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峰丛与海上石林,真假喀斯特该如何判断
图中的景观,有人称之为海上峰丛,以其上部为耸立的锥形山峰,下部为相连的基座,形态上符合喀斯特峰丛的定义,认为是喀斯特作用的结果。但实际上判断喀斯特地貌的关键在于岩石岩性,而这处峰丛的岩性为砂岩,所以和著名的张家界峰林一样,它只能被称之为“假喀斯特”。而下图是真正的海上石林,它位于大连市黑石礁,这片石林大约形成于第三纪,约6500万年前,在湿热条件下,露出地表的石灰岩经过流水长期的溶蚀,形成当时的陆上石林,后来经过地壳运动变成海洋,又成为当今的海上石林。遗憾的是,为了通航安全、填海造陆等原因,许多高大石柱已被炸掉,今日的石林已不复当初的壮观(摄影/房雪霖)。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房雪霖
辽河三角洲“红海滩”, 盛开在淤泥潮滩上的碱蓬“花海”
在辽东湾北部,辽河、大清河、双台子河、大小凌河等携运而来的泥沙在潮汐作用下堆积出一片淤泥质海岸。不仅造就了贝类等底栖生物丰富的宽广潮滩,海岸上部10公里的地带内耐盐碱植物也生长得如火如荼。每年8到10月,碱蓬的颜色由翠绿转变为鲜红欲滴,连绵不绝地生长在一起,好像在大地上盖了一张红地毯,又仿佛天上的红霞坠入了大海。摄影/翟万春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翟万春
群岛之魅:国之雄镇、海上仙山
中国的几大群岛各有特色,各自镇守于重要的战略区位。长山群岛扼守黄海北部,是整个东北的海上屏障。可分成五个岛群或者三个列岛: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和石城列岛。外长山列岛呈东西排列,主要有海洋岛、褡裢岛、獐子岛、大耗子岛、小耗子岛及南坨子等几个小岛。山势高挺、海岸曲折,悬崖峭壁随处可见。里长山列岛亦为东西排列,包括大长山岛、小长山岛和广鹿岛等几个小岛。山势较为低缓,有着较为宽广的大片滩涂。而北部的石城列岛则主要包含大王家岛及石城岛等,海蚀地貌多姿多彩。
长山群岛 写满故事的北方群岛
图为丹东四道桥子水产大厅,是当地规模较大、人气最旺的海鲜市场,位于丹东的闹市区,是丹东人购买当地水产的首选。每年春节或十一前后,都是四道桥子水产大厅最热闹的时候。摄影/刘晓阳
西水道的开挖,避免了鸭绿江变成朝鲜“内河”
为了保证鸭绿江口的通航能力,我国对西水道开展了开挖清淤工程,工程完成后,西水道就能再度通航3000吨级的船舶。鸭绿江口的水面是两国共有的,鸭绿江江海分界线以外比鸭绿江口略宽的海域两国船舶也可以自由航行,但是如果西水道消失、绸缎岛与中国大陆相连,那么鸭绿江就是在朝鲜大陆和朝鲜的岛屿之间汇入大海。因此,除了通航意义外,西水道的维护可以说是保住了鸭绿江沿江的中方岸线,避免了鸭绿江口两岸都是朝方岸线,也免去了鸭绿江变成朝鲜“内河”的尴尬境地。我们站在西水道的分汊口拍摄到了这张珍贵的图片,对岸就是绸缎岛。摄影/单之蔷
锦州笔架山连岛沙坝,“天桥”横卧洪波里
笔架山是锦州市近海中一个突兀的海岛,海岛呈南北走向,岛上三峰并列,形如笔架。从陆地到笔架山岛之间,每逢海水退潮时,一条由砂砾组成的天然沙坝就会显现出来,俗称“天桥”,地貌学上称之为连岛沙坝,即指连接岛屿和岛屿或者岛屿和陆地间的泥沙堆积体。摄影/国伏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国伏
营口的海蜇贸易量约占全国海蜇贸易量的80%
在营口的渤海海域,满满一网的海蜇从海中被捞起,它们将被送往当地的海蜇加工厂。海蜇的养殖、捕捞和加工,已经成为营口的特色产业。据统计,营口经营的海蜇贸易量约占全国海蜇贸易总量的80%以上,全国海蜇加工出口所需的半成品原料70%出自营口,国内海蜇加工企业80%以上由营口人开办。营口的海蜇水产规模,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之最。摄影/孙静文
辽宁适宜赶海的地点及潮间带主要经济类海洋生物图
辽宁省内的滩涂面积广阔、类型多样,不同的环境滋养着种类各异的海洋经济生物。辽东半岛南部为典型的岩礁质海岸,适合牡蛎、贻贝、短滨螺及日本蟳等栖息;黄海北部和辽东湾顶部,是典型的泥沙质滩涂,常见生物有菲律宾蛤仔、缢蛏、文蛤、四角蛤蜊、三疣梭子蟹、口虾蛄等;而辽东湾东西两侧,是以砂砾质为主的滩涂,除上述部分种类外,还常见有脉红螺、玉螺、长蛸等种类。本图列举了辽宁省沿海部分适宜赶海的地点,以及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经济物种。
赶海人往事 寻找“海滩银行”的黄金年代
湾区是三面环陆,一面向海的海湾、港湾和岛屿组成的区域,由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所拱卫的渤海湾,在东端形成一个105.56公里的巨大开口——渤海海峡,正是由于渤海造成的地理阻隔,致使辽东半岛到山东半岛的陆路交通必须要绕经山海关,走一个巨大的C字,这段路程全长约1800公里。近30年来,有关渤海湾跨海大桥的论证持续不断,如今渤海湾也是中国三大湾区中唯一一个没有跨海大桥的湾区。编辑部绘制了一幅渤海湾跨海大桥的想象图,南桥北隧的方案计划用桥来连接庙岛群岛之间的岛屿,而后进入海底隧道,为了更好地体现桥梁的连贯性,我们特意将桥画在岛上,来展示未来渤海海峡上的“沧海出飞虹”。绘图/于薇薇
三大湾区为何独缺渤海湾跨海大桥
细看海蚀崖的断面,你会发现不仅有明显的分层结构,还有特殊的直角断面,这是因为石英砂岩质地松散,岩性较脆,容易崩塌形成直角(摄影/吴乾隆)。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吴乾隆
黄渤海孕育出优质鲜美的辽宁海产品
辽宁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这里是黄渤海的交汇处,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冬天近海甚至形成大量的海冰和流冰。较低的水温使得海产的生长周期长,贝类和冷水型鱼类能够积累更多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使得这里产的海货口感肥美多汁。9月的休渔期过后,在丹东东港,满载的渔获被运抵码头。
辽宁 低调的海鲜大省
丰饶的潮间带养活了赶海大军
赶海的生活相当艰苦,人们陷进过膝盖深的淤泥中埋头扒开淤泥,蛤蜊便一层层地露出来,然后再由强壮的渔民挑上岸,一次退潮的时间只能持续几个小时,但渔民的收获却很丰富。潮间带上的鲜活生命,不仅丰富了渔家的餐桌,也填满了他们的钱包。图拍摄于大连庄河滩涂内(摄影/于开令)。
赶海人往事 寻找“海滩银行”的黄金年代
摄影 / 于开令
图是真正的海上石林,它位于大连市黑石礁,这片石林大约形成于第三纪,约6500万年前,在湿热条件下,露出地表的石灰岩经过流水长期的溶蚀,形成当时的陆上石林,后来经过地壳运动变成海洋,又成为当今的海上石林。遗憾的是,为了通航安全、填海造陆等原因,许多高大石柱已被炸掉,今日的石林已不复当初的壮观(摄影/房雪霖)。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房雪霖
中日甲午战争 黄海大海战战局示意图
(1894年9月12日—19日)
长山群岛 写满故事的北方群岛
辽宁海鲜的精彩就藏在海鲜市场中
白蚬子中文学名叫做四角蛤蜊,是辽宁滩涂海岸代表性的贝类,白蚬子汤汁丰富,味道极其鲜美,尤其适合煲汤或白煮。“扒蚬子”采用拖网捕捞的方式,用巨大耙子牵引渔网,靠耙子的重量沉入淤泥,船再将滩涂“犁”起,白蚬子、杂色蛤等贝类随之被带入网中。渔民需要在船上清理淤泥,并将贝类分装到编织袋中,船刚一靠岸,在码头等待多时的装卸工就会在渔船和卡车之间搭起传送带,将装好的白蚬子、杂色蛤通过传送带装到卡车上,立即运往加工厂进行二次加工,再运往丹东的海鲜批发市场。
