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干窑 京砖是这样炼成的
浙江省嘉善县干窑镇是历史上有名的“窑乡”,其出产的京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型砖,每块价格高达一两黄金,有“金砖”之说,历史上专用于铺设故宫和皇室园林的地面。如此昂贵的砖到底有何不同,又是如何……
浙江省嘉善县干窑镇是历史上有名的“窑乡”,其出产的京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型砖,每块价格高达一两黄金,有“金砖”之说,历史上专用于铺设故宫和皇室园林的地面。如此昂贵的砖到底有何不同,又是如何……
八国联军来了 这张1905年时由天津寄往法国的明信片底图采用的是1900年初冬,八国联军士兵侵占山海关后,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下的合影。画面左侧还有身着典型清末服饰的中国人。中国近代史中,八国联军的军事入侵乃是极尽屈辱的一笔。1900年 9月,已占领了紫禁城的联军由京津出兵,分攻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内。此间,俄国又单独调集步兵、骑兵17万,占领了中国东北。其时,山海关守将自知不敌,派出了士绅代表出迎议和。因此,联军旋即顺利“接收”了山海关,直至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才陆续撤兵。
摄影 / 刘钢
橘子洲犹如湘江中一艘永不沉没的航船,搏击风浪,傲立潮头,承载着湖湘文化的千年往事。图片为拍摄于毛泽东塑像建成之前的橘子洲头景象,今天的橘子洲头已多了一个鲜明的符号。摄影/龚智强
摄影 / 吴卫平
阳光中的柳拐沙头看上去很美,实则暗藏杀机。它是乌兰布和沙漠与黄河在磴口交锋的战场:在近20公里的河段上,流动沙丘已直达黄河西岸。当然,磴口人并没有置身“战争”之外,这幅航拍图中的绿色,便是当地政府精心培植的“锁边”林带。
摄影 / 杨孝
光影交错的卓乃湖畔色彩斑斓,就像一块迷彩布,这为藏羚羊产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隐蔽条件,因为石头的紫褐色正好和小羊羔刚产下时的颜色一样。图中是一群已产完羔的藏羚羊,几乎每只藏羚羊脚下都增添了一只小羊羔。
摄影 / 刘五洲
永泰古城,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建成后即成为军事要塞,兰州参将就驻扎在这个城堡内。当时,城内驻有士兵2000多人,马队500人,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
摄影 / 王玫
羚牛,可以说是在中国西南山地较容易见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图中是岷山北部的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清晨的阳光照射在山脊的几株岷江冷杉上,成群的羚牛正旁若无人地在高山草甸上甩着尾巴,吃着刚刚长出新芽的青草。在秦岭夏季的高山草甸上,也很容易见到成群的羚牛,所不同的是,那里的羚牛体形更大,成年个体全身白色至金黄色,属于秦岭亚种,而岷山的羚牛背部、臀部呈灰黑色,为四川亚种。摄影/奚志农
摄影 / 奚志农
春天,辛勤的马蜂正在忙着营巢,到处寻找木渣和树叶。这个巢就是它们用唾液和木渣、树叶的纤维混合建成的。
摄影 / 冉玉杰
五峰全境皆山,西部又高于东部。境内的柴埠溪峡谷是一个呈“V”字形的大峡谷,峡谷两岸皆为岩溶峰丛峰林,风景奇秀。
摄影 / 孙建华
集合了蓝天碧海、珊瑚银滩等纯美自然景观的西沙,在守岛战士们看来,就是由墨绿、幽蓝等无数色彩铺陈的画卷。尤其是裸露在水面上的白色沙粒和浅滩里形态各异的珊瑚花,更是这幅画卷里最容易让人亲近的细节。图为潮汐中的西沙中建岛。
摄影 / 陈俨
早期松露猎人都是牵着母猪到橡树林中找松露,因为松露内含有让母猪兴奋的物质,不需经过训练,母猪就能非常准确地找到松露。图为法国拉邦克村的松露猎人。摄影/Owen Franken/C
干窑内部是近似于圆锥体的空间,只在最顶部有一扇方形的小窗户,里面比较昏暗。即使停止烧窑几天了,这样狭窄的空间内温度还是很高,可见窑工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
摄影 / 雨蔚
