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生活在“秘境”里的民族
撰文/陶玉明(布朗族) 摄影/徐怀学 等 绘图/于继东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09期 作者: 陶玉明 

标签: 民俗村   文化地理   勐海县   

布朗族的民房结构大致有两种形式:土木结构式的房屋和‘干栏式’的竹楼。
茶是大自然馈赠勤劳善良的布朗族的珍品。在布朗人的生活中时时事事离不开茶。
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
布朗族认定时间上世纪50—80年代

地点/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章郎村 摄影/陈海汶
杨毓襄
1926年出生于云南施甸。1944年参加中国驻印远征军,1946年进入云南大学文史系学习。1956年参加了越南民族调查组,开始接触民族调查。1956年8月,进入云南民族研究所,对滇藏高原20多个民族进行调查识别,此外还参加了民族纪录影片的拍摄。1961年进入中央民族学院研究生班进修,1964年回到云南,曾任云南民族调查组组长。
布朗族的房屋结构以竹木为主
布朗族的民房结构大致有两种形式—土木结构式的房屋和“干栏式”的竹楼。
靠内地保山、临沧一带布朗族的住宅是属于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或是双斜面的平房。屋顶有的盖成长方形,有的盖成圆锥形,四壁是用土基筑墙,在有竹林较多的村寨,是用粗龙竹编织成篾笆的竹墙,再用泥巴与牛粪混合后粉涂之,以避风雨。
西双版纳、澜沧一带布朗族的住房,称作“干栏”竹楼。“干栏”竹楼全为竹木结构,用14根到16根直径20厘米的粗木为柱,中柱4根较粗,高约5至6米,横梁4根,长约4米,椽子150根左右,屋顶突出为双斜面的草排盖成,每间需要草排800余张,大房子需要1500张,木板20多块。这种“干栏”式屋顶,很像舞台上的“孔明帽”。当地老人传说:古代时,边境常受外国人入侵,民不聊生,于是诸葛孔明率领大军,挺进边疆,平息了外侮,各民族人民才得以安宁,布朗族人为感激孔明,在盖房子的时候都仿照孔明的帽子,盖起“孔明帽”的屋顶。这虽然是传说故事,却反映了历史上各民族对孔明的敬仰。这种竹楼建有二层,上层住人,搭七八级楼梯,下层关猪、鸡、牛等,也可以堆放柴火和什物。竹楼上方用几根横梁架起,上盖篾席,用木梯爬上去,存放粮食谷物及其他用具。在竹楼右侧用木架搭成一长方形凉台,上铺篾席,搭有竹竿,竹竿用于晾晒衣服,凉台用于乘凉。楼下四周用木棍围成栅栏,留有门。
在布朗族地区,无论是竹楼还是木楼抑或是竹木楼和砖木结构的楼房,其民居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即民居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养猪、鸡、牛、马等牲畜,抑或堆放杂物、柴草。进入布朗族村寨,一眼望去,寨中建筑的形状都像根据同一张设计图建造的作品。
一般竹楼可住20年,每隔2年要用茅草翻盖屋顶一次。布朗族修建房屋时,都是全“嘎滚”的成员集体协作。竹楼建成时,当晚全村亲友都来贺新房,主人还要请本地的歌手来唱贺新房调。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砖混结构的住房已经逐步代替了土木结构的住房。
布朗族村寨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家家户户都盖有一间间小仓库,用来存放粮食,离村寨一定距离主要是为了防止火灾。这些仓库平时无人看守,不过很少有偷盗现象。
村寨都是建在山坡上
布朗族是中国古代濮人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包括保山、怒江、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州。目前中国的布朗族人口只有9万多人,作为云南省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便在云南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创造了独特的文化。
