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居延汉简 西北明珠东南飞

    1965年,一批在海外避难数十年的珍贵文物,终于回到中国台湾。抗战时期,被誉为20世纪初古文献四大发现之一的居延汉简,开始流浪之旅。但是,它的迁徙之路,格外漫长。

    作者: 苏蘅   出自:2023年第04期

  • 从辛村到山彪镇 周代文明寻踪

    辛村、山彪镇等古墓出土的珍宝,不仅蕴藏着先秦文明的踪迹,也记录着中国周代考古的开端与初心。

    作者: 吴风   出自:2023年第04期

  • 殷墟甲骨 史语所的“龙骨梦”

    从1928年至1937年,史语所对安阳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这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划时代的工作。殷墟甲骨,作为最为重要的出土文物,寄托了几代学人的梦想。

    作者: 成汤咸   出自:2023年第04期

  • 城子崖是序幕,也是华章

    远在海峡彼岸的龙山文化珍宝,牵动着一段光荣的历史——看近代考古学的先驱者们,如何冲破“文化西来说”的困扰,顺着两类古陶、一道土墙,倒溯光阴、证源“中华”。

    作者: 周舒   出自:2023年第04期

  • 台北故宫博物院建筑 清丽典雅中国情

    故宫文物迁台后几经辗转,终于在台北外双溪畔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安了家。台北故宫博物院宫殿式的建筑外观,“器”字形的平面设计,中轴对称的安排,无不彰显着对中华文化的体认……

    作者: 楚风   出自:2023年第04期

  • 未迁台的第四批文物 留住故宫

    第四批文物迁台,要搬空北平故宫?马衡院长说:“不!”动荡时代,每一次抉择都需要高超的见识和非凡的勇气。选择坚守,见证重逢,故宫博物院,有宫更有宝。

    作者: 陈秋速   出自:2023年第04期

  • 文物迁台 从庙堂之高到天涯之远

    抗战胜利后,国内局势却骤然一变。存放于南京朝天宫库房的故宫南迁文物,被迫搁浅了北归计划,有了新的宿命——迁往台湾。

    出自:2023年第04期

  • 守国宝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近百年守藏史 不离不弃

    出自:2023年第04期

  • 两院文物大PK

    曾有言曰:“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诚然台北故宫博物院坐拥近70万件文物,包揽了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中的多数精品,但北京故宫在中华人……

    出自:2023年第03期

  • 永乐甜白 低调奢华的权力之美

    甜白釉瓷器,永乐大帝的真爱。其低调内敛的表象下,透着权力的极致奢华。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网罗着“永乐甜白”精华中的精华。

    作者: 吴风   出自:2023年第03期

  • 15
  • 16
  • 17
  • 18
  • 19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