界城市的地上,卢浮宫、埃菲尔铁塔等吸引着全世界的游人,而地下的“花都”也同样是巴黎的骄傲。整个城市的排水道总长2347公里,规模宏大,设计理念先进。摄影/Stefano Torrione/C
在完备的下水道系统建立之前,巴黎也曾饱受内涝、肮脏与恶臭的困扰。图片展示了历史上一次大暴雨所造成的内涝,连火车站也变成了混乱的“水乡泽国”。 摄影/Stefano Bianchetti/C
站立在塞纳河阿尔玛桥头的轻骑兵塑像目睹了巴黎一个多世纪的变迁。1854年,拿破仑三世修建了这座大桥和轻骑兵等军人塑像,而轻骑兵也从此成为了塞纳河水位和洪涝程度的标志。
乘船游览迷人的塞纳河是领略巴黎之美的经典项目。而在一个多世纪前,在巴黎下水道竣工之后,乘船游览这特殊的地下河流也曾一度成为巴黎人的“时尚之举”。在探照灯光的照耀下,贵妇和绅士们兴致勃勃,探访神秘的地下城市。
巴黎下水道博物馆位于塞纳河阿尔玛桥畔,入口很不起眼,但深入进去便别有洞天。虽然是下水道,却没有恶臭和污秽,环境整洁,照明良好,每年有10万游客慕名而来。图中雕塑为巴黎下水道的总设计师贝尔格朗德,他是巴黎人心中的英雄。
巴黎下水道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其“开放的步入系统”,管理维护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像在工厂车间那样在下水道的各点检查维修。而其在最初设计建造时发明的许多充满智慧的清理养护技术,也一直沿用至今。
巴黎的艺术气息也弥散到下水道设施上,图为巴黎街头的艺术井盖。
巨大的巴黎地下道蓄水槽仿佛是一座水中宫殿,穹顶连绵,曲线优雅,充满了建筑的美感,涵蓄的水也一清见底,其景象与人们印象中的下水道大相径庭。
这个巨大的储水库是巴黎下水道工程近年来不断升级改造的成果。储存并处理雨水,不让其直接流入河道,保证了河流的清洁。
夜色中的巴黎流光溢彩,塞纳河如丝带穿城而过,这美景与浪漫的守护者正是蛰伏于地下的下水道系统。“只要地面有路,地下就有排水系统。”由于整体设计规划科学、功能完备,加上良好的施工和石质建材,虽然已是一百多岁的高龄,却依然健康而高效地工作着。
伦敦下水道有着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在其建成后,成功地斩断了霍乱的魔爪。然而,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今天,伦敦古老的下水道也面临着诸多瓶颈和改造升级的迫切需求。这座貌似迪斯尼游乐项目的建筑实际上是伦敦的一座污水处理厂。
从这张剖面图中可以看到伦敦下水道系统的庞大。当年,其经过7年艰苦卓绝的建设,在1865年完工,终于解决了伦敦的恶臭和传染病污染源,被誉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一大非凡成就。
从整体规模上看,伦敦下水道比巴黎下水道工程还要宏大,但在很多细节和清洁技术上却考虑得不够周全。虽然管径也相当大,工人可直立进行操作维护,但里面的工作环境却较为肮脏和污秽。
东京地势低洼,又经常遭遇台风和暴雨的侵袭,由此,除了常规的下水系统之外,耗资巨大的“江户川工程”便是专门为了抵御城市洪水而兴建的,这一位于东京郊区地下的泄洪工程有着令人咋舌的庞大规模。图为江户川工程的核心建筑之一——调压水槽。
东京坐落在东京湾之畔的冲积平原上,河湖众多。除了大地震以外,台风与暴雨带来的洪水是最大的威胁。图为1910年席卷东京的一场大洪水,整个城市被淹没在浑浊的水中,多人死亡,经济损失难以计数。 摄影/Michael Nicholson
江户川工程中的5个巨型大竖坑是整个工程的基石,它们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储水罐”,被安置在位于河流和江户川工程的连接处,以直径约10米的地下泄洪隧道彼此连通。图为3号“竖坑”的仰视图。摄影/新华社 江户川工程中的5个巨型大竖坑是整个工程的基石,它们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储水罐”,被安置在位于河流和江户川工程的连接处,以直径约10米的地下泄洪隧道彼此连通。图➊为3号“竖坑”的仰视图。摄影/新华社 季春鹏
摄影 / 季春鹏
图为其底部泄洪隧道。
这套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是由地下隧道、5座巨型竖坑、调压水槽、排水机场、洪水引入设施和中心操控室组成的。工程全长6.3公里,“串联”了东京都十八号水路、中川、仓松川、幸松川、大落古利根川以及江户川等几大河流,将滔滔洪水储存、运输和调节后,通过江户川排入东京湾,最高每秒可泄洪200立方米。
日本地狭人稠,妥善处理污水,保护环境的意义格外重大。分散在日本各地的污水处理厂往往与城市融为一体,在其之上修建市民花园、球场等公共设施。图为滨海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污水处理厂。
世界主要杰出下水道工程分布示意图
意大利奥尔巴诺水道
奥地利维也纳下水道
日本东京下水道
大雨后的街道一片积水,本应该在此时承担起排水重任的下水道,却发挥了完全相反的作用——积水回流,从管道口喷涌而出,溅起了半米多高的泥浆。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中你都可能看到。摄影/范永松
摄影 / 范永松
北京 2011年6月23日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也没有逃脱在大雨中水淹全城的命运,路面积水影响了车辆通行,造成全市大范围的交通拥堵。 摄影/铭瑄
摄影 / 铭瑄
在中国真正称得上“下水道”的,就只有100多年前德国人在青岛修筑的那部分了。这部分下水道最高处可以达到2.5米以上,宽度在3米左右。下水道的拱壁上每隔几米便有一条直径三四十厘米左右的水管,有的在两侧,有的就在头顶上方。