布朗人都是聚寨而居,很多村寨都是建在海拔2000多米较为平缓的山坡上,四周多是险峻的陡坡。历史上,布朗族的村寨多是用带刺的树丛或石头砌成寨墙,以防外敌。村寨出入有门,随时可以关闭。
布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文化艺术和民间故事都只是靠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岁月,这些故事经过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洗炼,像刚出土的金银碎片一样熠熠生辉。
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都要祈祷
新中国成立前,布朗族地区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多数地方只能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旱稻、玉米,其次是小麦、荞麦、瓜豆之类的“杂粮”。布朗族种植农作物的地块以旱地为主,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有:长刀、斧子、镰刀、镞、锄头、犁、木齿钉耙等。旱稻种植的一般生产过程包括:选地、砍地、烧地、整地、下种、薅草、割谷、堆谷、打谷、运谷、装仓11道程序。布朗族在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比如选地、砍地、烧地、薅草、割谷、装仓等每道工序都要举行祈祷、祭祀仪式。其中选地、砍地和烧地内容最丰富。选地通常是由村寨头人“借巴”带着全村各户成年男子或妇女集体去选,主要是选那些轮歇丢荒很多年的老地,选定之后,由家族或单户去认地。回到寨子后又以家族或个人为单位,请薄摩或布占打卦,如果占卜吉利,该土地即可砍种,否则要重新选地。砍地也是全寨村民一起出动,但砍地时是各家砍各家的。在出发前,借巴会持一对腊条行祈祷礼仪,祭祀完毕,即可砍地。到了傣历五月的“完帕”、“完布”和“完苏”3个日子,就开始烧地了。布朗族人认为,选这三天烧地风才大,火才烧得透。烧地也是全寨一起出动,土地相邻的人家一起烧,防止火烧出地界。烧地前还要请求佛爷、和尚前往念经、滴水、祭祀鬼神。祭祀完毕,方可烧地。若烧到野兽,大家平分,人人有份。
此外,布朗族的播种、打谷也颇有意思。比如点播种子时,男人会走在前面,手握一根长长的木棍戳窝,女人跟在后面,向窝里丢种子,从山脚退着往山顶种。而到了收获季节,就要把旱谷抱到篾笆上,用棍敲、棒打、脚搓、手揉,然后再用扇子清除谷物中的秕谷和杂草。
布朗族的这些生产过程,如今当然已经看不到。在三四十年前,布朗族人用上了较为先进一点的生产工具后,一些祭祀方式也开始被慢慢省略。如今,布朗族除使用一些竹木工具外,小型的铁质农具已被先进的工具所代替。

布朗族保留着男耕女织的传统
男耕女织是农耕时代布朗族的生活写照。耕地的犁铧和织布的腰机是布朗人家必备的生产、生活工具。犁铧和腰机陪伴了布朗人家几个世纪,直到今天人们都还在用着。
布朗族是心灵手巧的民族,这反映在他们精湛的纺织技术中。在布朗文化中,纺织文化是最为传统和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的邦丙村现在仍能演绎自唐宋时期就有的较高水平的纺织工艺。走进这个地处大山的布朗族村寨,你便会发现,至今大多数家庭都还保留着整套性能齐全的老式纺织工具:轧棉机、纺线机、织布机。今天他们依然保留着自己种棉花、自己纺线织布、自己制作衣装被服的生活方式。尽管现代文明已悄然“侵袭”着这个古老的村庄,但这里的布朗人依旧精心呵护着千百年前的传统文化。
在布朗纺织中,最能体现织手技艺高低的要数织制历史上称“榻布”现在叫做“牛肚被”的织品了。“牛肚被”是布朗族自己织制的被服,因结构像牛肚(牛胃)一样外滑内绒而得名。此被全用棉线织成,盖在身上柔软而暖和,且结实耐用。织制一块牛肚被需花费织手的不少时间和精力,还需要织者心灵手巧,因此,现在会织牛肚被的人越来越少。据说现在这一门技艺在别的地方已失传,只有双江邦丙一带的布朗族还保存着,成为双江一绝。
