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青蛇经常被人误认为有毒,其实它是一种性情胆怯的无毒蛇,遇到惊扰会主动逃避,或是一动不动地趴在原地期待危险自己走开。在野外拍摄过程中,翠青蛇也是一种“配合度”比较高的蛇类。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此外,这里的河岸悬崖上还发现多个已经废弃的桥墩和残留构件,是不同年代的吊桥遗存。右图为建在河边孤石山顶部的名为“卡拉库勒”的古城堡,这是叶尔羌河上游极典型的一处清代军事要塞遗址。这些迹象都说明,此地曾是一处“悬度要塞遗址”。摄影/顾吉峰
乔戈里古道 世界第二高峰下的秘道
摄影 / 顾吉峰
大漠新碧:300年后复活的湖泊
敦煌地处库姆塔格大沙漠东缘,三面处于沙漠和戈壁包围中。近5年来,“倒流河”疏勒河再现大河西流胜景,水流经敦煌玉门关和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达古尾闾,干涸消失300余年的疏勒河古终端湖泊哈拉齐湖重现于世,并形成宽广湖面。从远处看,哈拉齐湖如一件巨大的披肩覆盖在沙漠之畔,阻断了库姆塔格沙漠向东侵袭的步伐。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图表显示的是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周宏飞研究员于2018年初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做的气象观测记录,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频繁出现了二十余次不同景观等级的雾凇,而出现较好雾凇的时候往往都会满足这些条件:-15℃至-25℃之间的气温,空气平均湿度大于90%,甚至要接近100%,夜间风速在3—4米/秒以下,这些条件比湿润和半湿润区雾凇的形成更为苛刻。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青蛇”:优雅美丽,又迅捷凌厉
在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摄影师发现了一条在树枝上前行的绿瘦蛇,在慢快门下,它们的动作优雅而富有美感。尽管身体瘦长,绿瘦蛇却能在树枝间以很快的速度爬行,发动攻击时更是凌厉而迅猛。因为一些毒蛇的缘故,长期以来蛇在人们心中一直形象不佳,实际上它们是一类演化得极为成功的爬行动物,能够在各种各样的生境中游刃有余地存活。在演化过程中,“青蛇”和那些生活在林下、洞穴或是沙漠等生境中的蛇类不同,选择了郁闭度高的森林,并在碧绿的枝叶之间演化出了鲜亮美丽、又具有伪装与保护效果的体色和各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只有了解它们之后,人们才会理解,这些美丽的“青蛇”其实并不恐怖,它们也不过是大自然中努力生存的众生之一。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早在《魏书·西域传》中,曾记有“冻凌山”,处于和田皮山西南通往古印度的道路上,另外还记录“阿钩羌国,……人行以绳索相持而度”。“阿钩”为“冰”之音译,古代从叶尔羌河上游经乔戈里峰附近的木斯塔山口,前往巴尔蒂斯坦希格尔河谷的旅行者,必然会看到喀喇昆仑山脉以乔戈里峰为首的一众雪峰,嵌空万仞,于是人们以“冻凌”这样形象的描述来命名,并载入史书。图为作者一行沿古道抵达乔戈里峰区域。只见这座世界级高峰傲然挺立天地之间,更显山河多姿。摄影/张称心
乔戈里古道 世界第二高峰下的秘道
摄影 / 张称心
除了大范围的水汽运动外,降雪蒸发也能有效增加空气湿度,促进瀚海雾凇的形成,很多沙漠戈壁中形成雾凇,往往也与降雪蒸发有关。图为轮台县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瀚海雾凇,积雪融化,露出黄沙,远处雾凇挂枝头,“玉树琼枝”扮靓瀚海黄沙,更显雄浑苍凉。一般来说,沙漠垄上雾凇要比垄间雾凇量大,这是因为垄上往往处于迎风处,垄间往往处于背风处,水汽想要与草木等物体表面接触,就必须通过风来输送,迎风处草木挂的雾凇也就要比背风处草木挂的雾凇量大了。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游蛇科树栖锦蛇属中的三种“青蛇”——绿锦蛇、灰腹绿锦蛇和尖喙蛇是相对冷门的蛇类。它们中最常见的是灰腹绿锦蛇,身体呈草绿色,头部两侧各有一道贯穿眼部的黑色横纹,因此在民间常被昵称为“黑眉青”(如图 摄影/乔轶伦)。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摄影 / 乔轶伦
说起雾凇,很多人都会想到松花江流域、黑龙江流域、庐山、黄山、衡山等地的冬日景观。但是雾凇却并非湿润和半湿润区的专属,在我国西北的沙漠戈壁中,依然可以见到雾凇景观,雾凇的出现让冬日的沙漠戈壁更显雄浑苍凉。瀚海常被用来指代无垠的沙漠戈壁,瀚海雾凇则专指沙漠戈壁中的雾凇景观。图为摄影师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拍摄到的瀚海雾凇,连绵的沙丘曲线下草木被装扮成“玉树”,甚为壮美。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而事实上它们的视力很差,捕猎时依靠的是眼鼻之间一对特殊的热源感受器——颊窝,只要猎物移动时产生一点热量变化,竹叶青蛇就能准确地发起攻击。出于对它们的恐惧,人们常常会打死竹叶青蛇,而受到它们“恶名”的牵连,很多体色为绿色的蛇类也都遭到殃及。虽然竹叶青蛇性情易怒,但这也无非是它们受惊之后的本能。通常情况下,与竹叶青蛇相遇时只要保持镇定,彼此大多可以相安无事。有时它们张开大口也并非是要攻击,而是像我们一样在打哈欠,为了拍到这个画面,摄影师足足等待了它半个多小时。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这是因为越细的枝条比面积越大,与水汽的接触面也就相对地越大,所能附着的尘埃凝结核就越多,进而更容易形成雾凇。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尉犁县墩阔坦乡的少数民族群众在雾凇中进行叼羊比赛,地面草枝上的雾凇量就要少于远处树上的雾凇量。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图片为摄影师在内蒙古的浑善达克沙地深处拍到的一棵正在挂上雾凇的树,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华北和西北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星空之下,水汽凝华,更添苍凉之美。摄影/赵振昊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摄影 / 赵振昊
2005—2020年我国每年出口松茸金额比较
纵观全球,除了中国和日本,美国、加拿大、朝鲜、韩国、土耳其等国家也是松茸的分布区。从2005年至2020年松茸出口量的图表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到日本的松茸数量最大,中国的松茸也最接近日本松茸的气味和外观。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一轮红日映得“玉树生花”
沙雅县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是塔里木河流经的区域。在今年冬末春初时,摄影师深入到了沙雅县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在一夜的等待之后,沙漠中的一片胡杨和梭梭等草木上尽挂雾凇,暖阳与玉树相映成辉,为苍凉的大漠增添了丝丝暖意。但这“玉树琼花”又有转瞬即逝之憾,红日映玉树虽美,却也会促使雾凇加速融化,欣赏瀚海雾凇,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摄影/沈久泉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摄影 / 沈久泉
漫天沙石中,“撞”出交配权
本跨页绘图/陈磊
