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图为乌苏里江支流穆棱河形成的弯曲河道,森林密布,湖泊分散,沼泽连片,远处还有大片的水田和水渠。
乌苏里江 界江漫着湿地流
就连当地人都没意识到冷布岗日的重要性
冷布岗日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与仲巴县交界处。长久以来,这座山峰默默无闻,就连当地人都把它当做另一座山峰——“国王峰”的“管家峰”。实际上,在这连绵的群山中,这位“管家峰”才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和明星。冈底斯山脉是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山脉,在它的主脊一线连续分布有十余座海拔超过6000米的山峰,而冷布岗日以7095米的海拔高度成为最高峰,比主峰冈仁波齐还高439米。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雅鲁藏布江流域史前人类活动遗迹考察
科考队在调查途中。古人为了用水方便,常临水而居。河流和湖泊的阶地是寻找古人类活动遗迹的理想之地,道路开挖,整修农田,取土盖房,经常会将阶地切开,给科考队提供一个新鲜的剖面寻找古人留下的遗迹和遗物。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2019年,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第二个季度的发掘,在2018年发掘基础上,扩展发掘面积,以期获得更全面、更有代表性的考古遗存,并为遗址的古人类活动建立更完整可靠的年龄框架。
摄影/韩源源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摄影 / 韩源源
乌苏里江湿地为众多生物提供了一方栖居乐园
除了对人类生产生活有莫大的恩赐外,湿地还是森林、灌木、草本和水生植物等构建良好生态系统的基础,同时还为丹顶鹤、东方白鹳、灰鹤等珍稀的候鸟和水禽,还有紫貂、梅花鹿、黑熊、棕熊、雪兔、马鹿、猞猁等哺乳动物提供了一方栖居乐园。由于乌苏里江流域的湿地是集中连片分布的,而非单独的湿地“孤岛”,所以其生态价值更是无法估量,这里的动植物与人们共同接受着自然的哺育。图为佳木斯抚远三角洲湿地上的苍鹭。摄影/肖殿昌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图中箭头所示为立定遗址所在位置。图的近处是尼洋河,汇入远处的雅鲁藏布江。摄影/王彦人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摄影 / 王彦人
只有不畏艰险,才能捕捉到冷布岗日的美
冷布岗日的鲜为人知与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有关。其山脚处的海拔也达到5500—5600米,交通不便,人迹罕至,到了冬天更是温度极低,风雪满天。摄影师李国平曾不顾艰险,四赴冷布岗日进行拍摄,拍摄途中曾遭遇雪崩(右页下图),也曾被冻伤。不过,冷布岗日终于在他的镜头下展露出了真容。图为银装素裹的冷布岗日(北坡)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湿地的困忧: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转变不断加剧
图为双鸭山市挠力河流域万寿菊种植基地。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开垦和用水的增多,乌苏里江流域的众多自然湿地都在萎缩,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湿地不断增加。通过三个时间段从鸡西虎林市到佳木斯抚远市之间的乌苏里江干流东西各50公里范围内的遥感对比图,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一侧的穆棱河和挠力河流域内水田面积扩大最多,自然湿地也大幅减少,但是俄罗斯一侧却变化缓慢。中国一侧对于湿地资源利用改造的加剧也造成了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如何平衡和自然的关系,是摆在人类面前永恒的课题。摄影/韩寒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高登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绘图/郭鼎一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和研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人类活动历史及影响”科考分队将对整个青藏高原进行调查。在2018和2019年,已完成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调查,共调查人类活动遗迹点99处,新发现38处,具有明确地层和年代的遗址28处。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科考所调查的考古遗址及高原东西大通道示意图 供图/杨继帅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冰塔林是冰川运动并不活跃的证据
在一条宛若水银泻地的山谷冰川下端,摄影师拍摄到了罕见的冰塔林景观。这些冰塔林有两三人高,一方面是珍稀的美景,另一方面说明了这里气候的特殊性:虽然地处印度季风区(下图),但由于南邻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季风携带的水汽,这里受印度季风降水影响有限,年降水量不大(下图),冰川并不活跃,这样才可能孕育出冰塔林。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图为独木河汇入乌苏里江处由歧流和港汊环绕形成的湿地。
乌苏里江 界江漫着湿地流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白石崖山体有好多溶洞
甘加盆地北侧的白石崖山体有多个溶洞,其中不乏大小、位置宜人的洞穴,在甘加盆地古人类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研究潜力。摄影/张东菊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摄影 / 张东菊
石叶技术: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工具制作技术,具有预制石核—定向剥片—系统加工等固定的操作链流程。其形态标准化程度高,长度一般为宽度的两倍或以上,宽度超过12毫米。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乌苏里江流域的湿地造就了众多迷人的自然风光
乌苏里江流域或是江河密集,或是湖泊星罗,或是沼泽横生,或是水田棋布,湿地是铺陈在大地上最壮丽的景观,整个乌苏里江流域就是一片湿地泽国。湿地塑造出了众多迷人的自然风光,图为在鸡西密山市流淌的乌苏里江支流穆棱河,多条蛇曲互相缠绕,如百龙狂舞,形成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灌木和草本湿地,尤为壮观,不远处便是水田、水渠等人工湿地。
乌苏里江 界江漫着湿地流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认为,在贵州曾掀起过三次较大规模山城营建的高潮,一次是宋蒙战争过程中修建的抗蒙山城,一次是明代修建的土司山城,一次是清咸同年间贵州各民族大起义时修建的寨堡。这些山城有的已经湮灭,有的遗迹尚存,我们在地图中标注出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山城。在这些山城中,对地下空间的立体利用,构成了玛瑙山寨堡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我们根据考古工作者测绘的玛瑙山遗址平面图,进行了想象复原,以期能更加形象地展示出玛瑙山寨堡依山附洞、就势建垣,将地上和地下完美结合为一体的特征(绘图/刘春田)。从放大的剖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可从玛瑙山中营进入溶洞,从碉楼附近的洞口出来后即达子营,又可通过子营之下的溶洞潜到营外。这些溶洞不仅是秘密的逃生通道,营内防御者也可通过溶洞迂回到营外,对攻营者形成反包围。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2011年12月21日卓乃湖及下游区域的沙尘暴卫星影像,可以看到沙尘暴起源处是卓乃湖的湖盆。
本跨页图表与卫星图资料来源:卢善龙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图为桌状冰山形成示意图(绘图/邱衍庆)。南极冰盖向海洋延伸,形成了冰架。当冰架断裂后,离开冰架母体的冰体便被称为冰山。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青藏高原石器制作技术三种类型