邦丙布朗族不仅能织布制衣,还能自己染色。尽管有些技术已失传,但这里的布朗人仍然继承了本民族的传统色彩—靛青或黑色的染制工艺。所用到的染料,是布朗人从深山中采回的一种叫“腊阿”的植物,经过捣碎浸泡、调和石灰、火灰沉淀所得,当地自制的棉布衣装,就是用这种染料印染。
在生产方面,同家族人员之间借种土地不用报酬,只要口头说一声就行。没有种子,也互相赠送。在生产过程中,如砍地、薅草、割谷、脱粒等,家庭成员之间多实行不计报酬的互相换工。一家有事,全寨相帮,完全自愿,不要报酬。并且助工者会自带饭食,主人不需铺张,这种习俗至今还是如此。“请工”会被认为是小气。布朗族人在生活上也互相帮助,家庭成员有婚嫁时,要宴请全氏族的人,女方要把男方送来的礼品分成小包转送氏族内的亲属。同家族成员盖新房,第一天由主人向各户送草烟一小包,邀请族人帮助。第二天亲友前来帮忙,有的还送粮食、木料、篾条和若干块草排,主人家只招待帮工伙食,不另给报酬。平时猎获野兽,除交头人一腿之外,亦要分送一块给家庭成员表示“骨肉至亲”。同氏族、家庭成员之间一般不分家,如果兄弟较多,实在不得已要分,一定要把屋子盖好,让分出去的子女基本能独立成家过日。要不然会被全寨子人取笑:家内不团结,家里穷才分家。

茶与布朗族的渊源似乎与生俱来
茶是大自然馈赠勤劳善良的布朗族的珍品。在布朗人的生活中时时事事离不开茶。千百年的茶缘,布朗人说茶、吃茶、唱茶、用茶……可谓到了极致。布朗族是中国古代“濮人”的后裔。有专家指出,茶叶是云南古代“濮人”最早发现和种植的。在布朗族民间流传着布朗族先民叭岩冷给自己的部族留下茶树的故事,尽管这些传说无从考证,但说布朗人与茶的渊源用“千百年”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在双江,确有一个像传说中那样吃茶叶、穿茶叶、用茶叶的布朗族村庄—公弄村。笔者多次探访过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小山村。这个村人均只有0.2亩的水田,而茶地则达人均6亩以上。公弄村有三绝:“茶树老、茶艺多、茶俗浓。”公弄村离县城30多公里,坐落在与勐库千年古茶山比肩而立的公弄大山上,村落远处树木葱郁,近处是成片成片的茶园。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虞富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闵天禄研究员等专家考证,那片足有12000多亩的古茶树群落是目前人类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茶树群落。站在古茶园中,谁都会很自然地把对面的千年野生古茶与公弄布朗族先民引种、驯化,直至成为今天的栽培型古茶园联系在一起,虽然至今没有人对这一过程做过确凿的考证,但情形不容你辩驳。
自古就受到茶树恩泽的布朗人,在公弄村积淀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当地布朗人把对茶的情感凝聚成了一首首茶歌,一曲曲茶舞,还结晶成带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厚重的茶艺茶道,其中有竹筒茶、煳米茶、明子茶、竹筒蜂蜜茶最让人叫绝。所谓竹筒茶,就是采来鲜嫩的茶叶,砍来碗口粗的竹子,制成一头留有实心竹节的竹筒,然后将鲜叶杀青,趁热置入竹筒中,再用一竹塞将竹筒塞紧,而后置于火上炙烤,当竹筒考焦后,筒内的茶叶也被烘干,随即就可沏出一杯风味独特的竹筒茶。
煳米茶和明子茶是布朗人以茶入药的典范,此茶用料独特。其泡制方法是先将土罐放入火塘中烤热,再在罐中放入适量糯米烤黄,然后再放入茶叶同烤,待茶叶烤黄,糯米烤焦时,再放入事先准备好的通管散、甜百改、姜片、扫把叶(灌木)几味草药,用滚烫开水冲泡,最后加上红糖放回火塘中烹煮3至5分钟,一罐色彩暗红、香气逼人的煳米茶就制作完成了。明子(及松明)茶的制作方法与煳米茶相似,只是用料时以松明取代通管散、甜百改、姜片、扫把叶即可。布朗族的老人俸正祥告诉我,煳米茶是治感冒、咳嗽、喉痛、肺热燥火的良药,而明子茶能治肠胃不适或便秘。
竹筒蜂蜜茶是接待上宾的贵重饮品,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先采来鲜嫩茶叶,再砍制一个新鲜苦竹筒,将鲜叶塞入竹筒中,冲进适量开水,用竹塞把筒口塞紧,再把竹筒置于火中烧烤,直至筒中茶水沸腾,然后取出竹筒,把茶汤倒入放有蜂蜜的茶具中,再进行分杯。这时香气绕梁,满屋飘散着沁人心脾的茶香。
