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曼堂图书馆的院子里,晋美王子带着几位志愿者,按名册发放善款。在晋美王子和上木斯塘7大村子的长老的帮助下,上木斯塘所辖25个自然村的900多户共5000多村民,领到了每人500尼泊尔卢比的善款。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在北美大陆,很少有动物能像帝王蝶一样激发人们的关注和热情
帝王蝶的迁徙秘密是由加拿大昆虫学家Fred Urquhart观察发现并公诸于世的。他的研究从1937年开始,整整持续了38年。一经发表,便震惊了全世界。研究帝王蝶的迁徙路径,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需要极为庞大的科学数据来支撑。Fred Urquhart采用标签法来追踪蝴蝶的踪迹,具体做法是,他招募了数百名志愿者,并和他们一起将标签贴在成千上万只蝴蝶的翅膀上,然后再重新放飞蝴蝶。在这个过程中,公众通过发现和报告蝴蝶的迁徙位置来帮助Fred Urquhart进行收集科学数据。
帝王蝶大迁徙 公众视野下的发现与保护
拯救老种子,或许只有真正的小农经济才能实现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农业又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农业应该是多样化的形态,并不应该只推崇规模化的大农场模式。要保存老种子,就要保护和发展小农经济,保护农户自己留种、交换、销售的权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种质资源活态的保护。其实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小范围的老种子种植社区,依然能够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获得市场化的成功。
寻找老种子:一场新的农业实验?
隐秘洞窟中,保存着完好的彩绘佛塔
雅拉附近的鲁日洞窟里保存着完好的彩绘佛塔,塔身上绘有主尊,塔基上则绘有财神、夜叉、吉祥天女、迦楼罗等护法,上方的穹顶上还绘有龙树、莲花金刚等,这是在藏文化区所发现的最早的八大成就者组画之一。鲁日洞窟并不直接开放,只有通过保管钥匙的村庄长者带领才能进入。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社区“种子银行”,活态的种子保存、繁育和交换中心
宝山石头城村里有个社区“种子银行”,农户可以将自家的老种子存在社区的公共空间里,并做好编号,同时这里也是农户交换种子的场所,这样真正实现种质资源活态的保护。
寻找老种子:一场新的农业实验?
由于极高的经济价值,黑鲔鱼被称为“海中黑金”
台湾东港,当地正在举行鲔鱼季活动,被杀戮的黑鲔鱼与狂热的人群形成强烈的对比。黑鲔鱼又名蓝鳍金枪鱼,体型巨大,被称为“鱼中之王”。每年4—6月份,受黑潮影响,黑鲔鱼都会到台湾东海岸洄游产卵,这个时节,就是台湾的疯狂捕捞季。东港是台湾黑鲔鱼主要捕获地之一,鉴于黑鲔鱼极高的经济价值,有人贴切地形容它是东港人的黑金。
怀璧其罪 黑鲔鱼杀戮 何时休?
作者王心阳与赛珍·帕尔巴王后分享2012年木斯塘之行的摄影集。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金沙江峡谷的悬崖村
这是金沙江河谷中众多村落的一个代表。金沙江河谷自古就存在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经过多年的移民垦荒,过度采伐和农田开垦活动使得金沙江河谷两岸基本上失去了植被的水土涵养功能,加之近年来的矿山开采、开山修路等活动,金沙江河谷的地质灾害更加频繁。照片中的村子建在了金沙江河谷里的一个山梁上,由于干旱缺水,使得原本就严酷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地球边缘”与“神奇秘境”
在世界各地,黑鲔鱼都是渔民最追捧的鱼类
黑鲔鱼经济价值极高,一片鱼肉可卖到几十美元,全世界的渔民都将黑鲔鱼作为最重要的捕捞对象。由于黑鲔鱼为大洋性洄游性鱼类,分布范围极广,很不幸地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资产。有关这种贵比黄金的鱼类,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纠葛相当复杂,这使保育黑鲔鱼显得尤为困难。图为渔民正在捕捞黑鲔鱼。人类对这个物种贪婪的予取予求,使得这种美丽的大鱼已经濒临灭绝。
怀璧其罪 黑鲔鱼杀戮 何时休?
泾河石窟带也是一条汇集北魏至清代佛教文物的文化长廊
泾川县佛教文物资源丰富,至目前,各类佛教文物总件数达一千多件。有专家将这些遗存分为5个类型:第一就是三次出土的舍利;其次,就是百里石窟长廊;第三,是佛教的造像,铜像、石像、泥像都有;第四,是碑铭;第五是寺庙,历史上有很多,目前仍有几十处,分布在各个乡镇村落。因此,学界也有“西有敦煌,东有泾川”的说法:如果说敦煌是佛教艺术的宝库,那么泾川就是佛教信众的圣殿。图为李阿昌造像碑 摄影/赵广田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美姑峡谷中的悬崖村
阿土勒尔村建在美姑河峡谷里的一个台地上,台地面积不大,与周围的深谷之间没有任何过渡地带,站在台地的边缘,确有站在了“地球边缘”的感觉。进出村子的藤梯,吊在竖直的悬崖上,那是村民出入村子的“必由之路”,上下学的孩子们每天都要“走”两趟。与阿土勒尔村隔着深谷遥相望见的是另一个建在悬崖台地上的村子,附近共有4个这样建在悬崖台地上的村子,整个大凉山区里,类似建在悬崖边的村落还有不少,姑且称之为“悬崖村”现象。摄影/陈杰
“地球边缘”与“神奇秘境”
图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保护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海报:如果我是熊猫,你会更关心我吗?
怀璧其罪 黑鲔鱼杀戮 何时休?
“文革”期间,甘肃省摄影家司马先生拍摄的壁画浮雕。就在他完成拍摄不久,很多石窟、造像毁于一旦,又以罗汉洞石窟为最。罗汉洞其余窟龛有的无造像,有的残存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墨色壁画、诗文、题记等。窟内的十多个窟龛以走廊连通。主窟外石崖上其他多层窟龛难以进入,多为禅窟、僧房窟,以井道为上下和汲水送食物的通道。此窟是百里石窟长廊中最大的石窟群,集中展现了泾川佛教从北魏到民国的延续更替,也折射出中国佛教在丝绸之路千余年中的兴衰情景。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印度东北地区恐怖事件
发生次数统计(2005—2014年)
曼尼普尔
金阳县白草坡上的岩溶漏斗群
金阳县船舰形的孤山上也遍布了岩溶漏斗群。这是在金阳县白草坡马祖村,这些分布在海拔3180米—2800米的每一个岩溶漏斗都有一个几乎垂直的向下延伸的落水通道,所有地下水通道都相连接,最终把地下水汇集到马祖村下海拔约2600米的燕子洞以瀑布形式涌出。我们探测的这个漏斗深洞在100余米处被石头和一些不慎落入的牲畜堵住了。
“地球边缘”与“神奇秘境”
在那贝村,远处深绿色的稻田被嫩绿色的稻田围绕,从高空俯瞰,那片深绿色的稻田形似小鸟,壮语里称作“那閧”。田里的谷子是有神性的,它们专为山神栽种,而这山神主宰着河谷的五谷丰登。与普通稻田相比,“那閧”中的稻谷一目了然,老乡们称它们是“野生的”,以此强调这种稻谷的来源是古老的、一直就生长在这里的。
神灵的稻谷 最后的农耕祭典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人类必须正视一个事实,黑鲔鱼不是食物,而是保育类动物
身价暴长对黑鲔鱼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由于生长缓慢和过度捕捞,如今全球黑鲔鱼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欧盟渔业专家警告说,如果不限制捕捞,黑鲔鱼可能会灭绝。图是被钓上来的黑鲔鱼,离开水面的时候,它的身体与海洋浑然一色。
怀璧其罪 黑鲔鱼杀戮 何时休?