辽宁 低调的海鲜大省
图拍摄于丹东市东港,当地渔民把收获的贝类送进市场(摄影/刘静姝)。
赶海人往事 寻找“海滩银行”的黄金年代
摄影 / 刘静姝
基岩侵蚀海岸并非只是雄浑壮丽,也会呈现出旖旎温柔的姿态
在辽东半岛南部尖端面向渤海的一侧,大连市甘井子区大黑石村,有被当地人称为大黑石和小黑石的两片海滩,大黑石以海滨浴场而闻名,距此不远的小黑石则是欣赏基岩侵蚀海岸的好去处。在这里不仅有海蚀柱等景观,近岸岩礁也呈现出了特殊的形态:基岩上被蚀刻出了一道道石槽,槽内水清沙静,岩礁表面则线条柔和,没有棱角,外形相对圆滑,再加上浓绿的海藻覆盖在岩石之上,更为这片海岸增添了几分柔美。摄影/房雪霖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房雪霖
北方有佳岛,遗世而独立
相较南方的舟山群岛、西沙群岛等,长山群岛的知名度较低,但是,这捧北方海洋上的明珠却堪称天生丽质。海水湛蓝碧透,透明度最大可近10米。空气纯净湿润,岛上绿意连绵,宛如一座座海上仙山。图为长山群岛中的褡裢岛,由两座岛组成,中间有狭长的连接,很像是一个褡裢。
摄影/张忠民
涨潮为滩,落潮为海,海边的渔民掌握了潮汐的规律,趁着退潮时到滩涂上采集、捡拾海产品,养活自己和家人,渔民以这种方式享受大海的馈赠,我们称其为赶海。图片中庄河的渔民在滩涂上迎来了“丰收”,他们嬉笑着、喧闹着,仿佛去自家田地里收割庄稼。从上世纪60年代起,当地就享有“东方蚬库”的美誉,但由于大规模的无序采集和潮间带生物的栖息地破坏等原因,一度令本土野生蛤蜊种群濒临衰竭。
摄影/苗臣海
赶海人往事 寻找“海滩银行”的黄金年代
摄影 / 苗臣海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与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不同,渤海湾共涉及到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三个城市群,如果再把能够辐射到的哈长城市群算上,一座渤海湾跨海大桥牵扯的是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五省市和四个国家级城市群。
一旦渤海湾跨海大桥能够修建为高铁通道,那么哈大高铁就将和规划中的京沪高铁二线贯通,辽宁大连将从交通末梢变为核心枢纽,这对于振兴辽宁乃至东北经济、贯通沿海高铁大通道有重大意义,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粤港澳城市群等国家级城市群也将连为一体,其意义已经超出了一座桥梁本身。
三大湾区为何独缺渤海湾跨海大桥
复州湾驼山乡,与众不同的石英砂岩海蚀地貌
辽东半岛西岸,大连瓦房店市驼山乡排石村附近的海岸,基岩岩性为石英砂岩,呈黄褐色,岩层产状水平,在海蚀作用、风力作用以及冬季的海冰冻融共同作用下,这里的海岸被雕蚀得与众不同。图为被当地人称为“滴水岩”的海蚀拱桥,它的外形酷似“桌子腿儿”,高约20米,最细处不过十几厘米。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图为王家岛海边拜祭海神的渔民,长山群岛的海神信仰既受南方海洋文明的影响,也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摄影/于开令
图为如同缎带一般生长在水下礁石上的裙带菜。长山群岛水体清洁,适合发展裙带菜和海带等经济型海菜类的养殖。在大连,裙带菜的产量已经占国内总产量的85%以上,其中多数出口到日本,受到日本消费者的欢迎。在长山群岛水下,一只海燕趴在礁石上,旁边是茂盛的孔石莼。孔石莼在辽宁又称为海白菜、海菜或海青菜,常被沈阳的朝鲜族用来做凉拌海白菜,是一种爽口鲜脆的凉拌菜。而在大连,当地人喜欢用孔石莼包包子,海菜包子是很多大连人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摄影/吴立新
姜玉声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
绘图/黄梦超
保护潮间带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食堂”
潮间带并非“荒滩”,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然而无序的围垦、填海工程等人类活动导致能产生大量微藻、微生物等初级生产力的潮间带减少或消失,阻隔了近岸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也就意味着其中哺育海洋生物,尤其鱼、虾、蟹、贝等经济种类幼体之“索饵场”功能的丧失,造成近海生物群落变化及种群数量下降,其损失往往不可估量。总之,种种不科学、不理智的行为会影响到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最终也会殃及我们自身。因此,保护潮间带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天然大食堂”。
赶海人往事 寻找“海滩银行”的黄金年代
辽东湾的尴尬:适合建港口的地区没腹地,有腹地的地区建港条件又不好
按道理说,辽东湾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是离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有着建设港口的强大需求。但事实上,除了营口,其他港口建设滞后,没有成大气候,背后原因跟气候和地理环境等有很大关系。首先,辽东湾是中国近海水温最低、冰情最重的海域,每年冬季都有固体冰出现。左页地图为2010年1月22日的MODIS卫星遥感海冰图(供图/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辽东湾 面朝大海, 却是“湖湾”
斑驳的色彩:自然和历史的厚重遗存
长山群岛不仅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饶,还地处海上要道。漫长的岁月中,来来往往的各类人群给这座群岛留下了斑驳而多元的印记。左上图为日本在长山群岛建立的捕鲸基地。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海军控制了长山群岛,不仅将其作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和海战基地,还大肆掠夺这里的海洋资源。
长山群岛 写满故事的北方群岛
图则复原了当年西大街商贸繁荣的场景(供图/大连花园口民俗博物馆)。
营口辽河老街 老照片中的“东北第一港”
历史的旁注:两个王朝的末世命运
长山群岛控扼黄海北部,自古便是海上的军事要冲,群岛地形优势形成天然的军港。在历史上,这里也屡次燃起硝烟。明末东江防线的建立和覆灭,清末的中日黄海海战,便发生在这片山海之间。图为尚可喜,他曾是明末的广鹿岛副将,也是清王朝初期大名鼎鼎的平南王。他的叛明降清,彻底葬送了明朝的东北海上防线,从此清军可大举南下而没有后顾之忧。
长山群岛 写满故事的北方群岛
大辽河承载着营口人无法割舍的历史情怀
驻足在营口的滨河大街,眺望一路奔向大海的大辽河,空荡荡的河面上偶尔漂过一两艘船只,早已不见百年前木帆船与轮船竞流的壮观场景。这条名为大辽河的河流,1958年后就跟辽河干流失去了联系,实则为浑河和太子河并流之后的河段,但一个“辽”字却承载着营口人无法割舍的情怀。而大辽河畔,就是昔日东北最繁华的国内贸易港口:辽河老街。随着辽河航运的衰落以及市中心的东移,辽河老街失去了港口的功能,只有残存的三十来座清末商业建筑还保留着“关外上海”的往日记忆。
