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博物事件簿]
如果毛会说话 一根“猴毛”引发的实验设想
一根号称“猴毛”的毛发被送到了中国顶级大学的实验室。“猴毛”的主人称,自家祖先乃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这根祖传毛发就是证物。虽然迄今对于“猴毛”的鉴定结果还未公布,但通过一根毛发,我们能确认什……
作者: 曾笑菲
-
[草木庄园]
苜蓿 牧草出西域 荒岁充饥肠
苜蓿古时又名牧宿、木粟,今名紫苜蓿,多年生草本,原产于亚洲中部、西部及欧洲,我国自汉朝时引种,如今全国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苜蓿之叶具有三枚小叶,花冠蝶形,淡紫色至深紫色。苜蓿可作为牧草,也……
作者: 王辰
-
[飞羽部落]
天鹅 水禽航母,湖塘霸主
天鹅身姿优雅、羽色圣洁,向来都是文艺圈的宠儿。通常一对天鹅夫妻会相守终生,因而也被视为爱情的化身。不过你是否知道天鹅的另一面:它们身大力强,凶猛好斗,堪称水禽中的头号狠角色。
-
[掌中花园]
树阴下的珍玩 瓦苇植物造景
多肉植物虽然萌倒许多人,但它们大多需要长时间光照,让家中光线不好的朋友很着急。不用怕,今天我们介绍的瓦苇类植物,就不需要那么强的日照,而且具有独特的观赏点,目前,它的走红程度大有赶超景天的……
-
-
[特别策划]
末日浩劫 地球生命大灭绝事件
一次又一次的持续雾霾天,让许多人吐槽像是“世界末日”。那么,如果全球一连好几年不见阳光、处处弥漫着有毒气体,又会怎样?那可能就是真的末日—“生物大灭绝”!在地球生命史上,确实曾有过这样气候……
作者: 江泓
-
[特别策划]
走进“新”时代 生命史上的“大爆发”
全球环境剧烈变化可能导致“大灭绝”,同时也是新物种诞生的催化剂。在地球生命演化史上,曾经有过一些动植物类群快速更替、新物种快速增加的时期,被称为“大爆发”。尽管科学上对“大爆发”没有严格定……
-
[远古动物园]
羽毛恐龙 鸟类的大表哥
鸟类是恐龙的后裔,许多恐龙身上有羽毛,这对今天的读者已经不算“新知”了。不过,随着恐龙研究的不断深入,恐龙与鸟类“一家亲”的相似程度,还在一次次惊掉科学家们的眼镜。
作者: 江泓
-
-
-
[草原牧歌]
“草原”·“山区”·“戈壁” 游牧的挽歌
在很多人印象中,牧民都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不过,所谓草原也并非都是碧草连天的景象,在地理学上,还要根据气候和植被的差异,分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等多种类型。而不同地……
作者: 舒泥
-
-
[河山古韵]
褒禅山 重走王安石的游记路
在历史上,大凡名人去过、又留下诗篇游记的地方,往往都出了名——琅琊山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天姥山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褒禅山,这座王安石偶然游历的山脉,也因他留下的《游褒禅山记》……
作者: 李垚
-
[奇人正传]
旧时王谢,江左风流 东晋名相王导、谢安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古诗脍炙人口。所谓“王谢”,指的是东晋的两大名门望族。东晋是个很特殊的朝代:就连皇帝,也不敢得罪那些出身望族的大臣,因为朝廷能偏安江左,正是靠着这些……
作者: 赫连镜繇
-
-
-
-
愈创木 巨轮时代的无名英雄
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黑烟滚滚的蒸汽轮船载着旅客、货物远渡重洋,蒸汽军舰扛着铁甲、重炮横行四海。它们身上的蒸汽机、铁船壳,以及后来的电气设备,无不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然而它们能乘风破浪,……
作者: 花蚀
-
扫帚 进化只为扫凡尘
即便是在吸尘器、扫地机器人大行其道的今天,每家每户的角落里,肯定还躺着一把扫帚。这个从树枝演变而来的清洁主将,虽经历过千百年来的各种改变,但它扫除垃圾灰尘的志向,从未“动摇”。
作者: 崇梓
-
吞咽 咽喉“扳道岔”,气与食分流
人们吃吃喝喝时,多专注于美食佳酿的口感,很少去在意它们是如何进到肚子里—吞咽,这个人体每天都要进行600多次的生理活动,虽看似简单,却是一项极为精密又复杂的体内“物流调配”。
作者: 曹阳
-
-
-
[我问你答]
博物找茬儿
“背后长眼”的蝴蝶是玉带黛眼蝶。翅膀上的“眼斑”是眼蝶科昆虫的招牌。有人认为眼斑可以吓唬天敌,也有人认为,它的作用是转移捕食者的攻击目标,舍弃翅膀边缘这种次要部位,而使更重要的躯干免受袭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