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庙堂的门禁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2年第10期 作者: 元祥 

标签: 文物故事   古代生活   发明与技术   

阙,中国古建筑中最矛盾的存在。它被置于门外,却不是门;它高高在上,却上听下达。它的故事一经讲起,便牵出了王朝的兴颓盛衰事。
雕龙刻凤
琉璃彩槛
图为河南洛阳隋唐洛阳城应天门的复原,东西两端的阙,采用双向三出阙形式。母阙最高,达36.4米,相当于今天的13层高楼,子阙逐层降低,错落有致。阙身为方形柱状体砖石建筑,上接木构塔楼。塔楼有二至三层,单檐歇山顶与朱红色的栏槛通过斗栱出跳,与向上内收的阙身搭配,格外秀丽(摄影/杨帅豪)。
图是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卤簿钟局部,反映了北宋汴梁皇宫正门宣德门形制(摄影/朱子浩)。宣德门原来只有三门,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蔡京扩建为五门,故《东京梦华录》有“列五门”一说,而卤簿钟上也有体现。

阙门巍巍五凤腾

《庄子·让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魏国公子牟的封地在中山,“远”离魏国。虽然他向往隐居生活,内心却并未完全放下国事。一次,他向哲学家詹何倾诉烦恼,说自己“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魏阙有什么特别的,竟让公子牟念念不忘,用它来联想国家政事呢?

阙让人难以忘记,原因之一在于它外形高大。西汉建章宫前的圆阙,就高达二十五丈,约合今天的57米。汉代的阙,主体由土木筑造,也有用石雕模仿木构的做法,后者不仅可以层层垒高,增助权威,还用于陵墓、祠庙,礼敬神祇。

责任编辑 / 马怡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