许多牛科和鹿科动物的雄性头上都长有醒目的角,除了防御天敌,更是它们争夺交配权的利器。例如非洲的剑羚,雄性头部有一对笔直如西洋剑一般的尖角,它们会低下头“击剑”来决出胜负;雄性马鹿则将头顶如树枝般分叉的角纠缠在一起,在原地“摔跤”以分高下。而盘羊属的各种羊类则不同,雄羊螺旋形的大角更多地扮演着配重的角色,让身体前部的重心集中在头部,它们也因此发展出了“冲撞式”的争斗模式。以盘羊为例,每年秋末,雄羊会聚集在山谷中,在繁殖期开始前确立交配权的归属,战斗通常发生在实力相当的壮年雄性之间。确定对手后,它们会激动地喷着粗气,用超过40公里的时速撞向彼此,猛烈的冲击力让抵住地面的后腿在泥土中犁出一道道沟壑,激起漫天沙石,羊角相抵发出的巨大声响可以传至数百米之外,场面充满野性和张力。插画选用盘羊的帕米尔亚种,即“马可·波罗盘羊”作为代表。
盘羊 它与马可·波罗有何渊源?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
瀚海雾凇是难得一见的冬日奇观
虽然雾凇与雪在外形上相似,但二者却有显著区别。最直观的区别是:雪只能覆盖在草木上方,雾凇则可以缠绕在草木枝条上。雾凇的形成,充足的水汽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草木枝条上的尘埃作为凝结核,是水汽凝华发生所必需的吸引物质,风是源源不断把水汽输送到草木上的动力,当满足这些物质条件时,再遇到降温,雾凇就具备了形成的条件。即便是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雾凇也是罕见的自然奇观,在沙漠戈壁中就更难得一见了。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松茸学名松口蘑,属于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在我国,松茸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松茸根据大小、是否开伞(菌盖是否打开)、是否破损等标准,在国际市场上被分为48个等级,在国内市场分为A、B、C、D四个等级。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但这并不意味着盘羊是与山崖“绝缘”的,在食物短缺或是被天敌逼入绝境时,它们也不得不冒险挑战那些非常陡峭的环境。图中这群盘羊天山亚种拍摄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岗吉格山,它们正小心翼翼地在陡直的山岩间寻找植被(上图)。
盘羊 它与马可·波罗有何渊源?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
图为摄影师正在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拍摄瀚海雾凇。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寻找松茸需要好眼力,刚破土的松茸颜色与落叶和泥土的颜色相近,不易被发现
图是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的帕姆岭山上,当地藏族妇女帕姆卓玛找到了一株生长在青冈林下的松茸。松茸菌盖的颜色与泥土和落叶的颜色极为相近,很难被发现,而对熟悉松茸生长习性的当地村民来说,要有好眼力,还要记得松茸的菌窝。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盘羊 它与马可·波罗有何渊源?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
图为村民将刚采的松茸交给物流企业工作人员进行装箱。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盘羊 它与马可·波罗有何渊源?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
我国现有四种仙人掌属植物,分别是单刺仙人掌、梨果仙人掌、缩刺仙人掌和胭脂掌。这四种仙人掌属植物都是人工引种进入我国后逃逸扩散到野外的。在它们逃逸扩散的过程中,喜食植物果实的鸟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梨果仙人掌为例,橙翅噪鹛、戈氏岩鹀等鸟类啄食它们果实的同时,也会吃下种子,无法被鸟类消化的种子会随着粪便排出,但是此时往往已经被鸟类带离原产地。而且梨果仙人掌耐热、耐干旱,只要遇到水热条件合适的环境,种子就会萌发,然后迅速扩散繁衍,在新的植被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成为优势物种。本页插画/浩然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盘羊角的长度和直径也都会随之增长,由于帕米尔亚种的角形外扩,年长的雄性羊角常常可以盘卷至两圈甚至更多。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所记载的“角三匝”的野羊就很可能是指盘羊的帕米尔亚种,通常雄羊的羊角每盘卷一圈对应5岁左右,因此图中左侧的雄羊年龄更大。在雄性盘羊中,年长的个体一般在体型和体重上更占优势,地位也通常更高。喜欢生活在开阔环境中的盘羊性情机警又善于奔跑,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在我国盘羊的7个亚种中,只有帕米尔亚种的种群数量有相对准确的统计,约为3000只左右。对于盘羊的亚种分化以及许多行为的意义,也尚存很多疑问。
盘羊 它与马可·波罗有何渊源?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
9月份,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瓦龙乡的怒江河谷内,梨果仙人掌上挂满了或黄或绿的行将成熟的果实。这种原产于墨西哥的植物在横断山的干热河谷内已经逃逸形成野生种群,并成为当地植被群落中的优势物种。摄影/王宁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摄影 / 王宁
西北的沙漠戈壁深处,年降水量往往都在50毫米以下,是极端干旱地区。一些位于沙漠戈壁中的河湖在适当的条件下会为沙漠戈壁输送水汽,增加空气湿度,一旦遇到快速降温,在风的吹动下,水汽与草木等地表物体接触后,就有可能形成雾凇。在这个过程中,与河湖距离的远近往往能决定雾凇的多少,并且在草木迎风面,往往会形成更多雾凇,通过同一植株的多少,往往能判断出夜间风向。图为新疆尉犁县塔克拉玛干沙漠葫芦岛中的雾凇景观。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当地村民采完的松茸会被带到县城里的松茸交易市场,这里有松茸商贩收购松茸,他们通过闻气味、看外观来判断松茸的品质。由于松茸价格的高昂,在松茸的贸易链条上活跃着诸多松茸商贩。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的蓬勃发展,很多村民也尝试直播带货。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盘羊 它与马可·波罗有何渊源?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
梨果仙人掌因果实形状像梨子而得名,它原产于墨西哥,其果实是当地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湿度、温度和水汽往往能决定雾凇能否形成,以及雾凇景观等级如何。比如图中沙漠中出现了降雪,草木又被河湖环绕,水汽正在蒸腾,就极有可能形成瀚海雾凇。如果瀚海雾凇能够被预报,或许会成为干旱区一种新的能走入大众视野的景观。图为新疆尉犁县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罗布湖,湖中蒸腾的水汽和降雪后增加的空气湿度为瀚海雾凇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在松茸成熟的季节,凌晨4点村民寿生和爱人斯郎志玛已经起床,准备好一天的食物,上山去采松茸。他们从山脚下进入森林,差不多中午时分到达山顶,午餐就是简单的糌粑、大饼和酥油茶。这是当地采松茸人一天的生活,松茸的收入是他们一年主要的收入来源。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因为仙人掌资源丰富,所以当地的老百姓会采集比较嫩的肉质茎,用火将尖刺烧掉,然后切成细块喂给家畜。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图为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瀚海雾凇,胡杨树的枝条上挂满雾凇,但粗壮的树干上却鲜有雾凇(摄影/裴洪斌)。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摄影 / 裴洪斌