按照布朗人的风俗,敬茶非常有讲究,不论什么茶,敬茶都要从老人和父母敬起,双手奉上,以示尊敬。茶叶在布朗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馈赠贵客的重要礼品。
茶是婚姻礼俗中绝不可少的物品
在距离双江县城30多公里的公弄村,茶俗更加浓郁。这里的布朗人因爱茶而敬茶,视茶为圣洁之物。他们因敬茶而祭茶,并且每年都要祭拜茶祖。同时还以茶入药,食茶驱邪。可以说,无论起房盖屋、婚丧嫁娶、走亲访友无处不用茶。
另外茶在布朗人的婚姻习俗中也是绝不可少的物品。
布朗族的青年男子“串姑娘”时,姑娘开门把小伙子迎进屋内坐定后,会先拿出“烟锅”,装上家中自种的烟叶,点上火,敬给小伙子。敬烟前姑娘自己先吸上几口,然后递给小伙子们。布朗人认为,给别人敬烟自己先吸上几口是一种礼貌。他们认为只有敬给死人的烟,才不先吸上几口。敬完烟,姑娘便边烧开水边“烘茶”。所谓“烘茶”,是把茶叶放入茶罐中,拿到火上烘烤。边烘烤边不断摇晃茶罐,使罐内茶叶不断翻动,达到受热均匀的目的。茶叶烤到发黄的时候,便会喷出一股青香的味道。这时,先在罐内倒入少许开水,把罐晃动几下,将水倒掉,名曰“洗茶”。这是必须做的一道程序,谁家姑娘“煮茶”时不先“洗一道”,不但会被人认为不懂卫生、不会做事,还会被误解为看不起对方。之后,便加水“煮茶”,再用茶盅给小伙子们敬茶。在敬烟、敬茶时,姑娘往往把第一锅烟和第一盅茶敬给自己的意中人。
背篓镰刀作陪嫁
布朗族姑娘出嫁,除衣裳以外,随嫁的必有背篓和镰刀。布朗族女性携物全用背篓背。背篓上套一个背索,索挎头顶。背篓是女性的重要生产工具,采茶、背柴、运送粮食和其他物品,全都离不开背篓。在布朗族的劳动分工中,割稻谷、割草等,大多是女性做的活计,故镰刀亦属女性的重要工具之一。姑娘出嫁,父母总希望她到婆家后,勤俭持家,如若不然,父母就会感到丢脸。背篓和镰刀作为陪嫁物,可以说寄托了父母的殷切希望,铭刻着父母的谆谆教诲。

布朗族人集体拜佛的活动很多
布朗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信仰在其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几乎每一村寨都建有佛寺,男子出家为僧一段时间成为其生活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乘佛教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临沧和德宏等地区影响很深。小乘佛教是何时传入布朗族地区的,在历史文献中并无明确记载。根据民间传说,小乘佛教大致在两百年前由傣族地区开始传入布朗山一带,并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数十年间得到发展。
由于历史渊源相同,布朗族地区和傣族地区小乘佛教的制度、设置都很相似。历史上的统治者通常利用小乘佛教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比如布朗族头人的选举,就规定必须在佛寺内,在佛的监视下进行。佛寺(又称缅寺)是布朗族人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多建在村寨的最高处,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寺旁有和尚住处,和尚多为本村寨入寺为僧的男子。
布朗族的俗人佛教徒热衷于“赕(音胆,意为敬献)佛”活动。在布朗族的许多佛事活动中,人们除了要举行迎接太阳的仪式,还要集体到佛寺举行堆沙、浴佛、泼水等活动。在傣历一月十五日这天举行“赕帕”(拜佛),八月十五日举行“赕坦”。“赕”来自傣语,佛教俗称“布施”或“化缘”。在布朗族的传说中,他们与傣族是兄弟关系,居住在山区种地的布朗族是哥哥,居住在坝子种水田的傣族是弟弟,所以布朗族每次“赕佛”,都要请傣族佛爷上山,而傣族“赕佛”时,也会请布朗族佛爷下山。佛爷出行念经要从众人脊背组成的“人毯”上踩过,而被佛踩过的人,则会一生吉祥平安。 撰文/杨毓襄

是否已婚可以从妇女的服饰上看出来
现代布朗族的服饰不仅与古代濮人的服饰大不相同,而且,居住在各地的本民族服饰差异也很大。