简单石核石片技术:这种技术制作的石器在中国出现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分布也最为广泛。刚刚入选2019年十大考古发现的距今10万—1.5万年的秦岭汉中疥疙洞遗址,就是以石片石器工业类型为主导的。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摄影 / 普布扎西
乌苏里江流域湿地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形态丰富多样
乌苏里江流域的地形几乎都是平原和低矮丘陵,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为湿地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这里涵盖了大部分的湿地类型。图为摄影师在几千米的空中俯拍的乌苏里江,可以看到乌苏里江两侧大小湖泊如粒粒珍珠撒落,江两侧绿意盎然,而这层层绿意便是森林、灌木、草本等植被渲染出的。摄影/韩寒
碉楼,镇守在地势低平处的“重火力”堡垒
在玛瑙山地势低平处建有一座碉楼,整体呈回字形,南北两墙上有对开的门洞,分别通往南北两侧的营盘,其结构见复原图(绘图/刘春田)。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湖泊的溃决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水量的增加、湖岸堤的脆弱以及周边有河道或谷地的存在,卓乃湖碰巧满足了全部条件。2011年9月14日,卓乃湖溃决,湖水沿一条古河道流入了下游的库赛湖,随后,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也发生了连通。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细石叶技术: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末期出现的也是最为进步的技术形态。细石器多由燧石、玉髓、水晶等优质石料制作,标准化程度非常高,通常会被作为刀刃安装在木柄或骨柄上使用。细石叶在距今10000年—3000年前几乎遍布青藏高原,代表了全新世时期高原居民的快速扩张。摄影/靳英帅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冷布岗日的面纱正在渐渐揭开
在冷布岗日看似荒凉的山峰下隐藏着勃勃生机,这里是藏野驴、狼、豺、猞猁等野生动物的家园。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地理意义也在彰显。作为青藏高原历史最悠久的山峰之一,冷布岗日正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露真容。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汇入黑龙江,890公里的乌苏里江结束了流淌,也造就了最后一片湿地
黑瞎子岛附近是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之处,也是祖国的东极点。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水在这里交汇形成了水塘密布、河汊纵横的抚远三角洲。在半个黑瞎子岛回归祖国后不久,黑瞎子岛即被列为了国家级湿地公园,用以保护祖国最东端的生态净土,也为漫着湿地流淌的乌苏里江画上了一个句号。摄影/肖殿昌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尼阿底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虽然该区域寒冷、干旱、空气氧含量仅为平原地区的一半,但是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依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空间。遗址坐落在尼阿底山的西坡上,北临色林错和错鄂,西南是琼俄藏布,背山面湖(河),邻近水源,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摄影 / 董国成
第一次有观测记录的由降水变化导致的高原内流区湖泊溃决
根据湖泊水量最终留在内陆还是进入入海河流的差异,青藏高原的湖泊可分为内流区和外流区。高原上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114个湖泊中,有106个位于内流区,卓乃湖就是其中之一。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冰川融水形成了美丽的湖泊群景观
尽管受印度季风的影响有限,降水量不大,冷布岗日区域仍然因为冰川融水形成了美丽的湖泊群景观。这里还有一些面积较大的高原湖泊和湿地,湖泊中冷水型鱼类聚集,黑颈鹤会在夏季水草丰茂时前来湿地觅食,并在冬季来此越冬。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图为子营北洞口,其位置在碉楼旁边(供图/李飞),子营溶洞迂回曲折,已探明部分呈“久”字形,可从营内一直通往营外。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炮台(供图/李飞),共发现11个。照片中的炮台与垣墙连为一体,垣墙底部设一门,通向墙外炮台,炮台外侧再建一道围墙,形成双层防御。炮台后部是弧形平台,既可供人上下,也形成了火炮后端支架左右摆动的轨道,增大了火力覆盖面。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摄影 / 李善元
张东菊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从事旧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研究,围绕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及其高海拔环境适应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2011年开始具体负责夏河人化石研究,多次带队在夏河县开展野外考察,与合作者一起对化石进行测年、体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并于2018和2019年带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图展现了老宅堂屋上的匾额,上书“岁进士”三字,岁字已经磨损。这是清代风俗,贡生花钱请当地的长官或名流写“进士匾”以作炫耀,比如岁贡生写作“岁进士”。但贡生其实还是秀才,是秀才中学问比较高的人。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钱氏家族虽耕读传家,但一直只是地方乡绅阶层。直到钱青云修玛瑙山寨堡后,他本人才获得了功名,跃居官僚阶层。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每年初夏,卓乃湖的湖冰刚刚消融的时候,成千上万只母藏羚羊就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卓乃湖边,诞下它们的幼仔——卓乃湖是藏羚羊的传统产羔地。不过,2011年卓乃湖的溃决可能对其带来影响。由于湖面缩小、湖底出露,部分藏羚羊产羔地与湖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宽阔的“沙化带”,这可能会影响藏羚羊的栖息。图为藏羚羊在“沙化带”附近徘徊(摄影/布琼)。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摄影 / 布琼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李飞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 研究馆员 博士连续8年主持世界遗产海龙屯土司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 绘图/李亚龙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图为研究人员在卓乃湖采集水生植物样本(摄影/韩寒)。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摄影 / 韩寒
