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西南宜居地带,日渐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含金量极高的康养胜地
在中国三大地貌单元——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交会地带,有一个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的宜居地带,在这片海拔1200—2300米的地区,冬暖夏凉,寒暑皆宜,四季如春,物产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地处内陆的西南高原区,是冬夏两季人体感知温度都很舒适的气温适宜区
中国的避暑型宜人气候呈明显的“两高”分布特征,主要集中于中高纬、高海拔地区。而中国避寒型宜人气候呈明显的低纬度集中分布,基本位于北纬25度以南,界线与中国1月份的8℃等温线接近。地处内陆的西南高原区,有一片在冬夏两季人们都会感到舒适的气温适宜区。
资料来源:陈慧《中国避暑型与避寒型宜人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特征研究》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中间小图为珍贝—黄岩海山链三维地形图。图为潜水器拍摄的海山局部,岩石清晰可见。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海底命名,形象地说,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我起名
海底地形地貌多姿多彩。如同陆地的自然地理实体一样,海底地理实体也有自己的名字。目前,对已确认的海底地理实体进行正式命名已成为国际惯例,许多海底地理实体都已经命名,如大西洋中脊、冲绳海槽、麦哲伦海山群等。2016年,我国明确255个南海海底地理实体的命名,其中,有许多体现中国文化的名字,如脍炙人口的郑和船队和唐代诗人。海底命名不仅有利于各类海洋图件的编制和海洋的科学勘测、开发管理,也体现出国家对命名海域的管辖权力,展示了海洋成果。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14座8000米级雪山登山
死亡率(死亡人数/登顶人次)统计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潜龙三号”的探索深海大洋之路,同样从南海开始
“潜龙三号”深潜归来浮出水面,准备回到“大洋一号”母船甲板上。对用于深海勘探与科学研究的潜水器而言,南海正是它们开展深海研发和试验的最佳天然场所。与“蛟龙”号一样,“潜龙三号”的探索深海大洋之路,同样从南海开始。在南海北部陆坡东沙西南海域的试验性应用第一潜,“潜龙三号”近底调查26小时、航程84公里,从深海带回大量的珍贵测量数据和图像资料。作为深海调查测量的利器,“潜龙三号”为深海科研和资源勘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它的加入,让科考人员如虎添翼。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在完成“14+7+2”的路途上,
张梁体会到,他攀登的其实是内心中的一座座高峰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乔戈里峰
拍摄时间:2017年7月25日
站在海拔5700米的Gondogoro La垭口,乔戈里峰周边的6000—8000米级雪山一览无遗。“乔戈里”是藏语,意为“白色女神”,位于中国与巴基斯坦交界处。乔戈里峰所在的喀喇昆仑山脉绵延数千公里,山脉上高峰密集,包括乔戈里峰在内,这里紧密相连地排列着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海拔7000米以上高峰有20多座。1902年,英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乔戈里峰以失败告终。此后的50多年间,人类多次尝试也未成功。直到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探险家里诺·雷斯德里和阿奇里·科帕哥诺尼首次登顶乔戈里峰。摄影/史飞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摄影 / 史飞
图为“潜龙三号”水下航行轨迹和“大洋一号”母船运行轨迹图。2018年4月26日,从下午1点10分到达海底开始航行,到28日凌晨3点10分结束作业,“潜龙三号”航行38小时,航程达到121公里。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多器官损伤毒菌
这类蘑菇毒性凶猛,中毒后会引起肝损伤、肾衰竭甚至是横纹肌溶解等症状,是名副其实的“杀人凶手”。比如剧毒的鹅膏菌中含有鹅膏肽类毒素,中毒会出现肝肿大、肝萎缩;亚稀褶红菇含有环丙—2—稀羧酸,会引起横纹肌溶解,中毒者出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亚稀褶红菇和可食用的稀褶红菇、密褶红菇极为相似,此类中毒事件每年都会发生。
菌子 云南的乡野味道
西南宜居地带兼具避寒与避暑功能,在中国绝无仅有
根据人体感知温度和避寒、避暑型气候分布的地理位置及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适合避寒的地区,可分为三种类型:岭南沿海型、热带岛屿型、西南河谷型;适合避暑的地区,可分为五种类型:西南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东北山地平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和环渤海低山丘陵型。从以上两幅地图可看出,西南宜居地带兼具避寒与避暑功能,这一特点在中国绝无仅有,实属难得。资料来源:陈慧《中国避暑型与避寒型宜人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特征研究》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胃肠损伤毒菌
误食这类毒蘑菇后,中毒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肌肉痉挛、电解质流失等症状。一些其他类型的蘑菇中毒最初也会出现胃肠不适的症状,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不要掉以轻心。
菌子 云南的乡野味道
西南宜居地带海拔图
海拔对气温有很大影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降低6℃。西南宜居地带的海拔基本处于1200—2300米的区间。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神经精神型毒菌
神经精神型毒蘑菇含有某种致幻觉性神经毒素,最常见的是裸盖菇,这种蘑菇富含裸盖菇素,具有神经致幻作用。这类蘑菇被称为“神圣的蘑菇”或“幻觉蘑菇”,在西方某些国家当地土著人在宗教仪式中使用裸盖菇。云南市场上一些常见的牛肝菌也有神经致幻作用,中毒者会出现“小人国幻视症”。
菌子 云南的乡野味道
在气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等级中,西南宜居地带属最低风险区域
气候(包括气温、湿度、气压、紫外线辐射等),是引发人体产生疾病和导致疾病症状加重的决定性因素。综合气候要素对人体疾病的影响,风险较大区域位于东北—内蒙古地区一线、北疆以及青藏高原的北部和中西部,东南沿海和西南腹地的气候健康风险较小。
资料来源:张莉《区域气候要素对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研究》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菌子王国,云南各地出产的菌子各有千秋
云南幅员广阔,不同海拔和地形导致各地的生境、气候和湿热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菌子的品种也显著不同。云南的菌子产区大致分为三个大的片区:滇北区、滇中区和滇南区。滇北区属于温凉、冷凉型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区,主要地区为昆明市、曲靖市、大理白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昭通市大部。这个区域出产的菌子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有松茸、牛肝菌、羊肚菌、虎掌菌、乳菇和红菇等。但是单种菌子的产量很大,松茸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滇中区是云南省菌子品种最丰富、产量最高的区域,这一区域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中心分别向西延伸至保山市西部、向东延伸至曲靖市东部,云南最出名的出产菌子的城市——如楚雄、南华、师宗、武定等——都位于这一区域内。主要的代表性品种有乳菇、牛肝菌、松茸、鸡①、松露、羊肚菌等。滇南区属于温热、潮湿型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区。云南南部的普洱、临沧、红河和西双版纳等地州都属于这一区域。滇南区菌子的品种少,产量低,主要的代表性品种有牛肝菌、鸡①、鸡油菌、红乳菇、竹荪、珊瑚菌等。