盘羊 它与马可·波罗有何渊源?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摄影 / 李婧
在沙漠中,由于积雪融化,增加了空气湿度,如果在夜间温度下降,在和缓的微风吹送下,空气中的水汽与沙漠中胡杨的枝条接触,便能快速凝华成雾凇,让整个沙漠深处千万朵“梨花”竞相怒放。当然,雾凇的出现时间也非常短暂,日出之后,随着气温逐渐上升,雾凇便开始飒飒飘下,极具动态之美。图为摄影师记录的尉犁县塔克拉玛干沙漠辽阔的雾凇景观和雾凇飘落时的美景(下图)。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无人机营地的松茸将被送往雅江县城的松茸产业园,工作人员将新鲜松茸搬运到冷库,之后松茸会在预处理中心,根据大小和开伞情况进行分拣。包装后,松茸将被送往全国的消费者手中。出口的松茸将被送往成都,在双流机场乘坐直飞日本大阪和东京的航班。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在电影《指环王》中,魔多军队攻破白城的巨型破城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撞锤头部安装了一个庞大而面目狰狞的金属狼头。艺术渲染往往有现实的原型——在中世纪的欧洲,用来攻城的冲车和破城锤前端确实会安装动物头部形象的木制或金属制锤头以增加撞击力,然而享有这份殊荣的不是狼,而是盘羊,很可能是盘羊属的欧洲盘羊,图中的木制盘羊头冲车保存于意大利的一处博物馆中。在德国、法国等地16、17世纪的版画中,也常能看到士兵推着安装有盘羊头撞锤的攻城武器向敌方城池发动进攻的场景。进入繁殖期前,雄羊那勇猛而野性的对撞可能给了古人强烈的震撼,使他们希望将这份力量带入战斗中,助己方攻克面前的坚城。
盘羊 它与马可·波罗有何渊源?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五境乡一处村寨里,一位村民正走过村头的仙人掌灌丛。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中生长的仙人掌与对岸高处的雪山相映成趣,展现了属于这片高山峡谷地区独特的植被垂直分布景观。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隆冬时节,草木凋零,但轻盈洁白的雾凇挂满枝头,为冰封的大地带来了晶莹之美。瀚海雾凇聚集空中的水分,融化后则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水源,这部分水分为冬季沙漠戈壁中的动植物提供着重要的补给,瀚海雾凇对于维持极端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雾凇的出现对于动植物来说,都是如“及时雨”般的存在。图为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博斯腾湖乡的戈壁上出现的雾凇奇观,一只鹅喉羚正在戈壁中活动(摄影/杨坤)。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摄影 / 杨坤
在怒江干热河谷中,随着海拔和纬度的升高,在河谷低处像大树一般的梨果仙人掌因为水热条件的变化,会逐渐演替成为密集的灌丛。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作为一种名贵野生菌,松茸有着独特的气味
松茸学名松口蘑,也称松蕈,因其生长在松林下且菌盖如鹿茸而得名。日本人酷爱松茸的气味,甚至认为松茸的气味会给人带来愉悦感。而欧洲人形容松茸有着臭袜子的气味。中国和日本的科学家曾对松茸气味的挥发性成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松茸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1—辛烯—3—醇、肉桂酸甲酯、3—辛酮和醋酸等化合物,复杂的气味成分或许就是松茸拥有独特气味的原因。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而在我国横断山干热河谷中,它们还处于野生状态,所以虽然花艳果鲜,密集成林,但是少为人知,也几乎没有得到当地社区的开发利用。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图为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中出现的雾凇,用来固沙的草方格上也挂满了雾凇(摄影/王紫颖)。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摄影 / 王紫颖
菌窝也称菌塘或菌床,是松茸破土而出的地方,一个菌窝一般会有1—3株松茸。挖出松茸后,将泥土盖好,菌窝还会长出松茸。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在西藏自治区察瓦龙乡附近的干热河谷中,梨果仙人掌长成四五米甚至六七米高的大树,牛羊等家畜将低处的肉质茎蹭掉后,只留下底部粗壮的树干。在国内其他地方,梨果仙人掌多数会长成灌丛类型的群落,所以怒江干热河谷中的这种大树类型的群落堪称独树一帜。摄影/李婧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摄影 / 李婧
松茸质地娇嫩,运输不慎很容易受到损伤。村民一般将采挖的松茸带下山,到松茸市场进行销售。现在物流企业在帕姆岭的山顶设置了无人机营地,利用无人机将新鲜的松茸送到山下的基地,解决了松茸下山“第一公里”的运输问题。图为俯瞰海拔4120米的雅江县帕姆岭寺无人机营地。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松茸冒出土壤的部分被称为子实体,这是它繁殖时产生的结构,松茸菌盖下方的菌褶里存储着用来繁殖的孢子。在繁殖期以外的时间,松茸以菌丝的形态生活在土壤里,菌丝在土壤中并不是独自生长,它会和壳斗科、松科的植物建立一个菌根结构,共生在一起。松茸的菌丝和植物的根系形成菌根一般需要5—6年,而共生的树种树龄也要在20年以上,才能为松茸的菌丝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科学家至今仍未能破解松茸和植物之间的共生机理,因此松茸还不能实现人工栽培,这也是其价格高昂的原因。绘图/许悄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梅里雪山 火烧云
火烧云是被朝霞或者晚霞渲染成金色、橙色、红色等暖色的云彩,空气特别清澈的地区更容易出现高品质的火烧云。巧的是,滇西北不仅多山而且空气透彻,所以具有悦目色彩的云特别常见。在大理或者丽江,高山耸立城边,总会遮挡住一部分彩云;而香格里拉市市区周边相对平坦,人们在游览时常能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彩云也就更容易被人发现。
滇西北 国内赏云好去处
我国历史上对松茸食用的记载并不多见,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元祐年间唐慎微编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书中记载:“松茸因生于松树下,菌蕾如鹿茸,故名‘松茸’。”松茸生长的区域也有很多其他种类的野生菌,松茸并没有俘获人们的味蕾。出口至日本后,松茸的价格不断攀升,2021年9月上旬,出口日本松茸的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1620日元,约合人民币670元。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松茸营养价值报道的增多,松茸开始受到国内食客的关注,松茸的贸易也逐渐从出口转为内销。一些餐厅推出了松茸宴,松茸鸡汤、松茸刺身、冰镇松茸、松茸酱等菜品呈现在餐桌上。每年松茸上市的季节,人们也会将其作为赠送亲友的礼品。左图为在松茸产地雅江县当地很受欢迎的松茸面。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看加强版荚状云,一定要去大理
