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印的诞生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人们将权力、信用、私约物质化,遂形成印章,以印为凭,无印不信。这就是中国印的来由与使命。

    作者: 贻芥   出自:2019年第10期

  • 中国印

    中国印,至小而至重。金石之材遇上凝练的汉字,碰撞出了神奇的力量:历代的玉玺和官印中,蕴藏着这个庞大帝国有序运转的密码;文人篆刻,更将毕生的道德学问和艺术修养,浓缩……

    出自:2019年第10期

  • 紫禁城“彩妆”攻略

    这几年,时尚界流行“莫兰迪”色系,将调和了灰度的色彩与“高级感”挂钩,甚至称其为“世界上最舒服的配色”。有意思的是,中国明清宫殿的配色法则恰恰与之背道而驰,红墙黄……

    作者: 王敬雅   出自:2019年第10期

  • 发现两千年前的“通天之地”

    中国帝王时代,素有都城南郊的祭天传统,其历史可上溯至两千年前的西汉末年,权臣王莽将年少的汉平帝控于股掌,随即开始逐步推行其“儒家治国”的疯狂理想,当中就包括效仿周……

    出自:2019年第10期

  • 微历史 运河结冰了

    公元225年初冬,天气一日寒过一日。这一年,北方的曹魏政权策划了新一轮对东吴的军事行动。魏文帝曹丕以重臣司马懿留守许昌,镇守后方。自己则亲率十余万大军,大举南下,讨伐……

    作者: 莫大   出自:2019年第10期

  • 微历史 听,大唐的钟声

    你记得每年除夕之夜透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大街小巷的新年钟声吗?那浑厚的声音,来自一件国宝级文物——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唐代景云钟。

    作者: 张琰敏   出自:2019年第10期

  • 微历史 听,鳌的形象史

    敖,即“鳌”的变体。鳌则是一种奇幻生物,其形象大致分为两种:一为龙首龟身,一为龙首鱼身,它们都来自古老的神话传说。奇特的是,它们源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

    出自:2019年第10期

  • 声音

    该碑刻立于大历十二年(777年),是颜真卿书风成熟阶段作品,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薛龙春教授表示,无论对于研究颜真卿此一时期的书法,抑或是碑刻书法“风格”诠释中的诸多……

    出自:2019年第10期

  • 近食就餐为即 餐毕离席为既

    即与既是甲骨文中一对常见的字。 即,本义为靠近食物就餐。汉代《说文解字》将“即”解释为:“即,即食也。”也就是入席就餐之意。后世,就餐的意思流失,只剩下接近、靠近……

    出自:2019年第10期

  • 中国印,信器也

    印章怎么盖在货物上?古时封存物体或递送物件,包括写在简牍上的书信,都会先用绳子捆扎,然后在绳结上封一泥块,再把印章盖在泥块上。那个被盖了章的泥块,是为封泥。

    作者: 黄秀芳   出自: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