菌子 云南的乡野味道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雁荡山破火山构造演化图
(根据陶奎元、冯长根等地质专家的研究结果绘制)
这是一座破火山,而非沈括所说的流水侵蚀成山
雁荡山经历了四期火山喷发和一期岩浆侵入,最终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距今约1亿年的历史。1.28亿年前,大规模的火山碎屑流喷发,岩浆胶结了火山灰,冷凝形成了具有流纹构造的熔结凝灰岩,广泛分布在火山边缘(A),岩浆喷发后山体坍塌,破火山口形成(B)。1.21亿年前,火山复活,溢流出来的岩浆快速冷却,形成了几百米厚的流纹岩层,雁荡山的嶂、洞和瀑布都主要分布在这一层(C)。后期又陆续发生了两期火山喷发,第三期规模较小,第四期是雁荡山最后一次剧烈喷发,代表性岩石是熔结凝灰岩,大多数锐锋的顶部是凝灰岩构成的(D)。四期喷发后,岩浆失去了喷发能力,沿着原来的喷发中心侵入形成石英正长岩(E)。之后漫长的1亿年中,雁荡山经历了抬升和风化,石英正长岩体剥蚀出露,成为雁荡山海拔最高的景观,雁湖、百岗尖等景色都发育在这个中央侵入体上(F)。绘图/沈轲飏
雁荡山究竟美在何处?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图为“潜龙三号”探索海域海底测深等值线图。图中显示,这个区域总体地形是一个坡形山地。东北部坡度较缓,西南方向坡度渐陡,直至山脚相对平缓,可见海底沙波。最浅处水深1290米,最深处水深1690米。此图由搭载在“潜龙三号”上的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呐获得。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人体感知温度的舒适度等级
人体的舒适程度受到气温影响,人体感知温度在9℃—26℃之间为“舒适”区间。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2017年7月28日,中国业余登山者张梁登顶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乔戈里峰,此时,他距离完成被称为人类登山探险终极梦想的“14+7+2”(登顶全部14座8000米级山峰、七大洲最高峰,徒步抵达南北极点),只剩下两座山峰了。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但其攀登难度远远超过了世界第一高峰珠峰。在登山死亡率(死亡人数/登顶人次)排行榜上,乔戈里峰以23.16%排名第二。由于攀登难度极大,张梁前后3年、历时3次攀登,才最终成功登顶乔戈里峰。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泉水剧烈喷发,喷出地面将近有一人高,水花如涌珠碎玉一般飞溅而起,一股股蒸腾的热汽扑面而来,迫得人不敢靠近。泉水在地上漫流,所过之处形成了大片大片的斑斓印痕,从黄色到橙色、赤色逐渐过渡。眼前的景象充满了奇幻色彩,仿佛是另一个星球,又恍惚让人想起地球形成之初那个蛮荒暴烈的年代,但实际上这就是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实地拍摄到的温泉景观。摄影/罗路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摄影 / 罗路
伪装成翠绿树叶的叶 被一束光破除了隐身术
夜间的丛林中,一片翠绿的树叶忽然在枝叶间向上移动了几厘米。这是一只拥有非凡拟态行为的叶。为了拍这种昆虫,摄影师足足寻觅了15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找虫子本来就不容易,而叶简直就是大自然中的隐形大师。
翔叶 Phyllium westwoodi
海南尖峰岭 寻访隐身于山地雨林的昆虫
“雷声大,菌子开”,雨季后就是吃菌子的时节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特别是横断山区,地势海拔垂直分布明显,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从北贯南,山脉走势南北排列,是世界高等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立体气候明显,树种丰富独特,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食用菌。野生菌之所以成为云南这块多彩土地上的一枝奇葩,与云南多姿多态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摄影/Stephen Axford
菌子 云南的乡野味道
中国的山水崇拜文化,使依山傍水成为人居环境选择的重要准则
秋日的都江堰,岷江之水、青城之山聚合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自古以来,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山水崇拜文化,依山傍水成为人居环境选择和建设的重要准则。自然山水在中国的传统人居文化中,拥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比拟的地位和意义。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盛名之下的巴米扬早已没有往日的辉煌,但这座城市仍留有希望
作为的巴米扬省省会,盛名之下的巴米扬街景远不如喀布尔、马扎里沙里夫等其他阿富汗大城市。这里只有一条主路,街道两旁的建筑最高只有二层,没有大商场,主路两旁的门店就是城市的巴扎(集市)。巴米扬人通常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供电时间,街上的电线杆如同摆设。但比起阿富汗其他民族,哈扎拉人更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女童入学率更是远超其他民族。一夫多妻制在哈扎拉人中也并不常见,女性也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也是这座被战火洗礼的城市的希望所在。
炸空的佛与最美的湖 巴米扬的战争与和平
在受人类关注的雉科鸟类中,也有大石鸡这样的“默默无闻者”大石鸡(Alectoris magn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低危(LC)
中国特有种,分布区域狭窄,状况与数量不明。摄影/唐军
“潜龙三号”是卡通形象融入科学工程的技术典范
“潜龙三号”正在水下航行。“潜龙三号”是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它的设计特点是无人无缆全自治水下机器人,水下作业不需要潜航员操控。因活动范围大、作业时间长,“潜龙三号”适合大范围自主探测,以深海复杂地形条件下资源环境勘察为主要应用方向。它的外观设计比较呆萌,灵感来源于小丑鱼,据总设计师刘健介绍,“潜龙三号”这种非回转体大型扁鱼形设计,有利于减少垂直面的阻力,便于潜水器在复杂海底地形中作业。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云遮雾绕的雁荡山,破火山中的颜值担当
雁荡山位于东海之滨,浙江省温州市内,是一座完整的白垩纪破火山。乐清市的北雁荡、中雁荡,平阳县的南雁荡,并称“东瓯三雁”,人们口中的雁荡山一般指的就是北雁荡。这里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潮湿多雾,尤其是春季,茫茫的云山雾海中只有主峰百岗尖隐隐在望,宛若仙境,“百岗云海”之景堪称一绝。摄影/詹必红
温泉,是地热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间歇喷泉是温泉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种,它并非连续不断地涌水,而是间隔性地喷发。左上图为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达格架4个主要喷泉中的一个,它斜嵌在河岸的陡壁上,喷发时汽水柱以45°角向河床方向斜射,喷发激烈时甚至水流可以射至对岸(摄影/罗路)。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摄影 / 罗路
四川雅安市
清晨,四川雅安市蒙顶山的茶园被自然植被环绕,沐浴在晨雾之中。茶叶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休闲文化产品之一,现如今已成为健康生活的代名词。很多地方借助其悠久的茶叶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一个个宜居、宜游、宜养、宜商的名胜之地。
摄影/黄健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摄影 / 黄健
画面远方的空石龛是东大佛,距离繁忙的巴米扬主街路北只有几百米的直线距离,有着十分鲜明的犍陀罗(即希腊式佛教)艺术风格。被炸空的佛龛附近,居住着因战乱而失去家园的难民。
炸空的佛与最美的湖 巴米扬的战争与和平
海南孔雀雉(Polyplectron katsumatae):IUCN列为濒危(EN)
中国特有种,见于海南岛西南部仅存的山林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正面临着栖息地退化、捕猎的威胁。数量估计为250—999只。摄影/陈久桐