神谷的收割是一场盛装的劳作
神田的耕种由九龙山下一百来户姓陆的人家轮流耕种,而栽秧和收割由11个寨子的妇女们帮忙。参加收割的妇女们前一天就要沐浴更衣,像赶赴盛典一般参与到神谷的收割中来。第二天她们聚在一起准备着装,包头比较麻烦,年轻的女人们经常要求助于长辈的帮忙。这块田是最古老的稻谷,连采摘的方式都是最古老的,一穗一穗地摘,这个方法到现在都没有人敢改。一天收不完就要三天,不能两天。妇女们将摘下来的神谷送到当年的栽培户家里,途中遇上她们的路人需要避让,以示对“那閧”的尊敬。摄影/孙敏
移步换景,流淌着的清流霓虹
沿着河岸前行,彩虹河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或瀑布跌宕,或蜿蜒出没在参差岩层中(本图),或是一片平坦地带,水中如朵朵花开,群群原生鱼类来回穿梭(下图)。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大鱼被捕捞殆尽,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转向发展黑鲔鱼养殖
黑鲔鱼十分难以饲养,不同于其他鱼类,它的温血特质和快速新陈代谢,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黑鲔鱼每生长一公斤,需要15到30公斤的小鱼做饲料,成本极高。更要命的是,黑鲔鱼生长缓慢,7—8岁才能达到性成熟,作为人工饲养的生物,生长慢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世界上的黑鲔鱼养殖主要是捕捉野生黑鲔鱼幼苗,养在大型网箱中,直到可以宰杀为止,但这对黑鲔鱼的族群繁殖有摧毁性的作用。目前,日本正在研究黑鲔鱼人工繁殖的技术,也许这会是一条新出路。图为东京海洋生物公园的水族馆里,市民正在观看被养殖的黑鲔鱼。
怀璧其罪 黑鲔鱼杀戮 何时休?
印度东北部包括曼尼普尔邦的诸多民族,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印度东北地区最早居民,可能是从东南亚迁徙而来属尼格罗型的尼格利陀人,他们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到达南亚次大陆,随后进入东北地区。接着进入的是原始澳大利亚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西北操汉藏语系的先民沿甘南、川西北南下,进入中国西南的云南、西藏等地,然后穿越缅甸北部,再向西进入印度东北地区。现在印度东北地区的部落民大多为蒙古人种,比如那加人、库基人、梅泰人、米佐人、噶若人、卢夏邑人、加西人等。公元13世纪,阿洪姆人从中国西南部取道缅甸北部进入印度东北地区,建立了阿洪姆王国,他们是傣人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后一个从东南亚地区迁徙过来的较大移民群。
曼尼普尔
姐妹河流,“彩虹”身世的旁证
为了进一步探寻彩虹河的秘密,摄影师探寻拍摄了附近的几条姐妹河流。因为缺乏合适的生存条件,这里并没有找到川苔草,也没有彩虹河的多样色彩。图为彩虹河附近的一条大河,水量浩荡,河水浑浊。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曼尼普尔人主要分为梅泰人、那加人、库基人等三大部落,他们的祖先被认为与中国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印度东北地区民族分布复杂,语言种类繁多,宗教信仰各异,素有“微缩亚洲”之称,被印度称为“彩虹之地”。印度的土著部族是印度人中的特殊群体,印度宪法称之为“表列部族”。他们在社会和文化上有相对的独立性,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在古代,印度东北地区曾建立了几个王国,由于统治者为非雅利安人,所以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之间的冲突与较量时有发生,文化差异及信仰方面的冲击与融合也频繁出现。
曼尼普尔
图为姐妹河流中的另一水域。阳光穿水而过,脂鲤穿梭,鳞片闪烁。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曼尼普尔是印度东北部的一个邦,这里的民族、文化与印度主流社会相距甚远
曼尼普尔首府因帕尔,是印度东部与缅甸交界处的一座边境城市,位于印度阿萨姆邦通往孟加拉国吉大港的交通干线上。该城周围是曼尼普尔山脉,近郊就是因帕尔谷地平原。二战期间的一次重大战役——因帕尔—科希马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这场战役对二战东南亚战场产生过重大影响。
曼尼普尔
图为姐妹河流中的水下环境。河床、水生植物都与彩虹河大相径庭,可见魮脂鲤等原生鱼类。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图为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老照片,两个渔工抬着黑鲔鱼入港。
怀璧其罪 黑鲔鱼杀戮 何时休?
专家认为,曼尼普尔人大多为蒙古人种,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中国迁入印度东北地区
在曼尼普尔山区,有当地人种植的茶园。
曼尼普尔
激流勇士,咬定岩壁不放松
彩虹河色彩美艳生动,“年龄”却非常“老”,河床所在的巨大裸岩区形成于12亿年前,彩虹河地处三个巨大生态系统(东部大草原、安第斯山脉及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边界交错地带。彩虹河的河床极有特色,随处可见石洞石穴、岩石槽沟,在大自然千万年的侵蚀冲刷下,千变万化,如同一件匠心独运的雕塑作品。这里是川苔草的完美家园。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曼尼普尔的因帕尔河谷,是印度东北部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不同民族汇聚的熔炉
本刊特约摄影师张源与曼尼普尔当地人合影。
曼尼普尔
图中的长者曾是当地的布摩。布摩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负责民间各种鬼神事宜。
神灵的稻谷 最后的农耕祭典
彩虹河中的川苔草对水质要求较高,只生长于见光、透气性好的洁净水体中,同我国特有种海菜花一样,都是水体的指示剂。
图为摄影师张帆在哥伦比亚丛林深处。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从地貌看,曼尼普尔的四周被山脉围绕,中间是地势低平、肥沃的曼尼普尔河谷平原,农耕发达,也是主要的人口聚居区。曼尼普尔所在的印度东北地区,是印度国内自然资源最为富饶、经济社会开发最为滞后的一个地区。曼尼普尔花卉品种繁多,以百合花闻名于世,发现了约400种药用植物,素有“印度药谷”的美誉。从地理角度看,印度东北地区的位置极为特殊,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承担着连接中国和印度两大新兴经济体的重任。
曼尼普尔
那贝村的人与土地尚维持着它们最初的联系
者兔乡那贝村地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部,它鲜为人知,却是壮族的神圣之地。这里还采用传统的耕种方式,人与土地、土地与种子,尚且维系着它们最初的联系。每年神田收割的日子都是“卜兜”(壮语意思是我们的父老或族长)算好的。“卜兜”是河谷中11个村寨选出来主持祭祀山神的代表。每年春天,长者用鸡蛋打卦占卜的方式把他们选出来,一年一换。
神灵的稻谷 最后的农耕祭典
地图语言的“视觉修辞”:用“简化”思想来呈现巨型工程
自2017年底初见报端以来,“红旗河”工程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问题设计了一套宏大而前景美好的解决方案。而早在1964年,美国工程公司Parsons曾提出过一个规模更甚的调水计划——“北美水电联盟”。这项工程计划从加拿大西北部和阿拉斯加取水,集中运至落基山中一座长800公里、宽16公里、深61米的巨型水库,再通过长达一万余公里的复杂输水网络将水调往干旱的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以实现“将北美大陆水系连为一体、统筹规划”的目标。整项工程当年的预算即超过了1000亿美元,在美国、加拿大引发了诸多争论,后因预算过于庞大以及越南战争的原因被搁置。半个世纪以来,不断有政界、科技界人士呼吁美国政府重启这项超级工程,但得到的支持却越来越少。不难发现,“北美水电联盟”这一规模空前的工程在地图上被“简化”成了一系列简单抽象的线条,而水源地的原住民居住区、输水渠所经之处的地质条件这些关键信息却一概没有体现。同属巨型工程的“红旗河”,目前公布的调水路线地图是否也过于简单,忽略了很多重要的细节呢?