大理的荚状云,常是荚状云当中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少数。比起普通的飞碟状的荚状云,大理的一些荚状云,简直是“荚状云PLUS”。由于苍山东侧的洱海提供了丰沛的水汽,大理的荚状云常可以在这些额外水汽的补给下增长出更加夸张、更加低垂的结构,具有如同龙卷风状(如图 摄影/Zhang Shi Ruo)、滚筒状、粗糙破烂状(下图 摄影/王燕)等奇异的外观。对赏云爱好者来说,这样的云“有妖气”,并且是少见的特例,因而其倍受追捧。能够见证到这样的奇云,会被赏云爱好者视为云彩收集活动中的巨大成就。
滇西北 国内赏云好去处
独龙江的森林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森林之一。不同层次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繁茂而立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众多植物通过呼吸与蒸腾作用又将大量水汽不断排放并汇聚于低空,这就为森腾云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即使在近期并无降雨的干燥晴天里,我依然能看到林区不断冒出许多小云团,仿佛直接看到了森林在呼吸。图中的滑坡区域,由于森林遭到自然灾害的破坏,则没有森腾云出现。摄影/计云
独龙江畔 林中升起“森腾云”
松茸在日本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甚至被推到至高无上的珍品之列
日本有着漫长的松茸食用历史,早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奈良时代就有关于松茸的记载。日本历史上,松茸是用以进贡天皇和贵族的珍品,普通人食用松茸也是一种精英式的享受。每年秋季松茸上市后,日本各大超市和商场等都会将松茸摆放在最为抢眼的位置,用以招揽顾客。松茸的价格从每公斤2万到12万日元不等,约合人民币1000元到6000元。
松茸逆袭记 从中国深山到日本餐桌
高山赋予了天空更多的云,是因为许多种类的地形云都依托于山地而产生。山地的地形云多,还容易造就云隙光景观,光柱从云缝中射下,有时颇有神圣感,被人们称为“耶稣光”;山峰密布的地方,本身也可以直接由地形塑造类似的丁达尔光柱现象,称为山隙光,属于广义的云天景观。
滇西北 国内赏云好去处
若是山下的湿润空气稳定飘浮、缓缓上升,它并不能翻越高山,但可以在半山腰凝结出一条云雾带,就像洁白的哈达,这种“山缠腰”景观,属于地形层云。山缠腰
滇西北 国内赏云好去处
滇西北的云,不断产生惊喜与奇迹
滇西北不但盛产“教科书级”的“特殊湍流云”,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更加特殊的情况。本图中,荚状云本身呈现出类似马蹄云那样的“U”形,但它不是马蹄云,二者有着迥异的原理且不可共存。我们很难完全猜透天空中某一时刻到底发生了多么特殊和罕见的微气象条件,才塑造出如此与众不同的奇云。而滇西北云彩的这种多变性、意外性,是云彩惹人喜爱的原因之一。天空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惊喜,值得人们去关注和守望;我们又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知道”,这激励着人类不断地探索和进步。
滇西北 国内赏云好去处
丽江 典型荚状云
在丽江很容易看到许多“教科书级”的荚状云。多山的环境容易塑造荚状云,而如果视野开阔,人们还有机会看到不同云属的荚状云分列在天空不同高度。图为荚状层积云与荚状卷积云同框。它们看似形态相似,但其实所在高度可能相差超过一万米。更高处的云,总是比低云更晚迎来晚霞时刻,或者更早获得朝霞的彩色。正因如此,人们才能够看到这样色彩不同、错落有致的云霞景观。
滇西北 国内赏云好去处
洪水期过河是相当艰险的。1895年7月,瑞典人斯文·赫定在他称为“帕米尔高原南部地区环游”的探险考察中,曾经试图找到一条通行叶尔羌河上游的可行道路,可惜他的努力最终徒劳无功。因为在每一次询问路线时,他所得到的回答都是相同的:在夏季时分从任何地方都无法渡过叶尔羌河。克勒青河的水量没那么大,但是也有其惊险之处。图为作者一行沿克勒青河谷徒步上溯,行至木斯塔河与克勒青河汇流处时,因洪水期水流量大而骑骆驼过河。摄影/顾吉峰
乔戈里古道 世界第二高峰下的秘道
摄影 / 顾吉峰
气流在翻越山峰时变得更冷而凝结成云层,云层就像覆盖在山顶的棉毯,或如山顶戴“雪”,这种云属于地形层积云(摄影/计云)。
疏勒河流域的地势西低东高,仿佛是一个天然的长“滑梯”,让疏勒河有了与众不同的“西流”个性,河西走廊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赋予了它春汛、夏洪、秋平、冬枯的特质。西游的疏勒河,每一滴水都携带着岁月的传奇,其河道的摆动、尾闾的退缩,都是影响河西走廊历史的重要因素。图为疏勒河出祁连山后形成的河西地区最大、最完整的洪积扇。历史上,疏勒河曾在扇面上形成过不同方向的地表径流。此外,布满砾石的洪积扇地下也隐藏着无数道潜水,在砾石以下穿行几十公里后,在地势较低的扇缘遇到阻碍(如较密实的泥土层或岩层等),形成泉水转化为地表径流。摄影/张洪忠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张洪忠
从地理上探究,乔戈里古道所在的叶尔羌河上游区域处于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之间的构造接触带上,这里海拔约3000—4000米,高原河流发育,支流纵横。沿河行走,可见河道时而开阔,时而狭窄,且常能见到两河汇流的景象。以克里满河与克勒青河交汇处为例,河流在此处由向北流转向东流,呈近130°的急转弯。水量大时,河水还可能将道路冲毁。在2021年的考察中,作者一行就因为这一原因,不得不止步于克勒青河与布拉尔杜河的交汇处,而这里正是星峡尔山口道的关键节点。摄影/周羽挺
乔戈里古道 世界第二高峰下的秘道
摄影 / 周羽挺
马蹄云 在丽江边的雪山仿佛触手可及
赏云和观鸟有些相似之处,离得远,往往就看得不够过瘾;离得近,则观感就更加令人愉悦了。一般地方的马蹄云都高不可攀,因而人们只能稀奇于其特殊的形状,而难以获得足够震撼的观感。但是,丽江附近雪山上的马蹄云有些与众不同,其特殊性在于“离得近”。赏云者和旅行者常能在玉龙雪山和马蹄云“面对面遭遇”,这时马蹄云看上去异常巨大,令人啧啧称奇。
摄影/马典
玉龙雪山 标准而硕大的马蹄云
疏勒河古称冥水,“冥”字有幽暗、神秘之意,而疏勒河的神秘和隐身也给历史留下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谜团,以及繁荣与冷寂、浩渺和干枯的大戏。河道的变迁引起水资源的消长、绿洲的盈枯,也在疏勒河中下游的戈壁荒漠上留下了诸多“风干”的古城、古耕地与渠坝遗址。
图为瓜州锁阳城附近的古渠道遗迹,规模庞大,可以看出当年绿洲的繁荣。摄影/赵勤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赵勤
银河西落,与河曲水天相接
开都河蒙古语称“开都郭勒”,属于天山中部焉耆盆地内陆河流,上游流淌在水草肥美的开阔盆地中,水量丰沛,全长约500公里。开都河上游地势平坦、河谷开阔、河道蜿蜒,犹如笔走龙蛇,素有“九曲十八弯”的美誉。站在观景平台上向远处眺望,迂回曲折的开都河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蜿蜒穿梭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上。为了拍摄银河与开都河河曲水天相接的画面,摄影师在“九曲十八弯”附近一直守候到凌晨三点多,拍摄到了“银河落入九曲”,即西落的银河与开都河“九曲十八弯”的延伸点相接时的画面。
他把科学摄影与“撒狗粮” 结合起来了
清朝政府曾在乔戈里古道区域兴牧垦荒,并兼守卫边卡地带。一些外国探险家也曾对此处进行过相关探察,并有详细描述。1889年,英国人荣赫鹏来到这里,他发现位于叶尔羌河上游的热斯喀木河谷非常肥沃,也曾翻越阿格勒达坂,走通了木斯塔山口道,同时也探察了星峡尔山口道。他对这次行程做了详细记述,其中这样描述乔戈里古道一带的地形山势:“顺河而行,山势渐束,河窄如涧,南北频渡,水没马腹,忽睹高山。”如今沿古道而行,或翻越山岭,或沿山崖而行,一路上颇为艰险。图为驼队经过木斯塔山口道区域的悬崖(本图 摄影/顾吉峰)和天池(下图 摄影/刘立志)。
乔戈里古道 世界第二高峰下的秘道
摄影 / 顾吉峰
形态更加夸张的“特殊湍流云”
