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中国的建筑

总第204期
2022
10
  • 弹之状如弓

    东汉史学著作《吴越春秋》中,记载了一首古老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害(有专家指出,“逐宍”实为“逐害”之误)。”说的是远古先民有“弃尸于野”的葬俗,孝子因不忍看父母尸体在荒野……

  • 看展

    书房,是文人墨客阅读习文的场所,修身养性的精神雅居,常寄托着主人的人文情怀与个人旨趣。

  • 蟹将的身世

    《山海经·海内北经》中记载:“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大蟹在海中。”东晋郭璞注曰:“盖千里之蟹也。”螃蟹大得如此惊人,肯定属于异物一路,这或许来自对蜘蛛蟹等巨型蟹种的印象。而蟹……

    作者: 盛文强  

  • 丙午铸钩,君必高迁

    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着一件东汉人的腰带扣——带钩,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件器物全称为“错金银丙午神钩”,出土于吉林省榆树市刘家镇。

    作者: 张琰敏  

  • 最中国的建筑

    有人把中国的建筑比喻为一盘棋局,殿堂楼阁、亭台轩榭如棋子,重在如何谋篇布局;也有人把它想象为一幅画卷,其中洋溢着巧夺天工之技、文人雅士之趣。一座座单体建筑,就这样与天理握手,与人文交融,与……

  • 布局 天道与人心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形态千变万化,这些建筑的组合布局方式也是如此,既可以法象天地、模拟星辰的排列,也可以遵循个人的思想观念、审美意趣。从各个时代的建筑布局,可以看世道,见人心。

    作者: 赵逸飞  

  • 建筑汉字 生与死

    建筑学者李允鉌说:“中国的文字本身就写出了中国建筑发展史的第一章。”象形的汉字,“画”下了中国人居住的房屋的最初形态,比如“宀”用简单几笔,便勾勒出了一座房屋的雏形。中国人很喜欢、重视对每……

  • 亭:观万景得天全

    只用几根柱子便撑起整个建筑,亭,因而显得亭亭玉立,堪称中式建筑里的“美人”。亭是美的,更是美好的——简简单单一座建筑,寄托着离别意,饱含着士人心。

    作者: 舒燏  

  • 怀古独登“台”

    先秦时的奇观建筑——台,代表古老的营造技艺,也因其崇高而受到王者的追捧,名台层出不穷,它们宛如一架架时光机器,刻着怀古的意象。

    作者: 周舒  

  • 榭 点缀山水的眉目

    走下高台,亲近水边,借景而生。轻盈灵动的榭获得了诗意般的生命。

    作者: 朱勋  

  • 石舫:向水而生

    似船,又不是船。以船为名,向水而生,却扎根于岸。园林中的舫,虽不能扬帆启航,却营建起一方别致的精神乐土。

    作者: 白马  

  • 斋 幽居中的风雅

    它没有具体的建筑形态,只是一处幽居的房屋。待它变成清幽别致的独立书房后,书斋成为士人独享之乐,修身之所,寄托着浓厚的人文情怀。

    作者: 唐时星光  

  • 轩外风月

    每每提到轩,人们总会联想到松竹掩映下疏朗开阔的厅堂,或是假山坡地上轻盈翼然的飞檐,然而,轩其实并不都是今人以为的样子。

    作者: 刘仁皓  

  • 楼与阁 靠近天空的智慧

    “楼阁”一词,是对我国古代多层高大建筑物的统称,但楼与阁实为两种不同的建筑形式,它们和塔这种同样高大的建筑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作者: 张典  

  • 殿与堂 堂堂高显,巅峰营造

    唯其宏大,才最显著。唯其等级,方显庄严。殿与堂,代表建筑群的主体思想,在世俗与信仰中,俱成为“信众”最高的追求。

    作者: 寒鲲  

  • 祭坛:人神之间的桥梁

    一座高出地面仅仅几米的坛,如何撑起古人试图沟通神明的愿望?

    作者: 洛卡奇  

  • 阙:庙堂的门禁

    阙,中国古建筑中最矛盾的存在。它被置于门外,却不是门;它高高在上,却上听下达。它的故事一经讲起,便牵出了王朝的兴颓盛衰事。

    作者: 元祥  

  • 神的居所多奇构

    明清时期,随着建筑技术的更新、建筑风格的融汇、儒释道思想的碰撞,中国古建的经典形式在一些佛道寺庙建筑中找到了新的表达,奇构涌现。

  • 宅 玲珑合院有乾坤

    “三间两搭厢”的迷你合院住宅,适应高原环境、兼具彝汉基因的“一颗印”……那些看似“小气”而局促的民居,却演绎出了别具一格的“生存智慧”和家族文化。

    作者: 杨安琪  

  • 厢房:这厢为何有礼了

    在四合院这一建筑模式中,东西相对的厢房不可缺少。但“厢”字最早包含的意义十分丰富,现代意义中的厢房,不过是后来居上者。

    作者: 李瑈  

  • “寒窑”不寒

    窑,最古老的家园,最朴实的民居。即使生活在贫瘠简陋的寒窑,也能走向成功,迎接幸福。

    作者: 莫大  

  • 庐 在人境中诗意栖居

    “结庐在人境”“吾庐青霞里”“不羡朝天卧直庐”……庐究竟何德何能,被无数的文人隐士吟诵,视作心灵归宿?

    作者: 吴风  

  • 客舍:行路人的情思

    客舍柳色正青青,离人心事各不同。客舍,是离人旅客暂时的“家”,也是人在旅途,情之所系。

    作者: 陶襄  

  • 高人一等的戏鞋

    只要看过戏的人,想必都会对演员的厚底靴留下深刻印象。那足有三四寸高的白色靴底,配上黑色缎面的高筒靴帮,踩在舞台的红氍毹(台毯)上,鲜明的色彩、惊人的增高效果,确实难忘。

    作者: 瑜韵  

  • 《南巡碑》 持此问胡风

    阴山却霜,南巡御射,是纪念,也是威慑,却也横亘着犹如鸿沟的胡汉之别。

    作者: 李粹之  

  • 生灵

    紫禁城,明清两代皇宫,世界文化遗产。六百年绝世风华,如何用一张张照片来呈现?

阅读本期完整内容

使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