在下水道的一个节点处,一个6级台阶将下水道分成了两层,上下两条下水管的落差非常大,而左右两侧还各有一条宽约一米的下水管,整个节点空间宽阔,犹如一座地下房屋。摄影/李隽辉
摄影 / 李隽辉
北京地下的排水管网到底是什么模样?和许多人一样,我们也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决心在这篇报道里把它好好展示一下。没有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实施起来却是那么艰难:北京市排水集团的总机说,他们有一个专门负责此事的部门,并给了联系电话,遗憾的是,这个电话拨过去从来都是无人接听;后来,又几经周折联系到了北京市排水集团的一个内部人士,结果他的回答是爱莫能助,“因为现在是敏感时期,这个事情很不好弄”。于是,我们决定自己去拍摄。在拍摄前我们准备好防护服、探灯、气瓶等深入地下时可能用到的种种设备,还特意联系了水下摄影师,结果这些全没有派上用场。 我们探察了十多个雨水井、污水井,可它们都异常狭小,只有两个能勉强容一人下去,下去后看到的排水管,口径最大的也不过20多厘米。
摄影 / 孟庆然
山西太原 2011年7月29日 城市地表被硬化后,雨水不能快速进入土壤下层并回灌地下水,而是容易造成地表洪涝。强降雨后的山西太原,硬化的路面上积水严重,路面变成了波涛滚滚的“湖面”。摄影/寅明
摄影 / 寅明
重庆 2007年8月1日 此外,与自然地表相比,硬化后的城市地表粗糙率要小得多,降雨后地面汇流时间也就随之缩短,洪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形成。于是在一场大雨后,重庆的一处水泥台阶上,很快形成了一个小型瀑布。摄影/邹飞
摄影 / 邹飞
城市地表和自然地表相比透水性大大降低,降雨后原本可以被自然地表吸收、渗透的“损失水量”大大减少。从给排水专家周玉文在北京市某小区所做的实验中我们看到,降雨1小时后,新沥青路面的下渗水量仅有裸露土地面的14%、草地的6%,大部分降雨都转化成了地表径流。 地表粗糙度越高,降雨后地面的汇流时间越长。与天然地表相比,人工硬化后的地表粗糙度要小得多,这就使降雨后地面汇流时间缩短,洪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形成。
北京东直门外的一个小区边,一条河道被突然截断,无法自由流淌的河水变成了一潭死水。为了“城市建设”的种种需要,为了多“创造”一些土地资源,许多城市水系都无法逃脱被“腰斩”、“活埋”的噩运。
摄影 / 孟庆然
从1901年到现在,北京的城市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1965年—1984年这20年改河时期,变化最为巨大:作为古都北京重要风貌标志的护城河有一半被改成暗河,玉泉水系湮废,有着850 多年历史的老莲花河被埋掉,太平湖等十余座湖泊被填埋。
1991年,北京市城镇用地1602.09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总面积的9.8%;2004年,北京市城镇用地2931.52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总面积的17.93%。北京城市扩张的规模和速度一直都在增长。供图/何春阳
江西新余 2010年5月13日 城市化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再加上排水系统本身的缺陷,面对大雨,中国城市往往是经不住考验的。 江西新余暴雨造成交通要道严重积水,立交桥下的汽车遭遇了灭顶之灾,车主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正沿着梯子向安全地带转移。 摄影/云剑
摄影 / 云剑
河南郑州 2011年7月26日 大雨后河南郑州黄河路立交桥下积水淹没了路面,无法行驶的汽车横七竖八地停在路上,任由着“波涛”的冲刷。摄影/王春胜
摄影 / 王春胜
天津 2010年7月12日 天津城区多处地段内涝积水严重,天津的司机们都体会了一把拿汽车当冲锋舟开的经历。摄影/程子
摄影 / 程子
山西省大同市的某一新修路段正在铺设雨水管道,从图上可以看到,众多横过的管线给雨水管的铺设安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地下的不同管线往往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在施工、维护方面也存在着各行其事的凌乱局面,相互之间每每造成很多困扰。摄影/白再洁
摄影 / 白再洁
2005年,上海临港新城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工人正在大口径的混凝土管道中施工。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每当暴雨、台风袭来时,上海中心城区局部内涝虽时有出现,但受灾程度相对较小。这与上海积极对地下管网进行改建,在此方面有着高达十数亿元的财政投入密不可分。 摄影/一水
摄影 / 一水
雨洪利用,把雨水作为一种宝贵资源,以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水资源问题,是应对城市暴雨的最新理念。图为一种新型的雨水排放系统,它通过透水广场、透水路面、下凹绿地和设置于其下的蓄水池,在雨水一落入地面时就进行收集和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大大减少因城市化而增加的暴雨径流量,延缓汇流时间,对防治城市内涝起到重要作用。而雨水通过地下蓄水池和过滤池的活性土壤层与碎石粒隙下渗,水质可得到净化作为饮用水源,又可以及时补充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可以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得到良好循环。绘图/赵梦莎
