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06期
2022
12
  • 问鼎中原?在德不在鼎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化极具特色。比如楚人尚赤,所以楚王的朝服、宫殿,都以赤为美。《墨子·公孟》里,就有关于楚王装束的描写:“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

    作者: 黄秀芳  

  • 癸水与兵器

    “癸”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有观点认为,“癸”是“戣”(kuí)的本字,是古代一种叫二戣的兵器,属于戟类。后来,“癸”被借来表示天干。为避免混淆,人们便在“癸”的右边加上表兵器的“戈”,造新字……

  • 严仓漆棺彩绘 楚风楚尚画卷中

    高台建筑,车马出行,饮食宴会……鲜活的楚式生活,在楚墓漆棺上,展开画卷。楚风楚貌,跃然眼前。

  • 楚衣 南国佳人的锦绣“衣橱”

    以直裾为主,喜爱纹样丰富的彩衣,衣身宽博且长,崇尚奇诡夸张,从不遵循 礼制……打开马山1号楚墓女子的“衣橱”,两千多年前的楚衣楚服惊艳亮相。

    作者: 吴风  

  • 楚酒 众人皆醒我独醉

    《楚辞·招魂》用华丽的辞藻铺陈了一席盛宴,美酒,作为一大主角,尽显其丰富多彩的身影:瑶浆、琼浆、桂酒、楚沥……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社会,楚国,是当之无愧的酒之国度。

    作者: 黄松涛  

  • 地道楚味 嗜鲜又重口

    屈原、宋玉曾经吃过的食物,今天的楚人还在吃吗?

    作者: 如姬  

  • 《楚辞》昙花一现的时代绝响

    先秦文学中最浪漫华丽的诗篇,为何诞生在“蛮夷”之邦楚国?除了屈原的个人才学,我们更应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中寻找答案。

    作者: 火火  

  • 郭店楚简 书法艺术的先声

    楚文字处在大篆向隶书演变的转折期,奇诡多变,秀丽洒脱,暗示了书法向艺术化、审美化发展的历史趋向。

    作者: 楚风  

  • 楚国乐钟 “南音”的开始

    我们无法坐在两千年前的殿堂里,与楚人共享丝竹之乐,但考古发现却给了今人一个探寻“南音”的机会。与中原雅乐有别的“南音”,究竟有何独绝之处?

    作者: 张闻捷  

  • 楚舞 长袖与细腰的终极审美

    古人跳舞有多美?诗人白居易用“回雪轻”“游龙惊”“柳无力”“云欲生”来形容。这全都来自楚舞的审美、楚舞的贡献。

    作者: 周舒  

  • 击筑而歌 汉人的楚声

    楚地汉墓中发现的五弦木筑,是汉王朝与楚文化血脉相连的见证。

    作者: 莫大  

  • 凤舞九天 楚人的动物狂想曲

    鱼儿在水中,生长出灵巧的手足;鸟儿飞翔在天空,却有着清晰的人面……神奇动物的背后,是楚人那瑰丽怪诞又无比光明的内心。

    作者: 骆文  

  • 失蜡法 秘技与荣光

    楚系青铜器鼎革而新、繁缛夸张、纤巧奇诡,为此带来了关于青铜铸造技艺的论战——它们究竟是怎样诞生的?是高精尖的“失蜡法”,造就出了青铜史上的典范之作、精密制造。

    作者: 贾欣  

  • 楚式髹漆 铜镜与漆的二重奏

    青铜器的黄金时代日渐消逝时,楚人却用失蜡法为青铜艺术谱写了最华丽的乐章,又凭借高超的髹漆技艺,为青铜艺术赋彩……

    作者: 苏天敏  

  • 天问 宇宙深处的星辰大海

    从观星授时的“祝融”,到追寻星空终极奥义的《天问》…… 楚人对着宇宙星河发出的叩问和探索,历久弥新。

    作者: 庄宇  

  • 马王堆汉墓《导引图》 汉代的“广播体操”

    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导引图谱。导引术将呼吸和躯体运动相结合,展现了楚地独特的养生之道。

    作者: 庭燎  

  • 招魂 楚人的安魂之旅

    招魂,古楚最神秘的仪式,隐藏着楚人诠释生命的一连串密码,又深深嵌入中国人的精神内核,塑造了中国丧葬礼仪的最初面貌。

    作者: 朱紫阳  钟春晖  熊英洁  

  • 楚地江湖里的“道”

    如果说中原文化诞生了儒家,那么道家思想则与楚文化密不可分。在庄子笔下遗尘超物、荒唐诡怪、徜徉恣肆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到楚文化的另类奥妙。

    作者: 杨睿  

  • 岳麓书院 楚地风韵育楚材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受楚文化滋养浸润数千年的湖湘之地,人才辈出。而湖湘出人才的秘密,在于办学。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勇于开拓,不断求索,让楚人精神延绵不息。

    作者: 楠书房  

阅读本期完整内容

使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