“双龙”入水前,要做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
科考队正在对潜水器下潜前做相关准备工作。图为“大洋一号”科考船甲板上,科考队员正在对“潜龙三号”进行安装调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古人眼中的雁荡山:求神问道和怡情遣兴的好去处
据学者考证,由于滨海交通不便,雁荡山开山不早于唐朝,唐宋时期的宗教活动加快了雁荡山的开发脚步,《广雁荡山志》上记载,佛教兴盛时期共有十八座寺院兴建在雁荡山中。古刹大多沿着驿道修建在清幽僻静处,还有些依据地形,直接修建在了山间的洞穴裂隙中,浑然天成。观音洞的庙宇就在合掌峰的裂隙中,远远望去,依稀可见崖壁岩隙中的一层层楼阁,天然环境为佛寺加持了神秘色彩。幽山深谷不仅是神仙居所,也是文人雅士的清修胜地,徐霞客三至雁荡,赞叹道:“锐锋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摄影/万献波
张健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院长 绘图/晓秋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除了4个主要的泉口,在这片区域里还有大大小小的温泉口、喷气孔、热水塘密布(摄影/李定华)。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摄影 / 李定华
每片潮湿的苔藓和地衣,都可能是隐藏昆虫的丛林
湿的山地雨林,树干、灌丛和石块上则覆盖着苔藓和地衣,几乎看不到裸露的部分。看似低矮的苔藓和地衣,对于微小的昆虫而言就像是茂密的丛林,很多小型昆虫可以终生生活在这些微型“丛林”里,和周边环境越像才能更好地隐藏自己。上图中有两只棘卒螽,它们分别模拟了不同颜色的地衣和苔藓,为了保持拟态的逼真,傅氏棘卒螽不敢越雷池半步。龙竹节虫着一身苔藓样的迷彩纹路,并且长满尖刺,它们白天藏在蕨类植物根部的苔藓丛中,很难被天敌发现。等到天黑,龙竹节虫就爬到蕨类植物上用餐并且寻觅配偶。
图为傅氏棘卒螽 Trachyzulpha fruhstorferi
海南尖峰岭 寻访隐身于山地雨林的昆虫
左图小孩手捧的是鸡菌,这种菌子和白蚁共生在一起,可以长到20厘米高。鸡的“根”会深扎在土里,得用特制的工具刨挖,还得注意不能刨断了根。挖出过鸡的地方被称之为“鸡窝①”,有经验的农民会做好记号,来年那个地方还会再长出鸡。摄影/陈安定
四川都江堰市
青城山秋色醉人,掩映在浓密森林中的房子安静而又闲适。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享受良好空气和环境,远离都市的密集喧嚣,追求半山休闲居住的理念开始流行。青城山的存在,为成都平原的人们避暑消夏、休闲娱乐、颐养身心提供了绝佳的选择,也是成都、都江堰被称作宜居城市的一颗极为重要的砝码。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高度约为55米的西大佛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和马图拉两种佛像造像风格。大佛的主体直接从砂砾岩崖壁上凿成,手臂用数根木桩作为主体结构,同脸部、手部和袈裟的褶皱部分一样,用混有稻草的泥浆进行细节处理,外部用灰泥涂抹,整尊西大佛被涂成胭脂红色。塔利班对着大佛炮击后,又命令囚禁的哈扎拉人在上面钻洞以填装爆炸物。被多次人为损毁后的西大佛,如今也只能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来想象当时的辉煌景象。
炸空的佛与最美的湖 巴米扬的战争与和平
绿孔雀(Pavo muticus):IUCN列为濒危(EN)
中国野生绿孔雀仅存不到500只,仅存于云南几条河谷中,在中国的栖息地面临人类开发的极大压力。摄影/王昌大
观音峰有着层次鲜明的阶梯状外形(右页图),从景观上看,它是造型独特的锐锋,从科学上看,它是天然的地质剖面,记录着1亿年前这块土地上剧烈的火山活动。从下到上,从老到新,它默默展示着第二期到第四期火山喷发的历程,展示着流纹岩、凝灰岩均质细腻的岩体。摄影/杨孝
图为“蛟龙”号被“向阳红09”科考母船上的A形架高高吊起,准备下潜作业。南海北部的海底有一大片高速堆积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带着科学家下潜此处一探其奥秘。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安纳布尔纳峰
拍摄时间:2014年4月20日
张梁在攀登安纳布尔纳峰(海拔8091米)时,冲顶失败,最后不得不放弃这次攀登。那一次,在登顶的路途上,除了陡峭冰壁,几乎全是齐腰深的积雪。从2号营地到3号营地,中间有一段最危险的冰崩雪崩区,他们足足花了4天时间,每天只能前进100米。冲顶当日,张梁一行从午夜0点出发,当登至海拔7500米时,已是下午2点,错过了登顶的最佳时机,且队员因连续10天攀登,疲惫不堪。张梁根据经验判断,理智说服队员下撤。下撤途中,发生了意外,3名高山向导发生滑坠,张梁和队友死死拽住绳索,才挽救了这3名高山向导的性命。这次登顶失败给张梁带来极大打击,他因此发誓不再攀登8000米级雪山,但最终“誓言”也没能阻止他继续攀登的脚步。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西藏是我国水热活动最剧烈的区域,达格架间歇喷泉是其重要代表
我国大陆地区的高温地热田主要分布在西藏、川西和滇西,西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域。目前所知,除我国西藏地区外,世界上高温水热现象几乎都出现在晚新生代火山区。西藏的高温水热活动多集中在南部,其火山活动终止于渐新世;而具有近代或现代火山活动的藏北地区则水热活动显著减弱。地图所示是西藏水热活动区分布,其上所标注的每一处水热活动区可能包含多个温泉,所标注的温度为该水热活动区最高泉口温度(地图中标注名称的为本文作者此次考察过的温泉)。目前科学工作者在西藏发现三处间歇喷泉,分别为:那曲市的谷露间歇喷泉,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查布间歇喷泉和昂仁县的达格架间歇喷泉,其中达格架是我国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间歇喷泉区(摄影/罗路)。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摄影 / 罗路
美味易逝,长出的菌子要尽快采摘
菌子长成了就得尽快采掉,否则容易生虫或腐烂。采下的菌子24小时内吃最新鲜,2—3天就会坏掉。在楚雄一带,当地村民承包菌子山,盛产菌子的季节,得雇零工来帮忙一起采摘,每天可以采到上百公斤的菌子。云南不光菌子种类多,体形也巨大。左图小孩手捧的是鸡菌,这种菌子和白蚁共生在一起,可以长到20厘米高。鸡的“根”会深扎在土里,得用特制的工具刨挖,还得注意不能刨断了根。挖出过鸡的地方被称之为“鸡窝①”,有经验的农民会做好记号,来年那个地方还会再长出鸡。摄影/陈安定
菌子 云南的乡野味道
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
四川的大瓦山(右图)与瓦屋山、峨眉山被誉为“中国最美三大桌山”。大瓦山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它所在的区域为周边县市带来了良好的宜居环境。近些年来,四川很多县市都在依托名山大川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地方森林康养、康养旅游等绿色产业,康养产业发展在四川已经蔚为风潮。摄影/封诚民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摄影 / 封诚民
三个哈扎拉女人经过巴米扬大佛前的小路。走在最前方的女人身穿着茶达里(Chardari),茶达里最早出现在南亚次大陆上,19世纪初期从英属印度引入阿富汗,这种眼部带有网眼的罩袍将身体从头到脚遮盖得十分严实,刚刚引进阿富汗时是十分时髦的衣物,现在只有年长的女人穿戴。中间的女人则是用一条巨大的纱巾将自己的头发和上身包裹起来,这种装扮在喀布尔等大城市也十分常见。走在最后的女人身披着茶杜尔(Chardur),在波斯语中意为“帐篷”,这种穿着由邻国伊朗传入,在西部的省会城市赫拉特最为常见。
炸空的佛与最美的湖 巴米扬的战争与和平
白鹤(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
IUCN 列为极危(CR)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中有五种鹤,白鹤是其中最低调的一种
大型涉禽,体型略小于丹顶鹤,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和旅鸟(摄影/周海翔)。
独特的流纹质火山岩地貌,赋予雁荡山细腻的美感
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中由熔岩或岩浆冷凝形成的称为火成岩。火成岩又能按照二氧化硅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岩石。花岗岩是最典型的酸性侵入岩,质地坚硬耐风化,大多数巍峨雄壮的名山都以花岗岩为代表性岩石,如黄山、华山等。雁荡山主要由流纹岩和熔结凝灰岩两种酸性岩构成,流纹岩是一种快速冷却没有结晶的喷出岩,熔结凝灰岩是岩浆胶结火山灰后形成的岩石。酸性岩二氧化硅含量高,暗色矿物含量少,因而雁荡山整体呈现出一种灰白中夹杂浅粉的水墨画色调。凝灰岩质地细腻,凝灰岩山体可塑性非常强,开挖后依旧能保持完整,形成外圆内空、开阔宏大的独特硐天石窟景观,如图中长屿硐天的观夕硐。
摄影/叶文龙 绘图/项乐
雁荡山究竟美在何处?