在巨大的桌状冰山面前,连人类建造的巨轮也显得十分渺小、卑微。由于冰山的不可预测性,轮船在航行中往往要小心翼翼地避开它们。这些冰山并非由海水结冰而成,而是陆地冰川断裂后进入海洋形成的。在南、北两极,雪线接近或位于海平面,很多陆地被冰雪覆盖,形成冰盖。在自身重力等作用下,冰盖从陆地伸入海洋,形成漂浮在海上的冰架。由于风暴、潮汐等因素,一些冰架发生断裂、脱落,进入海洋,形成了冰山。摄影/Garry Tutte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张晓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高海拔地区早期现代人迁徙与适应研究,持续在西藏、青海、宁夏等地开展系统的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2013年带领团队在西藏自治区发现首个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尼阿底,历经数年的发掘、采样和多学科协作研究,刷新了世界范围内古人类征服高原极端环境的最高纪录。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玛瑙山的地下空间,并非人为开凿,而是天然溶洞
在军事设施中挖掘地道、开辟地下空间,是比较常规的做法。但玛瑙山的地下空间却非人力而成,而是充分利用了天然溶洞。据当地村民介绍,玛瑙山之下溶洞纵横交错,可以使“七山连接,七营贯通”。但由于垮塌和人为封堵,目前已探明的只有堡寨中部“中营”和南部“子营”地下的两组溶洞。图为中营中洞口,洞口为竖直开口,呈方形,长7.9米,宽5.86米,洞口外侧以前可能有建筑物,以使洞口更加隐蔽。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安徒生名作《海的女儿》
主人公坐的,很可能是一座桌状冰山
丹麦作家安徒生在其名作《海的女儿》里写道:“海染上了一片绿色,巨大的冰山在四周移动。她说每一座冰山看起来像一颗珍珠,然而却比人类所建造的教堂钟楼还要大得多……她曾经在一个最大的冰山上坐过,让海风吹着她细长的头发……”如此看来,海公主小人鱼坐的,很可能是一座桌状冰山——只有桌状冰山平整的表面,坐上去才舒服。冰山不仅是一种美景,其移动规律也是人类研究海流和风力共同作用的标志。
摄影/于云天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摄影 / 于云天
青藏高原人类活动遗迹点分布图
供图/刘峰文
从1956年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在青藏高原上第一次捡起石器至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和研究启动前,青藏高原上已发现了几千处史前人类活动遗迹点,但绝大部分为地表采集的石器点,有确切年代的只有200多处,且主要集中在高原东缘,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只有5处。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图为中营洞厅,面积约2800平方米,可容纳1000余人。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面对卓乃湖溃决所带来的影响,人类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卓乃湖的溃决可以被视为全球变暖、高原水塔失稳的一个典型案例,除此之外,它还有另一个意义:它的溃决完全是一个自然过程,然而对于当地水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是不是应当介入,将溃决影响降到最低,这正在引起重视和讨论。摄影/李善元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摄影 / 李善元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南极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固体水库,冰储量占全球冰川的约90%,占地表淡水总量的70%以上。冰盖在压力和重力的共同挤压下,发生塑性流动,形成冰川,就像一条巨大的冰河,呈舌状伸入海中。冰川在运动中不断发生断裂、分解,形成冰山。这些冰山从南极随着洋流,最远能漂流到南纬40°的洋面上。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垣墙、哨台、炮台,玛瑙山的防御设施表现出了独特的“现代性”
玛瑙山寨堡的防御设施主要有垣墙、炮台、哨台与碉楼。垣墙是就地开采的岩石砌成“干打垒”,外侧陡直,内侧多呈阶梯状。照片中的垣墙分为三阶,自下而上为座墙、过墙和扶墙。扶墙上设射击孔,人可以在过墙通行或上下交换以扶墙作掩体匍匐射击,这明显是受火器应用而产生的一种较“现代”的防御性墙体。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溃决发生后,每年春夏卓乃湖来水增加的季节,湖水就会从溃决处流出。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草甸中栖息的鼠兔,支撑着生态系统的根基
辽阔的高寒草甸才是若尔盖分布最广的生态类型。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如果一直在高纬度海域漂流,桌状冰山的寿命能维持十多年,不过一旦它漂向温暖的低纬度地区,快则一两年就会被融化掉
在海风、波浪、阳光等不断的侵蚀、融解下,桌状冰山的四周最先受到掏挖,形状逐渐由桌状变成古堡状,继而成为角锥或塔尖状,直到最后被分解,乃至被彻底融化(图 摄影/于云天、供图/德迈)。构成一座冰山的冰体,其平均年龄一般都在5000年以上。如果一直在高纬度海域漂流,桌状冰山的寿命能维持十多年,不过一旦它漂向温暖的低纬度地区,快则一两年就会被融化掉。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摄影 / 于云天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荒草萋萋、西风残照,金戈铁马只余残迹供后人凭吊
虽然在去年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玛瑙山寨堡由于地处荒僻、少为人知,基本还处于原始、荒凉的状态。现在,木构建筑大多朽坏无存,只余坚硬的石砌设施还顽强地矗立在林木荒草之中,供后人凭吊,成为贵州历史上一方百姓血汗和苦楚、智慧和灵巧的无言见证。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摄影 / 卢善龙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纳么玖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玛瑙山寨堡,为清代咸同起义期间,地方武生钱青云捐资首倡并担任领导者,用于抵御战乱、保卫乡邻而兴建的。寨堡建成后,“一年成聚、二年成市、三年降者归者且益众”。但时至今日,寨堡已被废弃,只有一户钱氏后人还生活在其中。据族谱记载,钱氏家族是在明代迁居此地,玛瑙山上现存的钱氏老宅,其年代在300年以上。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在玛瑙山附近的溶洞中,也发现了当年的遗迹
除玛瑙山寨堡已探明的地下溶洞之外,在玛瑙山以及附近地区,还发现了许多溶洞,这些溶洞是否能与玛瑙山的防御体系相连通,还有待日后进一步探察。在其中一个溶洞中,探索者发现了一些瓷器残片,从形制和花纹来看,与玛瑙山寨堡中出土的文物为同一时期。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卓乃湖的溃决应是有观测记录以来第一次位于高原内流区且由降水变化所致的湖泊溃决,具有珍贵的样本意义。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摄影 / 布琼
在草甸周边的岩山石缝中,常能看到日行性的猫头鹰——纵纹腹小鸮;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南北墙门洞上方,各开4个射击孔,分上下两排。东西两墙,墙体中央各有“介”字形孔,疑似原为供上下通行的楼道。东墙有射击孔两排,上排3个,下排2个。西墙上则有上中下三排射击孔,下排三孔,中上排皆两孔。射击孔形制,有内大外小的“斗形”和两头大中间小的“双喇叭形”两种。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草甸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种沙褐色的小兽从草丛中探出头来——长着黑鼻子、在地下聚群穴居的黑唇鼠兔(如图)是若尔盖数量最庞大的小型兽类之一,它们支撑起这里的食物网,为许多食肉动物提供食物,如我国体型最大的鼬科动物艾鼬(下图)。在草甸上,经常能看到这些身被长长黑色针毛、脸上戴着“黑面罩”的动物互相追逐打闹。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虽无山高水险,却有寨堡森严
玛瑙山寨堡,遗址面积约8万平方米。树木掩映中但见蜿蜒曲折的石砌垣墙将七座小山连为一体,山坳间有古宅、碉楼、炮台……还有部分建筑基础遗迹宛然。从现存寨堡遗址中可以看出,虽然没有险峻的高山大河,这处军事工事还是依山就势,充分利用了地形,进行了精妙的构建。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宁静湿地之外,另一个苍茫的若尔盖
