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选择
黄河,由青藏高原奔腾而来,在中游地区形成了一个“几”字形大拐弯,这个大拐弯所包围的地方正是黄土高原的主体。因此从自然意义上看,黄河与黄土高原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而从人文意义上讲,黄河与黄土……
-
黄河:从“天上来”到“入海流”
黄土高原是一个多么独特的地理单元,如此广大深厚的黄土堆积也是全世界罕见的,它好像是上帝给我们精心准备的一件礼物。它的出现,展示的是一系列气候和地质事件组成的一个完美链条:先是在干旱地区,无……
作者: 单之蔷
-
-
-
黄河为什么这么弯? 黄河日记(之一)
河曲就是河弯,也有称之为“蛇曲”的,河曲就是河流弯弯曲曲流淌的形态。河流弯曲流淌,若是弯曲程度不大,例如不超过180度,也就很寻常,并不构成吸引力,但是若这个弯曲超过180度,甚至接近360度,首尾就……
作者: 单之蔷
-
-
为什么黄河清了? 黄河日记(之三)
此次黄河之行,我一直带着一个疑问:黄河变清了吗?疑问源于我看到的一组数据,说近15年来黄河年均输沙量只有2.7亿吨,在此之前,关于黄河的输沙量,我头脑中深深印刻的数字是16亿吨。少了13亿吨沙的黄河是……
作者: 单之蔷
-
黄河
考古学者们发现,中国的远古文明起初是“满天星斗”,越接近历史时期,就越能看到一个以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为核心的历史趋势。若以500年的时间尺度来看,今天中国境内史前文化的延绵是既有中断又有……
-
根系黄河 在黄河畔找寻中国文明的主干
黄土、黄河,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种说法,是一种民族主义情绪的体现还是真实的历史呢?关于夏商周三代之前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我们有一套古史传说体系,但这个体系,已经被“疑古派……
-
渭河 黄河第一支流的文化密码
渭河,这条横贯甘肃、宁夏和陕西三省区的大河,不仅是黄河最重要的支流之一,同时也浇灌着“天府之国”——关中平原。它为这条中国的大河贡献着巨大的水量。同时,它所孕育出的渭河流域文化,也为黄河文……
作者: 左凌仁
-
汾河 它塑造了黄土高原的“天府之国”
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是一条大气磅礴的文明之河,其流经区域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作为山西母亲河,汾河也是一条富饶与乡愁交织的诗意之河。它激起的每一朵浪花都是诗与美,泛起的每一个涟漪……
作者: 一守
-
伊洛双子河 黄河伸出的臂弯
伊洛河,黄河的重要支流。这条双子河拥抱着中原腹地,比厚重的渭河多了几许婉约,比丰饶的汾河添了一分清丽。它哺育了华夏文明的婴孩时期,被誉为东方的“两河流域”。
作者: 陈惊鸿
-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有着父亲一样伟岸的身躯、博大的胸怀、深厚的内涵。黄土高原海拔高度大体在1000—1500米左右,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80—120米,最大厚度超过400米;地跨约11个经度、6个纬度,面积超过60万平方公里;黄土之……
-
黄土 黄土高原:奠定中华文明的深度与厚度
无论古史传说、文献记载、考古发现,无论人文学者的考证,还是科学家的研究,均充分表明:跨我国7个省区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成熟的最重要舞台。从西侯度人、蓝田人、大荔人、许家窑人、丁……
-
周秦汉唐:为中国制造最强的“文化基因”
夏商周秦的千年兴替,黄土高原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主舞台。让今人津津乐道的汉唐盛世,更是黄土高原的巅峰之作。全球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不曾断绝的一个。是什么“文化基因”,赋予了它绵……
-
黄土上下 蕴藏着最多最好的文物国宝
文物,是历史辉煌与文明兴衰的最直接物证。如果将储存华夏文明的地层比作一部书,那么黄土高原区域,则是最厚重的那一卷。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陕西和山西,恰好构成了黄土高原……
-
黄土 黄土高原:为什么文明在这里诞生延续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黄土厚度最大、黄土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是我国特有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理景观。从空中俯瞰黄土高原,不论是宽广辽阔的黄土大塬,还是连绵延伸的黄土墚,抑或……
-
黄土高原上苍为中国特制的“舞台”