图为中国大洋38航次南海航段指挥部会议室里,科考队正在会商“蛟龙”号第二天将要进行的海山下潜行动,对下潜细节以及注意事项作出具体安排。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加舒尔布鲁木II峰
拍摄时间:2014年7月25日
加舒尔布鲁木II峰海拔8034米,位于中国新疆和巴控克什米尔交界处的喀喇昆仑山脉,也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1956年奥地利登山队首次登顶加舒尔布鲁木II峰。 该山峰的山势极其险要,山体高峻,直插云霄,其陡峭的岩壁上挂满冰雪,周围地形复杂多变,冰崩雪崩十分频繁,而且气候情况与加舒尔布鲁木I峰相似:每年5—9月,西南季风送来暖湿气流,是本地区的雨季。9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强劲的西风凛冽而至,带来严酷的寒冬。峰顶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0℃,最大风速可达2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气候禁区。每年的7—9月,山顶气温稍高,好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才是登顶的好时间。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达格架间歇喷泉,不仅有美景也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外来游客来说,达格架间歇喷泉的喷发景观引人瞩目,色彩丰富的泉华堆积也是一道胜景:泉华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形态,覆盖于长马曲的河床和阶地上,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巨大的误解,谁说美丽的菌子都是毒菌?
有关蘑菇是否有毒的谣言中,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杀伤力最强的就是——颜色鲜艳的美丽菌子都是毒菌。仅凭颜色是无法辨别毒蘑菇的,倒是很多外表朴实无华的蘑菇反而是真正“心狠手辣”的角色,比如洁白的致命鹅膏、灰白的灰花纹鹅膏,都是致命的毒菌。摄影/Stephen Axford 图为红菇 Russula sp.
菌子 云南的乡野味道
西昌附近的螺髻山,由于其独特的环境,为来西昌旅游、旅居的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户外运动等活动的拓展空间(摄影/游小军)。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摄影 / 游小军
恐惧湖坝不仅是班达米尔湖区中 最深的一个,还是当地人心中的圣湖
恐惧湖坝是班达米尔湖区里最深的一个,它占地4.9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79米,最深处可达150米。因为紧邻公路,是六个湖坝中最容易抵达的一个。湖的西岸与地面有近十米的落差,形成了观赏性极强的钙华瀑布,因此这里也成为了班达米尔湖区最上镜的湖坝。因传说中阿里曾站在湖边治理水患,这里也成为了当地的圣湖之一,吸引着朝圣者来到恐惧湖坝边朝圣。不同性别的朝圣者会去到不同的区域,跳入湖水中接受圣水的洗礼。
炸空的佛与最美的湖 巴米扬的战争与和平
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鸟类保护志愿者周海翔,在沈阳辽河的新民段救护两只分别受到中毒、枪击伤害的白鹤,最终它们成功返回大自然(摄影/周雪婷)。白鹤种群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种群,都繁殖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越冬地分别在中国、印度和伊朗。西部种群越冬于伊朗里海南岸的费雷敦凯纳尔沼泽,自2008年冬季以来,一直仅有1只越冬个体。中部种群越冬于印度的盖奥拉德奥国家公园,直至2002年后,越冬白鹤种群消失;东部白鹤种群数量最大,每年迁徙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之间,其中99%的个体越冬于江西省的鄱阳湖。
从岩性的角度重新欣赏名山
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更是一个多名山的国家。《尚书·舜帝》中记载,舜帝曾巡视五岳,《诗经》中也有周武王祭祀山川的描述,可见中国的名山历史悠长。有学者总结过中国名山审美的发展阶段,可以大致归纳为山川原始崇拜、疆土划分、宗教追求和风景审美几个过程。近代科学给了我们“岩性”这一新的审美视角。张家界是典型的沉积岩地貌,石英砂岩松散易风化,成就了张家界怪诞破碎的峰林景观。
雁荡山究竟美在何处?
开展系统的海底浊流研究,可以为海洋地质灾害防御提供科学支撑
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大陆坡都有海底峡谷存在。学界认为,多数海底峡谷的产生,是海底浊流冲刷的结果。浊流一般源自陆坡或河口,不稳定沉积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水下滑坡,滑坡体在朝深水移动的过程中与周围水体混合形成浊流,浊流的传输距离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直达深海海盆。海底浊流极易成为油气资源储集层,但也是不可忽视的海洋地质灾害。浊流的强大破坏力对海底设施,如油气开采平台、海底通信电缆等形成直接的威胁。目前,连接中国与全球的通信大多依靠海底电缆,在这种背景下,海底浊流的研究极为重要。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对当地人来说,达格架温泉是重要的热水来源,他们早已习惯于从这里打水回家用作洗漱之用,也常在温度不太高的泉塘中泡澡,认为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摄影/李定华)。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树皮上共有5只蛾蜡蝉,你能看到几只?
当发现森林中的地衣、苔藓、树皮全都活动起来的时候,你会不会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为了生存,昆虫可谓绞尽脑汁地研究终极隐形术,它们放弃了艳丽的色彩,放弃了优美的形态,去模拟大自然中最不起眼的物体。右图中5只扁平的蛾蜡蝉紧贴在树干上,与树皮融为一体,要不是其中一只稍微挪动了下身体,应该不会轻易被人发现。同一棵树干的另一侧,潜伏着一只将自己伪装成树皮凸起的那大石纹螳螂,静候着捕猎的时机。
海南尖峰岭 寻访隐身于山地雨林的昆虫
离生枝瑚菌
Ramaria distinctissima 摄影/彭建生
菌子 云南的乡野味道
西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全年日照时间长,素有“小春城”、“太阳城”的美称。海拔1500米的高度,也被认为是最宜居的海拔高度。这为西昌赢得了一系列宜居、养生度假的美名(摄影/杨建)。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摄影 / 杨建
人迹罕至的阿里之剑湖坝曾是雪豹的栖息地
阿里之剑湖坝是班达米尔湖区中最大也最为人迹罕至的。在笔者环游湖区的过程中,全程只碰见了一个放牧的老人。因为人类活动稀少,湖区周围曾经是雪豹和其他大型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增加,几十年的猎杀使它们几近灭绝。值得庆幸的是,在2013年,湖区边缘的远程摄像机捕捉到了一只近10年没有出现的雪豹,这被认为是严查偷猎者和周围生态缓慢恢复的积极信号。
炸空的佛与最美的湖 巴米扬的战争与和平
棕头歌鸲是全世界最罕见、最不为人所知的鸟类之一
棕头歌鸲(Larvivora ruficeps):IUCN列为濒危(EN)
棕头歌鸲行踪十分隐秘,在现实中即使观察到,往往也是一个密林中的模糊身影,要想获得如此清晰的图片实属罕见。它已知仅在我国的陕西和四川少数地点有过繁殖记录,越冬于东南亚。有关它的观察记录(特别是在过境和越冬地区)甚少,研究资料也极为缺乏。百余年间,棕头歌鸲已知仅在8个地点,有总计不到30次的确切记录。至今,棕头歌鸲仍是全世界最罕见、最不为人所知的鸟类之一。成熟个体的数量估计为2500—9999只。摄影/巫嘉伟
黄山是火成岩地貌,高耸雄健的花岗岩岩体在长久的剥蚀中逐渐浑圆,雄浑凝重是花岗岩山的特色。
雁荡山究竟美在何处?