现在中国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中,一种新型的“箱涵式”雨水管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排水设施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内部空间宽敞,储水量大,对城市防洪排涝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摄影/白再洁
摄影 / 白再洁
京族 摄影/梁汉昌
摄影 / 梁汉昌
佤族 摄影/徐晋燕
摄影 / 徐晋燕
布朗族 摄影/陈锦
摄影 / 陈锦
德昂族 摄影/王耀知
摄影 / 王耀知
地点/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自然村
摄影 / 陈海汶
杨毓襄 1926年出生于云南施甸。1944年参加中国驻印远征军,1946年进入云南大学文史系学习。1956年参加了越南民族调查组,开始接触民族调查。1956年8月,进入云南民族研究所,对滇藏高原20多个民族进行调查识别,此外还参加了民族纪录影片的拍摄。1961年进入中央民族学院研究生班进修,1964年回到云南,曾任云南民族调查组组长。
杨毓襄 1926年出生于云南施甸。1944年参加中国驻印远征军,1946年进入云南大学文史系学习。1956年参加了越南民族调查组,开始接触民族调查。1956年8月,进入云南民族研究所,对滇藏高原20多个民族进行调查识别,此外还参加了民族纪录影片的拍摄。1961年进入中央民族学院研究生班进修,1964年回到云南,曾任云南民族调查组组长。
医疗 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佤族百姓就医的情形,如今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医疗条件已得到更大改善。
教育 佤族社会的传统教育,通常是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社会生产生活教育,也就是在共同劳动生产与生活中,由长辈进行口头教育和行动教育,后来佤族群众聚集地办起了学校,方便了佤族孩子入学。
童年 接受教育为佤族的孩子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而变得快乐而丰富。
摄影/朱运宽
摄影 / 朱运宽
自制烧酒 这是佤族群众自己在酿造烧酒,他们酿制烧酒的原料一般是红米,然后加入蜂蜜。
集市贸易 佤族妇女结伴到集市上采购物品或进行贸易
编织手艺 佤族姑娘自己纺织并剪裁衣服
酿酒工序 酿制烧酒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捣米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摄影/朱运宽
摄影 / 朱运宽
地点/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出冬瓜自然村
摄影 / 陈海汶
德昂族的婚礼充满情趣 德昂族女人的婚姻都是在夜色里定下来的。德昂人求亲是不过七的,七次之后女方若还不接受求婚,多好的姻缘线也就断了。当双方正式确定定亲之后,就由寨子里负责祭祀、诵经、联络的德高望重的长者出面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篾盘盛着煮好的公鸡,送给长者看鸡头卦。看卦的人会剥开鸡头取出肉片叶子放入一碗清水中,用筷子顺时针搅动水,然后停下筷子观看肉片叶子流动的方向,随后面目凝重地沉思、掐指、喃喃自语。等这些程序进行完,就会确定哪天备礼、哪天过亲、哪天出嫁。接着寨子里管事的人,就会给那些早已在楼下等候的年轻人,安排清理公房、打扫院落以及砍竹子搭寨门的事务了。村里巧手的媳妇也会被要嫁女儿的人家请来做嫁衣,用的是彩色毛线和黑色的手织布。我曾在南桑寨子遇到过专门帮人缝制嫁衣的艾柳姐,南桑德昂族姑娘的嫁衣都是她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出来的。居住在南桑的德昂人属汝买(黑德昂)支系,德昂族是个把传说穿在身上的民族。裙间的三条红、绿、白波纹细线条是水波的意思,裙侧一条暗红花带是龙骨,短襟上衣衣背和袖口上的一排彩色绒线球是龙须,衣前襟两条红直条布与黑色衣身成鲜明对比,而衣裙上那些闪亮的小缀片是龙鳞。帽沿后披着长长的多色流苏是天上的彩虹,藤篾条和银圈串成的腰箍是青龙身上的纹印。传说太阳是德昂人的父亲,龙女是德昂人的母亲,古老的传说早已融进德昂人的血脉,所以我们把这些传说穿在身上。 做嫁衣的并不是一个人,一个人负责缝针,其他人负责剪小线球,缝帽子,绣裙子上的线条,缀亮片,这些细小又必须精致的手工活很费时间。等到这一切都做好,待嫁的新娘子会在天黑以后独自悄悄回来,因为腰箍和筒帕是需要她们自己亲手做的。等到天色黑尽时,待嫁的姑娘会取下她走时挂在门楣上的芭蕉串,告诉大家她回来了。青年头就带着年轻小伙和姑娘们上楼,去姑娘的房间里陪伴即将告别少女时代的姑娘。 第二天是媒人到待嫁的姑娘家送彩礼的日子,嫁女儿的人家会早早地备好米、酒、水果、万年青、鲜花、幡旗等物,用篾供盘盛放好,然后带领全家祭拜寨门、寨桩,再回到奘房诵经一天。晚上,媒人会带着聘礼前来。德昂人家的聘礼不重,50斤酒,100斤米,100斤肉,茶叶4包,盐巴4包,奶水钱1000元,表亲礼100元,越姐嫁礼100元。 第三天就是迎亲的日子,迎亲队一早就会到来,但是在门口会被负责拦亲的队伍拦住,拦亲的队伍是由几个唱歌能手组成的,他们在大门口与迎亲队对歌,对歌胜利方可进门。吃过午饭,迎亲队准备接走新娘子,歌手们会唱起哀婉动人的告别调。此时要给两个新人举行滴水仪式。新人分别坐在火塘前,中间摆着一张竹篾编制的小供桌,桌上放着一盘糯米饭,由男方家一位来接亲的年长妇女将一个盛满清水的竹筒递给新娘子,新娘子再把竹筒里的清水淋到新郎的脖子上,表示吉祥。滴水完毕,新娘子就可以出门了。到了婆婆家,婆婆会从女媒人手上接过新媳妇,让新媳妇跪拜早已等候在楼上的亲戚。然后迎亲的和送亲的相互对歌,欢闹至深夜才结束。撰文/艾傈木诺 (德昂族) 摄影/王耀知