作为地球上唯一一座“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诞生可谓是一场造化的奇迹。就像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精心创造了各种条件,又经过千万年来的悉心打磨,一点点塑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舞台”,让其屹立在东亚大陆……
-
大山 黄土高原的卫士
作者的一段飞行旅程,带领我们从另一个独特的视角领略了黄土高原上的大山,也将我们的思考引向了更深处。这些像卫士一样,日夜守护着黄土高原的大山,几百万年来,究竟是如何参与并见证着一个地貌奇观的……
作者: 齐飞
-
黄土高原盐湖 孕育中华文明的天然养分
黄土高原之所以对中华早期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因为有一样独特的物产:当地盐湖出产的池盐,而盐的重要性和垄断性甚至是粮食所无法比拟的。中国著名的两大池盐产地都在黄土高原上——山西运城解池和陕……
作者: 吕行
-
保卫黄土 重建黄土高原的生态
从仰韶文化算起,黄土高原滋养华夏民族七千年。近代随着人口增多,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保卫黄土,保卫华夏民族的发祥地,让人们继续在这里生息繁衍,成了最迫切的课题。
-
黄土 农牧交错带:中华民族在这里融合
农牧交错带又被称为“生态脆弱带”、“生态危急带”或“生态环境敏感带”等,它是农牧业交会过渡地带,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和地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分界地段。专家们通过梳理3000 年来多次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发……
-
6位学者,5个关键词 解读农牧交错带之“变”
农耕与游牧,当人类这两种主要生产方式交锋时,贯穿黄土高原北部的农牧交错带就注定是一条不平静的前线。数不清的力量拉扯着这条线前后挪移,而多变的农牧交错带,又牵动着中华文明的命运……我们邀请了……
-
古城:夯土透露的秘密 农牧交错带也是民族交融带
在农牧交错带地区,除了农耕的汉族修筑了众多带有军事性质的城池之外,也有游牧民族修筑的城池。这些擅长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为何也要像汉族一样修建固定的城池?一座座夯土铸就的古城,就像一个个无言……
作者: 神东
-
长城:这里有最典型的农牧交错带
在黄土高原地区,长城不偏不倚修筑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这条线的西北是游牧人的天空,东南则是农耕文明的乐土。长城不仅要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还是一道事实上的防沙墙。不过,这道边墙最终还是无法阻……
作者: 文刚
-
美女:农牧交错多红颜
在历史上,黄土高原上的农牧交错带是多民族长期融合之所,也是美女聚集之地。比如说,山西大同曾是农耕与游牧民族冲突的最前沿,这里一共走出了25位皇后和9位皇妃。陕西米脂也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
作者: 张震
-
画像石:民族碰撞与融合 的“纪录片”
陕北、晋西北在汉代曾是一片动荡的疆域,胡人、汉人,在这里交融碰撞;畜牧、农耕,在这里长期并存。我们无法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却有幸通过深藏在黄土地里两千年的汉画像石,了解这段不能亲历的风景。本……
作者: 李贵龙
-
-
西边油气东边煤 黄土底下的富饶
黄土层下有多富饶?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超乎许多人的想象。向西看,黄河“几”字形之间,夹着“半盆油,满盆气”的鄂尔多斯盆地;向东看,仅山西一省的原煤产量就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坐拥得天独厚的能……
作者: 胡印斌
-
-
晋商:走南闯北,踏出万里茶道
晋商是黄土高原最具开拓性的一群人。晋商的商品经营种类之多、投入资金之大、从业人员之众、活跃时间之长,在历代商帮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他们行商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延伸至海外,一代晋商传说流传……
作者: 杨宝璐
-
回商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贸易的“黏合剂”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以汉族和回族为主。回族善贾,走南闯北做生意,形成了独特的商帮文化。在甘肃省南部和青海省、四川省相邻的区域,游走着一个独特的回商群体。他们以……
作者: 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