海山链手绘图 绘图/项乐
两探珍贝海山,是“蛟龙”号南海航段的一项主要科考任务
珍贝海山位于黄岩岛以西海域的珍贝-黄岩海山链上,是一座高4000米左右的海山,山顶离海面只有两三百米。“蛟龙”号对珍贝海山展开两次调查,沿着海山从底部到顶部爬坡作业,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频照片资料。这是“蛟龙”号首次在南海攀登4000米左右的巍峨海山,也是我国首次沿南海海山剖面自下而上进行的系统观察和取样。两探珍贝海山,有助于开展新生代南海海山链成因、南海构造演化以及南海生物多样性研究。上图为海山链手绘图,能看到多个海山呈线状排列。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道拉吉里峰
拍摄时间:2010年5月12日
在攀登道拉吉里峰时,张梁所在的营地遭遇了风雪袭击。道拉吉里峰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尼泊尔境内,海拔8172米,为世界第七高峰。1960年5月13日,一支国际联合登山队首次登项道拉吉里峰。在18年的攀登历程中,张梁共经历过4次山难,死亡随时发生在身边,其中他遭遇的第一次山难就发生在道拉吉里峰。那是2010年5月13日,张梁攀登道拉吉里峰时,下撤途中发生意外,6名队员有3人遇难,其中两人是深圳人。这次山难也是中国民间登山队遭遇的一次重大挫折。在登山界里,道拉吉里峰是一座很神秘的山峰,关于它的资料非常少,甚至不少人认为,千万不要攀登道拉吉里峰,这座山不适合商业登山。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乔戈里峰
拍摄时间:2017年7月26日
为了登顶,张梁前后3次前去乔戈里峰。光是从山外徒步进山的线路,张梁就走了10趟。第一次攀登,是在2015年7月。张梁的队伍顶着恶劣的天气,在齐膝深的雪中一步步挪动,雪崩和滚石不断袭来,这一路异常艰苦。直到冲顶的关键阶段,又是一场雪崩彻底掩埋了全队的装备,此时天气变得恶劣,大雪纷飞,全队人马被迫止步。第二次是2016年6月,张梁再次向乔戈里峰发起冲击。他们沿着河谷,一路翻山越岭,到达海拔7550米的3号营地。然而,随后肆虐的风雪,让队伍不得不下撤至大本营,将登顶装备暂留在3号营地。7月23日,张梁再次向顶峰发起冲击,却被告知因雪崩冲击,3号营地已经被夷为平地,搭建的十几顶帐篷、登山装备、公共物资和个人物品全部被冰雪掩埋。此时,张梁一行已通过最难的路段,距离登顶乔戈里峰仅一步之遥,无奈遭遇雪崩,再次遗憾放弃。“相信只要人在,就有机会。”张梁说。最终,在2017年7月,张梁第三次冲顶乔戈里峰成功。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温泉的景观价值不仅在于水景,泉华沉积也具有出人意表之美
人们欣赏温泉一是欣赏其泉水喷薄之美和水色之美,此外就是欣赏泉华沉积之美了。泉水在涌出泉口以及在地面流淌过程中,析出的化学沉淀物称之为泉华。泉华沉积千姿百态,常见的有泉华台地、泉华柱、泉华锥等。图为那曲市尼玛县荣玛温泉的泉华景观,有“独特的气象和水文形成的钙华石林冠绝全球”之称(摄影/范久辉)。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摄影 / 范久辉
鳞盖褶孔牛肝菌
Phylloporus imbricatus
菌子 云南的乡野味道
赫章县位于贵州毕节市的乌蒙山腹地,森林覆盖率达53.29%,境内平均海拔近2000米,主要地形以山地为主,丘陵、谷坝次之。赫章县的生物资源多样,有“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的美誉。流经赫章县城的后河风景优美,该河属于乌江水系,跨河公路大桥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将赫章县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摄影/龚小勇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摄影 / 龚小勇
边赏美景边野餐,是阿富汗人最普通又最享受的消遣
因为物质匮乏、娱乐项目又实在有限,阿富汗人非常喜欢野餐。班达米尔湖的自然风光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上十分出众,同时又是阿富汗局势最为稳定的地区,更是阿富汗人最喜欢的野餐场所。阿富汗整个社会依然十分保守,虽然哈扎拉族算是阿富汗人中较为开放的一支,但依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女人不允许与家庭之外的男人直接碰面。所以,来此野餐的当地人中,有女性家庭成员的就聚集在岸堤上,男性好友们则会在钙华瀑布下寻上一处平坦的地面席地而坐,把热水壶、茶杯、茶叶以及一些水果糖放在餐布上,饮茶的时候先将糖含在嘴里,再抿一口茶,品味茶的醇香与糖的甜香。
炸空的佛与最美的湖 巴米扬的战争与和平
世界最珍稀鸟类之一,长得像麻雀一样普通
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IUCN列为濒危(EN)
俗名红肚麻雀,因为长相跟麻雀相差不多,以前几乎很少受到人类关注。仅分布于俄罗斯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南和中国东北地区,分布区域狭窄。由于环境变化,现在呈孤立的岛状分布,种群数量更趋减少,在全世界的数量已不足1000只,是世界上最珍稀的鸟类之一。摄影/张明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在玉龙雪山“日照金山”景观的映衬下,山下古朴的丽江市更加显得清丽脱俗,卓尔不凡。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联手,在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三大地貌单元交会之地塑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宜居地带。这里的人们扎根于此,诗意地栖居,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充满无穷魅力的人居与环境和谐融合的风景。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丰富的造型与绚丽的颜色共同构成了令人震撼的湖群景观
图中的阿里之剑湖坝与野薄荷湖坝不仅造型美观震撼,还能让人不得不佩服巴米扬人的起名能力。阿里之剑湖坝形状狭长,石壁林立,传说该湖是阿里将手中宝剑掷出而形成,从遥感图上便可感知一二。从谷歌地图上看,能想象出巨石四溅形成此湖坝的情形。野薄荷湖坝的湖水深浅不一,颜色绚丽,湖水很浅的地方因钙华湖底而显现出奶油奶酪一样细腻的白色,稍稍深些的地方因为有绿藻等大量水生植物则呈现出绿松石的颜色,远远看去犹如一丛生长在山谷中的野薄荷。
炸空的佛与最美的湖 巴米扬的战争与和平
鸭科家族中的“矮胖子”,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常呈小群在淡水湖泊活动,在繁殖期则成对活动。雄鸟头部为白色,头顶为黑色,在繁殖期有一张蓝色的大嘴,很是显眼。雌鸟及雏鸟头部为深灰色。在水面上游动时,它们的硬尾常常上翘或贴于水面,很有特点。由于受捕猎和栖息地破坏的影响,数量急剧下降。分布范围在地中海、西亚至中国西北。目前新疆是中国唯一记录到白头硬尾鸭的分布区及繁殖地的地区(湖北洪湖、内蒙古鄂尔多斯也见到了零星报道,尚不明确),中国境内数量估计为86—104只,十分稀少,濒临灭绝。全世界的成熟个体数量估计为5300—8700只。摄影/初雯雯
图为开采上来后正在气化的可燃冰样品,一遇火即可燃烧。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图为阿里地区札达县曲龙泉华台,在二十多年前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其造型优美,颜色洁白,但现在因为人为毁坏,已不复当年的景观(摄影/赵平)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摄影 / 赵平
核桃美舟蛾 Uuopyia meticulodina
海南尖峰岭 寻访隐身于山地雨林的昆虫
忙碌的村民与晾晒的茅草堆,构成了山谷里美妙的生活图卷
因司机指错路,作者无意中路过这一个位于山谷中的小小村庄。附近的村民们将茅草晾晒在山谷前的空地上,让秋天明媚的阳光蒸发掉茅草中的水分。干茅草便于长久保存,既可以做漫长冬季里给动物食用的饲料,又可以用来铺床、烧火、施肥,或者作为建筑材料搭建茅草屋。暂别战乱的人们也即将开始为了生活而忙碌。
炸空的佛与最美的湖 巴米扬的战争与和平
鸭科家族中的“矮胖子”中国境内只有100只左右
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IUCN列为濒危(EN)
集沉积岩和火成岩地貌优点于一体,精致的雁荡山
雁荡山是酸性火成岩地貌,凝灰岩为主的形成的山体,有类似沉积岩的叠嶂和锐锋,却没有沉积岩的破碎;有火成岩的致密,却不像花岗岩的壮阔,而是一种移步异景的秀美。雁荡山的羊角洞景区曾经叫做方山,嶂、洞、峰等景观俱全,将雁荡山的美景浓缩在了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更体现出了雁荡山精致的特点。摄影/杨孝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凝灰岩承载着当地的石文化
温岭的长屿硐天属于雁荡山余脉,破火山口的外缘,当地人在这片广泛分布的凝灰岩岩层上发展出了独特的石文化。长屿硐天石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先民发现这里的岩石质地细腻且颜色白净,是不可多得的石材,一千五百年来,当地人就地取材,发展出了石雕、石像、石屋、石桥、石村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雁荡山究竟美在何处?