“特殊湍流云”在以前一直被归为“荚状云的消散状态”。英国人和日本人分别为这类云取过一个名字,但截至目前,它们都还没有获得国际公认的命名。在将来,这类云有可能被世界气象组织承认并进行科学描述,继而成为一种新的云彩类型。这种特殊的云“颇具妖气”,很受赏云爱好者的关注青睐。要想看到它,前往滇西北是很好的选择。摄影/张建伟
作为一个“追星星的人”,需要掌握一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以及足够硬核的摄影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星空、地景与人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在兼具艺术性的同时又能够保证科学性,真实地记录下浩瀚宇宙亿万年时光中精彩的一瞬。然而,一张瑰丽璀璨的星空照片背后,需要一个庞大的后期工程量作为支撑。为了抓拍到流星,摄影师通常需要五六台相机同时拍摄,一晚上就会产生上万张照片,然后再从这些图片中把有流星出现的画面挑出来,再对准星点,将流星一张张添加,最终才能形成一张成功的天文摄影作品。2022年5月30日,为了拍摄“武仙座τ流星雨”,摄影师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驾车出发,耗时10小时终于抵达图木舒克市。不料,当晚沙尘暴爆发,便立即决定连夜赶往阿克陶县木吉乡,继续第二天的拍摄。经过充分的准备,终于在木吉火山口见证了武仙座τ流星雨在星空中绽放的美妙瞬间。
他把科学摄影与“撒狗粮” 结合起来了
据考察所见,岔河口是一处交通要塞,目前可见三种渡河方式,一处是上世纪60年代山区常用的简易过河工具——挂在钢缆绳上的铁筐;一处是上世纪80年代由政府修建的钢缆吊桥,现在,当地居民还常经由钢缆吊桥穿行于两岸;另一处是可以行车的现代钢架公路桥(摄影/阎旭光)。
乔戈里古道 世界第二高峰下的秘道
摄影 / 阎旭光
形态更加夸张的“特殊湍流云”
“特殊湍流云”在以前一直被归为“荚状云的消散状态”。英国人和日本人分别为这类云取过一个名字,但截至目前,它们都还没有获得国际公认的命名。在将来,这类云有可能被世界气象组织承认并进行科学描述,继而成为一种新的云彩类型。这种特殊的云“颇具妖气”,很受赏云爱好者的关注青睐。要想看到它,前往滇西北是很好的选择。
摄影/李柏
与很多蛇类不同,绿瘦蛇的瞳孔形状是一条横纹(上图),这样的构造能增大视野范围,也给了绿瘦蛇出色的立体视觉,能准确判断猎物所处位置的上下左右,果断地发起攻击。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生长和变迁的河流之树:疏勒河的新“西征”
据历史地理学者的研究,疏勒河汉代之前曾流至罗布泊,之后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它的西征之路节节败退。2000多年的时光中,疏勒河不断“变脸”,主要趋势是一个“退”字——主流缩短、湖泊干涸,绿洲变成荒漠。近年来,疏勒河上游来水较为丰富,伴随着灌区节水、水库释放更多生态水、古河道恢复与归束地推进,疏勒河重启西征之路,河水突破几十年来水尾的界限,向西推进了近200公里。
图为十多年前保护区人员在哈拉诺尔进行科考时的情景。当时此湖已干涸了几十年,唯有湖底砂砾中夹杂的少许螺壳,证明着它波光粼粼的过往。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虽然喀喇昆仑山地理条件恶劣,但古代先民不畏艰难,沿河谷翻越山口经行往来,进行商贸活动与文化传播。这里的河谷通道作为重要对外通道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地和南亚次大陆之间的交通往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为地质变迁造成冰川堵塞通道以及躲避匪患、地缘区域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选择不同的山口过往。图为驼队通过河谷通道进入木斯塔山口道区域。摄影/刘立志
乔戈里古道 世界第二高峰下的秘道
摄影 / 刘立志
翠青蛇:它最有可能是“小青”的化身
在我国分布的20种符合“青蛇”定义的蛇类中,翠青蛇的外表可能是最接近人们对故事中“小青”预期的,它是我国最常见的翠青蛇属物种,广布在长江以南的山林中。翠青蛇通体纯绿,几乎没有杂色和斑纹,盘卷在树枝上时如同一条碧绿的缎带。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图为瓜州芦草沟。历史上这一带曾河湖湿地连绵,今天的水量已大大减少。摄影/黄晓虎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黄晓虎
灰腹绿锦蛇性情谨慎,爬行过程中会时不时直立起上半身模仿草叶摆动的姿态。尽管和翠青蛇一样为无毒蛇,灰腹绿锦蛇在受惊时却会张开大口,摆出明显的攻击动作。它的近亲尖喙蛇可以说是我国分布的“青蛇”中外形最为奇特的一种。整体而言,尖喙蛇和灰腹绿锦蛇比较相似,但在吻端长有一只前伸的“角”(摄影/乔轶伦),这实际上是它们吻端鳞片凸起形成的,具体的作用是引诱猎物还是借此拟态尚不得而知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摄影 / 乔轶伦
近几年来,伴随着疏勒河西流长度的延长,尾闾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群落得到恢复,原野呈现出勃勃生机。不仅哈拉诺尔重现碧波,还出现了新的湖泊艾山湖。
图为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与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正在布设红外相机,对疏勒河干流—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段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黄晓虎
绿瘦蛇:林间一根“藤”
在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丛林中,生活着一种长着“尖脑袋”的蛇类——绿瘦蛇。它们的吻部尖、向前突出,颈部纤细,整个头部显得比较狭长。绿瘦蛇的身体瘦长,背部是鲜亮的翠绿色,夹杂着一些白色和黄色的斑纹,盘卷在树枝或草叶上的时候如同一根绿藤,例如这条静静趴在乌毛蕨叶片上的绿瘦蛇(如图),如果不加留意,很容易与它擦肩而过。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乔戈里峰区域自然环境险恶,交通不便,人迹罕至,近年来,人类对此区域的探索主要是登山活动和喀喇昆仑南、北侧的商业徒步探险活动,目标只有一个——去拜望乔戈里峰。然而,乔戈里峰下的古道却少有人知。在历史时期,叶尔羌河上游与印度河上游都一直有路通行,古道经行于喀喇昆仑山谷间,也穿过乔戈里峰下的山谷。这些古道连接起在不同山沟谷地中聚居的人群,是人们的生命线。图为行走在乔戈里古道上的驼队。摄影/赵磊
图为沙尘暴来袭时,在库姆塔格沙漠边缘哈拉齐湖畔避风的大白鹭群。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根据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周宏飞研究员于2018年初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做的几次有雾凇出现时的观测记录,枝条的粗细、长度和冠层高度都会影响到雾凇量。往往冠层越高、枝条越细越长的草木挂的雾凇就越多(见图表),并且1.5厘米直径以下的枝条更容易挂上雾凇。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当摄影师屏住呼吸用微距镜头拍摄它那对有神的大眼睛时,这条盘卷在树枝上的绿瘦蛇也谨慎地注视着拍摄者(如图)。绿瘦蛇是一种性情比较温和的蛇类,很少张口咬人。它们的毒牙位于口腔后方,属于后沟牙毒蛇,而且毒性也比较弱,一般不会危及人的生命。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有研究表明,历史时期,从我国叶尔羌河上游地区通往巴尔蒂斯坦的道路大都源自克勒青河谷,克勒青河的部分支流河谷是重要的对外通道。其中,清代记载的木斯塔山口道曾被认为是最佳路线之一。在克勒青河谷的无人区,作者所在的考察队发现了石围、石垒等遗址,表明克勒青河谷是古代塔什库尔干地区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这也是克勒青河谷无人区目前仅见的文化遗存。图为考察队在克勒青河谷遭遇大风。摄影/吕俊