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区的阿尔巴市盛产白松露,图为松露加工厂里的女工在擦洗白松露,她们凭借多年的经验对松露先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洁,去掉表面的泥土杂质,然后根据成色质量进行分级分类。摄影/Owen Franken/ C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这湖湘文化的地理标志,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仍是一派超凡脱俗的气象,仍有一番包容万象的气度。图为鸟瞰岳麓山和橘子洲的景象。摄影/龚智强
摄影 / 龚智强
这是纳林湖北侧的黄河故道景观。故道两旁裸地上隐隐的白色,应该是湖水干涸后析出的盐碱。在磴口,湖泊与湿地次第相连的一条条黄河故道虽已历经数千年的干枯和萎缩,依然逶迤北行,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曾经的泱泱大河。
摄影 / 杨孝
虽然有成千上万的藏羚羊集中在卓乃湖,但是它们还是喜欢以不同的种群独立生活,而且每个种群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活动地点和游走通道。这是两群大小不同的种群在雨后的傍晚从卓乃湖南岸山谷往卓乃湖岸边移动的场景。
摄影 / 刘五洲
永泰古城由于城墙坚固,作为一道完备的军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400多年来没有被攻破过。
摄影 / 王玫
狼本是中国极为常见的食肉类哺乳动物,即便在半个世纪前,狼群仍然神出鬼没地游荡在中国的高原和草原之上。短短几十年,随着栖息地破碎化的加剧,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再也见不到狼的身影,它们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仅残存于青藏高原、若尔盖湿地和呼伦贝尔草原等少数地区。图中的三只狼属于可可西里,它们以鼠兔或者病弱的羔羊为食,维护着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摄影/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金沙乡观音堂村是一个傈僳族聚居的村庄,群山环抱,风景秀美。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马蜂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家家户户都有捕养马蜂的习俗。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神笔峰是一座高达26米的孤立石柱,它是全国仅存的几根石灰岩柱子之一,很像一根上粗下细的棒槌,槌尖还有一丛小树林。据称,石峰上部最粗直径2.8米,下部最细直径1.2米。楚腰纤细,亭亭玉立,让人不胜怜惜。
摄影 / 孙建华
陈俨 1954年12月出生,1969年2月入伍,少将军衔。现任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摄影 / 陈俨
干窑的窑工分工明确,有做坯工、运坯工、盘窑工、烧窑工、出窑工、装窑工等,分工极为细致,各工种互不干涉,又紧密配合。这也是干窑有别于普通砖窑的特点。沈家窑的窑工女多男少,在出窑日忙着搬砖的一半都是女窑工。
摄影 / 雨蔚
1900 第一张由中国人拍摄的“天下第一关” 这是1900年天津元彰照相号作品。在本文作者所见、所藏的相关影像中,它是历史最早的一张,截至目前,还是已发现的第一张由中国人拍摄的“天下第一关”。从人物衣着、神态来看,此图可能拍摄于八国联军入侵之前。
摄影 / 刘钢
橘子洲和岳麓山的遥感图,左上角为两者的位置图。如果说,橘子洲犹如一艘航船,那么,岳麓山就是它的风帆,承载着湖湘文化驶向中华文明的大海之中。
磴口黄河故道与沙漠湖泊位置关系图 磴口拥有许多古今黄河变迁的实证。如汉代古城临戎,史载在“河东”,如今“迁徙”到了河西。尽管乌兰布和沙漠已占磴口总面积的70%,但能让人感到生机的是,这里还有众多湖泊。磴口的湖泊大多叫做“某分场海子”。这些名字透露了它们与农业的关系:现在,农田灌溉的排水是其重要水源——而磴口的灌渠,所用皆为今日黄河水。若从历史的角度揣度,这些“海子”则可能是黄河在故道上留下的“倩影”。如此看来,磴口“海子”的前世今生,都与黄河休戚与共。 底图提供/虢建宏 资料来源/武法东 郭斌
摄影 / 杨孝
前往交配地的雄性藏羚羊 这是一支从三江源保护区赶往五道梁交配地的雄性藏羚羊队伍,每年只在这时才会出现雄性藏羚羊的汇集场面。远处是一群同样赶往交配地的雌性藏羚羊,看到雄羊奔跑出现了,它们停下脚步回头观看。