展开若尔盖的地形图,便不难发现它四周的群山张开两只臂膀,从北、东、南三面将广阔的湿地拥入怀中。在若尔盖西北的红星镇,山峦与草场间的河它村周边仿佛若尔盖地形的缩影。这里年均降雨量700毫米左右,气候与巴西镇类似,刚刚入秋,雨水凝为雪花飘落,呈现出若尔盖地区的另一道风景(摄影/纳么玖)。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纳么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院士在青藏高原野外。摄影/仇梦晗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摄影 / 仇梦晗
狼是家喻户晓的动物,但如今在荒野之中自由游荡的狼已经越来越少。在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羌塘,以及新疆的阿尔金山一带,偶尔还能见到形单影只的孤狼,人们想象中的“狼群”已经非常罕见。在川西高原若尔盖县的西北部山区,摄影师在一座低矮山丘上发现了7匹狼,被人类的出现短暂吸引注意力之后,它们继续踏着积雪枯草前行,慢慢消失在山坡上。能在野外看到狼的地方又多了一个,也意味着在“湖泊飞鸟”这样的印象之外,若尔盖是一个更加充满野性的地方。摄影/李婧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李婧
青藏高原在当代人眼中,是一个不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因为那里平均海拔高,氧气稀薄,但是现代藏族人却世代居住在高原上,与环境合谐共处。于是我们好奇,人类最初是怎样登上青藏高原,并最终适应了高原的环境定居下来的?摄影/李益民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摄影 / 李益民
在若尔盖的荒原,有些动物会与人类“相互观察”——曾因2019年末的鼠疫一度登上热搜的旱獭(摄影/唐军),在若尔盖实际上是比较常见的大型啮齿动物,它们经常三三两两聚在洞口,好奇地注视着路过的调查人员,同时也在警惕着藏狐(下图 摄影/邹滔)这样鬼鬼祟祟的天敌。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唐军
2019年林芝地区立定遗址首次发掘
美丽的尼洋河河谷是现代人喜欢的地方,也是古代人的家园。沿河两岸的阶地上,发现了很多人类活动遗迹。图是金色的秋日暖阳下,立定遗址考古队正在发掘;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邹滔
2018年,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此次发掘面积4平方米,首次发现该遗址保存有可靠的文化层和丰富的文化遗存。白石崖洞是一个被藏传佛教徒奉为圣地的洞穴,所以,为了不打扰信众们的活动,科考队员避免在白天进洞工作,往往只能在夜里11点以后进洞工作,第二天凌晨结束工作。
摄影/张东菊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摄影 / 张东菊
湖泊草甸、群山峡谷,组成了完整的若尔盖
若尔盖扎萨格峡谷附近,一群藏原羚从积雪的山坡经过,臀部的白毛格外醒目。在若尔盖周边的高海拔地区,藏原羚为游荡的狼提供了食物。根据调查人员的记录,报道开篇拍摄的7匹狼便是在天寒地冻中尾随着一群藏原羚。随着对若尔盖湿地之外生态系统调查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这片低陷的盆地既有长河湖泊,也有草甸森林和群山峡谷,多种多样的生境汇聚在一起,才是若尔盖完整的样貌。
摄影/纳么玖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纳么玖
张东菊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从事旧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研究,围绕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及其高海拔环境适应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2011年开始具体负责夏河人化石研究,多次带队在夏河县开展野外考察,与合作者一起对化石进行测年、体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并于2018和2019年带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弹涂鱼的“鳍语”
除了肢体动作之外,所有的弹涂鱼都生有醒目而高耸的背鳍,分为前后两段。① 处于休息或进食状态时,背鳍通常平放于背部;② 当第一背鳍单独竖起,经常表示警惕,或希望引起对方的注意;③ 当第二背鳍竖起,并不断弹动时,则是在警告对方离开;④ 当两段背鳍全部竖起,可能是求偶,也可能是表示情绪的愤怒;⑤ 如果背鳍全部展开,尾鳍也张开如一面扇子,则是在发动进攻前的最后通牒。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被遗弃在草地的残羹冷炙,立刻会被一哄而上的秃鹫打扫干净。这里可能是四川猛禽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地区。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同为两栖,对水依赖不同
世界上已知的32种弹涂鱼大多是广域分布的物种,除了齿弹涂鱼属外的其他三属在我国均有分布,由于分布区重叠,各属物种常常出现在同一片滩涂。虽然都被称为“两栖鱼类”,但它们对离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却是有差异的。如果以滨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作为理想场景,体型最小的弹涂鱼属鱼类(如下图的弹涂鱼和银线弹涂鱼)却走到了弹涂鱼这一类群由水生向陆生演化过程的最远端,生活史的大半时间都可以在陆地度过。它们的适应幅很宽,既可以像其他两属弹涂鱼那样在滩涂活动,也可以在远离滩涂的高潮线附近活动。退潮之后,它们可以爬上满是藤壶的红树植物根部,在涨潮时依然能停留在稍高于水面的树枝上等待退潮,而不需要像大弹涂鱼和青弹涂鱼那样回到洞穴中。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若尔盖东北部的密林灌丛,栖息着我国最大的四川梅花鹿种群
上世纪60年代,动物学家根据采自四川若尔盖东北部铁布腊子沟的5具野生梅花鹿标本,确立了梅花鹿四川亚种。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可可西里”原名“阿卿羌塘”,“可可西里山”原名“俄仁日纠”
经过可可西里地名普查之后,多杰文扎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在藏民眼中,这一片土地自古以来就叫作“阿卿羌塘”,核心区的这一条青色的山脉就叫作“俄仁日纠”。他认为,“可可西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出现的地名,当年测绘部队到达的时候,队伍里负责翻译的很有可能是蒙古族人,因为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基本都听得懂藏语。翻译将当地人介绍的“俄仁”意译成蒙古语“可可西里”告诉了测绘部队,“可可西里”这个地名就这样被记录了下来。文扎并不执著于这片土地最终的名字,他只是通过地名文化这样的考察,把这段历史还原并记录下来,因为这里的藏语地名中,包含了很多历史传说和民族印记,不应该就这样随着时间沉没。
藏语地名资料来源/文扎
怎样才算真正认识了可可西里?
图中手铲指向的就是沉积物中暴露出来的一块骨骼残片。摄影/仇梦晗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摄影 / 仇梦晗
在现场可以看到,其中10条冰碛垄层层相连,越靠外侧越古老(摄影/董国成)。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解读弹涂鱼丰富的“肢体语言”
在平坦的滩涂上,弹涂鱼夸张的肢体行为可以清晰地传达多种信息。以大弹涂鱼为例,它们在求偶期常用尾部立在滩涂上,不停扭动身体,或跃向空中展示自己 ❶。当繁殖期来临时,它们也会在水坑中直起前半身,用力拍打强壮的胸鳍发出响亮的水声以示殷勤 ❷。它们用胸鳍支起身体,“仰天长啸”的标志性动作则既可能出现在繁殖期,也会用于警告闯入者 ❸。而体型较小的弹涂鱼属鱼类在发现不速之客后,会如看门犬一样用胸鳍支撑身体,弓起背部,将尾巴翘起恐吓对方 ❹。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发现距今数十万年的古老冰碛垄
在冰碛垄保存完好的区域,比如冷布岗日,如果沿着不同时期冰碛垄的顶部画一条线,可以看到一圈一圈如同水中波纹一样的纹路,古冰川就是沿着这种轨迹运动的。张骞所在团队的研究区域(如图)发现十几条冰碛垄,年代值从距今数百年到数十万年不等(下图)。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治多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赴可可西里工作组 行动路线示意图
怎样才算真正认识了可可西里?