摄影 / 王耀知
腰箍是德昂族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 德昂族是云南德宏最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古称“崩龙”,1985年9月正式更名为“德昂族”。德昂族是中缅边境跨境民族,分布于德宏、保山、普洱、临沧4州市11个县镇。其中芒市三台山和镇康军弄两地是德昂族聚居乡。 德昂族实行父系大家庭,特点是同一祖先后代若干个体小家庭,共居一幢长竹楼。每个村寨选有自己的头人,称达干。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并有别列、梁、左底、多列4个教派,宗教节日有龙阳节、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烧白柴、赶摆等。在祭祀和节日时男女着盛装,载歌载舞,使用乐器是象脚鼓、水鼓、铓、钹、葫芦笙、小三弦等,舞蹈有水鼓舞。德昂族青年女性的上身服饰一般为对襟、紧袖,衣摆齐腰,以藏青色、黑色居多,衣领反披,肩边缀有各色小绒球,下摆部位有花边或刺绣,衣襟有两排压花银片和银泡,从肩部一直装饰到衣服下摆。下身服饰为筒裙,裙子较长,上裹胸部,下遮踝骨,颜色多为红黑两色,横条相陈。 德昂族通过服饰颜色和条纹的不同区别出红德昂、黑德昂、花德昂、白德昂4个支系。男子多文身,头裹黑、白布包头,左耳戴耳坠,颈戴银向圈,穿蓝、黑对襟上衣,裤脚肥大,扎有裹腿。 此外,在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也颇具特点。德昂族的妇女在缝制新衣的时候,要在下半部用红、黄、绿等色的小绒球镶上一周长方形的空格,中间再绣上些花。不论是妇女或男子的包头,两端也都钉上一些绒球,青年男女的耳坠上也饰以绒球,挂包的四周用小绒球装饰。德昂族青年女性还在腰间佩戴用藤、竹篾或草编织的腰箍。据说这一习俗已经延续千年,唐代史书记载,德昂族的先民曾以“藤篾腰箍”为饰。而其来历,则与男人用藤篾套住女人的传说有关,不过发展到今天,腰箍已经变成了一种装饰品,德昂族的姑娘成年后,会在裙子的腰部佩戴上五六圈或十余圈,甚至二三十圈藤篾腰箍。这些“腰箍”宽窄粗细不一,被漆成红、黑、黄、绿多种颜色,有的上面还刻着各种花纹图案。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说明她越聪明能干、心灵手巧。腰箍也是德昂族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芳心,往往费尽心思制作出有动植物图案和花纹的精致腰箍送给心仪的姑娘,姑娘佩戴的腰箍越多,越能说明喜爱她的人越多。撰文/杨毓襄 摄影/朱子湖
摄影 / 朱子湖
摄影/王传国
摄影 / 王传国
德昂族的祭祀活动是为祈福纳祥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属佛教南传派系,德昂族人民的一生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小孩出生取名后,要请佛爷登记在卡片上,遇上生病需请佛爷重新取名。平时,人们生了病,要向佛爷祈求,请佛爷念经。当佛爷的人,因掌握一些知识,被认为是受过戒的佛门弟子,是有教养、有学识的人,在群众中有威望,社会地位高,节日念经,受信徒顶礼膜拜。男孩到10岁左右,父母便把他送进佛寺当预备和尚,让他熟悉寺里的戒律和仪礼,他们在佛爷(和尚)率领下,每天向偶像膜拜,给他们传授教规戒律和学习佛经等。小和尚大多经过几年学习后即还俗,仅有少数能晋升为佛爷,长期为僧。德昂族除了信奉小乘佛教外,还崇拜自然,相信鬼神并举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祭司都是当过和尚还俗的人,他们有占卜、择吉日、诵经的本领,因此在一些宗教节日或群众家举行祭祀时,都由他们出面组织和念经。 其宗教祭祀节日有:做大供。这是德昂族最为隆重的宗教祭祀,“做大供”的目的是祈求一个村寨或一个地区的居民平安,避免灾祸及驱除邪恶。举行这项祭祀耗费较大,多为数年举行一次,祭祀的日期一般选在农历的二、三月份这段农闲时间。节日气氛浓厚,十分热闹。对于来客,主办村社要热情接待,提供吃住等。做大供期间,佛爷举行宗教仪式,宣讲四十多卷经书,佛爷讲经时,虔诚的老年信徒都要去听。 祭寨神。寨神一般是村寨中间或附近的一棵大树,在每年春节祭祀这一天,全村男女老少停止生产,不出远门,祭祀时,各户将准备祭献用的糯米饼摆到神树前,由村寨长老祈祷,然后各户家长将上年的旧矛取出换上新的,顺神树干周围立起,并用绳捆住,防止倒掉,这是团结一致、保护寨神、保卫村寨不受侵犯的象征。在祭祀过程中,青年们敲锣,击象脚鼓,使祭祀增添欢乐的气氛。 祭龙王。目的是祈求龙王保佑,不发生天旱,保证风调雨顺,有水吃。一般在农历三月份,由佛爷择日举行。祭时,全村老少前往清水池边,佛爷点燃香烛,边念经边把一张画有龙的纸漂放在水面,群众随之叩拜。然后杀猪杀鸡祭祀,大家在一起饮酒。 祭谷娘。大米是德昂人的主要食物,因此他们对如何得到充足的稻谷是十分关心的,但由于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就增产,遇灾害就歉收。因为人力难以与天时抗衡,所以德昂族人民把获得丰盛稻谷的愿望寄托在一个女性保护神谷娘身上,德昂族人祭祀谷娘就是认为她能主宰谷物丰收,表达了他们对粮食生产的重视。 撰文/杨毓襄 摄影/徐晋燕
摄影 / 徐晋燕