极高山:是美景,也是陷阱
2012年8月1日,张梁在攀登布洛阿特峰时路过一处冰河。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的洛扎南喷泉(摄影/赵平),不同种类的嗜热菌附着在泉华和砾石上,构成了色彩鲜艳的景观;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木叶夜蛾 Xylophylla punctifascia
海南尖峰岭 寻访隐身于山地雨林的昆虫
濒临灭绝的白头硬尾鸭,仍然在遭受着人类的侵害
摄影师初雯雯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白鸟湖拍摄白头硬尾鸭。初雯雯说:“白鸟湖是它们仅存的一片繁殖净土,同时也是旁边居民游乐的场所,许多人去烧烤、旅游,更有甚者,在白鸟湖割芦苇、掏鸟蛋、拿鸟网捕鸟,用猎夹、气枪、弹弓伤害它们。”摄影/吕杏珍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随着采石业的发展,雁荡山山体上开挖出了许多石硐,有学者统计,长屿硐天共有28个硐群,1314个硐体,观夕硐是其中最为宏伟的硐群,匠人在硐顶上凿刻出了十余座观音像,座座精细肃穆。摄影/叶文龙
在攀登过程中,人员受伤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许多登顶14座8000米级雪山顶峰的,是普通登山者,他们要面对的困难更多是身心、意志力的考验。高海拔地区被称为“死亡地带”,空气稀薄,地形险恶,气候恶劣,对登山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有极高的死亡率。以珠峰为例,在1923至1999年间,攀登珠峰的死亡率曾高达14.5%。到上世纪90年代,珠峰迎来商业登山浪潮,死亡率也逐年下降。从2000年到2015年,攀登珠峰的死亡率直线下降。在高海拔攀登中,虽然商业登山属于付费服务,但并不是所谓的“保姆式服务”。因为在环境恶劣的高海拔山峰,即使是体能出众的高山向导,也不可能做到“抬客户上山”或“背客户上山”。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枯叶”翩翩飞起,惊艳如花。这是一场3D的视觉幻术
趴在林下阴暗处的地面上,你或许会看到伪装成枯叶的睇暮眼蝶贪婪吮吸着腐殖质中的汁液。核桃美舟蛾是绝对的立体画大师,而且还是3D的,它竟然可以完全依靠颜色的渐变把平面的翅膀模拟成卷曲的树叶。木叶夜蛾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枯叶,把触角变成了又短又粗的“叶柄”,翅膀上除了叶脉甚至还模拟岀被虫咬过的痕迹。树枝上一片枯叶飘落,落地时,它变成了一朵色彩斑斓的花。这是一只枯叶蛱蝶,它展开翅膀停落在地面休息,翅上黄蓝相间的斑块,在阳光照射下闪耀出金属般的光泽。
海南尖峰岭 寻访隐身于山地雨林的昆虫
暴殄天物,菌子火锅是菌子最特色的吃法?
在昆明市周边的郊县,有很多吃菌子火锅的地方,门口摆卖了一筐筐新鲜的各种菌子,甚至一条街都是这种餐馆。对于名声在外的菌子火锅,很多云南人认为这种做法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每种菌子都有其独特的风味,煮在一起吃不出各自的风味。大多数云南人还是喜欢把菌子炒着吃,其实无论哪种做法,做菌子只要把握住一个核心的原则——确保菌子鲜美、浓烈的本味,就是最地道、最好的云南菌子的吃法。摄影/陈安定
林沙锥(Gallinago nemoricola):IUCN列为易危(VU)
小型涉禽,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性胆小而孤僻,常单独在林中河流、水塘岸边及附近沼泽与草地上活动,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等为食。成熟个体的数量估计为2500—9999只。摄影/唐军
可燃冰新近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
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也叫“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海底沉积物或寒冷的永久冻土中。在海底,可燃冰依赖巨厚水层的压力和深处的冷水接触来维持固体状态,其分布可以从海底到海底之下1000米的范围内,再往深处则会因地温升高、固体状态遭到破坏而难以存在。在常温常压下,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淡水,是一种未来可期的清洁能源。图为埋藏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可燃冰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海上名山,秀甲东南”
春季可能是雁荡山最宜人的时节,10℃左右的气温,平均有50多天的云雾天气,华南准静止锋停留在这里,带来了绵绵春雨。行人在谷底漫步,眼前是被云雾柔化了的雁荡,正如徐霞客的形容,“危峰乱叠,如削如攒”,虽然身在山中,却是可望而不可攀。摄影/叶君奋
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的九眼温泉(摄影/赵春江),从一眼温泉中涌出的泉水充盈了其下泉华台中的多个钙华洞。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本文作者探访了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那曲市以及阿里地区的多处温泉,发现了诸多引人入胜的温泉美景。但除了他所探访的这些温泉之外,在西藏各地还藏有许多温泉,它们的景观也是精彩纷呈。比如:拉萨市当雄县宁中乡的喷泉(摄影/赵平),长约20余米的石堆中隐藏着数个喷泉、喷气口;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一些不知名的涉禽其数量比大熊猫还少
勺嘴鹬(Calidris pygmeus):IUCN 列为极危(CR)
估计其种群数量为240—456只,是一种仅分布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涉禽,其繁殖地位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越冬地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据近年野外调查和历史资料查阅,勺嘴鹬在中国沿海各省均有分布。其中江苏省东台市和如东县的滩涂湿地是目前已知勺嘴鹬全球数量最大的迁徙停歇地。广东省雷州半岛和福建省闽江口的滩涂为勺嘴鹬在中国最大的两个越冬地。滩涂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非法捕猎、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活动干扰,是勺嘴鹬面临的主要威胁。摄影/郑建平
图为可燃冰分子结构图,其外观像一个笼子,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罕见冰晕与雪山星空
值得登山者永远珍藏
虽然登山者在攀登8000米级山峰时,随时会面临死亡的危险,但攀登路上的风景,也是常人所无法体验到的,不论是极为罕见的冰晕,还是与低海拔完全不一样的纯净星空(下图 摄影/储卫民 Thomas Chu),都是值得登山者永远珍藏的生命记忆。这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全部坐落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这两座巨大的山脉,聚集了全球极为罕见、瑰丽的雪山与冰川景观。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IUCN 列为濒危(EN)
鹬类中体形最大者,有一张向下弯曲的长嘴,一双长长的细腿,一身褐色麻点的装束,站立时笔挺的身姿,吃起食来也是姿态优雅。据说,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里的“鹬”,指的就是大杓鹬。仅存个体严重依赖非常有限的几片沿海栖息地,数量估计为20000—49999只。摄影/初雯雯
攀登全部七大洲最高峰,是很多登山者的目标