居住在西双版纳和澜沧一带的布朗族妇女,喜着圆领对襟的白布或粉蓝布短衫,双襟在胸前交合后,再把双条带在左腋下打个活扣,衣角两边各悬挂一条飘带,随时可把短衫系紧。已婚的妇女喜欢穿黑布或青布短衫,内着鲜艳条纹的花布贴身夹衫。下身着两层筒裙,内层是白布裙,外层是黑地红色横条纹的花裙,下摆镶一道黑布或蓝布边。小腿缠白布裹腿,头缠黑色或青色包头巾。姑娘留长发,妇女则梳发髻,上插一根银簪针,针顶端镶嵌三颗菱形透明的玻璃珠,下系一条银链,吊着多角形的小银片、小银铃等。两耳戴银耳环,下垂至肩。年轻的姑娘,两只手臂还箍着一对银手镯,发髻上插着几朵美丽的鲜花,显得婀娜多姿,十分秀丽。
墨江、双江、永德等地布朗族妇女的装束,大体与西双版纳地区的相近。只是爱美的姑娘还在腰带右边吊一条用丝线织成的长4厘米的红穗,这是小姑娘特有的装饰品,也是将来赠送给心爱的小伙子作为系弦琴带的爱情信物。已婚妇女应取去红穗,不再佩戴,头部挽发髻,内层用白毛巾包裹,外层再套一条长丈余的青布包头,折叠成波浪状。如果是少女,包头外还要罩一条白毛巾。
施甸布朗族妇女喜欢穿漂白布或土蓝布缝制的高领、长袖、大面斜襟的上衣,袖沿镶红绿花布横条。高领还绣着精美的花纹图案,衣领系一条用十余个银泡镶嵌的颈项带,颈项前别一朵精致银花。斜面襟上领和袖口镶贴红、蓝、白三色花边。外罩一件花布对襟短褂,褂襟各边镶钉15对至20对银币小纽扣,在圆领两边各吊一条银链,分别串着银针筒和挖耳的银器作为装饰品。胸前系青布围腰,滚白布边,长达膝部。下身着青布长裤,裤脚肥大,扎青布裹腿。挽发髻,头缠两块3米多长的青布包头,折叠成三角状,包头外扎一条彩色玻璃珠穗,接合部插一朵白绒球,包头前额留一撮刘海儿。少女喜欢戴银器装饰品,银器有银头链、银扣、银项链、银耳坠、银手镯、银戒指、银锁等,其中,银手链长达50至70厘米,可以缠戴在手腕上。足蹬绣花布鞋,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十分端庄雅致。布朗族有自己的银匠,但为数不多,所用银饰除少部分是请本民族银匠打制外,大都是向坝区的傣族购买。
男子的装束,各地布朗族大体一致。上身穿黑布或青布的圆领、长袖的对襟或大面襟,口袋内贴,下身宽裤,肩挎挂包。老人头戴青布大包头。儿童剃光头,戴瓜布小帽,青少年留短发,喜戴羊毡帽,帽沿还插几朵鲜花,腰挎长刀、挂包,显得英武潇洒。
布朗族的婚姻善于借物传情
婚姻属于每个人的人生大事,世界上每个民族的婚姻习俗,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之处。这些风格各异的婚俗,共同构成一幅异彩纷呈的文化图景。布朗族的婚俗,也自有一番风情。
布朗族婚姻恋爱自由,很少受到父母的干预。各地布朗族婚俗大同小异,一般都有恋爱、说媒、过礼、迎亲、回门等过程。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也就是一种被称作“节”(布朗语音译)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
“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小伙子们换上新装,怀抱牛腿琴,结伴来到姑娘的竹楼下面,在优美的琴声中,布朗小伙们争相用恢谐的语言和热情的歌声去打动意中姑娘的心灵。梳妆打扮的姑娘们也早早燃起火塘,打开房门,请小伙子们进来,用对歌、递烟、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
布朗族男女青年相爱以后,恋爱的时间比较长,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恋爱期间,一对恋人情意绵绵,一往情深,只要有机会他们便形影相伴,有时不能见面,他们可以用树叶传情。方法是,当得知恋人必走某条路时,就把树叶放在途中,恋人见到便会心领神会,恋情更浓。各种树叶的含意是:竹叶表示“我等着你”;红毛树叶表示“我俩相爱永不变心,永不分离”;松树叶表示“我不断地回头看你”;扫把叶表示“我走得慢,边走边等你”。
当然,如果发生忘恩负义、背叛爱情的事,也会引起对方的憎恨。亦可用树叶表示自己的愤怒和诅咒,坎戛叶表示蔑视和侮辱对方;辣椒叶表示“我恨透了你”;而橄榄树叶则表示“我恨你,要把你剁成肉酱”。