德昂族的舞蹈也以鼓为主 象鼓舞、水鼓舞、佛鼓舞都是德昂族的主要舞蹈。其中以象鼓舞流传得最为广泛。象鼓舞通常有一定的步法,先是由敲着鼓、打着铓和钹的男子带头在前面走,然后男女老少跟在后面,边走边舞。舞蹈的时候,手臂绕着圈子划动,动感十足。在跳象鼓舞的时候,男女要分成两个圈子,男子在外边,女子组成内圈。 水鼓舞算是德昂族独有的一种舞蹈,据说早在500多年前,傣族和德昂族民间就流传这种大鼓了。明代李思聪《百夷传》记载:“其乡间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盾)牌为乐。” 水鼓的外形跟水缸相似,用的材料是当地的梧桐树或者是芒果树的树干,从中间掏成两个相通的鼓腔,然后两端蒙上牛皮,鼓的形状是一头大一头小。鼓大概一米多长,小的可以用绳子挂在脖子上,鼓手把水鼓抱在胸前,一端用手掌拍,一端用木锤敲击,双手相互配合,节奏感十分强。 据说在有些地区这种水鼓平时是要泡在水里的,每次使用的时候在从水中捞起,鼓里面的水通过鼓身中间预留的小圆孔流出。而有些地区是置放在佛寺内的,使用前同样要用水湿润一下鼓身,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音响效果更好。 德昂族进行这几种鼓的舞蹈表演时,通常是在院坝上,往往有十几只小鼓围着一两只大鼓,参与舞蹈的群众则更多,场面十分壮观。尤其是每年正月的“贡母摆”盛会,气氛更是热烈欢快,热闹非凡。 而佛鼓舞与之相比,则显得庄重严肃很多。这种佛鼓舞主要流传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临沧的德昂族居住区,专门有男子敲打。之前通常是在迎接重大宗教节日的时候,在佛寺的广场上进行表演,有时候“象脚鼓舞”也会加入进来。佛鼓舞敲鼓、打铓和钹的人同样是三个,但是鼓点、动作却跟象脚鼓舞不同,传出的声音要比象鼓舞厚重得多。 撰文/杨毓襄 摄影/陈海汶
摄影 / 陈海汶
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尾村 摄影/陈海汶
摄影 / 陈海汶
范宏贵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195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民族学研究生班,长期从事越南语言、历史文化以及中国南方民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的教学与研究,执著于中国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诸民族与越南等国有亲缘关系的28个民族渊源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同根生的民族》等7本专著,合著14本。此外他还应邀到泰国、越南、老挝、日本等多个国家作学术讲座。
李飞锐 京族,副教授,东南亚舞蹈专家,东盟青年艺术联合会理事兼东盟舞蹈艺术顾问,现任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研室主任,曾师从多名中外舞蹈名家习舞。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与东南亚舞蹈的教学与研究,曾在全国各大型晚会中担任执行导演;第六、七届“桃李杯”舞蹈专业院校大赛中荣获“优秀园丁奖”;2007年第四届香港国际“金紫荆花奖”音乐舞蹈大赛编导“金奖”,被东南亚国家舞蹈界誉为 “中国孔雀王子”。
摄影 / 梁汉昌
京族,踩着高跷捕鱼虾 在祖国的南海北部,居住着我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京族。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京族人爱海、以海为伴的生活习性。“潮涨潮退不离海,风吹云走不离天;大路不断牛脚印,海上不断钓鱼船。”这首歌就是京族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京族人民自称“京族”,历史上曾被称为“安南”、“越族”。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女性的穿着是旗袍内穿长裤,款式与日常生活所穿相同,只是平时不穿红色。妇女头上戴的斗笠,可遮阳挡雨,样式与日常所用相同。京族居住得澫尾岛是金色海滩,故有金滩之称。居住在那里的京族以捕鱼为业,比如左边的图片,表现的就是京族在浅海捕鱼虾的场景。 若海水稍深,就需要踩高跷捕鱼虾,很有特点情趣。高跷捕鱼多在京族三岛浅海一带,小鱼小虾一般在1米多深的浅海活动,京族先民总结出了在腿上绑高跷,用以提高高度的方法。双脚踩着高跷,双手需要控制渔网,粗壮的竹竿一头又支出两根竹子与渔网相连,形成三角渔网。这样来捕捞鱼虾,实在是太有难度了,需要脚下站得稳,又需要手上有力气,还需要捕捞技巧,真是体力与脑力完美结合,缺一不可。 高跷捕鱼是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捕捞鱼虾的方法。随着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现在高跷捕鱼基本看不到了。京岛一带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才会踩高跷捕鱼,年轻一代基本都不会了,而老人们也没那个体力了,所以不得不承认,高跷捕鱼的技艺已经濒临失传,我们是眼睁睁地看着它消失的。
摄影 / 梁汉昌