摄影 / 刘五洲
古城由于鸟瞰形如金龟,故又称“永泰龟城”。古城城围周长1.7公里,高12米,炮台12座,城楼4座,外形是一大圆,城周有护城河。古城四面有4个瓮城,形似龟的肩足,保存尚好,只是瓮城上的建筑已不存在了。
摄影 / 王玫
奔腾的藏野驴是青藏高原上常见的壮丽场景。时处8月,这群藏野驴刚刚换上漂亮的新毛,即便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原上,它们奔跑的时速也仍可达到60公里。摄影/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少年捕蜂人谷小青已经给贪吃的马蜂系好白色鸡毛了,正在小心翼翼地试验系得是否牢固。摄影/刘乾坤
摄影 / 刘乾坤
柴埠溪峡谷造型各异的峰林与峰丛。中国地质大学李江风教授认为:柴埠溪峡谷位于长乐坪—蒿坪大背斜带上,其核部出露地层为古老的上寒武统三游洞群,两翼为稍迟的奥陶系。新构造运动造成鄂西山地的抬升和掀斜,河流沿背斜核部溶蚀性较大的碳酸盐岩层急剧下切,河谷逐渐形成。同时,由于流水、风化以及重力坍塌等多种外力作用,峡谷两侧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峰林峰丛地貌。
摄影 / 孙建华
几十年前还是珊瑚遍地、杂草丛生的永兴岛,如今已是南中国海基础生活设施最全的岛礁,岛上不仅建有银行、医院、邮局、商店,还有整洁的椰树、草坪和供波音737客机起降的跑道。这里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风光秀美的海上城镇。
摄影 / 陈俨
京砖的烧制过程十分讲究。一般分砻糠(谷糠壳)熏、片柴烧、棵柴(细的木材)烧、松枝柴烧等四个环节。现在一般都用谷糠与木材边皮料烧制。图中这位窑工刚加完砻糠,正在用专业的捅火杆翻动柴火,增加火的燃烧度。
摄影 / 雨蔚
1920 昔日关卡今市场 清兵入关之后,1644年,多尔衮即颁布了“禁关令”: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禁关令”带来了“闯关东”。所谓“关”正是山海关。至清末,山海关仍是禁止自由通过的关卡。但这张1920年前后的老照片表明彼时山海关已成为过往商旅自由出入、沿街摊点随意摆放之地。
摄影 / 刘钢
这是施工过程中的青年毛泽东雕像,位于橘子洲头,现已竣工,是岛上最高的建筑物。1925年秋,32岁的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词中境界,显示了湖湘文化对于他的重要影响。摄影/虹阳
摄影 / 虹阳
摄影 / 杨孝
《汉书·地理志》在朔方郡窳浑城下有注文:“有道西北出鸡鹿塞。”在阴山西部最有名的古代戍口中,高阙戍以外就是鸡鹿塞了。鸡鹿塞的闻名与昭君有关,据载,它就是“昭君出塞”的那个塞。它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境内,地处狼山西端,扼守着哈隆格乃峡谷出入口,迄今其方城格局依然清晰可辨。鸡鹿塞附近,还有秦汉长城遗迹以及众多的秦汉古墓,相关出土文物众多。
摄影 / 杨孝
雄性藏羚羊的黑色面具 成年的雄性藏羚羊有着明显的标志,一是头上长有一双利剑般微微侧弯的长角,二是每当性成熟时脸部会转变成黑色,交配期由于是冬季,藏羚羊脸上的浅色绒毛长得比夏季时厚一些,所以脸上的黑色显得淡了许多。雄性藏羚羊交配期中的“变脸”情节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摄影 / 刘五洲
古城现有74户人家,420多口人。当地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胡麻、土豆、油葵、苦豆等。
摄影 / 王玫
野牦牛通常结群活动,但是即便在可可西里,300余只的野牦牛群也并非轻易能见。当我们深入可可西里考察时,刚刚离开青藏公路不远,就迎来这样的奇遇。理论上讲,只有因年老或疾病的独牛才爱主动发起攻击,即使越野车也能被它顶翻;但野牦牛群反而不具备很强的侵略性。可是,当真正面对着这群如坦克方阵般奔腾咆哮的野牦牛时,并非任何人都有胆量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冲至距离牛群150米处拍摄下这样的大场面。万幸,照片拍完时,躁动起来的牛群并没有冲我们奔踏而来,而是扭头向山谷后退去。摄影/单之蔷
摄影 / 单之蔷
谷小青已经松开了系好参照物的头发,正在耐心地等待这只马蜂适应不亚于它体重的食物,等待它逐渐掌握平衡,带着自己和伙伴飞向它的巢。
摄影 / 冉玉杰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卫星遥感图 五峰县城坐落在山深林密的西部五峰镇;另一个重镇渔洋关坐落在东部,地势低矮平坦,人口和经济的规模都超过了县城。五峰人长盛不衰的一个话题就是县城搬迁。