夏河人下颌骨化石
上世纪80年代出土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镇的白石崖溶洞遗址,铀系测年结果为距今至少16万年,古蛋白分析鉴定为丹尼索瓦人,是青藏高原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也是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活动证据。供图/张东菊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随着潮起潮落,活跃于潮间带的独特鱼类
“弹涂鱼”是背眼鰕虎鱼亚科下弹涂鱼属、大弹涂鱼属、齿弹涂鱼属和青弹涂鱼属鱼类的统称,目前全世界已知32种,对环境的成功适应,让这些“两栖”鱼类广布在从西太平洋到非洲西海岸的辽阔区域。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研究区域冰碛垄年代值示意图
资料来源:《冈底斯山中部冷布岗日地区第四纪冰期》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为我国最神秘的猫科动物之一拍摄“正面照”
在若尔盖周边山地,经常有豹猫(摄影/唐军)等猫科动物出没。在我国的野生猫科动物中,荒漠猫一直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物种,此前它们曾被认为是“野猫”。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唐军
杨晓燕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六“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项目负责人。2018年和2019年,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完成“藏东南人类活动遗迹及生存环境” 、“雅鲁藏布中上游人类活动及影响”的科考任务,带队新发现一批考古遗址,为探讨高原丝路的形成过程及高原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提供了基础。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弹涂鱼
Periophthalmus modestus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冬季的乌苏里江披上了银装,季节性冻土为湿地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由于乌苏里江流域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寒冷,季节性的高寒冻土分布广泛,冻土初日一般从10月中下旬开始,一直到次年5月底、6月初才迎来冻土终日,全年平均冻土天数可达218天左右,冻土厚度由流域南端的约1.4米到流域北端的约1.6米不等,因为冻土的大面积存在,致使地表水难以下渗,湿地丛生。如图表所示,随着近些年环境的变化,冻土厚度在变浅,冻土天数也在缩短,冻土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湿地的萎缩。摄影/孙云阁
乌苏里江 界江漫着湿地流
这里随处可见古冰川遗留的痕迹
冰碛垄是一种顶部凸起、两侧有一定坡度的垄岗状地貌,是古冰川的冰舌曾在此停留的痕迹。图为冷布岗日与其一条冰川下游的几条冰碛垄“同框”(图中白色虚线为冰碛垄顶部)。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荒野之中,一不小心就会与野生动物“对视”
在与荒漠猫“偶遇”的废矿坑,参与调查的队员在抬头环视时,无意与石山中一只“暗中观察”的赤狐视线相对(摄影/唐军)。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唐军
图为本文作者去可可西里时遭遇的狼(摄影/单之蔷)。
复原图:16万年前,在今天的甘加盆地,一群穴居的丹尼索瓦人正在捕猎和加工食物。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青弹涂鱼
Scartelaos histophorus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平原区域的界江容易发生位移,河道位移将对国界变更产生微妙影响
世界上很多国界线都是以自然江河来划分的,对于流经高山峡谷区的界江,河道位移微乎其微,但对于流经平原区的界江来说,江河容易形成曲流,截弯取直是曲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国界线往往都是江心线,所以牛轭湖圈起来的那一部分土地会随着河道的位移,从一国领土变成另一国的领土,除非两国另有协议,国土才会维持原状,若无协议,土地属国就将发生变化。一般而言,自然状态下的截弯取直会使江两岸土地消长基本持平,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植被破坏严重、水土保持不好的一侧更容易丧失国土。绘图/谭希光
乌苏里江 界江漫着湿地流
图为一条年轻的冰碛垄,它紧邻冰川堰塞湖,据测算,年代值小于220年(摄影/董国成)。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摄影 / 董国成
森林灌丛良好的隐蔽性和丰富的食物为各种鸟类和梅花鹿、岩羊(摄影/唐军)等有蹄类哺乳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境。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唐军
乌苏里江全流域分布的湿地为大地勾画出了精彩绝伦的自然景观
根据戴长雷教授提供的信息,以河源唯远的原则来确定乌苏里江的正源,便是发源于俄罗斯境内锡霍特山脉的乌拉河,到佳木斯抚远市附近的黑瞎子岛附近汇入黑龙江,乌苏里江全长约890公里,以刀毕河和乌拉河汇合处以上为河源,至伊曼河汇入乌苏里江干流处为上游,至比金河汇入乌苏里江干流处为中游,进入抚远三角洲(黑瞎子岛)为河口来划分江段。通过全流域地图可以看出这里湿地遍布,我们标出了部分主要的湿地。
乌苏里江 界江漫着湿地流
图为研究人员不经意间形成的队形正好与一条冰碛垄的顶部重合(摄影/董国成)。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摄影 / 董国成
2018年,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甘加盆地进行考古调查,风餐露宿。摄影/成婷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摄影 / 成婷
南极冰山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奇思妙想:用巨大拖网,将桌状冰山罩住,从南极海域拖到干旱地区,可为当地带来宝贵的淡水资源
有科学家测算,一座长26公里、水面高40米的冰山,所提供的淡水,相当于一条大河一年的径流量。还有研究表明,每年南极海域形成的冰山全部融化为淡水,约有1000亿立方米,这些纯净、甘甜、无污染的冰山水,可供全世界40亿居民饮用4个月。在地球淡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特别是不少地区淡水短缺,如何利用由淡水构成的冰山,已经成为一些科学家研究的课题:用防护罩套住冰山,固定到核动力拖船上,将它拖到所需之地。由于水的阻力很大,拖船每小时只能行进2—4公里。为了减少冰在途中的融化,冰山需用特制的覆盖物遮盖住。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2001—2011年青藏高原(局部)年均降水量示意图
资料来源:《再分析数据揭示的青藏高原降水的季节性及其变化》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按照资料,这种我国特有的猫科动物分布区覆盖了我国中西部甘肃、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等广大区域,但在野外却并不多见。在若尔盖山区一处废弃矿场,摄影师有幸为一只栖身在乱石中的荒漠猫拍下了“正面照”。体侧沙黄色的条纹、两条淡褐色的“面纹”、一对“蓝眼睛”、白色的“下巴”以及耳尖的暗红色簇毛,界定了它的身份(摄影/唐军)。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唐军
4万年前,色林错湖畔的石器加工场
4万年前,美丽宁静的色林错畔闯入一群远方来客,他们手握石叶,在湖边打猎、休憩。尼阿底山上黑色的板岩是他们制作工具的理想原料,湖边饮水觅食的藏羚羊、藏野驴是他们的猎物,此间乐,不思归。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图为鸡西虎林市珍宝岛附近的湿地,一圈套一圈的弧形湿地是由旧河道形成众多曲流形状的歧流和港汊后,随着江水反复上漫而渐成为月牙形状的湿地。这些湿地犹如江河用画笔在大地上勾勒出的绝佳画作。
乌苏里江 界江漫着湿地流
青藏高原大气环流影响范围示意图
资料来源:《西昆仑古里雅冰芯等记录的第三极气候多样性》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除了水鸟,若尔盖也是各类猛禽的家园
若尔盖高山草甸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食物吸引了许多猛禽聚集于此。在这里的草甸驱车前行,有时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空中翱翔的金雕,或是从草甸低空掠过的黑鸢等猛禽;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辽阔的高寒草甸才是若尔盖分布最广的生态类型。春夏之交,草甸被盛开的鲜花装点,与远处的群山交相呼应(摄影/刘彦鸣)。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刘彦鸣