哈节:京族最隆重的节日 京族先民大约在16世纪初陆续从越南的涂山(今越南海防市附近)等地迁来中国的,最早迁来我国的京族先民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京族讲京族语,但语言的系属未定。京语与越南语言基本相同,但有大量的汉语借词,在语音和语法方面也小有差异,多数人兼讲粤语方言。京族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其诗歌占有重要地位。京族人民爱唱歌,歌曲曲调有30多种,内容广泛,有山歌、情歌、婚歌、渔歌、叙事歌等。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音色非常优雅动听。京族人喜欢的“唱哈”(意为唱歌)、竹竿舞、独弦琴,被誉为联系着京族文化的三颗“珍珠”。 京族人衣着朴素,美观实用。妇女上身内系菱形遮胸布,外穿一件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短上衣,下身一般着黑色或褐色的宽松式长裤,赤足。外出做客时再罩上一件白色或浅色外衣,样式与旗袍相同,但较宽松,下摆开衩较高。京族的服装都选取较为细薄的布料,如丝绸、香云纱等。京族妇女平日爱戴锥形的尖顶葵笠,用以遮阳挡雨。京族妇女喜欢戴耳环,梳头时头发正中平分,两侧留少许头发称为落水,其余大部分编成发辫,用黑色丝带缠住后盘绕在头顶,称为“砧板髻”。京族男子上身穿窄袖坦胸对襟上衣,下摆长及膝盖,束腰带,下身穿宽松式长裤。 哈节又称“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唱哈”是京语唱歌娱乐之意。“唱哈节”各地日期不一,尾、巫头两岛在夏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红坎村在正月二十五。哈节前,京族人家家户户打扫门亭,里里外外布置一新。节日期间,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到哈亭(哈亭是京族人民祀祖、祭神和民间娱乐的公众场所,亭式建筑),听哈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唱哈的活动大致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四个部分。节日前一天,先把京家信奉的“镇海大王”等诸神迎于哈亭,节日当天下午3点钟左右开始祭神,祭神完毕,即入席饮宴、唱哈。唱哈活动要连续进行3天3夜,由歌手“哈妹”轮流吟唱,一边宴饮,一边听唱。节目有情歌、灯舞、乐舞、歌唱族杰等。哈节期间人们还进行其他活动,不善唱歌的男子们也不甘于让姑娘们专美于前。于是,斗牛、比武、角力竞赛等也随之展开,成为哈节上极富特色的重要节目。人们纵情欢歌跳舞持续多天,唱哈至尾声时进行送神,送神毕,哈节结束。每年哈节,凡年满16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
摄影 / 梁汉昌
这是和田河的两大支流之一玉龙喀什河的上游。玉龙喀什河源于昆仑山北坡的冰川,由于昆仑山北坡处在青藏高原北侧的雨影区,荒漠带几乎一直向上延伸到雪线附近,与雪线以上的寒漠带相连,不像天山、阿尔泰山那样会出现茂密的山地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由于坡度极陡,岩石裸露,十分有利于分散但众多的山玉矿脉充分地暴露、剥蚀,并随众水汇流在玉龙喀什河中。玉龙喀什河因盛产白玉,古称白玉河。摄影/郝沛
摄影 / 郝沛
这是和田河另一支流喀拉喀什河的上游,穿行于昆仑山峡谷中。喀拉喀什河也源于昆仑山北坡的冰川。在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北坡,峡谷两岸陡峭的山地几乎全为岩石裸露的无植被区,即使在降水增加的高山地带,出现的也只是蒿类荒漠、高山草甸、高寒草原。喀拉喀什河因盛产青玉,古称墨玉河或绿玉河。摄影/李翔
摄影 / 李翔
这是和田绿洲喀拉喀什河灌溉渠系中的一条灌渠,渠底和渠壁均就地取材,用卵石铺砌,以减少渗漏和冲刷。和田及其类似的绿洲因为有大河出山形成的山前冲积扇,所以皆采用明渠自流的灌溉方式,而像吐鲁番那样缺少大规模地表径流的山前绿洲,则发展起了坎儿井那样的以利用地下水为特征的灌溉方式。摄影/范晓
摄影 / 范晓
为了改善和美化环境,和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沿着绿洲中的乡村道路大修葡萄长廊,如今已形成覆盖乡村道路网、遮天蔽日的千里葡萄廊道,成为和田绿洲的一大景观,行人和车辆皆在绿荫的庇护下通行。摄影/沈桥
摄影 / 沈桥
昆仑山的玉石矿发现的已达30多处,位于且末县车尔臣河上游的塔特勒克苏玉矿是最大的山玉矿之一,据说早在五六千年前,古人们就曾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开采,曾是多个朝代的皇家玉矿。这个驼队载着从塔特勒克苏玉矿开采的玉石,正在通过车尔臣河上游的峡谷。摄影/郝沛
摄影 / 郝沛
且末县塔特勒克苏玉矿位于海拔4500米的昆仑山上,由于山路崎岖,开采出来的玉石要靠人力背扛下山。昆仑山区冬季气温极低,滴水成冰,因此开采山玉主要在每年的5月至9月进行。摄影/郝沛
摄影 / 郝沛
玉龙喀什河山前冲积扇的古河床阶地上,一个规模巨大的玉石采场,数十辆铲车云集,对河床堆积层进行大规模开挖。这样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采玉方式令人咋舌。摄影/范晓
摄影 / 范晓
玉龙喀什河山前冲积扇的古河床上,当挖掘机将沙砾卵石倾倒而下时,守候的人们瞪大眼睛进行“初选”,看是否有和田子玉出现。摄影/沈桥
摄影 / 沈桥
玉龙喀什河流经和田市区的这一段,处在玉龙喀什河的山前冲积扇上,河床为沙砾结构,历来是拣捞子玉最重要的河段。玉龙喀什河大桥横跨河面,桥下的河床如同调色板一样色彩斑斓。摄影/沈桥
摄影 / 沈桥
喜欢和田玉的人越来越多,销售和田玉的市场一直都很火爆。当下越来越多具有投资眼光的爱好者和收藏家将目光转向和田玉,使得和田玉的价格一路攀升。这是新疆和田市一个玉石市场的普通交易日的场景,往来的顾客不少,不过跟玉石节相比,已经算是生意清淡了。摄影/沈桥
摄影 / 沈桥
和田市每年都有玉石节,展览并出售很多和田玉。这块巨大的山流水玉料吸引了人们,围拢在玉石前仔细鉴赏品评。现在,能发现这样大的山流水玉料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摄影/沈桥