摄影 / 孙建华
倘若从空中看,由20多个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7个沙洲以及十多个暗礁暗滩组成的西沙群岛,就像漂浮在浩瀚的南海海域上的一座座景深不同的迷你景观,其中由七座岛礁紧密相联的“七连屿”,更是犹如珍珠一般,单个看上去也各具神采。
摄影 / 陈俨
冷却了几天才出窑的京砖仍然十分烫手,加之重量不轻,出窑可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女窑工力量之大、搬运速度之快、技巧之娴熟,丝毫不逊男窑工。累了一上午,好好享受短暂的午休吧。
摄影 / 雨蔚
1933 侵华日军在欢呼 这张侵华日军发行的风光明信片,记录了1933年侵略者占领山海关时,登上东门城楼欢呼的情景。以明信片为纪念,说明占领山海关在他们心目中乃是能炫耀武力的一个标志。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宣布成立时,伪满洲国与中华民国的所谓国境线,就设在山海关东门一线。但1933年1月1日夜,日军突然向山海关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在此还击,打响了长城抗战第一枪。1月3日,日军占领了山海关,并进一步向热河方向进犯。
摄影 / 刘钢
据研究表明:黑松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锌、锰、铁、钙、磷、硒等必需微量元素,抛开笼罩在它身上的神秘光环,其本身的确具有营养保健价值。供图/曹晋衷
摄影 / 曹晋衷
1167年9月,理学家朱熹从福建赶到长沙拜访岳麓书院主教张栻,两人往返于湘江两岸的渡口称为朱张渡。现在,两岸的朱张渡都建有牌坊纪念先贤,其中文津牌坊边还塑有朱张两人论辩学理的雕像。摄影/虹阳
摄影 / 虹阳
摄影 / 杨孝
摄影 / 刘五洲
古城里的生活安静却不封闭,傍晚时分,永泰古城村里的老戏台前放映的故事片吸引了不少的村民。放电影的人并不常来,于是每次放电影,便成为了村民们的一次聚会和节日。
摄影 / 王玫
绘图/张瑜
绘图/张瑜
耀眼的阳光下,捕蜂人手搭凉棚搜寻拴在马蜂身上的白色标记,然后将一路飞奔,追随到蜂巢。
摄影 / 冉玉杰
长生洞的多层溶洞,显然是因为地壳间歇性上升造成的。每一次地壳上升,河流下切,都会形成一个新的潜水面,岩溶水于是蚀穿更底层的岩石,建立新的地下水系统。这么折腾几回,就形成了多层溶洞。到处是地下水溶蚀的痕迹,而真正的水流则下降到最低一层,继续与潜水面保持一致。
摄影 / 孙建华
因为水质良好,所以西沙群岛成了目前中国海域珊瑚礁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区域内的石珊瑚达到127种,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这种珍贵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为中国沿海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海洋水产品和新药材。绵延几公里的珊瑚环礁,更是岛屿抗御暴风浪侵袭最重要的海岸防护。
摄影 / 陈俨
京砖的码放格外讲究秩序,既要保证砖量多,又要确保每一块砖都能均匀受热,彼此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所以需要专业的装窑工。出窑时窑工挪砖能够井井有条,与装窑工的合理摆放密不可分。
摄影 / 雨蔚
1935 拙劣PS的“冀东十六景” 1935年《何梅协定》签订之后,华北很多地区已经被日本控制。日本为达到“华北自治”的阴谋,授意成立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山海关实际已沦为日本侵略者统治。这张明信片,就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发行的。为了粉饰太平,明信片选取了一张气氛和谐的底图,而且将“天下第一关”城楼列为“冀东十六景”之一。更拙劣的是,为图片上色时,城楼上损毁的窗户未经整修,却被朱笔“描绘”了出来。
摄影 / 刘钢
生长松露的地方,连泥土也会有松露的味道,松露犬就是靠着泥土散发的气味找到松露的。现采的黑松露被泥土包裹着,其貌不扬,然而一拨开外皮,松露的白色纹路像人脑般清晰可见,一股特有的浓郁香气传来,愈小颗气味愈浓。供图/秦昭
摄影 / 秦昭