如果双方确认感情可靠,可以结为夫妻、白头偕老,男方便告诉自己的父母,可以到女家“问媳妇”了。布朗族的婚礼比较简朴,“问媳妇”定了婚事以后,就专候良辰吉日再“接媳妇”。“接媳妇”这天,两家都办酒席,请亲朋好友前来“做客”。酒席中有一道特殊的菜肴,它是八只鼠肉干。鼠肉干上婚喜宴桌,而且如此严肃、庄重,人们自然会觉得太古怪、太离奇。其实它有着一段感人的历史渊源。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布朗小伙爱上了一位姑娘,姑娘的父亲嫌弃他,于是提出,小伙子必须送来八背篓的山鼠肉,才能把姑娘嫁给他。此后,小伙子不辞艰辛劳苦,他挖呀挖,三年后满满的八背篓山鼠肉干送到了姑娘父亲的面前。姑娘的父亲为小伙子真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这门亲事。以后,布朗族就以八只来象征八背篓,让山鼠肉干在婚喜宴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告诫青年人,对爱情要坚贞,要用勤劳、用汗水去换取幸福。

布朗族的春节在傣历六月
布朗族的节日除少数是宗教活动外,大都是民间传统的习俗节日。除有一些节日与汉族同过外,至今还保留以下主要节日。
春节。每年傣历六月举行,时间为三天。第一日,准备糯米粉等吃食;第二日,杀猪宰牛,互赠糯米粑粑,到缅寺赕佛,年轻人敲象脚鼓、击铓锣、唱歌跳舞、打竹球;第三日到缅寺听佛爷诵经、滴水。墨江、双江布朗族在春节时,初一凌晨,要去山泉旁“抢新水”,象征全年吉祥。施甸的布朗族过春节,初一妇女和小孩不能出门,男子集体前往山上打猎。初二备办酒、鸡、菜三种,到山林先祭山神土地,后到龙潭祭祀龙王,祈求龙王年年吐水,不让龙潭干涸,风调雨顺。初三和初五,每日要祭祖先,互相拜年。
“跳会”。“跳会”是施甸布朗族贺“观音老母”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十六、十七日举行。村寨头人要筹办素菜送到德斋寺献给佛祖老爷、观音老母。在寺前点香烧纸钱,次日带领全村老幼抬着三把用竹篾条扎成圆状的幡幔纸伞,青年击鼓敲锣,前往德斋寺祭佛祖。祭毕,围庭院而跳,耍九龙节。最后将纸伞烧于庭炉中,始散。
“泼水节(桑堪节)”是布朗族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清明节后10天举行,即公历4月13日至15日。双江布朗族在泼水节期间全村青少年男女拿着竹盒、小竹篮到河中捞沙,背回缅寺,在缅寺广场前堆沙祭佛。次日中午,全村老幼穿着新装,手持株栗花、椿木树枝,齐集村头,青年击鼓列队前往缅寺,并把花朵、树枝插于沙堆上,每天插花三至五次,夜间,青年男女尽情狂欢,热闹非凡。
“奥瓦沙”亦称“关门节”,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举行。全寨赕佛,到缅寺听经、滴水,年满40岁以上的老人要住在缅寺。全寨停止生产一天,举行庆祝活动。三天后,将缅寺大门关闭三个月,僧侣日夜诵经,禁出寺院。
“考瓦洲”,也称“开门节”。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全村信徒携带供品,前往缅寺施舍功德。男女老人进驻缅寺,听佛爷诵经,三日后返家,全村停止生产三天。夜晚,男女青年尽情唱歌跳舞,击鼓锣。三天后,将缅寺大门打开,僧侣可以出门串寨。
“赶听”,是西双版纳布朗族盛大的节日。赶听并不定期,只要物质准备充分,便可举行,赶听有全寨性的大赕和私人大赕。全寨性的“赶听”需时三天,由村社头人组织群众赕佛,赕品有僧侣的袈裟、银币、旗幡、酒肉等,承办者多为头人的富裕者。尝新米节。农历七月中旬至八月初,选定某一天尝新米。谷子成熟时,由大儿子到鬼田(布朗语叫“纳谢”,提前插下的一小块秧田,栽秧时要祭秧神)里去割几穗谷子回来,摆在堂屋中,再加上一点老谷老米,一齐摆放桌上。找一对鸡,对着谷穗祝祷,然后杀鸡,煮整鸡,取出摆放桌上,再祝祷一次,感谢神灵的保佑。谷穗拴好,挂在家神台前。
取一点新谷在铁锅中炒熟,放在杵臼中舂细,全家每人吃一点,最后撒一点在火种,然后全家进餐,以后再请来亲戚吃饭。没有“尝新米”,新谷新米不能下锅,否则,米汤溢出,认为会大不吉利。

责任编辑 / 王杰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