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老种子:一场新的农业实验?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第06期 作者: 左凌仁 

标签: 农业地理   

在业已解决了大多数人温饱的当下,作物品种资源的丢失,同质化的种子品种,让我们又面临着新的问题。规模化的大农场模式看起来很美,同时又十分脆弱。许多民间人士开始一点点推动老种子的保护和推广,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经济的增长使得人们购买力不断增强,对食物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集约化农业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普遍觉得食物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追本溯源,味道的丢失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种子的丢失。我们日常食用的粮食、果蔬,本质上食用的都是其种子,比如图中的玉米,玉米种子决定了玉米的大小、口感、颜色等。紫色玉米富含花青素,黑色的玉米富含水溶性黑色素,而黄色的玉米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口感更加甜糯。

2014年春,父亲去世后,我将生病的母亲接到云南同我一起生活,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一家人不会再回到山东生活。于是,我开始整理和处置山东老家的东西。从一开始,母亲就提醒我厢房里有两缸麦子,让我尽快处理。厢房主要是木匠出身的父亲的工作间,里面摆满了他做活儿用的各种工具。除此之外,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地窖,冬季时会堆满过冬的土豆、白菜和红薯;两口陶质的大缸,用塑料纸盖着,上面铺满沙子密封起来,缸里装的就是小麦。

我处理粮食那天,退休赋闲在家的大伯和二伯也来帮忙。所有的粮食收拾完,总共有1400多斤小麦,500多斤玉米,以及100多斤大豆。这些粮食是附近面粉厂的人来收的,由于时间长了,虽然有密封,但很多种子已经被虫蛀了,所以也卖不了多少钱。大伯说:“这些粮食本来就不是用来卖的,而是自家吃的。对于我们这辈遭受过饥荒的人来说,家里有粮心不慌,所以每年新收的粮食都会至少存个几百斤。”收拾到最后,大伯指着挂在屋顶中间位置的一个塑料袋说:“那是啥?拿下来看看。”那是一个塑料编织袋,里面大约有20斤小麦,用防水袋包着。“这应该是你爸留的麦种,我和你二伯都不种地了,让你三伯拿去种种看吧。”接着大伯就开始和二伯讨论起这些种子究竟是哪个麦子品种来。

责任编辑 / 康静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