两只斑羚在长有仙人掌的悬崖上相遇和交流,梨果仙人掌选择了干热河谷,干热河谷也同样选择了它们。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从源头到尾闾,疏勒河可分为径流形成区(源头至出山口)、径流散失区(出山口至尾闾),在径流形成区,疏勒河融化的雪水汩汩流淌,劈开大山,形成百里疏勒峡谷。左图为在祁连雪山脚下静静流淌,积蓄力量的疏勒河河源区水流(摄影/王亚虎)。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王亚虎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疏勒河是一条美丽的河,一路编织出众多自然胜景,河畔的各类历史遗址也星罗棋布。疏勒河出山的昌马峡口以上为上游,出山口至双塔水库为中游,双塔水库以下为下游。上游多为漫长的高山峡谷,最后一站是昌马盆地,河水浇灌出被誉为“天境昌马”的昌马盆地绿洲。右图为疏勒河百转千回、蛇行龙游的上游曲流(摄影/王亚虎)。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王亚虎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竹叶青蛇:名声最坏的“青蛇”
“竹叶青蛇”并非特指一种毒蛇,而是而蝰科蝮亚科下的一类体色以绿色为主的树栖毒蛇,全球共有50多种,我国分布有12种,其中11种的体色都是翠绿色。竹叶青蛇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毒蛇,因此也成了伤人案例最多的毒蛇。它们双眼“犀利”,在逆光拍摄下更是显得凶神恶煞。而事实上它们的视力很差,捕猎时依靠的是眼鼻之间一对特殊的热源感受器——颊窝,只要猎物移动时产生一点热量变化,竹叶青蛇就能准确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黄色素缺失的它,成了一条真正的“青”蛇
蛇类的体色取决于体表真皮层内几种色素细胞的组合,具体到“青蛇”这个类群,它们的真皮层主要含有黄色素细胞和虹色素细胞两种,前者呈现黄色或橙色,而后者因为反射短波长的蓝光而呈现蓝色,二者叠加就是各种“青蛇”体表绿色的由来。生物有时会因基因突变造成色素缺失而出现白化症状,蛇类也不例外,不过这种现象比较罕见,然而在大自然中,更为罕见的是只缺少其中一种色素细胞的现象。与从海芋叶片后方凝视着摄影师的正常体色福建竹叶青蛇相比,眼前的这条福建竹叶青蛇通体呈青蓝色,虹膜也不是醒目的红色,这是由于它缺失了黄色素细胞。在作者与蛇类打交道的20余年里,只见过这样一例,它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青”蛇了(下图 摄影/乔轶伦)。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在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素贞”与“小青”是由一白一青两条蛇修炼成人形。不过在大自然中,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化蛇个体还是比较罕见的,但“青蛇”却是我国南方,特别是常绿阔叶林等生境中常见的蛇类,按照狭义的理解,它们指的是体色主要为绿色的蛇。我国分布的“青蛇”中,竹叶青蛇是最常见的一类,截至目前,这个名字包含了11种通体翠绿的毒蛇,白天它们通常在阴凉的草丛或树洞里隐藏,体色能帮助它们完美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到了夜间,它们会守候在树枝等位置等待猎物经过。在广东省佛山市的西樵山,摄影师夜晚在山路上行走时,与一条恰好也在“过马路”的白唇竹叶青蛇不期而遇,这条受到惊吓的“青蛇”立刻盘起上半身,将颈部弯成“S”形,摆出一副攻击的姿态。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立体视觉:当你在观察它时,它也在观察你
绿瘦蛇的头部两侧有一对大得不成比例的眼睛,如同两颗晶莹剔透的玻璃球(如图)。这种日行性的树栖蛇类依靠极为发达的视力捕捉壁虎、小鸟等猎物为食。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和许多蛇类一样,它们也依靠吐出“信子”来感受周围环境中的信息(如图)。由于体色漂亮又性情温顺,这种蛇经常被人私自捕捉饲养,但它们食谱特殊,只吃泥土中的蚯蚓和昆虫,人工饲养死亡率很高,而且属于违法行为。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疏勒绿藤上的果实:绿洲、田园和古今城镇
在气候干旱的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的存在意义重大,它宛如一条携带着勃勃生机的大动脉,养育了城池、田园和文明。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便萦绕在疏勒河水系两岸。今天,疏勒河沿线绿洲也是甘肃最大的自流灌区。
图为疏勒河三道沟的田园绿洲。摄影/王亚虎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王亚虎
图为疏勒河下游的胡杨林,水流挥洒出戈壁中的一抹亮色。摄影/王亚虎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王亚虎
因下游断流而“分别”多年的支流党河与疏勒河干流再次“重逢”。摄影/王亚虎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王亚虎
图为敦煌戈壁上的“湖泊新星”艾山湖,水面出现时间晚于哈拉诺尔,为哈拉诺尔水满溢出后继续西流而催生的新湖泊。摄影/王亚虎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王亚虎
乔戈里古道 世界第二高峰下的秘道
摄影 / 刘立志
矮岩羊会用羊角不停地蹭仙人掌,把上面的尖刺磨掉之后再大快朵颐。仙人掌会为矮岩羊、斑羚、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水分,而这些动物同时也会帮助它们把种子带往更远的地方,从而实现种群的扩散。
梨果仙人掌 原产美洲, 为何能在横断山干热河谷欣欣向荣?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新疆的西南部,地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4800米左右分布着大片的高山草甸。尽管这里高寒缺氧,依然生活着许多种类的野生动物,盘羊就是其中之一。雄性盘羊的头顶长有盘卷的螺旋形大角,这也是“盘”羊中文物种名的由来。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的是盘羊的帕米尔亚种,13世纪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在自己的游记中记述了这种动物,因此它也被称为“马可·波罗盘羊”。和盘羊的其他亚种一样,马可·波罗盘羊在非繁殖季有着分群生活的习性,雄性通常聚在一起活动,而雌性则带着羔羊四处移动觅食。
盘羊 它与马可·波罗有何渊源?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
既能沿着山坡飞奔,也能偶尔攀上山崖觅食
不同于北山羊和岩羊这些“峭壁行者”,盘羊的身体构造并不适合攀爬陡峭的悬崖绝壁。它的体型和体重都远远超过北山羊和岩羊,修长的四肢也使得身体重心过高,在悬崖上活动比较危险,更适合快速奔跑而非攀爬。通常盘羊喜欢在视野开阔的缓坡活动觅食,时刻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一旦有雪豹和狼这样的天敌出现,它们便聚集在一起,依靠速度摆脱对手,即使在海拔4200米的高山草甸,它们也能疾步飞奔(摄影/范书财)。
盘羊 它与马可·波罗有何渊源?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
摄影 / 范书财
为了觅食,它们在荒野中游荡