营口辽河老街 老照片中的“东北第一港”
由于强冷空气的持续影响,2010年1月以来渤海出现30年来最严重的冰情。冬季冰情严重影响了辽东湾港口的运营。其次,辽东湾的东、西海岸为基岩—砂砾质海岸,水深条件比辽东湾中央更好,更适合建港口,但东、西海岸背靠的大陆却是狭窄走廊和山地,缺乏广阔的腹地。而辽东湾中央离东北广阔的腹地最近,却是淤泥质海岸,水深较浅,建港条件并不理想(摄影/赵振民)。
辽东湾 面朝大海, 却是“湖湾”
摄影 / 赵振民
神秘海蚀:海洋与时光的精彩塑造
异彩纷呈的海蚀景观和海积地貌是长山群岛的一大亮点,各种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穴令人目不暇给,海蚀阶地、沿岸堤也极富特色,碧蓝的潟湖像是海之女神的瞳仁。图为海王九岛上的象形海蚀地貌,海龟、大象、巨蛙、双狮……栩栩如生。摄影/王勤强
营口是一个“因河而兴,因海而盛”的城市
辽河航运和渤海海运造就了营口的繁华。在1861年开埠以前,营口就已经是东北沿海航运的贸易中心了,雍正时期就有了“舳舻云集,日以千计”的记载,当时东北大豆是辽河航运中最大宗的货种,人称“河载豆”。开埠以后,辽河航运迎来了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国内航线四通八达,而且开辟了多条国际航线,营口真正成为连接东北和世界的枢纽。图反映了营口港开埠时辽河上白帆点点的繁荣景象。供图/营口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
营口辽河老街 老照片中的“东北第一港”
目前,往来大连与烟台的直线交通方式主要是穿越渤海海峡的轮渡
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的直线距离仅100余公里,但却被一道天堑——渤海海峡,划割为隔海相望的两地,如今往来大连与烟台间的直线交通包括轮渡和飞机航班两种方式,其中轮渡又有客船和火车轮渡两种方式。飞机航班每天双向开通约10班,运力有限。客船每天双向开通约30艘,火车轮渡主要是货物运输,轮渡也是辽宁和山东最主要的直线交通方式,在风平浪静的天气下,轮渡穿越105.56公里的渤海海峡需要耗时约7小时。可以说现在往来渤海湾两端的交通方式或是耗时巨大,或是远程绕路,或是费用昂贵,或是非全天候通行。地理上造成的阻隔对于辽宁、山东两省,乃至东北、华东两个大区的经济交流形成了一种障碍。图为大连市旅顺口区开往烟台的火车轮渡港口内,火车开上轮船以及轮渡内部的画面。摄影/戴少毅
虽贵为辽东湾港口群中的佼佼者,营口仍要面对大连这个巨无霸近邻的压力
目前虽然营口稳坐辽东湾港口中的头把交椅,但它要面对一个实力更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同为辽宁省的大连。虽然建港时间比营口晚,但凭借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大连早已后来居上,赶超了营口。首先,在港口水深条件上,大连港是天然的深水不冻港,可全天候停靠更大吨位的船舶。其次,在地理位置上,大连处于黄渤海交界处,是东北对外国际航线的最佳停靠位置。第三,在历史上,大连港由于已形成规模,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特殊加持和眷顾,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因此,以营口为代表的辽东湾港口群要想崛起,让辽东湾真正成为一个连通世界各大洋的大海湾,为东北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海洋通道支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摄影/梁蓬勃
辽东湾 面朝大海, 却是“湖湾”
摄影 / 梁蓬勃
图为獐子岛,位于长山群岛的南端,也是今天海珍品和水产的重要产区(摄影/顾鑫)。
关外第一街,北方不夜城
营口港开埠后,国内贸易依然以木帆船为主,尤其是在出口豆油的运输中,木帆船遥遥领先。从1912年开始,轮船运量才逐步超过木帆船。图反映了辽河航道上木帆船和轮船之间的激烈竞争。开埠以后辽河老街云集了各国风情的建筑,古希腊式门柱、巴洛克式风格的大屋子、尖弧形的伊斯兰式建筑,都是当年中西方文明碰撞的写照,而庭院内部更是风格迥异,山西宅院、徽派天井、东北大院……见证着关内移民们混合融居的生活。
营口辽河老街 老照片中的“东北第一港”
渤海湾跨海大桥或许能成为辽宁振兴的突破口
一旦跨海大桥建成,公路通过仅需一个小时,高铁仅需40多分钟,如果采用更高科技的超高速真空管道,那将让从大连到烟台的时间缩短至10多分钟。从以往经验来看,很多市场需求都是在大工程建设后被激发出来的,渤海湾跨海大桥这一超级大工程或许可以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对于拉动辽鲁两省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一座跨海大桥或许可以成为辽宁乃至东北振兴的突破口。图为现在辽宁最长的跨海大桥——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透过星海湾跨海大桥,我们或许可以期待从大连向南延伸出一座更为宏大的跨海大通道,让天堑变通途,划末梢为中心。摄影/于龙海
辽东湾 面朝大海, 却是“湖湾”
摄影 / 赵振民
图反映了清末辽河老街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供图/营口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
营口辽河老街 老照片中的“东北第一港”
营口港已同世界5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运业务关系
目前,营口港已成为辽东湾最繁忙的港口。该港下辖辽河、鲅鱼圈、仙人岛、盘锦和绥中5个港区,有集装箱、钢材、矿石、汽车、原油、煤炭、大件设备、粮食、杂货等十余个专业化码头,已同世界5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运业务关系。开通了营口港至哈尔滨、长春、佳木斯、绥芬河等40多条国内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并已开通至俄罗斯、波兰、斯洛伐克等多条国际直达集装箱班列。 摄影/姚春海
辽东湾 面朝大海, 却是“湖湾”
摄影 / 姚春海
海底隧道将成为跨越渤海海峡的重要交通方式
因为渤海湾内有营口港、曹妃甸港、天津港、黄骅港、东营港等众多港口,所以如果全线建桥,桥梁的净空高度将会对进出港口船舶带来阻挡,提高净空高度又将追加预算,所以隧道将成为跨越渤海海峡的重要交通方式,尤其是在渤海海峡北部、大连旅顺口南,海水非常深,在这一段,建造大桥远不如隧道合理。对于海底隧道,很多高科技方案或将应用其中,比如时速600公里的超高速真空管道,高铁驮背汽车,“下铁上公”的公路铁路双用隧道等。手绘图描绘了未来渤海湾的海底隧道,出于隧道安全、救援迅速等考虑,仿照港珠澳大桥建造人工岛也是工程中的重要选择。图表将世界著名的海底隧道进行了比较,从各方面看,穿越渤海海峡的海底隧道都将是世界级大工程。绘图/连达
三大湾区为何独缺渤海湾跨海大桥
图为日本浮世绘画师描绘的《日清战争锦绘》组图中的一张,约绘制于1895年。描绘了中日黄海海战中海洋岛附近海域的一次激战。中国的北洋水师在这次征战中败北,损失致远、经远、超勇等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
长山群岛 写满故事的北方群岛
位于辽河入海口的盘锦以大米和红海滩闻名全国,让人忽视了它还是一个海港城市