为什么有些宣称造福人类的大工程失败了?
马加力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印度问题专家
曼尼普尔
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气候变化带来越来越大的地区差异,形成多样化的食物需求和多种生产模式,从种子需求的角度中国大致呈现出三大农业模式——产业农业模式、新兴农业模式和传统农业模式。产业农业模式,以东北和华北为典型区域,作物和品种单一,仍以高产为主,但优质的品种需求增加,如东北大米、高蛋白大豆、优质杂粮。新兴农业模式,以大城市周边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为主,食品市场需求多样化显现,有机和生态农产品消费增长较快,但缺乏可靠的有机种子和优质改良品种,如蔬菜、瓜果、豆类和当地主粮、杂粮。传统农业模式,以经济相对落后贫困的西南、西北山区为主,农户种植的作物种类和保留的本地品种相对丰富,是活的“种子库”,但面临的问题是本地作物和品种消失很快,农民传统选育种系统(选种、留种、换种)受到冲击。
寻找老种子:一场新的农业实验?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黄土地上,随着泾河蜿蜒曲折的流淌,隐然闪现一脉连绵不绝的佛光
泾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全长455公里,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有两个源头,西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泾源县大湾乡。西源流经甘肃平凉市、崇信县、泾川县、灵台县、宁县。北源又称环江、马莲河,流经甘肃环县、庆城县、合水县、宁县。二源于宁县汇合后进入陕西彬县,在西安市北与渭河汇合。泾河以洪水猛烈、输沙量大著称,是渭河和黄河主要洪水、泥沙来源之一。泾河流域土地平坦,农业发达,是西北地区著名的产粮区。由于泾河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道上,这里也是佛教东传和内地僧人西去取经的必经之地。因此,泾河流域至今仍保存了大量的佛教石窟。特别是泾川县所在的泾河段,更是石窟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号称百里石窟长廊。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霓裳羽衣,生活在清波中的配色大师
水位、阳光、生长位置和季节都会给川苔草带来不同色彩。在水位、阳光组合条件最佳的时候,会变成明艳的红色和紫红色,植株茂盛,叶随波摇荡,遍布河流上下,这是彩虹河最绚烂的时刻。当条件变化,川苔草会表现出亮红色、紫色、黄色、绿色或混合色等多种色彩。水体对光线的反射及折射也会带来微妙多样的色彩变化。
图为碧绿色的川苔草,其生长位置背阴,阳光无法直射。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从表可以看出,在1999年以前,云南的本地品种一直保持稳定的数量,之后消失数量开始上升,这与统一育种、供种的种子政策有很大关系,主要粮食作物以依赖市场购买为主(杂交种和现代改良种),越来越依赖主流种子系统。
寻找老种子:一场新的农业实验?
粉红植株,淡粉色和黄绿色的川苔草多生长在彩虹河半米到一米水深处。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南石窟寺与庆阳北石窟寺,被誉为“陇东石窟双明珠”。现存5窟,均坐北向南。第1窟最有价值,窟内正壁及左右壁台基上雕七身立佛。以表现七佛为主的七佛窟的出现以此窟和北石窟寺为最大。王母宫石窟的中心塔柱东壁佛造像,高3米,北魏石胎,唐代泥表。泾州自周、秦以来就是中原地区通达西北的要道,也是丝绸之路东段靠近古都长安的重要站口,历代皆为边陲重镇。传说周穆王西游与西王母在此地相会。今天的王母宫没有留下西王母造像,而是佛教造像,可见当时佛教势力之大。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2017年12月,帝王蝶在墨西哥越冬森林的面积只占据了2.48公顷
每年12月帝王蝶在墨西哥越冬占据的森林面积数据表。近年来飞往墨西哥越冬的帝王蝶数量越来越少,2017年12月,帝王蝶只占据了2.48公顷森林,比往年平均面积6公顷的一半还少。这引起了自然保护组织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已经签署了三国合作协议共同保护帝王蝶。墨西哥政府已经明确禁止非法采伐越冬森林,美国各地恢复乳草种植和帝王蝶原始栖息地的活动也在紧锣密鼓进行。
帝王蝶大迁徙 公众视野下的发现与保护
一辆装载毛竹的牛车悠闲地走在一条公路上,车上的两名当地人从相貌看,很像中国人,但如果细看路旁的英文招牌,则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这里并不是中国。这是本刊特约摄影师张源在位于印度东北部地区曼尼普尔邦拍摄到的画面。曼尼普尔邦首府是因帕尔,1972年从阿萨姆邦分离出来成为印度的一个新邦。熟悉二战历史的人知道,二战时,因帕尔曾发生过一场著名战役——因帕尔—科希马战役。对中国网民来说,曼尼普尔则因为“六星红旗”、“龙的传人”等“中国元素”,而被称为“印度小中国”。
曼尼普尔
一路北上,深入喜马拉雅山间的木斯塘
木斯塘位于尼泊尔靠近我国西藏的边境地带,村庄聚落沿喀利根德格河及其支流星罗棋布,喜马拉雅山脉的道拉吉里峰(海拔8167米)和安纳布尔纳峰(海拔8091米)如门神般耸立在河谷南端的东西两侧。作者和摄影师此行从迥松一路北上,将善款发放给上木斯塘的村民。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很多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上,进入得靠栈道或竖井、秘道
罗汉洞石窟修筑在泾川县罗汉洞乡罗汉洞村的红砂岩壁上,始建于北魏,以16罗汉洞著名,在绵延2公里多的泾河北岸石崖上凿有窟龛260多个,距离地面约15米,现在人要通过梯子才能上去。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19世纪20年代以后,英国殖民统治印度东北地区的情景。
曼尼普尔
王家寺院壁画尽显多元画风
15世纪中叶,木斯塘王室在王城洛曼堂建起土钦寺和强巴寺,这两座王家寺院的壁画均出自技艺精湛的尼泊尔画师之手,他们的画风同时也受到汉地和藏地艺术的影响。土钦寺壁画中,代表求福的童子和象征自在的兽王狮子,双目对视,动作夸张,在平面中制造出极具戏剧性的效果。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图为在福建龙岩市长汀县河溪中生长的一种川苔草。摄影/罗柳青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摄影 / 罗柳青
当年美苏用核弹造水库,炸出的“恰卡湖”如今成了“原子辐射湖”
像“北美水电联盟”这样规模空前的工程计划之所以能够诞生,原因之一是当时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进行着一场“和平利用核能”的竞赛,人类认为核能完全是可以掌控的,甚至可以用于非军事目的,例如开凿运河、建造大型水库等等。美国政府在“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的推动下,提出了“犁头计划”,先后在27个试验场引爆了31颗核弹头,图1和图2 为1962年在内华达州沙漠试验场进行的核试验以及宽达390米的核爆坑。图为图1
为什么有些宣称造福人类的大工程失败了?
