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屏风内外的风景

    中式建筑给了屏风绽放的空间和舞台,屏风给了中国人起居行止、赏时乐画之趣,心怀天地自然的古人,用一架屏风,绘写有风景的生活。

    出自:2011年第10期

  • 青铜带钩:腰间的华彩

    一个个剑拔弩张的骁勇战士,一幅幅仙乐飘飘琴瑟相和的歌舞景象,都幻化在腰间,连缀起革带,标榜着主人的品味也透露着显赫的地位,这就是带钩。

    作者: 段颖龙   出自:2011年第10期

  • 元青花近年拍卖“天价”排行

    出自:2008年第11期

  • 大秦祖地 重现第一帝国的最初旅程

    作者: 杨惠福  王可   出自:2008年第05期

  • 在天价的元青花背后

    作者: 于汐   出自:2008年第11期

  • 中国钱币博物馆 青钱万选三千年

    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矗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这便是中国钱币博物馆。走进去,眼前仿佛拉开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古代金融生活长卷。这里收藏并展有古今中外钱币及与钱币有关的……

    作者: 段洪刚   出自:2011年第01期

  • 漂洋过海的中国风情

    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广州街头,开始盛行一种名为外销画(trade paintings或 export paintings)的艺术品。这种主要销往国外市场的新画种,由中国画师不同程度地采用欧洲绘画技术与材料绘制。……

    作者: 孙莎岚   出自:2011年第05期

  • 元青花考察记

    作者: 杨俊艳   出自:2008年第11期

  • 中国时间

    在没有机械时钟的中国古代,人们是如何知晓时间的呢?答案是依靠各种各样的计时仪器,比如圭表、日晷、漏刻,甚至拜佛用的“香”。其中一些仪器的计时精度并不亚于机械时钟。……

    作者: 刘礼福   出自:2011年第02期

  • 收藏一个特别的中国

    微泛黄的纸张,浓郁的政治色彩,夸张的人物形象……在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中,艺术收藏品似乎总是优美雅致的,但这些“红色宣传画”显然与优美雅致有些不搭边。然而,这些看似不……

    作者: 张娟   出自:2011年第09期

  • 63
  • 64
  • 65
  • 66
  • 67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