张梁在攀登七大洲最高峰途中的留影。相比南北两极,人类登顶七大洲最高峰的时间要早得多。比如说,早在1874年,俄国5名登山者就登顶了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有意思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一些大洲的最高峰是哪座山峰,是有争议的。比如说,欧洲与大洋洲的最高峰就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位于意大利与法国交界处的阿尔卑斯山脉主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但事实上它只是欧洲西部最高峰;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大高加索山脉的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被认为是欧洲最高峰。关于大洋洲最高峰之争,有人认为,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的科西阿斯科峰(又译为科修斯科峰,海拔2228米)为大洋洲最高峰,不过它只是澳大利亚大陆的最高峰;位于印度尼西亚大洋洲部分的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苏迪曼山脉的查亚峰(海拔4884米),被认为是大洋洲最高峰。图为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
拍摄时间:2013年10月1日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蓝眼睛温泉,名声不显却景致非凡
在《西藏温泉志》一书中,阿里地区措勤县共记录了8处温泉,每处温泉的记述描写均比较简单,似乎都较为平常,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本文作者在实地考察其中的“擦虐曲灿”,也就是现在当地人所说的恬妞温泉后,却发现这处温泉景观出奇地漂亮。这个温泉泉口看上去深不可测,呈现出深邃的钴蓝色,从泉口向岸边,水色逐渐变幻为不同层次的蓝,在泉塘的外侧还有色彩斑斓的泉华滩,它们共同装点出了一幅绮丽华美的景观。因为整个温泉形如明眸,作者昵称其为蓝眼睛温泉。
从日喀则到阿里 寻找西藏最美温泉景观
有一片树叶是“卧底”?
一株巨大的海南栲树上,距离地面四五米高处有一片不太一样的树叶:它略微比其他叶子颜色要浅。摄影师用长焦镜头拍了一张,然后在取景器里放大了看,发现这是一只雌性的叶。几分钟后,叶身体翻转一下,突然消失不见了。原来,海南栲树叶子两面颜色不同,正面深绿,反面银白。叶为了更好地模拟树叶,身体腹背两面颜色和树叶一样。刚才它正好背面朝上啃树叶,才意外被发现。等它恢复到平时肚皮朝上的姿态,就重新与树叶融为一体了。翔叶 Phyllium westwoodi
海南尖峰岭 寻访隐身于山地雨林的昆虫
一群鸟类生态调查者在沿海地区调查珍稀的水鸟。摄影/韩永祥
可燃冰试采是我国在已有技术能力基础上做的一次大胆尝试
2007年,我国在广东省珠海市东南320公里处的神狐海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4个在海底钻获可燃冰实物的国家。十年后,中国在神狐海域进行首次可燃冰试采,开采上来的天然气点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钻探平台“蓝鲸一号”的喷火装置。自此,中国成为世界领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但此次可燃冰试采,类似于油气行业打一口试验井,相对于成熟的海洋石油开发而言,可燃冰真正实现商业开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迪纳利峰(北美洲最高峰)
拍摄时间:2018年5月28日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只有一张图,画面主人公是真正的蚂蚁
山地丛林中,密密麻麻的蚁群是令人生畏的扫荡者。凶狠的战斗力以及严谨的团队合作,使得很少有昆虫是它们的对手。于是,蚂蚁也成了被其他生物模仿的对象。大多数昆虫都在相对柔弱的幼年时期模仿蚂蚁:顶瑕螳的若虫还并不强壮,点蜂缘蝽和露螽的若虫也没有长出翅膀,它们娇小的身体刚好适合模仿蚂蚁。蚁蛛则与它们不同,它“混”入昆虫界的目的,是捕食蚂蚁。图为真正的蚂蚁 拟黑多刺蚁 Polyrhachis dives
海南尖峰岭 寻访隐身于山地雨林的昆虫
数量不到50只,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种之—
中华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nsteini):IUCN 列为极危(CR)
鸥科鸟类中最稀少的一种,估计其数量仅存30—49只,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种之一——自1863年被命名以来,到2000年,人类对它们一共只有6次确切的观察记录。因其稀少神秘,它们被专家学者称为“神话之鸟”。仅在中国、朝鲜半岛沿海数个小岛上有繁殖,越冬地未知。关于它的食性、习性、繁殖等情况,目前所知甚少。摄影/陈水华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阿空加瓜峰(南美洲最高峰)
拍摄时间:2015年12月21日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是天使也是魔鬼,每年都有人吃菌中毒
野生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但野生菌的鉴定需要专业知识,每年6月—10月菌子季,都会发生多起误食毒菌中毒的情况。而且医疗单位缺乏蘑菇中毒处置能力,毒蘑菇中毒已经成为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主因。毒蘑菇种类不同,所含的毒素成分不同,引起人体的中毒反应也不一样。根据中毒者的临床症状,分为肠胃炎型、急性肾衰竭型、中毒性肝炎型、神经精神型和溶血型。其中神经精神型毒蘑菇含有某种致幻觉性神经毒素,使人产生幻觉、幻视、神志不清的感觉,比如游戏《超级玛丽》中的红蘑菇毒蝇鹅膏菌。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贩卖致幻蘑菇,英国将致幻蘑菇归类为A类非法毒品,与海洛因是同等级别;我国使用贩卖致幻蘑菇等同于吸毒贩毒。而在荷兰,致幻蘑菇可以合法销售。上图为阿姆斯特丹街头销售致幻蘑菇的商店。
菌子 云南的乡野味道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宣布南海首次发现较大储量的锰结核资源
海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是沉淀在大洋底的一种矿石,它表面呈黑色或棕褐色,形状如球状或块状,主要成分是锰和铁,此外还有其他十几种有价值的元素,包括经济利益最大的镍、铜和钴,其他有价值金属钼、钒、钛、稀土、锂等,因此又被称为“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结核在许多高科技和绿色科技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目前许多国家和商业公司正在开发采矿技术。“蛟龙”号南海航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南海北部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试采区选址调查。上图为海底密密麻麻的多金属结核,采样切开后可发现树轮一样的纹层。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厄尔布鲁士峰(欧洲最高峰)
拍摄时间:2015年9月7日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顶瑕螳 Spilomantis occipitalis
海南尖峰岭 寻访隐身于山地雨林的昆虫
图为海山顶上的冷水珊瑚,体型巨大,状如树枝。(黄艾娇/供图)。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食用菌种类880多种,云南是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地区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位于昆明,是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每年吃菌时节,市场内外摆满鸡、松露、松茸、青头菌、羊肚菌等各式各样的野生菌,商贩不停吆喝推介,各地买家云集。云南盛产野生菌,拥有食用菌种类880多种,约占世界的43%,是全球野生食用菌品种和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云南的野生菌还出口到欧美和日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摄影/石明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查亚峰(大洋洲最高峰)
