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由三方面的主体信息组成。首先,以1998年版《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中的《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为蓝本,绘制了8个地震区域共计25条主要地震带。地震带的确定不仅仅需要大量的地震历史资料,也需要结合一定的地质构造原理,因此,地震带往往与一些重要的地质断裂带相重合。
其次,我们给出了《中国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分类图》,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伟、王静爱、史培军、周俊华)。在研究中,上述学者参照国际惯例,把以城市为中心、3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震定义为城市近源地震。他们采集、分析了截至2000年共约4300年间、涉及672个城市的地震信息6759条,结果表明,曾经发生过等效6.5级以上近源地震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东南沿海、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而这些城市大多位于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上。发生过中强级别近源地震的城市,其下方存在着潜在震源,在抗震设防时应予以特别重视。
另外,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邓起东等发表的《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一文,可以发现,迄今为止,有记载以来我国共计发生8级以上巨大地震21次,其中南北地震带、青藏高原地震带、以及西北地震带发生巨大地震的频率明显较高。然而,因为东部人口、城市的分布更为集中,因此,在这张地图上,受到地震威胁的城市也多集中于东部,尤其是华北地震带上。
左下角图为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虽然2008年汶川地震震级低于2001年东昆仑巨大地震,但是造成的损失、受到的关注却远远超过了后者。显然,这是因为它涉及多个城市(镇),而后者基本发生于无人区域。
目前,对城市地震危险性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美国地震工程研究所认为,地震风险性是地震危险性(致灾因子)、社会财富(承灾体)和脆弱性三者的乘积。德国灾害管理与风险控制技术中心指出,除地震致灾因子、承灾体以及脆弱性外,地震危害性还与人们的心理意识有关。
在我国,北京师范大学徐伟等学者也对中国城市的地震灾害危险度进行了评价。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主要考虑了三个指标的影响:导致灾害的强度因素(如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承灾体的脆弱性指数(人口、GDP、建筑抗震能力)和响应能力(疏散、救援等应急应变能力)。研究表明,海口、北京等城市虽近源地震等效震级较高,但受到建筑抗震能力较强等人为因素影响,地震风险相对降低;而怀化、江门、阿图什、喀什等40个城市,地震风险度指数(UERDI)大于0.25,具有较大的风险,建议这些城市大力加强对地震的防范。
在这里,因为拉萨和港澳台环境评估等部分数据缺乏,我们仅公布了部分省级城市的UERDI,并进行了简单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