历史上,辽河的入海口有两个:营口和盘锦。为方便区分,人们把从营口入海的那条河叫大辽河,从盘锦入海的河叫双台子河。自1958年以后,辽河与浑河、太子河已不连通,不再从营口入海,而是从盘锦单独入海,因此辽河的入海口就被认为是在盘锦。过去盘锦一直以大米和红海滩闻名全国,而它作为海港城市的身份却被人们忽视了。本图(摄影/刘杰)和下图(摄影/卢英)分别是盘锦的舾装码头和杂货码头。其中舾装码头是负责下水船舶后期舾装工作、船上安装调试、码头系泊试验、试航交船工作的工作平台。
先民的家园:古老的蓝色聚宝盆
虽然孤悬海外,但长山群岛海域丰饶的海洋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早早便吸引了先民的到来。数千年前,这里便已升起了人类的炊烟。近年来的考古工作也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贝丘遗址和古老的渔业遗迹。图为广鹿岛考古中发现的筒形陶罐,距今约5000年(摄影/尹楠)。
在广阔的黄海海里,
生活着大量温带鱼类和哺乳动物
在广阔的海洋里,鱼的种类最多,形态千奇百怪。它们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身体的适应性选择在不同的水域或水层生活。黄海是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的半封闭海,除济州岛附近局部海域较深外,绝大部分海域水深不到100米,整片海域基本上都在大陆架上,而且海底地形平坦。依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收藏的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在黄渤海采集的标本,及其对应的采集记录和其他相关文献记录等统计,目前已知的黄海鱼类共有113科321种,其中以虾虎鱼科种类最多,有27种;其次是鲀科,为19种;再次为鲹科,有16种;鲉科15种;鲽科和石首鱼科分别有14种和12种;其余各科均不超过12种。
典型的底层鱼类身体扁平,背部颜色多为灰黑色,常附贴在海底,使敌害难于发现。有的则会全身隐埋于海底泥沙中,仅露双眼,体色还常可随周围环境而改变,一旦遇有可食之物,便跃身捕捉之,比如褐牙鲆、高眼鲽。典型的中上层鱼类的身体大多呈梭形,两端尖细,在海水中游泳阻力小,大部分为高速游泳鱼类,比如鳀、竹荚鱼。黄海的海底主要以岩礁和泥沙为主,花鲈、黑鲷、真鲷等鱼就常生活在多岩礁地区。
审稿专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刘静
绘图/爱染
海岛之下探秘长山群岛水下世界
中国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4不到,而环渤海地区的淡水资源在全国又属严重短缺地区,已成为制约该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海冰淡化为解决这一困境指出了新方向,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水淡化对水温有要求,需要加入化学制剂,蒸馏法则需要大量能源。渤海冬季海冰淡化不仅在季节性上可作为海水淡化的补充和延伸,也更加绿色环保。从航运的角度来说,采冰还可以清理航道,保障运输,变灾为利。据估算,最大年份可开采的海冰达800亿立方米,若全部淡化,远超南水北调目前的年调水量。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营口港是辽东湾里当之无愧的港口老大,也是东北最早开埠的港口
营口港于1861年开港,是目前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港,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运输港,也是辽东湾经济区的核心港口。在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看中了东北地区的发展潜力,在中英《天津条约》中提出在辽东湾开辟通商口岸的要求,跟清政府约定开放的口岸是“牛庄”。牛庄位于今辽宁鞍山市海城市,距营口约45公里。后来英国人发现牛庄已被河流泥沙淤塞,不适合做港口,而营口作为港口的条件更为优越,于是强行要求把通商口岸改在营口,以营口代替条约上的牛庄,但仍冠以“牛庄”之名。摄影/姚春海
辽东湾 面朝大海, 却是“湖湾”
摄影 / 姚春海
大大小小的岩礁虽然无法供人类居住,却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优异的栖身之所
随着海水涨落时不时露出水面的岩礁,虽然看起来面积不大,但是它们却为很多海洋生物制造了在浅水区栖息的基础。很多鱼类会在岩礁的缝隙中觅食、繁殖和躲避天敌,很多像牡蛎、贻贝等贝类会驻扎在上面,这也吸引了海燕来到这里。海燕是一种肉食性的棘皮动物,它的主要捕食对象是一些行动较迟缓的海洋动物,如贝类、海胆、螃蟹和海葵等。
海岛之下探秘长山群岛水下世界
海冰重力脱盐示意图
海水在冻结过程中,纯水结成冰晶,大部分盐分(80%以上)被排析出去,因此海冰的盐分大大低于海水,具有潜在淡水资源的特性。残余的盐分以浓盐水形式被封存在冰晶间的卤水胞中,在重力等条件下会沿着内部的盐水通道下渗流出冰体,进一步降低海冰的盐分(再次脱盐率可达90%左右)。绘图/张洵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作为辽东湾中央最北端的两大城市盘锦和锦州,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才拥有真正的港口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作为辽东湾中央最北端的两大城市盘锦和锦州,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才拥有真正的港口。盘锦港于2009年5月开始建设,2010年9月完成杂货码头施工,开港通航,从而结束了盘锦有海无港的历史。2013年3月,开通首个集装箱航线。目前盘锦港装卸的主要货种有汽油、柴油、渣油、润滑油、沥青、化工原料、粮食、建材、煤炭、钢结构件、集装箱等。图为盘锦港码头 摄影/宗树兴
辽东湾 面朝大海, 却是“湖湾”
摄影 / 宗树兴
辽东湾:海冰的壮阔舞台
海冰是辽东湾的“冬装”,每年的冰情不同,从轻到重分为1—5级。而从渤海的地理分区来说,通常北部严重,南部较轻;河口和浅滩处重,深水区和外海区轻。整个渤海中辽东湾的冰情是最严重的,冰期长达4个月。在融冰期,受海流和海风的影响,流冰多向辽东湾东南方向漂移,长兴岛和复州湾一线在2月下旬往往会有大量流冰堆积。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在东北亚地区,丹东地处重要的节点位置
东方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原或北方经丹东到朝鲜半岛、日本的另一条丝绸之路。历史上,丹东市就是东北亚、环渤海地区的重要交汇点,也是中国与朝鲜半岛陆路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丹东旧称安东,历史上曾做过安东省、辽东省的省会。
丹东 中国下一个经济特区?
受朝鲜半岛局势影响,丹东房价涨幅排名全国前列
月亮岛是中朝界河鸭绿江上一个面积为13.4万平方米的小岛,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200米,距丹东市约200米,距朝鲜一侧新义州约600米(卫星影像图)。
丹东 中国下一个经济特区?