抗战期间,湖南是最惨烈的战场之一。在三次长沙会战和长衡会战中,湖湘子弟继承了湘军的传统,英勇奋战,不畏牺牲。岳麓山既是当时重炮阵地,也是众多抗日将士埋骨的青冢,山上有当时建造的公墓、忠烈祠、长沙会战碑等遗迹。摄影/虹阳
摄影 / 虹阳
在磴口,造成黄河河道变迁的因素很复杂。但毋庸置疑,乌兰布和沙漠的东侵和阴山(狼山)的抬升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阴山历经了多次构造运动,上图很希望表达其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与山前平原之间的相互关系——阴山并不是简单地从河套平原拔地而起的,至少外表上还有过渡的洪积扇以及不同时代形成的冲积阶地。实际上两者的地质作用关系十分复杂,很难如此简单地诠释。当然,有一种相互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恰如右侧三幅剖面示意图(绘图/刘承周):阴山的抬升,对山前平原产生了“掀斜”作用,由此,黄河被迫在磴口境内逐渐向东迁徙。 值得一提的是,考察结果表明,自第四纪以来,阴山一直在缓慢、持续抬升。可以想见,受它的影响,黄河的东迁也在缓慢、持续进行中。
摄影 / 刘五洲
雍正二年(1724年),岳飞的后人岳钟琪在永泰古城中挖凿了5口水井,至今还在被城中的居民所使用(上)。永泰小学建成于民国3年(1914年),系中西式结合的哥特式建筑,现在依然有十几个学生和5位老师坚持在这里读书教学。
摄影 / 王玫
中国有着全世界四种金丝猴中的三种,其中以毛色金黄、长尾仰鼻的川金丝猴分布最为广泛。四川的岷山、邛崃山、凉山,湖北的神农架以及陕西的秦岭都是川金丝猴的重要分布地,它们栖息在海拔1500至3200米的森林中,以花果嫩芽以及树干上的松萝、苔藓为主要食物。川金丝猴有着清晰的社群结构,它们的行为往往令我们为其家族的温馨而感动。摄影/钱寿春
摄影 / 钱寿春
向蜂巢方向飞去的马蜂,拴在它身上的白色鸡毛非常醒目。傈僳族人世世代代都用这样的“向导”寻找蜂巢。
摄影 / 冉玉杰
五峰属于青壮年期喀斯特地貌,地层溶蚀严重,到处漏水,因此到处可见干枯的河床,即所谓的干谷,河水通过漏斗或落水洞进入地下,变成伏流。丰水期时,如果漏斗和落水洞无法吸收全部径流,还会有一部分流水通过河道,它就变成半干谷。
摄影 / 孙建华
作为大型群居性海鸟的红脚鲣鸟,在世界各大热带海洋都有分布。中国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在上世纪50年代还有数以千计的红脚鲣鸟生存,不过随后受到捕杀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绝迹,目前只有西沙群岛的东岛是迄今所知中国唯一生活和栖息鲣鸟的地方。
摄影 / 陈俨
1948 载歌载舞庆解放 1945年8月30日,八路军解放山海关,古老的雄关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相关图片曾登上由沙飞主编的《晋察冀画报》 封面,流传甚广。而这张图更鲜见一些,内容是:1948年11月27日,东北野战军又从国民党军队手里收复了山海关,当地中学师生载歌载舞,热烈欢庆。
摄影 / 刘钢
在法国黑松露产区的森林里,松露犬这里闻闻、那里抓抓,当它在一棵树旁开始使劲地刨土,松露猎人就会跑过去小心翼翼地用铁钩挖出小小一颗深咖啡色的松露。
摄影 / 秦昭
岳麓山下清风峡中的爱晚亭原名为红叶亭,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后湖广总督毕沅据唐诗改为爱晚亭。现在的爱晚亭匾,为毛泽东亲笔手书制成。摄影/蒋志舟
摄影 / 蒋志舟
如今,汉代磴口拥有过的浩瀚大湖屠申泽已消失殆尽,仅仅在阴山山前太阳庙海子附近留下了几片季节性的水面:农田排水时,它们还有个湖泊的样子;其他时间,只能说是几个小水洼。这些“朝不保夕”的湖泊在最“丰满”的季节里吸引了众多的生灵,拥有昙花般让人惊叹而又扼腕的美丽。美则美也,但愿美景能够长存。
摄影 / 杨孝
“一夫多妻”的藏羚羊家庭 上:一只雄性藏羚羊入侵一个家庭的领地,引起一番拼死厮杀。 中:经过一个月的“求婚恋爱”,雄性藏羚羊终于和雌性藏羚羊达成了婚约。它身边的两只雌性藏羚羊,都是它的妻子。 下:一只雄性藏羚羊一般占有2到10只雌性藏羚羊。这是一只雄性藏羚羊正在自己领地驱赶9只“新娘”的场景。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 / 王玫
在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云南,最为引人注目的大型兽当属亚洲象。亚洲象在中国主要见于西双版纳的丛林中,国内的种群数量不超过200头。在野象谷,只要运气好,就能够在观象台上目击象群戏水漫步;可是在丛林中,如果发现新鲜的象粪和足迹就要当心了——野外遭遇大象除了惊心动魄,更存在危险。摄影/罗爱东