在人们的观念中,鱼是离不开水的,“如鱼得水”这样的成语更是直观地体现了这一点。实际上,有一些鱼类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逐渐具备了短暂离水、甚至在陆地活动的能力,弹涂鱼可能是其中最为成功的类群之一。在沿海滩涂,人们经常能看到这些奇特的鱼类从浅水中一跃而起,落在远离水域的泥滩上。凭借独特的适应机制,它们突破了海陆环境的界线,成为了潮间带生态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鱼类。摄影/Blick Winkel
绿斑大弹涂鱼 Boleophthalmus caeruleomaculatus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哨台(供图/李飞),建在地势较高的山峦顶部,用于瞭望,共有3座。照片中是最大的一座哨台,平面呈梯形,北墙长17.5米,南墙长18.6米,西墙长15.5米,东墙长14.7米。
玛瑙山寨堡 营盘、山地、溶洞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我国分布有除齿弹涂鱼属外的三属弹涂鱼,代表物种分别是大弹涂鱼、弹涂鱼和青弹涂鱼。不同弹涂鱼在体型、体色、背鳍形态等外部特征上各不相同,也有一些共同点,例如醒目的背鳍、可以在陆地爬行的胸鳍以及生在头顶,可以各自独立活动并观察周边情况的双眼。图为大弹涂鱼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摄影/Twospeeds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摄影 / Twospeeds
各种弹涂鱼并不青睐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沙滩”(图左半侧),而喜欢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滩涂生活(图右半侧)。它们通常在淤泥下掘洞筑巢,待潮水退去才从洞穴中探出头来活动。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一艘邮轮在南极海域的另一座桌状冰山前停留,船上的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欣赏、拍摄冰山。令人惊叹的是,这里的冰山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了淡蓝、深蓝、浅绿、墨绿、洁白等不同色彩。由于没有污染和杂质,也没有微气泡,因此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极地的冰山还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纯净的蓝色。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繁殖期的雄鱼常常竖起招摇的背鳍,张开大口发出吼叫,“表情浮夸”地吸引雌鱼的注意力,它们奇特的求偶行为让退潮之后的滩涂更添一分生机。图 大弹涂鱼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摄影/邹强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表情浮夸”的大弹涂鱼,是滩涂上的一道风景
大弹涂鱼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弹涂鱼,体长可以达到十几厘米,体侧和背鳍布满天蓝色的斑点,肢体动作也比较夸张,可能是沿海滩涂生物中最引人注意的。清代《海错图》描述它们“怒目如蛙,侈口如鳢,背翅如旗……”。大弹涂鱼对其他同类或是招潮蟹这样的不速之客非常敏感(图 摄影/Twospeeds)。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卓乃湖的溃决已成历史,但它的生态后果正在显现
卓乃湖溃决后,湖水消退区成为一个巨大的沙尘源。随风而起的沙尘一部分会沉积到卓乃湖湖水中,另一部分会被吹送到更远的地方沉降。沉积到湖水中的沙尘会抬高湖底高程,进一步加速湖水外泄,而随风飘走的沙尘会掩埋沙尘沉降区草地,形成移动沙丘乃至沙漠化地貌。上图中可以看到,卓乃湖东侧的溃决处已经干涸,但溃决的生态后果正在显现:沙尘正从西侧的湖水消退区滚滚而来。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繁殖期的弹涂鱼,既张扬又神秘
如同许多雄性动物一样,繁殖期的雄性弹涂鱼从不吝惜展示自己的优势,一些雄性弹涂鱼在繁殖期体色会变得更加鲜艳,并不停地依靠各种“肢体语言”来吸引雌鱼的芳心,这一点在动作夸张的大弹涂鱼身上更为明显。借助强壮的尾部,雄性大弹涂鱼能够在滩涂上“站立”,不停扭动身体、跳到空中(本图 摄影/Dwi Agung Sulistyo),雄鱼之间也常常因为领地和求偶发生直接冲突,在滩涂上激起一阵泥花(下图 摄影/孙华金)。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雄鱼之间也常常因为领地和求偶发生直接冲突,在滩涂上激起一阵泥花(摄影/孙华金)。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摄影 / 孙华金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一座冰山的孕育,往往需要多年时间。当冰架断裂后,离开冰架母体的冰体便被称为冰山
2016年11月10日拍摄的拉森C冰架的巨大断裂,裂缝长110多公里,宽度超90米。拉森C冰架位于南极半岛东侧,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这次崩解的冰山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是英国伦敦面积的3倍多。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一座冰山自诞生之日起,命运就已注定——在广阔的大洋里四处游荡,过着“四海为家”的生活
南极海域的一座巨型桌状冰山,经过多年的海上“流浪”,在饱经大自然风浪的侵蚀后,开始被分解为数量更多的小冰山,一步步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结。一座冰山自诞生之日起,命运就已注定——在广阔的大洋里四处游荡,过着“四海为家”的生活。冰山运动的主要动力是风和洋流,有的冰山每天运行距离可达四五十公里。通过运动,冰山可将陆地上的某些物体甚至动植物活体,从来源地搬运到数千公里以外。正因如此,不断运动的冰山对人类的航行造成了很大威胁。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图为南极半岛海域,因受强劲风浪侵蚀而发生崩解的桌状冰山。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冰盖在压力和重力的共同挤压下,发生塑性流动,形成冰川,呈舌状伸入海中,通过断裂、分解形成冰山
北极格陵兰岛沿岸一座桌状冰山的局部,冰山一侧平直、陡峭的立面,仿佛是由人工雕凿出来似的。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南极海域约有冰山22万座,每座冰山平均重约10万吨,有些冰山的整体高度甚至超过了我国的黄山
南极半岛附近海域出现的一座巨型桌状冰山。在不同类型的冰山中,桌状冰山堪称其中的巨无霸。有些桌状冰山长数公里至数百公里,露出水面的高度可达几十米至数百米。1956年,曾有人在南极海域发现了一座长333公里、宽96公里的桌状冰山。在南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又称福克兰群岛)附近,也曾出现过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高450米,推测该冰山整体高度近2000米,比我国著名的黄山(海拔1865米)还要高。据统计,南极海域约有冰山22万座,每座冰山平均重约10万吨。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一艘邮轮停靠在南极威德尔海上的一座巨型桌状冰山附近,船上的游客可以尽情观赏这里的桌状冰山景观。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在千姿百态、不同类型的冰山中,规模巨大而又巧夺天工的桌状冰山,无疑是最具有观赏价值的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极地探险、旅行,其中观赏冰山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在千姿百态、不同类型的冰山中,规模巨大而又巧夺天工的桌状冰山,无疑是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南极安德森岛附近的桌状冰山,就成了游客观赏的美景。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而其他冰山如塔状冰山,寿命则很少超过3年。南极杰拉许海峡的一座桌状冰山,成了巴布亚企鹅的家园和免费班车。通过洋流、风浪的输送,冰山可以把这些企鹅带到很远的地方。不过这些动物在冰山上的活动,也进一步加速了冰山的融化。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落日的余晖洒在冷布岗日的西坡,显得无比庄严。跟冈仁波齐相比,冷布岗日山形更加尖削,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山峰形状。这里有101条现代冰川,面积114.94平方公里,其中山谷冰川和冰斗山谷冰川39条,悬冰川和冰斗冰川62条,而规模最大、景色最壮观的是山谷冰川。摄影/温钧浩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摄影 / 温钧浩
若尔盖的荒野之中,隐藏着怎样的世界?