长山群岛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现在也被誉为中国著名的海钓胜地
上下相通、四个内面嵌着镜子的斗镜,是长山群岛渔民自制的、用来观察水下鱼情的工具,驾着手摇橹的小木船,用斗镜和渔叉叉鱼,这曾是长山群岛渔民传统的捕鱼方式之一。但是现在这种捕鱼方式已经近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覆盖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的游艇,以及更加灵活方便、深浅适用的钓鱼渔具。目前,长山群岛已经成为国内众多钓鱼爱好者向往的“海钓胜地”。摄影/张忠民
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型越前水母看起来很震撼,但它也会给人带来很大的麻烦
每年9月份,黄海北部海域可以看到很多体型硕大的越前水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腔肠动物,直径可达2米,体重可达200公斤。越前水母在中国的东海北部、黄海、渤海以及日本海域均有分布。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增多的越前水母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大量繁殖的水母对渔业构成了威胁,而且水母也会蜇伤游泳的人或渔民。尽管目前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尝试将水母做成食物等,却收效甚微。
海岛之下探秘长山群岛水下世界
闹海之冰:人与海冰的千年羁绊与博弈
自古以来,渤海的冬季便年年结冰,沿岸的人们也与之世代相伴。不过,近年来随着沿岸渔业养殖的大发展和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结冰的海洋也会引发一些麻烦和灾害。大量海冰会影响渔船靠泊码头,冰块还会在锚链积累,以致断链形成走锚。此外,海冰也会对水体的透光率、含氧量、温度产生影响,近岸可能发生触底结冰。流冰还会破坏海水养殖设施和场地,将养殖网具的固定绳索割断,随潮流漂散。如何提高渤海渔业养殖的抗冰水平,是近年来海冰减灾的重要议题。图为走在近岸固定冰上的一队渔民。摄影/姚振海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一旦时机成熟,区位条件优势明显的丹东有着不可限量的未来
通过城市夜景看,丹东已隐隐然透出一副大都市的气概。日益便捷的高速、航空、高铁交通网络,为已经拥有深水不冻港优势的丹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目前,丹东与朝鲜的经济贸易额占到了中朝经贸总额的70%。正因如此,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局势的微妙变化,也会直接影响丹东的进出口贸易、旅游、物流、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区位条件优势明显的丹东唯有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它的未来存在着无限可能。
摄影/曾伟
长山群岛的大泷六线鱼进入繁殖季的时候,是雄鱼体色 最鲜艳的时候
长山群岛岩礁地带的藻类生长茂盛,这为大泷六线鱼这种典型岩礁性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饵料场和繁殖场所。每年的10月初,雌性大泷六线鱼会选择在潮间带的岩礁地带产下数千枚卵。从雌鱼产下卵开始,雄鱼就会寸步不离地守在鱼卵旁,清洁卵团、赶走靠近的其他鱼类,甚至叼走靠近的海星、海胆、海螺等任何对鱼卵有潜在威胁的生物。不过此时黄海的休渔期早已结束,所以这种被当地渔民称作“黄鱼”的鱼类,在繁殖季节还不得不面临着被人类捕捞的隐忧。
海岛之下探秘长山群岛水下世界
图为大连金石滩渔港,大海冰封如同十面埋伏,大量渔船也进入了猫冬状态。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从古至今,丹东都是中国连接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区的重要门户
从空中俯瞰辽宁丹东市区(图中右下角)和一江之隔的朝鲜经济特区新义州(左上角)。丹东位于辽宁东部中朝界河鸭绿江畔,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是中国海岸线北端起始点。独特的“沿边、沿江、沿海”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唐朝开始,就成为古代辽东“贡道”的重要节点和明清时期“中江关市”的发源地。如今,丹东还是中国连接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重要门户。2018年辽宁省政府提出要争取国家适时设立“丹东特区”,再次引发外界对丹东的极大关注。摄影/陈肖
由于长山群岛的海水透明度好,水中营养丰富,所以各类海藻茂盛
繁茂、高大的裙带菜构成了雄伟的“海底森林”,几条黑裙鱼的幼鱼在其中徜徉。长山群岛海域保留着国内为数不多的相对完整、以各种大型海藻为基底的生态系统。这些海藻密集的地带生活着各种鱼类、甲壳类、软体类动物,并在其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食物链。这种海藻丛的存在,为未来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温带海域生命世界,保留了难能可贵的机会和希望。
海岛之下探秘长山群岛水下世界
图为会“爬坡”的海冰越过了海堤,“攻城”成功。在海风、潮水的作用下,海冰块会沿着斜坡不断爬升,好像长了腿。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图为早期丹东鸭绿江沿岸的码头,江面停泊的是艚子船。清末民国年间,鸭绿江上使用的木船多是被称为“艚子”的平底木船,它是鸭绿江上游粮食等土产外运的主要工具。
丹东 中国下一个经济特区?
纷杂的辫状水系交织间,绝大多数是朝方控制下的岛屿
根据1861年朝鲜地理学家金正浩绘制的《大东舆地图》判断,当时图上的鸭绿江段中多是小小的心滩,像绸缎上的珍珠一样点缀在鸭绿江中,威化岛是其中较大的一颗珍珠。由于叆河在这处汇入鸭绿江,它带来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江中心滩快速沉积、增长,最终聚合到了一起,将鸭绿江这条绸缎绞成了一股股的丝线。
鸭绿江 大河哪管人间事
潮间带是长山群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带,同时也是众多鱼类繁殖的温床
每年10月初,雌性太平洋绒杜父鱼从深水洄游到近岸的潮间带,在高潮位时把卵产在贻贝丛中。因为高光照水平和富含营养的沿岸水域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基本条件,所以潮间带有着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漂浮的海藻碎片等,这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裕的食物来源,所以这里也会成为绒杜父鱼、大泷六线鱼等很多鱼类的繁殖地。绒杜父鱼卵的孵化时间会长达两个月。
海岛之下探秘长山群岛水下世界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渤海海冰有整体减弱趋势,但也会受到极端天气(寒潮次数、强度和频率)的影响,此外对全球的气候变迁也具备敏感性。研究者预测,未来渤海海冰的流冰比例会提高,固定冰占比相对降低。图为大连市瓦房店海滨的排石景观和海冰。摄影/陈冯晓
根据鸭绿江干流荒沟水文站(丹东市下游约30公里处)的统计数据,鸭绿江多年的平均径流量达到229.6亿立方米(1958年—2014年),多年平均输沙量78.76万吨(1958年—2008年)。在1988年,也就是鸭绿江干流最后一座水电站发电投产前,荒沟站测得的年均输沙量是102.15万吨;1989年—2008年,荒沟站测得年均输沙量为47.20万吨。目前鸭绿江干流修建有4座大型水库,水库调节作用下,鸭绿江的径流几乎是全年平均分配的,因此河流对河道的塑造和冲刷作用大大降低。数据来源/程岩
鸭绿江 大河哪管人间事
出海捕捞固然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摄影/赵振民),将渔获运回的过程也并不轻松。
行走在辽东湾海滩上的马车 水与沙成就的景观
摄影 / 赵振民
图显示的是古气候条件下,辽东海岸带岩溶系统模式图。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种类繁多、绵延成片的海藻能够形成初级生产力极高的海洋生态系统
在长山群岛的海域,马尾藻、石莼、裙带菜等众多海藻会形成一片海藻丛,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海岛之下探秘长山群岛水下世界
追踪海上奇兵:预报冰情,减轻灾害
渤海海冰不仅是一种壮丽的自然现象,也是海冰学者的研究目标。近几十年,我国对海冰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准确及时预报冰情、提高滨海设施抗冰水平、减轻海冰灾害、变害为利方面做出了贡献。
图为研究人员正在量海冰的堆积厚度。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鸭绿江是条辫状河,河里心滩众多
河流分类中按照河道的平面形态可以分为平直河、辫状河、曲流河和网状河四种。鸭绿江下游是典型的辫状河形态,河道比较平直,众多小河道分汊聚合组成了主河道系统,小河道之间是一个个沉积物形成的心滩。河流在继续演变,河中心滩也在不断变化,这本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鸭绿江特殊的“身份”使得这个自然的过程变得引人瞩目了。鸭绿江是中朝界河,水面为中朝共管,河道、岛屿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国家边界问题。
鸭绿江 大河哪管人间事
松。捕捞海蜇要趁早潮、晚潮落潮时,仙人岛的晚潮是在凌晨4点左右落到最低,因此,转运海蜇的骡马也要披星戴月地工作。而且,马车需要入海接应小船,有时海水能淹至马颈,场面颇为惊险。也曾有马车因为车轮陷入淤泥而倾覆,无法脱身的马匹溺水而亡。不过这种事故毕竟少见,仙人岛上更常见的场景是骡马起早贪黑地转运海蜇(摄影/孙静文)。
行走在辽东湾海滩上的马车 水与沙成就的景观
摄影 / 孙静文
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景观
在基岩海岸水陆交界处,波浪裹挟着砂砾对基岩进行冲蚀、磨蚀和掏蚀,在岩石节理或抗蚀力较弱的部位形成凹坑或凹槽,一般宽度大于深度者称海蚀穴,深度大于宽度者称海蚀洞。冲入洞中的海流继续侵蚀,海蚀洞顶部被蚀穿,就形成了海蚀窗;如果洞顶大部分都崩塌了,只余残部相连,则为海蚀拱桥(海蚀穹);海蚀拱桥的“拱”发生崩落后,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石,即为海蚀柱。海蚀崖脚下,微微向海倾斜且被海水磨蚀得较为平坦的平台,称为海蚀平台(绘图/刘春田)。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图为抗战结束前拍摄的丹东中富街,全长490米,因贯穿前后聚宝街和财神庙街,街上曾有银行、轮船公司等巨商富户而得名。
丹东 中国下一个经济特区?