拍摄时间:2017年3月19日
2017年3月,张梁登顶大洋洲最高峰、海拔4884米的查亚峰。查亚峰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内,为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最高峰,亦是大洋洲最高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岛屿山峰。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一直是许多登山者的目标,然而由于对七大洲所在位置认识上的差异,七大洲最高峰出现了几个不同的版本。比如说,查亚峰在地质构造上与澳大利亚大陆非常接近,甚至有一个大陆架相连接。并且,查亚峰所在的新几内亚岛比新西兰更靠近澳大利亚,根据一些地理学家的见解,新几内亚岛应该属于澳大利亚大陆。因此,查亚峰就被认为是大洋洲最高峰。为了保险,一些登山者干脆将七大洲最高峰中有争议的山峰也都登顶,最终实现登顶七大洲最高峰的大满贯。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羞有芝栭,菌子是云南这片土地给当地居民最好的馈赠
山林里一颗颗出露地面的菌子不仅成为当地村民的食物,更成为其发家致富的珍宝。但大多数野生菌神秘的生物密码,至今仍无法被破译,很难实现人工种植。比如松茸,即使我们了解松茸的习性、分布的海拔、与其共生的树种、土壤的酸碱度,甚至获得了它的菌种并接种到相应的树根上,还是无法实现人工养殖。
摄影/彭建生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北极点 徒步20天600多公里,到达北极点
拍摄时间:2008年5月4日
2008年5月,张梁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参与者,和两位法国人组队,参加了国际北极挑战赛。他和两名队友从加拿大北部小镇Resolute Bay出发,拖着100多斤的沉重雪橇,途中还意外遭遇了北极熊袭击,差点命丧熊口。当时张梁第一时间拿起相机拍照,而没有想到要逃命。同行的另一位女队员拿起霰弹枪,朝着北极熊开了好几枪,才把北极熊吓跑。他们在零下50℃的皑皑雪原中徒步20天,行走600余公里,最终抵达北极点。这次有27人参赛,11人中途放弃,张梁和队友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海底存在与“万物生长靠太阳”完全不同的“黑暗生物圈”
“蛟龙”号与“潜龙三号”在下潜过程中,既拍到了大量正常海洋环境下常见的深海生物,也拍到了一些独特的冷泉生命系统。冷泉是探寻可燃冰的重要指标,冷泉生态系统则是研究地球深部生物圈的窗口。冷泉是海底微生物和一些巨型底栖生物生活的绿洲,它们依靠食用甲烷来获取能量。一些生物可以在深海冷泉中找到,像巨型管虫、贻贝、蛤蜊和螃蟹等。图为“蛟龙”号在珍贝海山上部看到的鲨鱼。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南极点 从南纬89°,徒步一个纬度,7天120公里,到南极点
拍摄时间:2005年12月20日
2005年12月,张梁赴南极进行徒步探险。这次徒步,他有一个重要目的是呼吁社会关注生态保护。他从南纬89度,徒步向南极点进发,经过7天120公里的负重徒步,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抵达南极点,为广西崇左生物多样性基地募集到了近百万元的资金。这次徒步,尽管艰辛,但在张梁看来,艰苦程度并没有达到他的想象,于是,后来他萌生了要去参加更为艰苦的国际北极挑战赛的想法。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凤凰”号着陆器在南海1000米水深处诱捕的大王具足虫。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加舒尔布鲁木II峰
拍摄时间:2014年7月5日
站在加舒尔布鲁木II峰的山下,只见沟谷陡峭,云雾缭绕,远处的峰巅直插云霄,陡峭的坡壁上覆盖着冰雪。对登山者来说,加舒尔布鲁木II峰的北侧,地形尤为陡峭复杂,雪崩频繁,攀登极为困难,因此至今尚未有人从中国一侧登顶成功。经过18年几十座雪山的攀登,以及多次的生死考验,作为一名业余登山者,张梁感慨地说:“危险是瞬间的事情,我能活到今天,其中的付出,无法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清楚,这包括一个人的自我调整能力、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你会发现,人在大自然面前,生命脆弱得还不如一只蚂蚁。人根本无法征服自然,所以我从来不用‘征服’来形容自己的登山。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一定要有,要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攀登人类高度的梦想暂告一段落之后,张梁已经把探险的触角伸向了不同领域,开始了全新的环球航海和公益事业……
“14+7+2”一名普通中国人完成的户外探险奇迹
烧焦的禾秆,也会成为蛾的模拟参照
烧焦的禾秆中隐藏着一只舟蛾。两片翅膀交叠的构造很像禾秆包裹的外皮,翅膀侧面则用色彩和纹路模拟出禾秆干枯开裂的效果。更绝的是,它们翅膀上棕黄色至黑色的渐变,俨然是禾秆被火烧过的效果。为了更好融入到环境中,它甚至“舍弃”了触角——头顶平整,鳞片与细毛俨然被烧过的禾秆的断面,即使贴近看也非常相像。毫无疑问,这种蛾与岛屿上人类焚烧禾秆的活动产生了协同进化。不论白天或是黑夜,热带地区的昆虫随时可能面临杀戮的危险,唯有低调地、与时俱进地把自己隐藏在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得以生存。
高粱舟蛾 Dinara combusta
海南尖峰岭 寻访隐身于山地雨林的昆虫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头怪蝶——我有两条命
一只银线灰蝶停落在花朵上,它简单地观察了下周围环境,然后就低头开始吸食蜜露。银线灰蝶故意抬高后翅,轻轻地摩挲翅膀,让两对细尾突不停地颤动,再加上橘红色斑块上的黑色眼斑,它看起来像一只“双头怪蝶”——比起真头,尾部的假头甚至更加鲜艳,更加气宇轩昂。捕食者估计也被银线灰蝶的拟态弄晕了:到底该攻击哪边的头呢?果不其然,不远处就有一只残破的豆粒银线灰蝶,虽然翅膀看起来破败不堪,但它成功地骗过了捕食者,保全了性命。图为 银线灰蝶 Spindasis lohita
海南尖峰岭 寻访隐身于山地雨林的昆虫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图为“蛟龙”号南海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选址与环境情况调查现场,科考队员布放沉积物捕获器。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图为“潜龙三号”试验性应用第一潜在南海北部陆坡东沙西南海域进行,科考队员在“大洋一号”母船上监控“潜龙三号”上浮工作状态。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深海资源勘探与科学研究,离不开高新深海装备
目前,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新装备驰骋海洋。我国的潜水器家族一般分为三类:无人无缆潜水器、无人有缆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无人无缆潜水器的活动范围大、停留时间长,这其中的代表是“潜龙三兄弟”;无人有缆潜水器适合定点或小区域精细作业,佼佼者是“海龙兄弟”和“海马”号。载人潜水器能够搭载科学家下潜,为海洋学家提供亲临深海现场的机会,“蛟龙”号与“深海勇士”号是这方面的翘楚。不同作业类型的潜水器促进了我国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们的互相合作,也促进了众多先进海洋考察技术的集结应用。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
“双龙”探南海 随“蛟龙”号、“潜龙三号”探秘南海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