由于湿地太过耀眼,若尔盖的河曲湖沼几乎占尽了所有的关注。人们对湿地周边的群山知之甚少,它们在很长时间都充当着各类湿地照片的背景板。2018年起,“西南山地”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先后对若尔盖周边山地进行了数次调查,无人关注的荒野之中,隐藏着一个与湿地完全不同的世界。2019年的夏季调查中,布设在野外的红外触发相机捕捉到了两只狼崽悄悄经过的画面。尽管栖息地愈来愈有限,狼仍然在荒野中顽强生存、繁衍生息。供图/西南山地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卓乃湖区域沙尘暴的起沙量很大,下游发现了移动沙丘和风沙堆积
卢善龙团队2019年初考察时观察到,卓乃湖区域每次沙尘暴起沙量都很大。根据卓乃湖保护站附近沙尘堆积量估算,湖岸风蚀区单位面积上每天的沙尘搬运厚度约为1厘米。他们在卓乃湖下游20公里处发现了移动沙丘,在下游80公里处发现了明显的风沙堆积,这都是在卓乃湖沙尘影响下形成的。图为研究人员在风沙中采样(摄影/张永飞)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摄影 / 张永飞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在甘加盆地跋山涉水
2011年以来,陈发虎院士领导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甘加盆地进行了多次、广泛的考古学调查,寻找古人类生活遗址。摄影/张东菊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摄影 / 张东菊
乌苏里江是中俄界江,乌苏里江穿越的湿地也跨越中俄两国
作为中俄两国的界江,乌苏里江从南向北缓缓流淌,成为了中俄东段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8.7万平方公里的流域范围内,乌苏里江的干流和两岸支流串联起了大大小小的湿地,这些湿地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中俄国界周边。图为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的乌苏里江及江畔的南湖湿地,两岸森林丛生,林下江环水绕,形成了典型的森林沼泽湿地,湿地升腾的水汽也为乌苏里江笼罩上了一层朦胧之美。摄影/袁志柱
图为双鸭山饶河县挠力河流域湿地上飞翔的大白鹭。摄影/张金义
弹涂鱼巢穴结构及雄鱼护卵行为示意图
插图根据日本长崎大学
Toru Takita 和 Atsushi Ishimatsu
两位教授成果改绘 绘图/陈磊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冰山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的海域里,其中大部分是在南极海域
地球上的冰山主要分布在南、北极附近的海域里。北极冰山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阿拉斯加、新地岛、斯瓦尔巴群岛等沿岸地区的海域,每年约有16000座冰山从冰盖上脱落进入北冰洋,其中90%的冰山来自格陵兰冰盖。南极海域是世界冰山分布最多的区域,约有22万座冰山。在南极冰盖外围,主要分布有罗斯、龙尼—菲尔希纳和埃默里等冰架,这些冰架是冰山的主要来源。图是卫星影像图,为南极最大、移动速度最快的松岛冰川,它断裂后,分裂出很多桌状冰山。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图为世界面积最大冰架——罗斯冰架的卫星影像图,从该图能看出,罗斯冰架已分裂出众多的冰山,其中很多就是典型的桌状冰山。规模巨大的冰架是南极特有的景观。在南极大陆周围,越接近大陆的边缘,冰层变得越薄,并伸向海洋。
桌状冰山 上帝“凿”出的海洋景观
海陆之交、来去自如
潮间带生态系统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这里的盐度、含氧量随着潮汐更迭不断地变化,强烈的紫外线更是考验着生活在这里的所有生物。依靠能辅助呼吸的口腔和皮肤,以及在滩涂上来去自如的运动能力,弹涂鱼顽强地适应着不断变化的潮间带。在滩涂上常能看到弹涂鱼拖着身体“爬过”的痕迹,它们发达的胸鳍基部有一对肌柄,可以像两栖动物的前肢一样支撑身体,拓展了弹涂鱼的活动范围,既可以沐于海潮之下,又能爬向远离海水的地方觅食。
摄影/Azad Azahar Adnan
金点弹涂鱼
Periophthalmus chrysospilos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调查弹涂鱼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福建霞浦,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要依靠当地一种特制的船形工具“泥马”才能在弹涂鱼跳跃如飞的淤泥上前行(图 摄影/张洁)。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摄影 / 张洁
除了餐桌上的美食之外,我们对弹涂鱼又了解多少呢?
历史上,弹涂鱼一直在沿海居民的饮食和民俗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今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发展了弹涂鱼养殖业(图 摄影/陈良道)。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除了为人类提供美食之外,弹涂鱼也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滩涂上的鸟类,如濒危的小青脚鹬提供食物。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一行在相关单位的协调下完成了可可西里核心区的科学考察活动。本文作者(左二)带队,队伍中有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地貌学家李炳元(左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冰川学家焦克勤、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动物生态学家苏建平等多位长期研究可可西里地区的专家学者。现今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很多地名,都是像他们这样的科学家给我们留下的领航标记。比如可考湖,它位于可可西里湖东北方向,藏民称它为“阿卿仲杂措纳”。图为2006年4月21日一早,杂志社一行从鲸鱼湖旁拔营启程,向可可西里核心区进发(摄影/单之蔷)。
高原山地,气候严寒,可可西里是一片冰雪的世界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海拔超过了5000米,空气稀薄,除了北侧的昆仑山脉和南侧的唐古拉山脉之外,核心区大多是高原夷平面,常见一些中低起伏的丘陵。可可西里气候严寒,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暖月份(6月—8月)气温也仅有2—7.7℃,因此植被稀疏,最常见的就是紫花针茅、青藏苔草等高寒草原植被。可可西里的降水少而集中,而且基本都是固态降水,一场雪后,随处都能看见雪原上零星散布着挂霜茅草的景色。摄影/张超音
潮间带越来越“细”,这些滩涂上的小鱼该何去何从?
弹涂鱼既没有“明星物种”的光环,也没有被列为“濒危”,这看起来是幸运,却也意味着人们长久以来对它们的忽视。如今由于野外种苗的获取难度越来越大,福建等省的弹涂鱼养殖业也出现了萎缩。这一事实侧面反映了弹涂鱼的野生种群令人堪忧。通过掘穴,弹涂鱼增加了土壤的通气量,促进红树植物和其他滩涂植物的生长,本身也是鱼类向陆地“进军”的生动例子。人类的扩张、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挤压着残存的潮间带,也让依赖其生存的弹涂鱼未来变得岌岌可危。这些在人们眼中蹦跳于泥滩上的寻常小鱼,又该何去何从?摄影/Francesco Tomasinelli
弹涂鱼 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
可可西里——“无山没故事,无水没传说”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从地名入手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地名的语系体现着这里的民族印记,地名的含义可能包含着这里的地形地貌、神话传说以及历史故事。可可西里就是一个汉、藏、蒙、维吾尔元素交织的地方,这片土地上的地名就是这里生活着的人们口口相传的历史文化。以画面中左侧的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为例,“布喀达坂”是维吾尔语,意为“有野牛的高山”;普尔热瓦尔斯基到这里进行“地理考察”时,将它命名为“莫诺玛哈皇冠峰”,因为山峰的形状像俄国基辅大公莫诺玛哈的帽子,直到1979年5月9日,这里才重新恢复“布喀达坂”的名字;世居可可西里的藏族雅拉人将它称作“阿卿卓纳敦泽峰”,阿卿山脉就是昆仑山脉,“卓纳敦泽”是“有黑色羽翎的矛尖”的意思,极言这座山峰的高峻;现在地图上还会给它标注“新青峰”,因为它是新疆和青海的界山。摄影/张超音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图中箭头所示为立定遗址所在位置。图的近处是尼洋河,汇入远处的雅鲁藏布江。摄影/王彦人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摄影 / 王彦人
图为4月22日向阳湖附近,由于大雪封山看不到前路,考察队仅能利用地形图和科学家们的记忆寻找前进方向。
怎样才算真正认识了可可西里?