那条极细的水道,曾经是鸭绿江唯一的一条深水航道
上图中这座离我国非常近的岛屿,就是朝鲜最西侧的岛屿——绸缎岛。绸缎岛是鸭绿江口最大的岛屿,现在我们看到的绸缎岛其实是由马鞍岛、绸缎岛、薪岛以及一些小沙洲逐渐淤积后连成一片形成的,以它们为界,靠近我国的一侧是西水道。根据航道史料记载,曾经西水道是鸭绿江口唯一的深水航道,当时东侧靠近朝鲜的水道虽然水面宽广,但水深不够,无法通航大型船只。随着河口地貌的继续发育,以及上游水利工程修建后对径流的影响,西水道渐渐淤堵住了。河口快速“长大”的岛屿并非只有绸缎岛一个,绸缎岛北面就是黄金坪,它也曾是江心属于朝方的一个小沙洲,如今面积广阔,已经和我国国土陆上接壤。上方图片是1997年的遥感影像。供图/程岩
鸭绿江 大河哪管人间事
图为辽宁省最南端的大连市旅顺口区老铁山岬,其也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北部起点。摄影/吴亦丹
辽宁海岸类型图
按照海岸形态结构和物质组成进行分类,辽宁的海岸可以分为三大类:淤泥质海岸、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每一大类又可分为两小类。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于黄海北部沿岸和辽东湾北部区域,其中鸭绿江口—大洋河口、西崴角—龙头礁(小凌河口西侧)段,为平原型淤泥质海岸,大洋河口—老鹰嘴段为岬湾型淤泥质海岸。基岩海岸: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南部尖端,其中城山头—黄龙尾岸段为港湾型基岩海岸,长山群岛和长兴岛诸岛海岸则为岛礁型基岩海岸。砂质海岸:主要分布于辽东湾东西两侧以及辽东半岛东岸,黄龙尾—西崴角、龙头礁—山海关老龙头岸段为岬湾型砂质海岸,老鹰嘴—城山头为堤坝型砂质海岸。(根据张子鹏 《辽宁海岸带地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绘制)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目前月亮岛已经被开发为一处国际旅游度假区,对外售卖的房产均价高达12000元/平方米,因此月亮岛成为丹东目前售价最高的居住区。近年来,由于受朝鲜半岛局势平稳、朝鲜决心走开放之路的消息鼓舞,丹东房价大幅上涨。据2018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表明,在当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销售排行榜上,丹东房价涨幅最大。摄影/杨智宽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长山群岛是中国著名的海洋岛渔场的核心地带,每年都会有很多种鱼类洄游至此
夏季,随着海水温度升高,黄条鰤这种大型掠食性鱼类会尾随着鳀鱼、鲐、鲅鱼群洄游至长山群岛海域觅食。俗名“鬼头刀”的鲯鳅也同样会洄游到这一海域。两者都是大型掠食性鱼类,以一些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会逼得它们跃出水面躲避。
海岛之下探秘长山群岛水下世界
4月15日这一天,是朝鲜前国家主席金日成的诞辰日,被命名为太阳节。来丹东的外地人到鸭绿江边,和“中朝友谊桥”、“鸭绿江断桥”拍一张纪念照,是必不可少的头等大事(摄影/戚万鹏)。
一撮毛,守护在鸭绿江 西水道边的中方沙洲
西水道的疏浚意义重大,而让西水道疏浚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就是“一撮毛”的存在。一撮毛是属于中方的鸭绿江沙洲,它北侧是黄金坪,南侧是绸缎岛,从它与绸缎岛之间流过的,就是鸭绿江西水道。真正站到一撮毛这片土地上,才能体会到这些遥感图上看起来不起眼的沙洲、岛屿都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
鸭绿江 大河哪管人间事
图为我国北方罕见的地表古喀斯特地貌——金石园(摄影/荣兵兵),为壮美的基岩海岸增添了许多神秘浪漫的梦幻色彩。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荣兵兵
绒杜父鱼一次能够产下数千枚卵,这些卵经过孵化之后,又可以在这片相对宁静的区域内生长和躲避天敌。
海岛之下探秘长山群岛水下世界
辽宁的海产品盛名在外,黄海冷水团功不可没
海鲜爱好者中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越往南,海鲜鲜味越少。”他们觉得冷水水产生长速度慢,鲜味累积得更足。辽宁拥有“黄海冷水团”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黄海冷水团是一个巨大的季节性低温水团,同纬度的海域大多属于亚热带海洋环境,在炎热的夏季并不适合冷水生物生存,而夏季黄海冷水团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低纬度冷水环境。
辽宁的海
粤港澳
渤海湾跨海大桥论证近30年,至今仍未有结论
如今,全球发展最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大都集中在湾区,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布有粤港澳、杭州湾和渤海湾三大湾区。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港珠澳跨海大桥均已建成,唯独北部的渤海湾没有跨海大桥。为此,我们做了三大湾区的等比例尺的遥感地图,可以直观感受三大湾区开口所跨长度、海水深度、陆路环境、涉及省域等地理要素。同时通过三大湾区的经济总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要素可以对三大湾区的经济状况做出直观比较。通过港珠澳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资金来源,也可以为渤海湾跨海大桥的融资作参考。
三大湾区为何独缺渤海湾跨海大桥
本图及下图为不同形态的海蚀柱:上部和根部细、中部粗的岩柱为棒槌状海蚀柱,此类海蚀柱多为孤立体;柱状海蚀柱上下直径基本等大,岩柱高度变化较大,从几米到十多米不等(摄影/徐家林)。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徐家林
丹东是亚欧铁路大动脉和东北亚海洋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鸭绿江上的“中朝友谊桥”是中朝两国人员、经贸往来的一座重要陆路通道,是鸭绿江养育了丹东这座城市。历史上,作为鸭绿江流域的木材集散地,丹东一度成为东北的“木都”,商业的繁荣造就了边城丹东的崛起。丹东距朝鲜平壤220公里,距韩国首尔420公里,是连接首尔、平壤、北京和莫斯科这条亚欧铁路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平壤、莫斯科—平壤的国际联运列车,都要经丹东出入国境。丹东港距韩国仁川港仅245海里,也是连接韩国、日本极为便利的海上通道。
摄影/袁志柱