摄影 / 沈桥
玉龙喀什河的古河床,被采挖子玉的铲车、挖掘机折腾得遍体鳞伤、一片狼藉。深坑和弃渣堆破坏了行洪的通道,使和田河两岸的绿洲与城镇面临更大的洪水等灾害的威胁。和田河的生态环境因为人们的贪婪,正在被不可逆转地改变。摄影/沈桥
摄影 / 沈桥
在四川,南方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域大多有东汉画像棺出土,非常精美。这具画像棺的造像分为三部分,正中为“妇人启门”,左为两人对吻秘戏图,右为西王母。摄影/刘乾坤
摄影 / 刘乾坤
合江的汉代墓葬很多,一般有砖室墓、石室墓、崖墓几种形制,画像棺往往在崖墓中出土。这是合江县自怀镇梭滩石崖墓群,当地文物工作者正在清理墓室文物。这个崖墓群有几十座崖墓,却只发现了一具画像棺,可见画像棺之珍贵。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合江汉棺博物馆的学者诸能清爬上离地十余米的梭滩石崖墓群的M1崖墓,调查墓室情况,在里面发现了一具石函。石函是画像棺的一种。工匠在开凿崖墓时,预留了一块石料,在这块石料上开凿石棺,是一种不可移动的画像棺。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合江县马街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道,以马街为中心,周边汉代文物点较多。这是合江汉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马街的白院子崖墓1号墓中考察。汉墓往往十室九空,崖墓中除了金棺,仅有一些残破的陶器出土。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合江县密溪沟崖墓群中有两具画像棺,是2007年一个叫周奎的农民平整宅基地时发现的。2010年9月,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与成都市博物院联合启动“合江汉代画像棺征集”活动,两具画像棺才重见天日。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画像棺是用整块砂岩开凿而成,十分沉重,从崖墓中抬出后,一群汉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具画像棺放到一个板车上。即便在画像棺较多的合江县,人们还是很好奇。崖墓在公路边上,围观的百姓很多。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2010年9月17日,合江密溪沟崖墓群出土了两具汉棺,当汉棺表面的泥土冲洗干净之后,精美的石刻图案依然如昨。图中这具画像棺上的图案是伏羲、女娲像,是汉代经久不衰的画像题材。左为女娲,右为伏羲,均人首、兽腿、蛇尾,两尾相交成“∞”字形。由于伏羲、女娲掌管着生殖,受到渴望长生不死的汉人的推崇。考古工作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伏羲、女娲交尾,说明墓主很可能有子嗣;如果没有交尾,则说明墓主可能并未嫁娶。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这是合江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的馆藏,画像棺的后档为伏羲、女娲造像,却未交尾,由此推断墓主可能并未婚娶。棺身为中国二十四孝故事中的“董永侍父”。这个故事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图》:“有董永者,千乘人也。小失其母,独养老父,家贫困苦,至农日,与辘车推父于田头树荫下,与人客作,供养不阙。”画像棺上的画面,基本上符合刘向的记载。可见汉代“孝”的观念已在西南地区流行了。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汉代人“视死如生”,墓主希望生前享受的一切,在幽暗的地下能继续拥有,因此他们往往用陶器去营造一个地下世界,各式各样的陶俑几乎囊括了汉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件汉墓中出土的陶器,叫“东汉碓房裸交灰陶俑”,表现了一对裸体男女在碓房,也就是舂米作坊里交合的场景,旁边就有一个石舂。汉人有深厚的秘戏文化,各种交合的场景在画像砖、画像棺上屡见不鲜。供图/贾雨田
汉代出土的精巧的泥陶对吻俑,高10厘米。男俑高冠长袖,面带微笑,右手搭着女俑的肩部,左手抚摸着女俑的面颊。考古学家把这样的场景称为秘戏图,在四川荥经县、彭县、乐山市的画像棺上都曾有过发现。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金棺上的三尾鱼造像,三条鱼共用一个鱼头,饶有趣味,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在汉代人眼中,鱼代表生殖繁衍,有多子多福的寓意。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这是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出土的一具汉代画像棺上的石刻,雕刻精美,构图讲究,虽是雕凿出的作品,但线条之流畅,丝毫不亚于绘画作品。这幅《饮马图》被收录进《中国美术大全》。摄影/刘乾坤
摄影 / 刘乾坤
汉代二人对坐场景,旁边各有一个侍从。
摄影 / 袁蓉荪
合江是赤水河汇入长江的地方,长江和赤水河两岸岩壁上都有汉代画像棺,这些精美的汉棺有时需要轮渡转运,才能进入合江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收藏。在合江县长江车渡码头,民工们刚从轮渡上抬下一具画像棺,8个民工抬起来尚吃力无比。灯光下,石棺上的“联璧纹”图案清晰可见。“璧”在古时是祭天的礼器,墓主相信,这样的图案能帮助他死后升天。摄影/袁蓉荪