王母宫石窟位于甘肃平凉市泾川县城西,泾河、汭河两河交汇的回中山(宫山)山脚下,仅有一个大窟,又称大佛洞,是甘肃陇东地区年代较早也是较大的中心柱窟。窟内造像分三层,中有方体塔柱,直连窟顶,中心柱及三面窟壁全为石刻造像及装饰,多为北魏样式。专家认为,王母宫石窟整体造像结构的形成,与麦积山、河西、云冈等地石窟的发展有密切关联,有河西诸中心柱窟的延续,也有云冈一期昙曜五窟过渡到二期窟的轨迹,反映出王母宫石窟在中心柱窟发展中的重要性。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在宝山石头城,当地农户还会自己留种和换种
商业化培育的种子尚未完全覆盖这些偏远地区,当地农户还保留着育种、换种的传统。宝山石头城村民以纳西族为主,他们善于农耕,顺着山势开辟农田,形成层层梯田环绕蘑菇巨石的景观。在一块田地里,一户村民种植了16种蔬菜。
寻找老种子:一场新的农业实验?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还原被“简化”的部分:“红旗河”取水区地质环境复杂
如果我们将“红旗河”取水点周边的地形遥感图放大,就不难看出在此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风险——大峡谷中散布着居民点,取水点附近的古乡沟是我国著名的冰川泥石流高发区,1953年在此发生的特大冰川泥石流将帕隆藏布的河道向南推移了200米,形成了古乡堰塞湖;这一地区耸立着加拉白垒和南迦巴瓦两座海拔7000多米的雪峰,附近的山谷中发育着大量海洋性冰川,冰崩、雪崩频繁。帕隆藏布流域的米堆冰川、来古冰川及其周边也同样是冰川活动频繁地区。冰川堰塞湖的溃决,是这一带经常发生的大型灾害。海洋性冰川在夏季会因为内部冰温升高,底部冰川融化,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断裂的冰川冲开冰川末端的堰塞湖,湖水携带断裂的冰川和河谷中堆积的冰碛物,一起冲出河谷,这股携带石块泥沙的洪水会扫荡阻碍其前进的一切人造物。右页图为来古冰川堰塞湖。
为什么有些宣称造福人类的大工程失败了?
这些石窟的主人应该是真正的苦行僧,最原生态的佛教修行者
罗汉洞的主窟,是一座平顶四柱式方形窟,面积近100平方米。美国宾夕法尼亚博物馆学者霍勒斯·杰恩曾评价:“罗汉洞的主窟为中心塔柱结构,这是早期洞窟普遍的建筑结构,唐以前几乎没有变化,罗汉洞在风格上确实有6世纪初的雕像。佛像面部的泥皮已剥落,显示出魏代雕塑特有的风貌:鼻子棱角分明,双眉弯曲,笑容古朴。这些特点清楚地说明此佛像早于6世纪中叶。”遗憾的是,“文革”期间,罗汉洞里的那些6世纪初的雕像,已经被毁掉了。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因为多年以来分离主义运动的盛行,曼尼普尔的街头显得比较冷清,经济萧条。
曼尼普尔
在偏远的西南山区,尚未完全被商业化的种子覆盖
宝山石头城位于云南丽江东北部,玉龙雪山北部。村子建在金沙江峡谷中一块突兀耸立的蘑菇状巨石上,三面是陡峭的山崖,一面是滚滚金沙江,地势险要。
寻找老种子:一场新的农业实验?
朴素的中国川苔草家族
川苔草一般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产于北温带。我国有3属4种,产云南、广东和福建,生于急流中的石头或木桩上。2016年研究人员又在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两个新种,其一种为我国新记录属,这一发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对本科植物的认识。不过,中国的川苔草家族成员并不能在特定季节变色。
图为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热带雨林气候特征,河溪众多。摄影/姜恩宇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摄影 / 姜恩宇
怒江峡谷中的西藏昌都左贡县境内遍布着丰沃的田野、林立的村舍。摄影/田捷砚
为什么有些宣称造福人类的大工程失败了?
泾河佛窟的盛况一去不返,千年石窟如何能逃脱劫难?