当栖息地的食物资源减少时,盘羊会结成大群迁徙,寻找新的觅食场。因此,盘羊群会不时跨越国境活动,图中这群盘羊的天山亚种拍摄于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由亚成体、羔羊和雌羊所组成的母子群。成年雌羊忍受着冬季的严寒,谨慎地护卫着队伍中的弱小个体,踏着积雪四处寻觅食物。其他一些跨境分布的盘羊亚种,例如帕米尔亚种和哈萨克亚种,也会往返于我国和塔吉克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之间。长途迁徙的习性为盘羊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难题,因为在一些中亚国家,狩猎盘羊是合法的行为,经常有雄羊因其霸气的螺旋形大角而遭到猎杀。
摄影/Eric Dragesco/NPL
盘羊 它与马可·波罗有何渊源?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
近年来,对云的关注与欣赏为自然爱好者们开辟了新的热门话题。本文作者常年关注并组织国内云与天象的影像收集工作。根据他的收集与整理,发现云南西北部常会出现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云景观:大理的加强版荚状云、丽江的马蹄云以及命名尚有争议的特殊湍流云等。这些精品奇云为何值得欣赏?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本篇报道将会逐一展开解读。
滇西北 国内赏云好去处
彩色的云,通常包括虹彩云和火烧云。虹彩云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彩祥云”,多山地区最容易出现虹彩云。香格里拉市 虹彩云
滇西北 国内赏云好去处
英仙座流星雨,绚烂烟花下的婚纱照
为了拍摄这张英仙座流星雨下的婚纱照,摄影师与妻子精心准备了很久。这次拍摄的主要难点在于需要寻找一条能够与银河垂直相接的道路,他们提前一年出去踩点,终于在阿尔金山红柳沟找到了这条公路。然而这样的拍摄对天气(保证一定的晴天率)、灯光(LED灯光的开关时间)、人(站立不动)的要求都很高,其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拍摄结果都会以失败告终。在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他们带着婚纱,从广西南宁出发,到达甘肃酒泉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最终完成了这次星空下的婚纱摄影,实现了心目中理想的构图。画面中公路的方位与银河在天际垂直相接,银河的尽头便是英仙座流星雨的辐射点,流星如烟花一样四处绽放。也许是为了营造一种“雨”的感觉,也许是为了用伞上的LED灯珠照亮两人的脸部,也许二者的意图都有,摄影师还特意准备了一把雨伞,看画面,伞造成的效果还真不错。
他把科学摄影与“撒狗粮” 结合起来了
在大理,人们有时能看到一种特殊的云街景观,和传统意义的云街很不同,我们至今尚未在其他地点见到过类似景观频发的情况。大理的特殊云街,看上去就像一排保持秩序排队的人(摄影/李谦)。
满洲里大草原“带食日落”,太阳只露尖尖角
2021年6月,当年首场日环食在天幕上演。由于本次环食带主要发生在靠北极地区,在我国境内,仅中西部、东北偏西地区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一些地区可见“带食日落”,即下午接近日落时,日食才开始发生,而日食尚未结束,太阳就已经下山了。此外,越靠近我国北部地区,太阳被月亮遮挡的面积就越大,日偏食的食分就越大。在内蒙古满洲里市,最大食分可达0.6左右,此时的太阳会像弯弯的月牙一样悬挂在地平线上方。通过逐条制定拍摄计划,及不同地方多次踩点和模拟试拍,摄影师最终选择在满洲里大草原进行拍摄。图中“带食日落”的神奇一幕,发生在太阳完全落入地平线以下的前几分钟,此时的太阳因为受到月球的遮挡,只余尖尖一角,形状恰似露出海面的鲨鱼背鳍。摄影师和妻子在这“一角阳光”前留下了一张极为难得的“狗粮”照。
他把科学摄影与“撒狗粮” 结合起来了
有时“排队云”从左到右,出现云的高矮程度的渐变,变得越来越高的积云,就像是进化论中“从猿到人”的插图一样(绘图/张睿),相当有趣。
滇西北 国内赏云好去处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张玉飞
在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守望双子座流星雨
2021年12月中旬,一年一度的年终“盛宴”——双子座流星雨如约而至,广西居然迎来了难得的晴天。摄影师与妻子来到了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与星空爱好者一同观赏年终的宇宙焰火——双子座流星雨。这座公园,以花岗岩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花岗岩石蛋地貌著称。通过提前踩点,他们最终将机位定在悬崖边一块裸露的巨石上,这个角度的花岗岩石蛋形态最佳,并且可以拍摄到石蛋地貌与天空中爆发的流星雨和璀璨的银河同框的画面。通过这个画面,摄影师希望能展现出人与自然、星空和谐而美丽的场景。
他把科学摄影与“撒狗粮” 结合起来了
大河上下:一座敏感的水资源天平
在来水量大体恒定的情况下,疏勒河上下存在着一座敏感的水资源利用和分配的天平。上世纪60年代以来,疏勒河水系上下修建了昌马水库、双塔水库、党河水库和榆林河水库等设施。几大水库截留河水,虽然滋养灌溉了沿途灌区农田,却也给下游尾闾区带来了湿地退化、植被死亡、沙漠化加剧等生态问题。近年来,增加释放生态用水,促进生态修复也成为沿途水库的重要任务。图为水色如碧的昌马水库。摄影/赵勤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赵勤
世界上的“青蛇”:相同与不同
在世界范围里,营树栖生活的绿色蛇类其实不在少数。在东南亚广袤的热带雨林中,铠甲蝮属的蛇类就是典型的“青蛇”,例如在加里曼丹岛常能见到的半环铠甲蝮(摄影/乔轶伦),它的近亲韦氏铠甲蝮还被供奉在马来西亚槟城的蛇庙中。很多时候,相似的体色给了人们一个错觉,认为“青蛇”都大同小异,事实上尽管它们大多属于树栖蛇类,适应环境的方式却千差万别。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摄影 / 乔轶伦
疏勒河之变 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摄影 / 黄晓虎
天舟二号箭轨,如焰火般点亮天穹
2021年5月29日,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成功升天。为了拍摄这次天舟二号火箭发射任务的箭轨,摄影师在发射场周围寻找视野开阔且没有遮挡的地方进行拍摄,最终选择在距离发射中心30公里的水库附近布设机位。在火箭发射的瞬间,摄影师便按下快门,通过足足6分钟的长时间曝光,最终完成了这张照片。由于火箭发射当天云层厚重,画面中虽仅曝光出零星的星轨,但不远处火箭的发射轨迹呈流线型从地面延伸至远方,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如焰火般点亮天空,消失在天际末端。
他把科学摄影与“撒狗粮” 结合起来了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摄影 / 乔轶伦
在“日月见证爱情照”系列中再加一张火箭照
2021年12月23日,“一箭双星”——现役最高火箭长征七号改载着试验十二号卫星01、02星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在摄影师眼中都是“天文摄影”的一部分。在自己的“日月见证爱情照”系列中出现中国的火箭发射人造卫星的场景,一直是摄影师的追求。为了拍摄这张照片,摄影师事先多次踩点、预先模拟,因为机会只有短短的几秒钟。由于有无数次拍摄流星雨、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的经验,这次摄影师终于在火箭升空的瞬间,留下了这张火箭与人近于1∶1等高的珍贵画面。
他把科学摄影与“撒狗粮” 结合起来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澳洲的绿树蟒( 摄影/乔轶伦),它与南美洲的翡翠树蚺在外形上非常相似,都是粗壮的绿色大蛇,行为上也都喜欢盘绕在树上静静等待猎物,但二者在鳞片大小、唇窝数量以及习性上都有区别,而且生殖方式一为卵生、一为卵胎生。
青蛇传 谁是“小青”的原型?它们生活在哪里?