摄影 / 罗爱东
踏着月色,捕蜂人在起伏不平的山地上小跑着奔向白天观察好的蜂巢所在地,准备将蜂蛹“一网打尽”。
摄影 / 冉玉杰
五峰的土地虽然不利于生产粮食作物,但特别适合种植茶树。高山上的茶园,终日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所产茶叶品质优异,运销四方。五峰清茶鼎鼎有名。
摄影 / 孙建华
在西沙群岛的一些岛屿上,有的遍布珊瑚沙或者低矮的灌木丛,有的种植有人工林,只有东岛还生长着原生的白避霜花树,这是鲣鸟在东岛栖息的主要树木。因为白避霜花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所以不畏台风,给鲣鸟的种群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庇护所。
摄影 / 陈俨
1954 毛主席“登”上山海关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像就挂上了“天下第一关”城楼。1952年,山海关迎来了较大规模的全面修葺,至1954年初完工。同年4月,毛泽东登上“天下第一关”城楼视察。这幅照片就是那个年代所摄的。看得出来,城墙垛口、城楼和窗户均已修缮一新。
摄影 / 刘钢
法国拉邦克村的松露市场开张前,这些高矮不等、胖瘦不同的卖松露人表情各异地站在自己的货物后面,面对两三米外绳子那边熙熙攘攘的游客,与其说是在展示自己价格不菲的宝贝,不如说是在展览自己的尊容。摄影/Yannick/C。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没有岳麓山的勃勃生机,就没有岳麓书院的藏龙卧虎;没有岳麓书院的文化传承,就没有岳麓山的幽静灵秀;没有岳麓山和岳麓书院,就没有湖湘文化的源远流长。摄影/龚振欧
摄影 / 龚振欧
在柳拐沙头黄河西岸,有些河段高大的沙丘已经把黄河映衬得渺小、微弱。因为河水淘岸,沙丘自然塌陷,岸边沙丘的绿植很难存活。因此,专家认为,长期来看,沙漠在此的东侵很可能得势,黄河的再次迁移并非耸人听闻。
摄影 / 杨孝
“冲刺穿越”青藏铁路 前去卓乃湖产羔的来自三江源的藏羚羊种群进入可可西里的第一关,就是要穿越青藏铁路和公路,因为公路和铁路是可可西里保护区和三江源保护区的分界线。图中的雌性藏羚羊队伍正惊恐万分地穿越青藏铁路的五北大桥。三江源保护区90%以上的藏羚羊都是从这座桥进入可可西里的。
摄影 / 刘五洲
春节里耍社火,成为古城中村民迎接新的一年,祈福来年风调雨顺的娱乐节目之一。此时城里老老少少全部出动,穿红戴绿,锣鼓喧天,扭着秧歌,穿城而过,给寂静的古城增添了喜庆色彩。
摄影 / 王玫
夜色中,捕蜂人爬到几乎垂直的土崖下方,察看土琴蜂的蜂巢。这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勇气。
摄影 / 冉玉杰
2009 “到此一游”进行时 进入和平时代后,到达山海关的游客、过客一直络绎不绝,他们无不留影城楼之下,以证“到此一游”。本文作者相关收藏颇丰,从一堆相同背景的图片中,可以看出国人衣着和神态的时代变迁。限于篇幅,这里我们只发表了一幅最新的摄影作品:2009年,“天下第一关”城楼之下,一位游客从照相摊点租来了道具,正在拍摄横刀立马、威风八面的旅游纪念照。摄影/王彤
摄影 / 王彤
在法国,松露多生长在橡树林里。而在美国和中国,人们多在松树林中找到它。图为采松露的人在美国俄勒冈州黄金海岸的松树林里寻找松露。摄影/Dan Lamont/C
乌兰布和沙漠不仅东侵,直逼黄河,也在向北延伸,指向阴山。如今,磴口境内许多黄河故道皆已被沙漠掩埋。当然,前景也不是一片灰暗,至少,它仍是中国最湿润的沙漠——因为黄河的惠泽,其地下潜水比较丰富,为治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摄影 / 杨孝
每年至少会有3万只藏羚羊在可可西里卓乃湖畔产羔。它们分别从三江源、羌塘和可可西里本地赶来。卓乃湖大滩上遍布藏羚羊的身影。图片展示的是清晨日出时分卓乃湖西岸尚未“起床”的部分藏羚羊。
摄影 / 刘五洲
捕蜂人将事先准备好的硝药倒进蜂巢,点燃引线,制造一场小小的爆炸,让凶猛的土琴蜂在一瞬间失去知觉,以便挖取蜂蛹 。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在意大利阿尔巴市一年一度的白松露节上,当地营销策略之一就是用政要和演艺界名人赞赏白松露的大幅照片来进一步提高白松露的身价。
历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规模修缮的讲堂是岳麓书院的核心部分,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从古至今,这里都不乏名人学者开堂讲学,图为2009年4月,著名学者成思危等在书院坐坛论“道”。摄影/刘尚文