在历史上,泾河流域的重要贡献,可以说是周王朝的发迹和郑国渠的兴建。周王朝发迹于豳(今陕西彬县,位于泾河流域),从公刘至周太王(古公亶父)十余代在豳居住,开发农业。后来受到戎狄的侵略,周太王由豳迁岐,才由泾河流域迁徙到渭河流域,定居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扶风县一带)。至今北京先农坛还保留着古建筑“诵豳堂”,颐和园内还有座“豳风桥”,可见泾河农业对我国农业影响之深远。如此发达的农业,加上泾河流域在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作用,促使这里形成了长达数百里的石窟长廊,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佛教禅修中心。不过,如今这些佛教瑰宝都面临着被毁灭的危险。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帝王蝶大迁徙是自然界最惊人的迁徙现象之一
每年秋季,随着日照变短,气温下降,帝王蝶便开始启动迁徙机制,寻找安全的地方过冬。它们从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北部一路跋涉到墨西哥的越冬森林,度过一整个冬天之后,来年春季,它们又从墨西哥一路向北,回到美国和加拿大的繁殖地。这整个过程需要数千公里,跨越四代。以弱小身躯完成如此壮举,堪称是地球上最让人叹为观止的自然现象。
帝王蝶大迁徙 公众视野下的发现与保护
曼尼普尔邦面积2.2万平方公里,其所在的印度东北地区大体呈倒三角状,西北沿孟加拉国延伸并与不丹接壤,北以中印边界东段实际控制线为界,东邻缅甸,南部插入孟加拉国与缅甸之间,并与孟、缅交界部接壤,西接孟加拉国。在印度国内,其他任何一个地区接壤的外国数量,以及与外国交界的边界线长度,都不能与印度东北地区相提并论。
曼尼普尔
从水下的角度看,哥伦比亚彩虹河色彩的秘密昭然若揭。在这条河流上下生长着大量特殊的水生植物Macarenia clavigera,虽然看起来近似苔藓或水藻,实际身份则是川苔草大家族的一员。它们固着生长于清澈激流中的石壁上,在特定的季节和生长阶段会变色,呈现出以红色系为主,兼有黄、粉、绿的多元色泽。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罗汉洞被认为是一处重要的佛教艺术中心,曾有众多的朝拜者
罗汉洞石窟北宋窟,在西面墙壁上残存的壁画浮雕上,生活场景、人物形态都很鲜活。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帝王蝶是北美的明星物种,备受公众的宠爱
帝王蝶是北美大陆最常见的一种蝴蝶,生境广泛,人们几乎可以在所有地方发现它们的身影,如田野,草地,空地和沼泽等等。帝王蝶是美国爱达荷州、伊利诺伊州、亚拉巴马州、得克萨斯州、西弗吉尼亚州、明尼苏达州和佛蒙特州的州蝴蝶。1990年,它曾被提名为美国国家蝴蝶,但立法未通过。作为北美的明星物种,对帝王蝶迁徙的研究是北美规模最大、公众参与最广的大型科研活动。科研机构、大中小学和大大小小的民间组织都有相关的项目和信息收集网。野外捕捉、饲养和放飞帝王蝶不仅是很流行的个人爱好,还有一些收集科学数据的作用。摄影/Karile Roland
帝王蝶大迁徙 公众视野下的发现与保护
上世纪40年代,因帕尔—科希马战役的场面。
18世纪开始,印度东北部地区曾经强大的阿洪姆王国日渐衰落。1824年,英国殖民当局以缅甸威胁英属印度安全为由发动了第一次侵缅战争,最终缅甸战败,于1826年同英国签订《杨达波条约》。按照条约规定,缅甸承认英国对印度阿萨姆的控制权,曼尼普尔、卡恰里、贾因提亚等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领地,并恢复了曼尼普尔王国的政权。从此英国加快了征服印度东北地区的步伐。
曼尼普尔
寸草不生的岩壁上,隐匿着精美的13世纪壁画
借助绳索,摄影师张超音艰难地爬上几乎垂直的风蚀岩壁,进入岩壁上的修行洞窟。在这里,他和助手们一起拍摄和丈量起贡觉林洞窟中日渐消失的精美壁画。13世纪的民间工匠和艺术家们,用画笔描绘着历史传说中佛及其追随者的日常生活,和经典中佛为度化民众而展现的各种神迹。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潜入哥伦比亚雨林深处 谁编织了河流的“霓裳羽衣”?
在这条佛光璀璨的珠链上,南、北石窟寺和王母宫石窟是最为闪亮的明珠
南石窟寺,地处泾川县城东泾河北岸的温泉开发区蒋家村。保存至今的南石窟寺碑,有“大魏永平三年”的题记,泾州刺史奚康生始凿。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帝王蝶大迁徙不是由一代帝王蝶完成的,而是由4代帝王蝶用“生命接力”的方式完成的
上百只帝王蝶蜷缩在一起,在漫长的迁移中享受早晨的喘息时光。帝王蝶大迁徙需要四代蝴蝶才能完成,每一代都有不同的特征。春季从墨西哥飞往北美繁殖地的帝王蝶需要在短短几周内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它们的主要任务是繁衍出足够多的后代完成迁徙接力,大多数蝴蝶只能活一个月左右。但当秋天再次出现时,一个可以活到7—8个月时间的“超级一代”帝王蝶将一路向南飞回墨西哥越冬,完成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
帝王蝶大迁徙 公众视野下的发现与保护
万不得已时,我们还有作物种质库
2015年8月27日,距离北极点1000公里的斯瓦尔巴群岛,来自秘鲁库斯科社区的原住民代表将750个安第斯马铃薯种子样本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这所由挪威政府建造的储藏库被用来保存全世界食用农作物的种子,以防止人类因大规模灾害而永远失去粮食作物的基因,也因此被称为全球农业的“诺亚方舟”。图为国家作物种质库,是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中心,为了粮食安全做着重要的贡献。摄影/徐健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摄影 / 张森林
自然界中,物种生存是有韧性的,但也会有一个临界点
一只帝王蝶飞过高空,微弱而又坚强。在北美大陆,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识别出帝王蝶,它是这片大陆上最容易识别的昆虫。墨西哥人认为它是死者的灵魂,在亡灵节的时候,以蝴蝶的形式重新回到了人间。自然界中,物种生存是有韧性的,但也会有一个临界点。就现在而言,在公众的努力下,帮助帝王蝶恢复种群,是这个美丽星球上正确的事情。
帝王蝶大迁徙 公众视野下的发现与保护
作物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工作的基础
我们日常所说的种子,严格意义上应该被称作“作物种质资源”,又称品种资源、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是用以培育新品种的原材料,也是育种的原始材料。种质资源携带各种各样的基因,是品种选育不可缺少的基本来源,如果没有种质资源,作物育种工作就成为“无米之炊”。图片中的玻璃器皿中存放的是豆科作物的种子,它们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摄取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
摄影/耿艺
大凉山地质奇观分布图
一般人认为大凉山就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象征。实际上大凉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理版图上的山地主脉,在这一主脉的西边和东边分别南北纵向排列着太阳山(木里藏族自治县全境)、锦屏山(雅砻江大拐弯)、牦牛山、螺髻山、鲁南山、小相岭、小凉山等一系列短小山系,长度一般都不超过100公里,宽度20—30公里,这些山地组成了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区。
“地球边缘”与“神奇秘境”
宋一青在西南地区选择了几个地方作为项目地,图为广西南宁项目地。
寻找老种子:一场新的农业实验?
石窟有上下两层,在长2公里多的地段上,存有由廊道相连通的上百个窟龛。从泾川几百个石窟窟龛的构造形式来看,许多是僧众修行习禅、宣教讲经的场所或讲堂。有不少石窟开凿于河道两边的悬崖峭壁上,进入石窟,有些由栈道而入的,也有从秘密入口处经竖井再到上层石窟里的,还有从险道进入石窟内,再横向通过近10米的井状通道,才能到达更里面的石窟内。而且洞中还有套洞,还有秘密的出口与转移通道。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帝王蝶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会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雌蝶会在马利筋乳草上产卵,短短几天时间内,半球形的卵就会孵化成黄色、黑色条纹相间的幼虫。幼虫在形成蛹并转化成蝴蝶之前需要消耗大量的乳草。乳草含有毒素,这使得帝王蝶体内也聚积了这种有毒物质,避免某些掠食者的侵袭。除此之外,帝王蝶斑斓的色彩也有警告捕食者的作用,这些都对物种起到了保护作用。
帝王蝶大迁徙 公众视野下的发现与保护
早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为了便于统治,英国对印度东北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使得东北地区与印度内地的分离、割据状态得以延续,切断了东北地区诸部族与内地族群共同反抗殖民统治的纽带,不仅不利于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为日后分离主义运动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曼尼普尔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经济的增长使得人们购买力不断增强,对食物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集约化农业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普遍觉得食物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追本溯源,味道的丢失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种子的丢失。我们日常食用的粮食、果蔬,本质上食用的都是其种子,比如图中的玉米,玉米种子决定了玉米的大小、口感、颜色等。紫色玉米富含花青素,黑色的玉米富含水溶性黑色素,而黄色的玉米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口感更加甜糯。
寻找老种子:一场新的农业实验?