鸭绿江口演变小史
鸭绿江的水面属于两国共有,但江口的部分沙洲是有归属的。薪岛在1934年前还是一个小小的离岸基岩岛,绸缎岛也只是鸭绿江入海口的一片小沙洲,而当时的西水道是鸭绿江口唯一的通海深槽水道。上世纪30年代后,受河口地貌自然演变、流域内水土流失和上游水库建设等等的影响,江口开始逐渐进入相对低能的环境,淤积速度加快,仅仅数十年内,薪岛就和绸缎岛连成一片,形成了鸭绿江口最大的岛屿,不远处的黄金坪也快速生长,已经和中国大陆连成一片。资料来源/程岩
鸭绿江 大河哪管人间事
南桥北隧的方案是渤海湾跨海大桥的方案之一
山东半岛北端有一串由南向北的岛屿组成的山东唯一的海岛县——长岛县,其也是全国十几个海岛县之一。长岛县最南端的南长山岛距蓬莱阁不到8公里,及至最北的北隍城岛总距离约60公里。庙岛群岛的岛与岛之间距离很近,或许可以成为跨海大桥的天然桥墩。北隍城岛距离辽宁旅顺口为40多公里,这一段全部为海域,没有天然岛屿,隧道方案最为理想。但是庙岛群岛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也是众多候鸟、洄游鱼类的必经之地,一旦大桥落成,岛上度假旅游和大工程本身对于海岛生态带来的影响也要慎重评估。图为渤海海峡遥感图及现有轮渡航行路径
三大湾区为何独缺渤海湾跨海大桥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从海蚀崖上崩塌下来的岩块,则堆积在海蚀崖坡脚处,石英砂岩内部的沉积纹理清晰可见,形成了别有韵味的图案(摄影/吴乾隆)。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吴乾隆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近海养殖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平价的海鲜
从我国高分1号卫星拍摄的遥感图上可以看到,大连瓦房店渤海沿岸已经被养殖对虾、海参、贝类的围堰和池塘养殖场包围。从丹东东港开始,“虾圈”、“海参圈”等围堰养殖场,一直延伸到渤海的鲅鱼圈,几乎遍布了整个辽东半岛的滩涂海岸。水下还有吊笼养殖扇贝,大连长海县是国内扇贝的主要产地,多出产栉孔扇贝、海湾扇贝、杂交扇贝和虾夷扇贝,其中尤以个大质优的虾夷扇贝闻名。吊笼从海中取出,会第一时间将扇贝分拣到保温箱中,发往水产市场。
辽宁 低调的海鲜大省
长山群岛的新身份:仍在书写的精彩篇章
古老的史前文明给长山群岛带来了几许神秘,漫长岁月中,不仅有乱世枭雄,烽烟战乱,也有繁衍生息,渔歌唱晚。今天,长山群岛拥有了更多的身份,除了是海防前沿,也是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桥头堡,是一个被东北经济圈和黄渤海经济圈双重环绕的“海洋廊桥”区,未来可期。图为大王家岛鸟瞰。摄影/范作林
滩涂上的千人赶海大队
1996年庄河海洋村初秋的大潮时,是采捕沙蚬子最好的时候。摄影师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上千人浩浩荡荡地推着自行车在滩涂小路上排队前行,这条小路被当地人戏称为“十八里海路”,说是十八里,其实只有五六里,是由赶海人在滩涂上踩出来的,能通向海滩深处。自行车驮运海产品的效率很高,不但快,而且一趟能运走200多斤。近处的人们还没下岸,远处的人就已经消失在地平线上。当地民谣是这么唱的:“金滩、银滩,不如家乡的蛤蜊滩。”摄影师/姜振庆
赶海人往事 寻找“海滩银行”的黄金年代
摄影 / 姜振庆
相比盘锦港,锦州港建港时间要早,于1986年10月开工建设,1990年10月正式通航。 摄影/卢英
图是绘制于光绪时期的《营口图式》,画面极为珍贵,画家以辽河北岸为视角描绘了营口城内的全景,而河道上轮船和木帆船并行不悖,形象地展示了当年百舸争流的繁荣场景。
供图/营口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
营口辽河老街 老照片中的“东北第一港”
2018年6月30日,丹东“新晋网红歌手”、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摩登兄弟,在安东老街直播开唱,引千人围观,意外带动了丹东的“粉丝经济”(摄影/孙成武)。
丹东的火爆:既有“老网红”鸭绿江,又有“新网红”摩登兄弟
宽阔的鸭绿江不仅是中朝两国界河,中朝友谊的象征,也是两国民众都喜欢游览的风景区,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老网红”。2018年4月15日,朝鲜新义州各界群众乘船游览鸭绿江,庆祝太阳节(摄影/孙成武)。
鸭绿江上游江边戏水的朝鲜孩童
图是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鸭绿江的上游,距离鸭绿江发源地长白山不远。江面并不算宽广,沿河两边都有不少村落、城镇,两国居民各在江边一侧生活,共用一江之水。
摄影/单之蔷
张永战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海岸海洋科学系副教授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辽东湾位于渤海北部,是中国纬度最高的海湾
狭义上的辽东湾,是指辽宁大连长兴岛与河北秦皇岛之间连线以北的海域,而广义上的辽东湾,一般是指秦皇岛到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岬之间连线以北的海域。辽东湾东西两岸分别与千山和燕山、松岭相邻,水下地形较陡,形成基岩—砂砾质海岸。辽东湾中央地势平坦,沉积黑色淤泥。辽东湾西部从大凌河口、辽河口折向复州湾外,为长180公里的古辽河河谷,现今仍为辽河入海径流及潮流输送通道。
辽东湾 面朝大海, 却是“湖湾”
图为长山群岛海域规模庞大的海产养殖场景。摄影/桑风柏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三大湾区为何独缺渤海湾跨海大桥
孙钧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绘图/黄梦超
三大湾区为何独缺渤海湾跨海大桥
辽宁沿海的一些渔村有用马车转运海鲜的传统,而在营口盖州仙人岛村,这种传统更是成为一道人文景观。直到几年前,一到海蜇捕捞季,就会有数十辆甚至上百辆骡车、马车聚集到仙人岛的海滩上,协助人们将成筐的海蜇从小船上转运到岸边,这其中,甚至有来自外省的马车。这渔获满车、人喊马嘶的场景,颇为壮观生动。
行走在辽东湾海滩上的马车 水与沙成就的景观
每年的8月下旬,地处辽东湾的仙人岛村就会出现捕捞海蜇的盛况
在辽东湾,大约每年6月下旬,海蜇就开始在近海水域出现。它们喜欢聚集在河流入海口,河流从内陆带来的大量营养物质,使得它们食物充足、生长迅速,短短两个月间,它们就可以从孩童手掌般大小,疯长到直径50厘米左右,最大的沙海蜇直径可达1.6米,重200公斤。在海蜇长成之前,整个辽东湾实行禁海措施,直到8月21日前后的开捕日。这天,辽东湾的仙人岛村渔船齐发,积蓄了整整两个月的激情,要在短短10天至一个月的时间里彻底释放(摄影/芦英)。
行走在辽东湾海滩上的马车 水与沙成就的景观
摄影 / 芦英