地名考察的先驱者——解放军测绘部队
在探索未知区域、完善地图的过程中,与科学家们一并到达,或者很多情况下先于科学家们到达的,一定是测绘队伍。李志良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测绘大队副大队长兼总工程师,他所在的队伍第一个完成了江源地区的地图开荒工作,绘制出了江源地区1:10万的地形图,也是最早把江源区域的地名一一对应记录到地图上的队伍。下两张图中是在青海完成测绘作业的李志良。供图/李志良
怎样才算真正认识了可可西里?
图为曲流形成初始阶段的乌苏里江支流小木河,河道、湖泊和沼泽在此形成了大片湿地。摄影/肖殿昌
丹尼索瓦人的复原样貌
2019年9月,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发布了一份研究成果:科学家们基于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里发现的来自一个小女孩的一根手指骨高覆盖度DNA数据,定性重建了丹尼索瓦人的骨骼形态,并将其重建结果与目前已发现的丹尼索瓦人化石,特别是中国甘肃甘加盆地白石崖溶洞里发现的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化石,进行对比论证。根据DNA重建的面貌特征,这个小女孩有一个倾斜的前额和大牙弓,她的头骨可能比我们现代人以及尼安德特人的头骨都要宽,她似乎也没有下巴。绘画资料来源/Maayan Harel,www.sciencemag.org
拓进高原,人类凿空通天之路 史前古人定居青藏高原的步履
雌雄分群活动,这是藏羚羊适应了可可西里环境的结果
为了适应可可西里严酷的环境,藏羚羊集群生活,每年往返迁徙。除了冬季交配季节,藏羚羊会出现雌雄混群,其他季节时雌雄都是分群迁徙、生活。为了给雌性让出生存空间,夏秋繁殖季节时,雄性藏羚羊会远离主要的藏羚羊迁徙通道。雄性藏羚羊有着一对长长的犄角,它们常以2—20只的小集群活动,这样的小集群有利于高效觅食,避免了过度强烈的内部竞争,也降低了被捕食的风险。上百只的大规模藏羚羊集群一般在夏季才能观察到,而且基本都是雌性集群,大集群有利于高速迁徙,这样它们可以赶在水草丰美的时节到达卓乃湖这样的藏羚羊“大产房”。摄影/张超音
在湿地之外,广阔的高寒草甸其实是若尔盖更为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裸露的岩山、四季的野草枯荣,赋予了它不同于湿地的苍茫感(摄影/邹滔)。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邹滔
大天鹅与众多水禽在湖中浮水(摄影/陈静桥),呈现出一幅自然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相交织的壮丽画卷,这也是为什么长久以来人们在谈起若尔盖时,“湿地”永远是第一话题。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陈静桥
长河蜿蜒、湿地漫滩:人们最为熟悉的若尔盖
在川西高原的群山环抱中,坐落着“中国最美的湿地”若尔盖。这里的热尔大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沼泽湿地,河曲蜿蜒蛇行(摄影/李俊杰),湖泊星罗棋布,在一望无际的湿地之上,飞鸟群聚。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摄影 / 李俊杰
若尔盖拥有湿润凉爽的另一个“巴西”
巴西,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尔盖县地图上,我们能找到这样一个神奇的地名。与南美洲热情奔放的足球王国不同,若尔盖县东部的巴西镇因为海拔较高,夏季也往往凉爽湿润。图片中是这里山地夏日傍晚的常见景象,天空被带来降雨的幡状云笼盖。幡状云的拖尾如触须一样在低层大气中飘浮——那是雨水降落的线迹。巴西镇每年高温干燥的日期短暂,湿润与凉爽的气候孕育出与湿地不同的高原低山生态体系。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如今,这里所在的若尔盖东北部森林灌丛地带仍然是四川梅花鹿最大野生种群的栖息地。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
“卓乃湖”这个地名中包含了多种藏语解释
卓乃湖是藏羚羊最主要的产仔地之一,每逢夏季,就会有成千上万只雌性藏羚羊迁徙到此,繁育后代,图中正是夏季卓乃湖的景象。“卓乃”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藏羚羊栖息之地”,二为“产仔地”,还有一种说法,“卓乃湖”其实就是“卓纳湖”,是卓纳敦泽峰(布喀达坂峰)的圣湖。“藏族的地理文化中,名山必有名湖,比如冈底斯山和玛旁雍错,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阿尼玛卿山和青海湖。”文扎这样写道。摄影/布琼
多杰文扎与可可西里地名普查
藏族人多杰文扎(左三)目前就职于青海省治多县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他师从“藏羚羊之父”杰桑·索南达杰。1994年,索南达杰为了可可西里的生态保育工作而牺牲,由此,公众开始关注这片生命禁区里盗猎者的枪声、藏羚羊的哀嚎,“可可西里”这个地名名声大噪。可可西里作为我国四大无人区之一,它的神秘不用多言,但多杰文扎却告诉我们,“可可西里”这个名字的由来才是这片土地上最神奇的秘密,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以及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都没有出现过“可可西里”这样的文字记录。抱着这个疑问,借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2016年,文扎一行30人去寻访了可可西里。地名普查过程中,队员们时常停下来,依据当地人提供的线索、地图资料和索南达杰的笔记确定该处的地名(摄影/扎西江措)
只有不畏艰险,才能捕捉到冷布岗日的美
冷布岗日的鲜为人知与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有关。其山脚处的海拔也达到5500—5600米,交通不便,人迹罕至,到了冬天更是温度极低,风雪满天。摄影师李国平曾不顾艰险,四赴冷布岗日进行拍摄,拍摄途中曾遭遇雪崩,也曾被冻伤。不过,冷布岗日终于在他的镜头下展露出了真容。
冷布岗日 被冈仁波齐光环掩盖的冈底斯最高峰
卓乃湖沙化对藏羚羊产羔情况的确切影响亟待监测。摄影/唐华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摄影 / 唐华
乌苏里江湿地让北大荒成为了北国鱼米乡
乌苏里江沿线的湿地对农业、渔业、牧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这里有中国最北最东的水田和草原牧业。不仅渔业丰饶,而且稻米飘香,虎林河、阿布沁河流经的完达山下的湿地草场中,牛羊成群。正如《乌苏里船歌》所唱的一样——赫哲人撒下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摄影/肖殿昌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卓乃湖溃决之后 “独一无二”的自然演变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