图中为杨勇在考察大凉山途中与彝族老乡攀谈(摄影/杨帆)。
这是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中规模最大的罗汉洞石窟群的一部分。它以260余窟龛的规模成为长廊中最大的石窟群,清朝诗人李植元写过一首七言律诗描述罗汉洞石窟:“佛阁高浮碧水涯,氛浓团殿散晴霞,登峰放眼藤萝洞,千顷琉璃十丈花。”主窟内现残存宋代泥塑彩绘高浮雕艺术,这种艺术在敦煌、龙门、云冈等著名石窟中都难以找到。上世纪20年代前来考察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博物馆学者霍勒斯·杰恩曾评价:“罗汉洞在当时曾是一处很有名气的佛教活动中心。”罗汉洞的主窟为中心塔柱结构,这是早期洞窟普遍的建筑结构。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地震使木斯塘各处受损严重,连始建于15世纪上半叶的王宫也未能幸免,东北的屋角在地震中坍塌,经过2年的维修和重建,王室后裔才得以重新居住在里面,维修工作至今仍在进行中(摄影/晋美)。王宫占地1000多平方米,从地面到楼顶有14米高,分为5层。无论从哪个方向看,王宫的各个外立面都不是平的,而是不规则的折线形,一共有9个直角。外墙是典型的藏式锥形墙,粉刷成白色,底部有1米多厚,用夯实的泥土筑在毛石和卵石的墙基上。墙体从下往上厚度逐渐减少,顶层则变为0.5米厚的土坯砖墙。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会东县白沙坡“地质灾害活体博物馆”
金沙江畔的白沙坡山崩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崩塌岩块通过泥石流搬运进金沙江,在河床上形成了长达4公里的险滩“滩王”。如今,白沙坡山崩遗迹仍然处于地质活动活跃时期,我们考察白沙坡途中多次遇见大小不等的垮塌,听见巨大的响声,看见扬起的灰尘。沙坡面上有密集的山体裂缝,它们是休眠中的大滑坡危岩,白沙坡的崩塌面后壁正在进行矿山开采活动。这里堪称世界最大的山体滑坡遗迹。
“地球边缘”与“神奇秘境”
龙头山深切地貌
站在龙头山山原顶部,视野是很开阔的。龙头山断崖是地壳断陷活动导致的结果。龙头山下,美始河水系由此发源,水流向着远方的金沙江河谷冲去,沿途冲出了深切的沟谷。
“地球边缘”与“神奇秘境”
被地图省略掉的峡谷中,是处处田园
大型调水工程通常意味着必须修筑大型水坝和水库来完成蓄水,而“红旗河”工程需要修筑的大坝达到了19座之多,其中坝高超过三峡大坝(185米)的有8座(本图)。可想而知,用于蓄水的水库必然淹没大片的土地。将受到调水工程影响的澜沧江、怒江等大河奔腾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切开一条条深山高谷,而这些谷地中并不是无人烟的——如上图所见,怒江峡谷中的西藏昌都左贡县境内遍布着丰沃的田野、林立的村舍。
为什么有些宣称造福人类的大工程失败了?
同一遗址连续三次出土佛舍利,低调隐藏惊世圣迹
泾川大云寺遗址建有大云寺博物馆。1964年,大云寺遗址出土舍利铜函金棺银椁一套舍利容器。这套舍利容器,是现今发现最早的棺椁式瘗埋舍利的实物资料,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习俗相融合的一个例证,被定为国宝级文物。这套佛教葬具,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琉璃瓶组成,层层套置,精巧华丽,光艳夺目。摄影/赵广田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摄影 / 赵广田
沿途大多数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积雪点缀着群山的顶峰。上图中,高山前的红色寺院是察让的土登夏鲁达迦林寺,于1427年在木斯塘首位君主阿玛贝的资助下创建。察让是木斯塘建国前的首府,土登夏鲁达迦林寺至今仍然是上木斯塘最重要的寺院和佛学院。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
在如同鲸鱼背形状的山原上,密布的孔穴给人以来到了外星球的错觉。这里就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日堵迪萨。这个颇具神秘色彩的节日与这个地方能产生联系,也许是因了这些神秘的地穴。现代地质学可以解释这些地穴的成因。这里是距离金沙江河谷2000米高的石灰岩山原,巨大的落差使地表水迅速汇集并在山原表面渗透溶蚀出形如漏斗状的大小各异的坑穴,每个坑穴的下面都发育了落水的通道,这里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属于天坑的雏形。摄影/陈杰
石函
呈覆斗形,顶部刻“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函身刻“延载元年”函铭。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迁徙的还有人们对食物的记忆
对于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记忆中总有几样属于家乡味道的食物。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很多人离开农村到城市去生活,而家乡味道的食物却在城市里吃不到,很多人开始在网上发起老种子的征集。张娇是定居在大理的宣威人。2011年,他开始吃素,豆腐是素食者很重要的食物。他跑遍了大理的市集也买不到小时候吃的那种味道的豆腐,于是决心自己做豆腐。从那时起,他开始留意从大理周边的村落里购买当地的大豆品种和其他作物的老品种。由口味到食品安全,再到对区域种质资源的留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寻找和留存老种子的队伍,但这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由于地租、房价和自己工作等方面的原因,张娇现在已经移居到了大理凤仪镇的一个村子,种子收集和食用的事情暂时搁置了。摄影/谢罡
木斯塘王室虽已丧失了王权,但仍在带领村民自救和社区建设上不断努力着。他们与作者王心阳和摄影师张超音已是老朋友了,左中图为摄影师张超音(图左)和与他亲如兄弟的晋美王子(图右)合影。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布拖县三江汇流处的岩肩式峡谷群
布拖县三江汇流处,西溪河和泥鳅河汇入金沙江时,将两岸山体切割形成深切峡谷,峡谷顶部相对平坦,形象地说就是“岩肩平台”,因此也可称作“岩肩式峡谷”。金沙江下游大多数支流在汇入金沙江时多形成岩肩式深切峡谷,是由于这些支流流经石灰岩断层破碎带,河流沿着破碎段轻松发育,而把相对完整的石灰岩体保留下来。
金棺
形同银椁,棺盖和棺身四壁用金片、珍珠、绿松石组成大莲花,周围衬饰小莲花和莲叶。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强烈的风吹日晒,塑造出管风琴般的岩石山体
巨型管风琴形状的岩石山体,是上木斯塘的地标性地貌,山体上密集的小洞曾是穴居者的住所。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龙头山大平台
在我们之前,从没有人把车开上龙头山的顶部,站在那里,感受是十分奇妙的。首先就是感到自己的渺小,仿佛已经被广阔的自然界所吞噬。龙头山顶部常有积雨云团环绕,在悬崖边界形成这样的旗云,龙头山顶也常能观看到云海。
“地球边缘”与“神奇秘境”
“红旗河”所经之处,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
对于“红旗河”这样庞大复杂的工程来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施工沿线的地质条件。整个工程的调水路线会经过中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是我国地壳活动最强烈的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地震活动频繁,而藏东南、川西、滇西北、甘南等地区则是泥石流高发区。综合考虑这些地质灾害的因素,整个“红旗河”工程所要承担的潜在地质风险是巨大的。
为什么有些宣称造福人类的大工程失败了?