摄影 / 刘尚文
远处是昆仑山脚下的库赛湖,这里是前往卓乃湖的必经之地。卓乃湖帐篷保护站的4名成员帮助作者和摄像师完成了历时5年的纪录片拍摄。卓乃湖帐篷保护站的设立,为可可西里藏羚羊种群数量的恢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摄影 / 刘五洲
挖取绝壁上的蜂巢,没有落脚的地方,必须挖出几个供人踩的坑窝。
摄影 / 冉玉杰
法国厨师在用黑松露烹制美食。食用松露传统的方法是用特殊的切片器将松露切为极薄的薄片,然后生食,把松露撒在生肉上烹制也算是推陈出新的做法吧。供图/秦昭
摄影 / 秦昭
摄影 / 刘五洲
经过颇有技巧的艰辛劳动,蜂巢终于被取出来了,捕蜂人小心翼翼地传递着蜂巢。
摄影 / 冉玉杰
摄影 / 刘五洲
这可是最凶猛的土琴蜂的巢,它们只是暂时昏迷而已,要是苏醒过来就会发动猛烈的攻击,十几只就可以蛰死人,所以取出蜂巢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出成年马蜂。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摄影 / 刘五洲
这是中型个头的土琴蜂,体长超过了40毫米。如此硕大的马蜂看起来有些恐怖 ,更何况它还不是最大的。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在金沙乡政府的一个角落里,挂着两个硕大的马蜂窝。这里没有人经过,所以挂的位置很低。摄影/宋明
摄影 / 宋明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蜂巢大多数挂在屋檐下,由于比较高,马蜂不容易被人畜打扰,也就不会伤及路人。摄影/宋明
摄影 / 宋明
这是春天才从野外取回的蜂巢,看起来还很小,5个月后它就会变得十分硕大了。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分娩中的藏羚羊 藏羚羊产羔的身影首次进入我的镜头。藏羚羊产羔一般要进行40多分钟。小羊羔10分钟左右就能摇晃站起,半个小时内,就能跟随妈妈行走了。卓乃湖畔的藏羚羊一般喜欢在这种与刚产下小羊羔颜色一致的石头滩里产羔,这样易于隐藏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干了毛的小藏羚羊的色彩又和卓乃湖畔土地的颜色相近,这可能是藏羚羊选择这里进行产羔的原因之一。
摄影 / 刘五洲
相邻两户人家公用的通道上方也常挂蜂巢,通风,能防天敌,也不会受到人畜的影响。图中范世金正在清点他的蜂巢数量。摄影/刘乾坤
摄影 / 刘乾坤
每当藏羚羊产羔时,就会有其他的同类在身旁陪伴。卓乃湖边每年也有很多藏羚羊因难产而死。
摄影 / 刘五洲
从这张土琴蜂的脸部特写,是不是可以感受到它的凶猛?普通马蜂可以轻易猎杀蜜蜂等昆虫,土琴蜂可以轻易把普通马蜂咬为两截。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7月是卓乃湖畔一年中降水最为密集的季节,这里的降水形式有时会一天三变,先是冰雹,后是降雨,最后是降雪。这对小藏羚羊的生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张图片是一场小雨过后,山上因海拔比湖边要高,所以雨变成了雪。
摄影 / 刘五洲
少年捕蜂人谷小青正在烧蜂巢。这是传统的获取马蜂蛹的方法,需要很高的技巧。既要和蜂巢保持一定的距离,还要选择一定的风向,待大火把巢内的成年马蜂烧昏熏昏,归巢的马蜂不敢接近的时候,就要迅速取走蜂巢。摄影/刘乾坤
摄影 / 刘乾坤
摄影 / 刘五洲
采用简单的防护措施后,范世金正在活取蜂巢,所有成年蜂没有受到丝毫伤害。等取走蜂室和蜂蛹之后,他会把蜂王和一两隔空的蜂室重新挂在原处,蜂巢又会很快建好,以便下次采摘。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异常敏感的母羊 上:藏羚羊对动态物体十分敏感,没有掩体很难近距离观察和拍摄到它们。这是我和摄像师巴特尔在我们拍摄的早期所使用的掩体。 下:产羔的藏羚羊更为敏感。这是卓乃湖畔的藏羚羊距离我们的掩体最近的一次,直线距离也就30米。我们的举动突然引起了它的注意,好在它已适应了掩体,在我们安静以后,它又在附近活动起来。
摄影 / 刘五洲
蜂室上爬满了刚刚咬破室口的幼蜂。由于已近秋天,这些幼蜂主要是雄蜂,它们很快就将长大并和蜂王交配,所繁殖的后代就是成群的蜂王。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师冉玉杰(左)和刘成(右)都被马蜂蜇了,他们正在比谁的包肿得更大。这颇具戏剧性的场面让惊魂未定的他们开心不已。摄影/刘乾坤
