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台”远眺 拾“阶”而上

    高大的中式建筑,坐落在敦厚的台基之上,“台”因此常常被人忽略。木构易损,而夯土而成的台、铺石而就的阶,才成为最恒久、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拾阶而上”中,寄寓了古人对……

    作者: 楼学   出自:2021年第09期

  • 凭栏总是销魂处

    一围栏杆,不仅在古建筑中比比皆是,在古诗词里出现的频率也高得惊人:离情别绪爱凭栏;满腔愤懑怒拍栏;美人婀娜自倚栏……栏杆不仅与中国人的生活朝夕相伴,更凝固成恒定的……

    作者: 周舒   出自:2021年第09期

  • 廊:居与游的艺术

    廊,是主体建筑的延伸,也是建筑间的纽带。别看廊是个“小角色”,在古代建筑群中,宫殿的宏阔气势,园林的无尽奇境,全由它勾画出来。

    作者: 大福   出自:2021年第09期

  • 门里千秋说门道

    门面、门第、豪门、寒门……门作为房屋建筑外在的出入口,俨然也是人的“脸面”。

    出自:2021年第09期

  • 帘:虚实之间

    茶坊间壁,一席芦帘半掩门户。窈窕妩媚的少妇,倚坐帘下,闲闲地嗑着瓜子儿。一双三寸金莲探出罗裙,径自露在帘外。穿街过巷的浮浪子弟,哪个不曾在帘前驻足?芦帘密织,掩住……

    作者: 陶襄   出自:2021年第09期

  • 李清照的“窗”

    窗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耳目,造窗技艺被称为点睛之术。中国人在窗子的设计制造上颇费心思。花样百出的窗,既是风景,又框出了风景,连坐在窗边的人都成了风景。一扇窗,道出了栖……

    作者: 刘珊珊   出自:2021年第09期

  • 汉字与建筑的千年之缘

    居住,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旧石器时代,先民常常在天然洞穴中营造栖居之所。随着文明的进步,先民开始修建半地穴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城墙、院落等,建筑技术和……

    出自:2021年第09期

  • 士心匠作 诗意栖居

    中国古代几乎没有出现“建筑师”这个行当。许多文人士大夫都乐此不疲地参与建筑设计,从而将他们的心志、襟怀、礼法、审美趣味深深地倾注其中。细细品读这些建筑的细节、构件……

    作者: 江清湛   出自:2021年第09期

  • 最中国的建筑

    雕梁、绣栱、飞檐、瓦顶……藏着“工与巧”,俨然是物化的诗、立体的画;倚窗、叩门、傍篱、凭栏……蕴含着“意与境”,无处不是寓意心思的载体。当建筑遇到中国,不仅成就了……

    出自:2021年第09期

  • 凝雨为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白雪皑皑,银装素裏。雪是寒冬特有的风光。那么,“雪”字从何而来呢?

    出自:202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