农业应该是多样化的,农户保留的品种是活的“种子库”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产保丰收的种子政策,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地区差异、生活水平提高和气候变化形成的多样化的作物和种子需求。宋一青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她提倡给小农经济一些发展空间,鼓励农户自己育种、留种,并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在她看来,老种子的保存、种植和推广,其实就是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
寻找老种子:一场新的农业实验?
木斯塘的妇女手捧酒壶、青稞、糌粑和酥油,盛装迎接远道而来的作者和摄影师。她们的藏袍前面系着的邦典装饰、腰间的手织腰带和两侧斜裹着的围腰,都是五彩羊毛织就的。她们胸前挂着银饰和珠宝串,头顶是由绿松石和珊瑚串连起的头饰。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在龙头山断崖下隐藏着一片发育完整的张家界式的地质地貌景观。那里分布着造型丰富、独立高耸的峰林岩柱,以及纵横交错的峭壁深峡,其间森林密布。这里与龙头山峭壁、美姑河峡谷群以及悬崖村落组成了昭觉、美姑、雷波、金阳四县结合部景观群。艰险奇绝的地形地貌给过去的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地球边缘”与“神奇秘境”
王母宫石窟位于泾河、汭河两河交汇的回中山(宫山)脚下。这张图片的左侧山脉就是回中山,右侧延伸到远方的河流,就是泾河。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由泾河川道两侧王母宫石窟寺、南石窟寺、千佛寺、罗汉洞、丈八寺、吊吊塔、南石崖等石窟群落组成,其中以罗汉洞石窟寺规模最大。长廊西起王母宫石窟寺,东至泾明乡太山寺石窟群。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木斯塘每一个村庄的入口,都有彩绘的佛塔,或是一座单塔,或是塔群。塔的下部是方形或曼陀罗式塔基,中间是覆钵形塔身,顶部的锥形塔刹很接近南亚次大陆佛教兴盛时期的佛塔建筑格式。塔基上绛红、深灰和白色的竖道,是藏传佛教三怙主的象征,代表着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在唐尕,17座佛塔巍然并立,是木斯塘最壮观的佛塔群。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银椁
覆瓦式盖,通体刻缠枝忍冬草纹,两侧各安两圆环,底座围栏杆一周。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强巴寺建成于1447年,壁画正在修复中,墙面上是密续无上瑜伽的内容,这在萨迦俄尔派寺院中是很不同寻常的。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贝母山下比补裂谷群
如此的景象,在降水丰沛的西南山区,体现了强烈的水蚀能量。这里是螺髻山和鲁南山结合部贝母山下的比补裂谷群,这是在变质沙岩的裂隙节理基础上形成的柱状岩柱和纵向深谷。
“地球边缘”与“神奇秘境”
铜匣
形同石函,遍体鎏金,刻忍冬草纹。盖顶镶银莲花和桃形银珠。盖和身之间安有合页及银扣,挂鎏金锏锁鍽。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如果要拯救帝王蝶,有一个关键,那就是乳草
一位普通民众在自家农场里观察乳草的生长。上万年来,蝴蝶和植物一起演化,唇齿相依。乳草是帝王蝶幼虫的唯一食物,一项研究指出,从1999年到2010年,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乳草减少了58%,帝王蝶相应减少了81%。而这主要源于现代农业中,农民在农田里大面积使用除草剂。鉴于这个因素,恢复栖息地的乳草资源便成为了拯救帝王蝶的关键。目前科学家和环保组织者鼓励人们通过种植乳草植物来创建蝴蝶栖息地,以支持帝王蝶的种群恢复计划。
帝王蝶大迁徙 公众视野下的发现与保护
在庞大的金枪鱼家族中,黑鲔鱼是其中最大、最珍贵、处境最危险的一种
黑鲔鱼,又叫蓝鳍金枪鱼,是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和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南方蓝鳍金枪鱼3个种的统称。黑鲔鱼流线型的身体宛若一颗鱼雷,3/4是肌肉组织,新月形的鱼尾每秒可摆动30次。它是体积最大的鱼,也是游得最快的鱼,可以连续游动8000公里,在60天内横穿大洋。科学家曾追踪一条黑鲔鱼来回穿越太平洋三次,而它游泳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80公里。为了维持运动所需的高速新陈代谢,金枪鱼体内含有大量吸收氧气的肌红蛋白,还拥有产生热的肌肉,发达的血管把热保存在体内,能使体温比周围的水温高出8℃。它是海里的猎豹,整个身体都朝着追求速度和力量的方向进化。
怀璧其罪 黑鲔鱼杀戮 何时休?
数百年历史的精美壁画,竟隐藏在这些不起眼的洞窟中
木斯塘地区是佛教艺术的宝库,喀利根德格河两岸崖壁上的许许多多穴居洞窟中,发现了年代久远的壁画,其中有佛陀、菩萨的形象,也有当时备受崇敬的高僧大德的形象,包括萨迦班智达、昆迦宁波等萨迦派的早期先圣。
重返木斯塘 再探中尼边境的佛教王国
热闹过后是这种戏剧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
现在演出一场高抬戏很不容易,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传统艺术,年纪大的人身体又越来越差,传承举步维艰,而且经济效益少,演员们演出一场补助只有几十元人民币,当地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回来演出。古镇街道狭小,考虑到安全问题,当地政府也很少组织演出。虽然当地和周边村镇的老百姓非常喜欢这一民间艺术,每有演出,都会早早地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但现在高抬戏的表演活动越来越少,一两年也难组织一次了。摄影/程枫淮
古老的祭典使得这种红色的糯谷得以保存
小规模农业构成了农业多样性的基础,农民根据海拔与温度选育不同的种子,这使得那种带有古老遗传信息的地方良种得以保存。神田的稻谷是一种红色的糯谷,只能在这片田里种。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私藏或私种神谷的事情,没人敢采集神谷种到别的地方。随着人口增加,人们转向产量更高的杂交稻,杂交稻需要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也加速了本地稻谷的消亡。在那贝村已经有20多年不种老品种的稻种了。来年祭神开秧后,选出来的另一户人家接过种子,继续它们的生命和文化旅程。摄影/王明富
二百多年前《迎春图》中的节日盛况在青林口古镇仍可看到
绵竹年画《迎春图》由画师黄瑞鹄精心创作,以清代绵竹县城的迎春盛会为表现内容,真实再现了清代绵竹人迎春、报春、游春、打春的节日盛况,其中第三幅“游春”画卷主要表现的就是高抬戏。高抬戏也称桌子戏,这种民间艺术的诀窍和精彩之处在于“安彩”,就是在高架上给演员绑扎和穿戴。在特制的方桌上固定缠着红布的铁棍非常关键,因为演员将要被绑在上面表演,它也是高抬戏神秘、出彩的关键,须得有经验的老师傅亲自操作。最后工作人员给演员穿戏服,上假肢,那翘起的“三寸金莲”在长长的戏服掩饰下,才能呈现“天外飞仙”的效果。摄影/程枫淮
高台戏:在流动的空中舞台上表演
开道的两个人可不是高抬戏的仪仗,他们的职责是为演员保驾护航,遇有空中障碍,还需要用“扒子”撑着演员后背,缓缓地将演员连同高台放倒,众人捧着方桌过障碍后再继续巡游表演(摄影/程枫淮)。
成熟的神谷被烹制成献给九龙山神的美食
神谷被送到当年的种植户家的小阁楼上,被谨慎地照料着,等待着来年开春的时候,留完种子之后的神谷,会被酿成米酒,蒸成糯米饭,烹制成献给九龙山神的盛宴。神谷产量低,不够那么多人吃,只在祭中央神和婚姻女神时用,一人分得一小捧,而且只限于老人和小孩吃。摄影/王明富
设计大型工程时,最不该被“简化”和忽视的,是人
2004年,为了筹备《大香格里拉》专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派出了由执行主编单之蔷、图片总监王彤和其他同事组成的团队,深入走访中国的西南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孩子们在高山峡谷的怀抱中、奔腾的大江之畔嬉戏玩耍,一派安静祥和的田园景象。从“红旗河”简单的路线图上,我们无法得知会有多少村落城镇没入水下,多少百姓将被迫背井离乡。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工程上马,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当专家们在北京开会,探讨这项工程的技术细节、经济前景之前,首先应该着眼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摄影/单之蔷
为什么有些宣称造福人类的大工程失败了?