渤海属内陆型海域,水深较浅,受外海的影响较小,海水盐度相对较低,冬季在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下,可形成大范围的海冰区。冰封沧海,那是辽东湾的另一番壮美,另一种气度和神韵。图为海面上大片的莲叶冰。碎冰块随着海风和浪潮涌动,彼此间不断碰撞,边缘形成一圈凸起,且形状近似圆形,犹如海上的万千莲叶,故而得名。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斑海豹:渤海坐月子,海冰当产房
海冰与斑海豹是辽东湾的一道奇妙的生态景观。每年11月过后,斑海豹们便沿着古老的迁移路线穿越渤海海峡进入辽东湾,翌年3月中旬后才离开。寒冷萧瑟的冬季,却是斑海豹添丁进口的重要时节。幼崽的绒毛吸水,所以斑海豹必须要在冰上生产和“坐月子”,大片海冰成为了天然的产床。一个月左右的哺乳期过后,幼兽便可以自在遨游海洋了。斑海豹食量很大,而目前渤海的天然滩涂和野生鱼群日渐减少,斑海豹“养家糊口难”的问题日益严峻。摄影/宋黎明
壮美远行:一块巨型流冰的诞生与漂泊
从海岸向海,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冻结区、堆积区和流冰区。冻结区可形成面积较大的冰原,只伴随潮水上下浮动,不能产生水平运动;堆积区由大量杂乱的海冰重叠堆积而成。冰原的前缘被起伏的浪潮“掰碎”,再随着风和潮流奔向大海的深处。单个流冰面积最大可达几十平方公里。图中,大连夏家河子海域中,一块巨大的流冰正渐渐离开湾底的“故乡”,开始流浪天涯,不远处有胆大的人们目送其壮美的远行。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图为研究人员正在平整的冰面上裁冰测量。供图/李志军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但有时候,也会出现二者相互倾轧的现象。面对体型超过自己很多的黄鲦鰤的掠捕时,鲯鳅幼鱼也不得不跃出水面(张忠民),逃之夭夭。
图为海冰覆盖,改良滨海盐碱地的试验现场。供图/顾卫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同时,它们还可以削减波浪的力量,在内部形成水温、水流都相对稳定的环境,从而为像绒杜父鱼等海洋生物提供觅食、繁殖、育婴的极佳生境。
海岛之下探秘长山群岛水下世界
水下油田:冰海的另一种身份
我国渤海沿岸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和开发出多个浅海大油田,海滨和海上有多个石油基地。海冰对海洋工程建筑可能产生冻融损坏和膨胀挤压作用,爬坡越坝掉进采油工作区,流冰会切割基柱。采用科学方法预测海冰,提高抗冰能力,防灾减灾,对渤海石油产业有重要价值。图为辽东湾北部的一座海上石油平台及破冰船。
冬季到渤海来看冰
月亮岛,目前鸭绿江中为数不多的中方小岛之一
鸭绿江中岛屿归属的问题,20世纪初有这样的记录:“(国民政府)鸭绿江口之苇塘、岛屿众多,大约均被日人强权占领……黄草坪(黄金坪)为我国领土,有各种文献可以证明。其他苇塘、岛屿,我应要求重新划界,实地测量。”1964年《中朝边界议定书》签订后,1972年至1975年进行了中朝第一次边界联检,当时鸭绿江中超过一半的沙洲、岛屿被划分给了朝鲜。月亮岛是江上一座风光优美的中方小岛,离丹东老市区非常近,站在岛上还能远眺上游的中朝友谊桥。
摄影/戴世权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深水港的建设,马车拉海鲜的景观正在逐渐消失
在锦州白沙湾,村民们需要用马车运回赶海时挖到的蚶子,这是因为挖蚶子的地方距离岸边一二公里,利用马车搬运更为方便快捷(摄影/刘长杰)。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在一些机动车能驶入的海滩,人们开始用摩托车运输,马车越来越少了。仙人岛村用马车、骡车“盘海蜇”的盛景,也随着深水港的建设而消失。这个与当地地理环境紧密结合的人文景观正渐渐消失不见,成为一个美好的回忆。
行走在辽东湾海滩上的马车 水与沙成就的景观
摄影 / 刘长杰
图展现的是一段特殊的海蚀崖,它位于大连金州区龙王庙。在这个因海蚀而形成的天然剖面上,岩层构造活动的褶皱和变形一览无余,其绚丽的红黄色彩,则是粉砂岩因大约6亿年前干旱炎热环境下的强烈氧化作用而形成的(摄影/王金成)。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王金成
此外还有诸多奇石异景,左页上图为龟背石——在巨石上天然形成了红色为底、绿线勾边的龟背纹(摄影/门文辉)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门文辉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徐家林
金石滩是辽宁基岩海岸中最精华的一段
大连市金石滩,由东部半岛、西部半岛和两个岬角间的海湾组成,海岸线长度约30公里。岬角岸段岸坡陡急,海蚀与重力、冻融以及喀斯特溶蚀作用相伴,塑造出千姿百态、神奇瑰丽的海蚀崖、海蚀柱与海蚀拱桥等。图为一个海蚀拱桥,其上岩石被侵蚀的痕迹清晰可辨,犹如千层酥一般(摄影/李旭琴)。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摄影 / 李旭琴
大海与礁岩激情碰撞,塑造出刚柔并济的基岩海岸景观
辽东半岛南端东岸,丘陵与山地直逼海岸或倾没于海中,形成了壮观的基岩海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当大海与基岩相遇时,造物主就开始了他以海浪为刀笔,辅以风蚀雨刻的伟大创造,历经成千上万年之后,最终为我们呈现出了千姿百态、神奇瑰丽的地貌景观。照片中展示的是大连金石滩海岸一段基岩海岸侵蚀地貌,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海蚀拱桥,也可称为海蚀穹。它的高度约为40米,当地人以“恐龙探海”为其命名,形容它酷似一只伸长脖颈,探向大海的恐龙。
被低估的辽宁海岸之美 不仅有奇异多样的海蚀地貌 更有独一无二的滨海岩溶
海鲜市场上常见的沙蚬子并非本地野生种群
过度的采捕和栖息地环境的破坏,导致退潮后的裸露滩涂上极少能见到野生的沙蚬子,人们只好扛着网兜和橡皮圈下到浅水区,从水底的泥沙里筛选出沙蚬子。再到后来,浅水区的野生沙蚬子也被挖光了,于是开始发展底播增殖,即先人工投苗在自然海域,任其自然生长后进行回收,但是口感和品质都不如野生的好。图片拍摄于盘锦市鸳鸯沟,当地正在采收底播增殖的沙蚬子。摄影/黄虹
赶海人往事 寻找“海滩银行”的黄金年代
摄影 / 黄虹
图为水下考古研究者2018年在大连庄河海域(长山群岛石城岛附近)发现的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经远舰遗址的一角。经远舰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1887年底作为致远舰僚舰入编北洋水师。1894年9月,中日甲午海战在黄海北部海域爆发,北洋水师损失战舰5艘。其中经远舰受到日舰围攻,全舰官兵英勇接战,直至最终沉没,管带林永升及200余名官兵殉国。
长山群岛 写满故事的北方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