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昭陵 一生功业刻青山

    唐昭陵借北司马门、昭陵六骏、十四国蕃君长像和陪葬群,化身为一个庞大而恢弘的叙事体系,定格了李世民一生的丰功伟绩。哪怕建筑已经倾圮,它也仍是一座永恒的丰碑,述说着唐……

    作者: 高瑞梓   出自:2021年第04期

  • 唐陵石刻 旷野中的神兽

    在唐陵的世界中,出没着许多鸵鸟、翼马、狮子,它们那神秘奇异、张扬霸气的外在造型态势,以及代表开放、包容、和谐的生命观、价值观、历史观,尤其打动我。这些石刻集社会变……

    作者: 张辉   出自:2021年第04期

  • 唐陵陵园 复刻长安城

    从乾陵开始,在帝陵的营建上,唐人赋予了其另一重含义:模仿生前居住的长安城与宫城。

    作者: 毛潜   出自:2021年第04期

  • 昭穆 唐陵的秩序

    熟悉古代文化的人,肯定会想到一个词:昭穆。这是表示古代宗族血缘结构的一种礼制,据文献记载创始于周代。

    作者: 苏蘅   出自:2021年第04期

  • 凿山为陵:大唐的气魄

    唐朝帝陵为何以山为陵?其风水是否完美无缺?

    作者: 梁石   出自:2021年第04期

  • 本期话题:景福宫 见证王朝的极盛与衰亡 讲述人:王敬雅 中国政法大学清史学者

    故宫外东路宁寿宫区的东北角,有一处叫景福宫的小院。在清初顺治朝,官方档案中尚未有关于它的记载。至康熙时,内务府奏折才见其踪迹,称“宁寿宫、景福宫、宁和宫、八所周围……

    作者: 王敬雅   出自:2021年第04期

  • 喊声的力量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初三,霍邑(今山西霍州)城外,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叫骂声。坐镇霍邑的隋军虎牙郎将宋老生,登上城楼,只见一面面军旗,迎风飘动。围城的,正是挥师……

    作者: 莫大   出自:2021年第04期

  • 匈奴首领的金冠

    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着一件黄金王冠。此物分为冠顶和冠带两个部分:冠顶是半球体状,上面錾刻着由四只狼与四只盘角羊组成的图案,上立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鹰头略微低垂,呈俯视……

    作者: 张琰敏   出自:2021年第04期

  • 玳瑁 行走的宝石

    玳瑁,一种海龟,亦称瑇瑁,四脚为肉鳍,嘴部似鹰钩,故而又称鹰嘴龟。这样的长相,在古人看来相当奇特,因而也被视为一种神奇动物。

    作者: 盛文强   出自:2021年第04期

  • 拒绝和亲 安危岂可托妇人?

    宋明两朝面临北方民族的威胁,却无一公主出嫁外蕃,坚决拒绝和亲,究竟为哪般?

    作者: 李晋平   出自:2021年第03期

  • 48
  • 49
  • 50
  • 51
  • 52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