摄影 / 单之蔷
图为绿色和平的志愿者潜到水下,解救围网中的黑鲔鱼幼鱼(摄影/Alex Hofford)。
怀璧其罪 黑鲔鱼杀戮 何时休?
青林口古镇的高抬戏是民间戏剧艺术的奇葩
位于四川江油市东北部的青林口古镇是一个幽静的小山村,始建于战国秦昭王时期,距今已有2280余年历史。古镇最有名的要数一种古老的戏种——高抬戏,最初是在文昌帝君祭祀巡游环节中表演的戏剧,现在也常常出现在节庆等文化活动中。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青山环抱的青林口,一改往日的平静,从周边乡镇涌来看热闹的人流已让古镇人声鼎沸。
高台戏:在流动的空中舞台上表演
而苏联则直接跳过了试验阶段,于1965年在今哈萨克斯坦的恰卡河流域引爆核弹,建造了一座圆形的“恰卡湖”(图3、图4),但由于湖水辐射量过高,时至今日这座湖泊仍处于废弃状态。另一个例子是“盖塔拉洼地”工程——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英、美、德等国家相继提出引地中海海水填满埃及盖塔拉洼地以建造大型水电设施的方案。195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向总统艾森豪威尔提交的计划中提到了使用核弹开凿运河;1964年,德国水利工程师弗雷德里希·巴斯勒同样提出了利用核弹提高工程效率的方案,并规划了更为清晰的路线图。图为图3
为什么有些宣称造福人类的大工程失败了?
迁徙中的帝王蝶犹如耐力运动员,跨越整个北美大陆,遵循固定的线路从不改变
成千上万的帝王蝶在空中飞行,汇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帝王蝶身体硕大、色彩斑斓。它是一种大型蝴蝶,翅膀展开可达10厘米左右,颜色以金黄色为主色调,镶嵌着墨黑色的脉纹,图案十分美丽。而它们迁徙近万里而不迷路的奥秘,更是吸引了无数人对它们的关注。科学家一直试图揭开帝王蝶迁徙的奥秘,但到目前为止,对科学界而言,这仍是一个谜。
帝王蝶大迁徙 公众视野下的发现与保护
1976年泾川县玉都镇出土的十六国时期的华盖鎏金铜佛
摄影/赵广田
泾河石窟带 被遗忘的古代国际禅修中心
摄影 / 赵广田
过去二十年间,整个北美大陆,帝王蝶数量下降了90%
过去二十年间,整个北美大陆,帝王蝶数量下降了90%。原因复杂多样,除了乳草栖息地退化以外,越冬森林的非法采伐、森林野火、干旱以及极端的气候波动,包括冰冻和暴雨等因素,都可能致使帝王蝶种群数量以惊人的速度下降。有科学家指出,一场破坏性的风暴就可以消灭越冬地75%的帝王蝶,2002年的一场风暴曾使5亿帝王蝶丧生。当时尚有足够多的帝王蝶能让幸存者重建种群恢复,但在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的今天,对帝王蝶来说,从这种类似的打击中恢复会更加困难。
帝王蝶大迁徙 公众视野下的发现与保护
日本人对金枪鱼,尤其是堪称濒危动物的黑鲔鱼有着疯狂的追捧
日本是黑鲔鱼最大的消费市场,其东京筑地市场(Tsukiji)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蓝鳍金枪鱼拍卖会。上世纪90年代,台湾的黑鲔鱼主要外销日本,市场占有率8成以上。黑鲔鱼的脂肪含量达到15%,比其他金枪鱼高得多,被日本人称为“toro”,形容其入口即化。在日本这个海鲜之国,黑鲔鱼丰腴的腹肉生鱼片被视为顶级珍馐。在日本东京筑地市场,一尾黑鲔鱼叫价到十几万美元属于稀松平常。2011年1月,一条342公斤重的大西洋黑鲔鱼曾在这里以将近4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图为东京筑地市场,上百条未成年的黑鲔鱼摆在拍卖场里。
怀璧其罪 黑鲔鱼杀戮 何时休?
二战后,随着捕鱼和冷冻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了人类的狩猎场
台湾的黑鲔鱼产业声名在外。根据台湾东港鱼市场提供的资料,1999年东港创纪录捕获11311尾黑鲔鱼,达到顶峰。此后数量逐年下滑,2001年剩下784尾,2013年只剩下200多尾。除了渔获量大不如前,台湾捕捞的黑鲔鱼体型也越来越小,大多是未成年的幼鱼。黑鲔鱼数量少,每公斤平均价格就拉高,从每公斤208元新台币上涨到每公斤上千元新台币。图为渔工扛着几十公斤重的黑鲔鱼匆匆走过。
怀璧其罪 黑鲔鱼杀戮 何时休?
今日冷落的古镇昔日曾是商贸云集的重镇
青林口古镇位于古蜀道上,自古便是商贸集散之地,寺庙兴盛、街市繁华。虽然现在因公路干线绕行,这个传统的商贸重镇已被冷落,但这里仍保存着青石地板铺街和明清风格的民居。青林口古镇的民居有的采用穿斗式木结构修建,还有奇特的悬空吊脚楼,二楼成为观赏高抬戏的绝佳地点。
高台戏:在流动的空中舞台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