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举头三尺有“神明”

萌娃“水上飘”
水上飘色是岭南的传统民俗活动,飘色演员时而凌空飞舞,时而凌波微步。左页图是番禺“水上飘色”活动,小演员脚踏鳌鱼,正表演“独占鳌头”。
供图/视觉中国
水上飘色是岭南的传统民俗活动,飘色演员时而凌空飞舞,时而凌波微步。左页图是番禺“水上飘色”活动,小演员脚踏鳌鱼,正表演“独占鳌头”。
供图/视觉中国
迎神队伍中的悬浮术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传说中的北帝诞。届时,广东沙湾会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北帝巡游活动。游神队伍连绵两三千米,犹如一条见首不见尾的长龙。队伍中,一群活泼秀丽的孩童,装扮成戏曲人物,在被称作“色柜”的舞台车上,层层凌空而起、飘然如仙,表演如《独占鳌头》《黛玉葬花》等剧目,当地人称为“飘色”。奇特的人物造型和惊险动作让人叹为观止!不过,这样大场面,却是沙湾人司空见惯的情形。
飘色,是指身着锦衣的小演员凌空而起,远观如随风飘动的彩缎。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娱神手段,是民间信仰活动中的助庆表演。飘色表演分布相当广泛,仅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者,就有30多个,遍及河北、山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十几个省份,各地名称也不尽相同,有“彩擎”“彩亭”“桌子戏”等58种。不过,最常见的叫法当属“抬阁”,这种称谓着眼于游神队列中,舞台被高高抬起,上面站着装扮成戏曲故事中的人物。这种“高台展示”,方便百姓观看,由此得名。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