摄影 / 乔轶伦
通过科学摄影,月亮仿佛来到了你的跟前
月亮自古以来被赋予了很多神秘而浪漫的意象,无数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如玉兔捣药、嫦娥奔月、吴刚折桂……这张图片被摄影师取名为“月亮代表我的心”,图中一轮皎洁的明月如硕大的玉盘挂在天边,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月亮之下,摄影师和妻子牵手而立,对月遥望,画面美好而浪漫。这样一张引来无数人羡慕的照片,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其实这是摄影师通过科学严谨的计算的结果。2021年5月25日,摄影师和妻子来到福建福州福清市的大姆山草场,为拍摄之后的月全食做前期的踩点和准备工作。经过计算,摄影师在距离人物520米的地方设置好机位。此时,月亮从海平面上方缓缓升起,摄影师按动了快门。由于这天正值农历十四,月相几乎为满月,加上天气十分晴朗通透,在900毫米长焦镜头下,月亮被无限拉近,使得月球表面的凸凹形态得以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他把科学摄影与“撒狗粮” 结合起来了
摄影师顶着寒风与高反,第一次在川西拍下了双子座流星雨
2017年,摄影师第一次去川西拍摄双子座流星雨,从雅哈垭口向东边望去,远方30公里就是贡嘎雪山。当夜幕降临时,猎户座和双子座从贡嘎山的方向缓缓升起,在双子座流星雨辐射点的周围,越来越多的流星划过天空。当流星雨极大值来临之际,摄影师带着氧气瓶顶着零下十几度的寒风和头疼欲裂的高反连续拍摄5个小时,终于在海拔4463米的雅哈垭口拍到了贡嘎雪山上壮观的双子座流星雨。
他把科学摄影与“撒狗粮” 结合起来了
2020年6月21日,我国迎来难得一见的日环食。那天正好是父亲节,为了纪念与妻子结婚五周年,同时也是人生中第一个父亲节,摄影师特意策划拍摄了这张与日环食同框的画面。要想拍出人物出现在日环食中的照片,需要拍摄者、被摄者和太阳三点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尤其当太阳处于比较高的角度时,就需要被拍摄的人站在很高的高楼上,拍摄者在低处仰拍,中间距离数百米且不能有任何遮挡。而要想拍出太阳大、人小的感觉,相机机位还要距离楼足够远才能实现。通过软件模拟当日太阳的路径,以寻找角度,最终确定需要找一栋高170米左右的高楼,同时相机与高楼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在300米左右,才能实现这个画面。为了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他们还准备了架梯以防高楼的边沿遮挡,拍摄时需要佩戴安全绳以保证人身安全。拍摄当天他们还找来一台升降机架上望远镜和相机找寻角度以确保万无一失……在精心的策划及准备下,摄影师最终使用900毫米的天文望远镜,顺利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在网络上作为“狗粮”撒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被网民称之为“一照封王”,这张照片也牢牢地奠定了摄影师“狗粮王”的地位。
他把科学摄影与“撒狗粮” 结合起来了
乔戈里古道由三条古道组成,分别是热斯喀木通道、木斯塔山口道和星峡尔山口道。其中,热斯喀木一带在历史上曾被视为荒僻险远之地,其实,这里沿叶尔羌河分布着数片小绿洲,这些小小的绿洲曾是古道旅人休息和补充给养的所在。清代王树枬篡修、朱玉麒整理的《新疆图志》中记载:“宗章戛尔亦有屋冶田塍旧迹,树有杏李,塔克敦巴什人向耕于此。”其中的宗章戛尔即指热斯喀木的穹托阔依绿洲。图为热斯喀木绿洲上的民居。
摄影/王烈
格聂之眼,双子雨万箭齐发
格聂雪山位于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是藏传佛教24座神山之一。而格聂之眼就在格聂雪山东侧的山脚下,从空中俯瞰时犹如一只眼睛,被网友称之为“通往天堂的眼睛”。2020年双子座流星雨极大值之夜,摄影师与妻子来到了这里,并用6台相机记录下了整晚的流星。随着夜幕降临,越来越多的流星从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射出,形成了一种“万箭齐发”的视觉效果。为了更好地展现这一难忘的瞬间,摄影师利用几组装有广角镜头的相机,通过对天空、地面及周围地景全方位的拍摄,形成了几十张有地面和夜空,还有银河和流星的照片,制作成了720°的全景图,可以VR播放,在图中可以见到238颗流星。然后他把这张图放到了网络上,让更多的人利用网络置身其中,感受一场流星雨的视觉盛宴。
他把科学摄影与“撒狗粮” 结合起来了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库木塔格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噶顺戈壁近些年常被观测到瀚海雾凇。除此之外,其他省份的沙漠戈壁中也有雾凇出现,比如宁夏腾格里沙漠中的中卫,毛乌素沙地中的盐池,甘肃鸣沙山边缘的肃北、敦煌,巴丹吉林沙漠中的金塔,腾格里沙漠中的民勤,内蒙古中央戈壁中的额济纳,库布齐沙漠中的杭锦旗,乌兰布和沙漠中的乌拉特后旗等。甘肃敦煌在一场降雪过后(摄影/孙志军)鸣沙山上出现了雾凇(下图 摄影/刘辉),降雪融化为雾凇形成提供了水汽。莫高窟位于鸣沙山附近,瀚海雾凇的出现让古丝路上的敦煌更显神奇。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摄影 / 孙志军
我国的干旱区为年等降水量线低于200毫米的地区,主体大致相当于新疆大部、甘肃西北部、宁夏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这里沙漠戈壁众多,有些地方年降水量甚至不足50毫米,是极度干旱区,在这样的环境下,雾凇的出现就非常难得。雾凇、雾、露水、霜等被称为隐匿性降水,隐匿性降水在沙漠戈壁的冬季生态水文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图为茫茫沙海之上的雾凇,这些“玉树琼花”不仅是罕见的景观,而且是沙漠中浅根性耐旱植物重要的水源。摄影/万积德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摄影 / 万积德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
摄影 / 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