摄影 / 袁蓉荪
土楼是客家围屋比较典型的建筑形式,如今在跟广东大埔接壤的福建永定等地保存得较为完好。这座就是土楼群中最大的建筑,据说有591年历史了,现在已经被改成博物馆。从高处俯瞰,这座建筑层层递进,气势恢宏,但是内部却井然有序,安静祥和,仿佛外界的喧嚣都被高大的墙体阻隔了。
摄影 / 张源
这是著名的“南华又庐”客家围屋,房屋外观宏伟,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屋内分上、中、下堂,二楼共8堂,左右两侧各4堂,屋背有果园,全屋共有118间房,大小厅堂几十个,所以称“十厅九井”。
摄影 / 张源
构成客家民居奇异文化景观的客家建筑名目繁多,比如闽西土楼、赣南围屋、粤东围龙屋等,但是每式均以正栋以及横屋为主体。正栋或称正厅,制如宫殿,横屋如宫殿的庑。客人屋宇,多由创业的人一手经营,而分给众多子孙,但无论分至如何繁细,其正厅仍属公有。
明清以来,粤闽赣交界的山区经常是匪徒出没、械斗不断,不安全感只能促使客家先民在建筑上采取封闭、防御姿态。为维护族人安全,会建造形似四角楼这样的土围子民居。林寨四角楼更类似于赣南的土围子,多为长方形、封闭式的四角楼,有极强的防御功能。赣南土围子是最初的原型,然后到了闽西,方楼逐渐变成了圆楼,从福建永定最早的五凤楼、方楼逐渐成熟为圆楼。 “从方到圆,是整体结构与使用功能趋于合理的过程。”建筑设计专家黄汉民先生说。他认为,圆楼淡化了朝向的问题,有利于家族内部房间分配;圆楼消灭了四角楼的四角光线暗的房间;圆楼对风的阻力比方楼小,邪气对居室的影响要小很多。
黄汉民在谈到地理环境与客家聚居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时还说:“客家土楼多集中在永定东部和南靖西部地区,这个地区范围不大,属于河谷低山丘陵地貌,山峦起伏,耕地很少,历代也是盗匪出没之地,因此只能尽量减少占地,增加楼层,同时满足聚居和防卫两大要求。于是,这两个决定性因素导致了客家圆楼、方楼的出现。”而粤东北围屋占地大,多数不过是两层,围内是合院,这与沿海地区广阔平坦的地理条件相适应。“特别是梅州地区丘陵平缓,客家围龙屋多数为单层建筑,依山而建,围屋随山坡升起,前方后圆,形成特有的围龙屋。” 五凤楼又名笔架楼,是属堂横式围屋的一种。而所谓堂横式围屋,就是在中心轴线上构筑二堂(厅)、三堂,甚至五堂,两侧再加横屋。堂横式围屋的五凤楼与围龙式围屋主要区别是,五凤楼后面不带花头和围龙,基本上属于四合院和殿堂式结构相组合的特色。左右厢房平衡对称,堂屋比横屋高,结构上高低错落,层叠有序。
属于广东和平县的林寨,现存86栋完整的四角楼,它们组成了浩荡的古建筑群。如今地方政府正对林寨四角楼进行大规模的维修,为了使建筑细部更好地体现古建筑的风范,工匠们在对每块要更新的梁栋门楣进行精雕细琢。
摄影 / 张源
圆楼是从中心向外依次走高的,底层通常是餐厅,往上依次是仓库和住房。每个家庭都是独立的,彼此之间靠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联系。而圆楼最中心的部分,通常是公共场所,可以用来晾晒谷物和衣服等。
摄影 / 张源
这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建筑,这里早已没有人住,游人在其中穿梭,仿佛走进了历史深处,身边到处是一种在簇新的都市里无法见到的奇异的美——破损的门窗残留着镂空的花纹,褪色的门楣还开着灿烂的牡丹和兰花,长满青苔的天井、挂着蜘蛛网的雕梁画柱则传递出隐隐的腐败气息。
摄影 / 张源
图1 “南华又庐”是梅州中西合璧的客家围屋建筑(图➊)。从方到圆、前方后圆,客家的建筑形式随着迁徙的地理环境,以及建筑技艺的成熟,也不断生发出各种生命力,满足自己不同时期、不同地理环境的具体需要。魏晋以降,坞壁建筑形态里的父系文化、贵族意识、门第与望族观念,已没落、消失了。但在明清、民国时期,粤北客家人却深深保留了时代的印迹,至今一些围屋的门梁上还保存着那种精雕细琢、像徽州雕刻一样繁琐和富丽的装饰。
摄影 / 张源
图2
摄影 / 张源
在粤北的一些古村落,年轻人都去了城里打工或者搬到了别处,但是到了结婚或者重大庆典的时候,祖辈世代居住的围屋,仍然会被青年人当作福荫和庇护生活的温暖场所。
摄影 / 张源
游人在依然居住着村民的围屋建筑群里,很容易看到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生动场景。
摄影 / 张源
苏家围屋如今已经被旅游开发,旺季的时候,开在围屋里的怀旧餐厅经常是人满为患。其实用不着专门去餐厅体验几十年前的生活,可以去看看那些古建筑上斑驳的时代标语,比如“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农业学大寨”、“胸怀朝阳学大寨,志在全球作贡献”、“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等,给人的感觉这里就是原汁原味的“文革”博物馆。
摄影 / 张源
客家人进进出出,在围屋的门槛上留下了清晰的岁月印痕。单是看看这块木头,就已经知道围屋的历史了。
摄影 / 张源
而在历史更加久远的苏家围屋,铺在廊道和门口处的光洁的鹅卵石,则同样传递出客家文化激荡的足音。
摄影 / 张源
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仁厚温公祠,是梅县现存700多座围龙屋建筑代表之一,这里曾同时居住500多人。建筑依山傍水、规模宏大,那种被青山绿水怀抱的清新和老宅古巷萦绕的古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画卷。
摄影 / 张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