摄影 / 刘乾坤
藏羚羊的天敌们 上:狼是藏羚羊最大的天敌,凡有藏羚羊的地方就有狼的存在。这支前往交配地的藏羚羊队伍本有4只狼尾随,但由于较为分散,镜头只拍到了一只。狼在冬季依靠群体力量捕食藏羚羊等动物。 下:狐狸虽为肉食动物,但很难给藏羚羊构成威胁。它们对卓乃湖畔的小羊羔尸体还是很感兴趣的。这是一只正准备吃小羊的赤狐。
摄影 / 刘五洲
收获蜂蛹的秋天,世代捕蜂的范家兄弟聚集在一起,庆祝小弟范世金喜获丰收。范家小弟用活取蜂巢的办法获取的蜂蛹也许是他几个哥哥的总和。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摄影 / 刘五洲
摘取蜂蛹的时候,大人们经常会随手给小孩一些蜂蛹,似乎在有意培养孩子们的胆量,让他们长大后也能捕养马蜂。连猫狗都对蜂蛹司空见惯,看这只小狗,它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小主人掉在地上的美味。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只对小羊尸骨感兴趣 每到产羔季节,卓乃湖边就会有棕熊出现,有时它带着一两只小熊赶来。熊虽不能给小羊造成直接威胁,但它们与猛禽的食谱很像,喜欢吃胎盘和小羊尸骨,这使得猛禽去直接伤害小羊。下图是一只刚找到小羊尸体的熊正准备找地方美餐。
摄影 / 刘五洲
采摘蜂蛹和分类挑选蜂蛹需要全家人动手,有时邻居也会来帮忙。对于他们,这跟过节差不多。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职业养蜂人范世金丰收了!村里人都为他高兴,送他去收购点销售蜂蛹。由于他的方法得当,他出售蜂蛹是一挑一挑送。他十分喜欢在这种与蜂共舞的另类生活方式中快乐地赚钱。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收购蜂蛹一般都是副食店、干杂店老板的顺带生意,他们的收购方式很灵活,随叫随到。有的捕蜂人半夜归来,他们也会照常营业。等到收购一定数量之后,批量卖给餐馆和外省的定货者。摄影/刘成
摄影 / 刘成
多姿多彩的生物链 上:卓乃湖畔有丰富多样的物种,仅鼠类就有3种。这是两只小老鼠在打架。 中:这是卓乃湖南岸河谷的旱獭一家,总计6只,看到我们来了,3只大旱獭立刻惊叫站起,3只小旱獭就势钻到窝里。 下:藏羚羊产羔季节的卓乃湖至少有七八种猛禽,像图中秃鹫这么大的就有3种。它们对小藏羚羊的威协程度并不低于狼等食肉动物。
摄影 / 刘五洲
藏野驴是可可西里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野生动物。藏野驴既有独居的,也有群居的。群居的最多可达上千头一群,奔跑起来蔚为壮观。与车辆并行的藏野驴为了躲避车辆总喜欢从车前奔跑过去。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野牦牛的愤怒 可可西里巡山队员们总在说:“在可可西里什么都不怕,包括狼和熊,但就是怕野牦牛,怕野牦牛把车掀翻。” 这一说法终于在2008年冬季被证实。当时我和雪虎在这个小山包下准备给车加油,尼玛和巴特尔在山上车里等我们。就在加油过程中,雪虎看到山包左边过来一头野牦牛,他对我说:“这头牛可能要去袭击那辆车。”于是,他向山上大喊,让他们注意野牦牛,就在这时,这头牛向那辆车发起了冲击,慌乱中我赶紧拿起照相机拍摄下了这组照片。 事后我们才知道:当时那二人正在吃东西,车被野牦牛顶上时,他们还以为是我们的车撞了它,刚要回头看,一头野牦牛从车窗外飞奔而过,眼睛瞪得有拳头那么大,把他们吓得尖叫起来。幸好,野牦牛只在车后保险杠附近顶了一个坑,如果把油箱顶裂了,可就惨了。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摄影 / 刘五洲
青藏公路上的悲剧 这组电视连续截图记录的是,藏羚羊带着小羊羔从卓乃湖回迁的途中穿越青藏公路,其中一只藏羚羊被车辆碾压致死。与去卓乃湖产羔途中穿越公路时的紧张和迅速相比,返回时的穿越显得缓慢多了。因为小藏羚羊羔走到公路上出于好奇总是嗅来嗅去的,藏羚羊妈妈出于对它们的爱护,只好在旁等候。过路的司机以为车到跟前,藏羚羊们总会闪的,所以没采取任何减速措施,没想到藏羚羊由于太关注小羊所以没有及时躲闪,直到身子碰到保险杠,惨剧发生。
摄影 / 刘五洲
这是藏羚羊妈妈带着小羊羔从卓乃湖返回羌塘的路上。与它们在卓乃湖时相比,小羊羔明显大了很多。这张照片拍摄于2006年,它们中的部分生命早已离开世间,因为一个盗猎团伙正在可可西里湖畔等候着它们的到来。
摄影 / 刘五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