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北朝南,庙门正对华山的西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素有“五岳第一庙”之称。宏大严整的建筑格局,碑碣林立的丰富珍藏,积淀着对山岳的崇拜,对……
作者: 唐时星光
一只熠熠闪亮的鎏金铜蚕,一件图案奇特的骆驼陶俑,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考古文物,却成为古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的有趣证物。
作者: 姜柔婴
陕北画像石自公元90年出现,至140年突然消失,只存续了50年。它刻画出边民的拓荒、胡汉的融合,乃至人仰马翻的战争,凝固了汉代陕北的历史瞬间。
作者: 徐粟影
秦岭山脉,褒斜古道。古人在崖壁巨石上题刻留名,传给后人著名的“石门十三品”等摩崖石刻。它们记录下古代的工程奇迹,也留下了无可挽回的遗憾。
作者: 张益铭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之一——西汉孝景帝刘启,他的陵墓——阳陵,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帝陵陵园。那是一座微缩的西汉帝国,也是汉景……
作者: 纳兰朗月
郑国渠,一项韩国的疲秦之策,竟成了强秦之基。它改良了关中的贫瘠土地,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使得关中变成了“膏壤千里”的天府。历代在郑国渠基础上修建的灌……
穿山跨谷,一路北行的秦直道,连接了咸阳与九原郡,是秦代最重要的国防工程。秦直道的纵,与秦长城的横,构成了帝国的矛与盾,守卫着生生不息的文明之火。
数十年来,对秦始皇陵考古发现的研究表明,始皇帝的这座陵墓,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墓葬,而是承载了嬴政死后灵魂的居留、交通宇宙的愿望,以及沟通上天、人……
作者: 张卫星
在历朝历代的史官笔下,“中原”腹地诞生了先进的中华文明。相较之下,“中原”以外的北方地区则黯然失色,往往代表着落后、野蛮与愚昧。然而,在黄土高原北端……
作者: 王源
“最早”这个词,用起来要相当谨慎,需有确凿的实物和年代依据。在陕西延安北郊,考古人员找到了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瓦、疑似最早的宫殿或宗庙建筑雏形,那里已……
作者: 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