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道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5期 作者: 李渤生 

标签: 历史地理   考古地理   文化地理   交通地理   

中国自战国就在北部修筑长城以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而在中国西南部,互通有无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取代了兵戎相见的防御工程。借助四通八达的苍茫古道,藏民族博取古印度与中原汉文化之长,成为中国仅次于汉族的具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民族。古道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其意义又岂止一道。
布达拉宫壁画中的文成公主进藏
1、2. 唐蕃甥舅盟碑及示意图
碑建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至今仍立于拉萨大昭寺前。碑通高5.66米,由碑帽、碑身、碑座3部分组成。此碑虽历尽风雨,但所镌文字尚能辨认。碑正面与两侧刻汉文与古藏文,背面刻古藏文。碑文记述了唐文成、金城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与吐蕃王室结成舅甥姻亲关系,故盟文中有“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须合舅甥亲近之礼,使两界烟尘不扬,罔闻寇盗之名,复无惊恐之患⋯⋯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等文字。碑文中还专门刻上“然舅甥相好之义,善信每须通传,彼此驿骑,一任常相往来,依循旧路。蕃汉并于将军谷交马,其绥戎栅之东,大唐供应;清水县之西,大蕃供应。”此段文字再次证明了唐蕃古道的开通,对唐蕃两国永处邻好的重大意义
3.从打箭炉至前后藏途程图(局部)
3、4. 从打箭炉至前后藏途程图(局部)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安成绘。绢底,宽41.4厘米,长 316.3厘米,卷轴装。图以虚线分别表示自四川打箭炉经前藏赴后藏的北、中、南3条路线。打箭炉地据大雪山高处,为自蜀入藏第一要道。此图无比例,也没有标出路程距离,但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则分别注出流向。该图采用形象画法,详细绘出昌都、拉萨、日喀则等城廓,以及土司寨、寺庙、村落、山脉等。图下部题记为:“由炉出口赴藏共有北、中、南三道。北道出炉关北门,由草地直达前后藏,最为捷径。中道出南关偏北赴察木多,皆番商茶路。南道由里、巴、察拉台行走,驻藏大臣各官兵驿所经。因南路天气较暖,居民稠密,易于催办夫马,替换乌拉,然弯曲如弓,道路折耳。”图后有题跋

唐蕃古道开通之前,古代中印文化的交流

主要走“天山道”、“云南道”和海上通道

公元6世纪时,西藏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继位后,借助于金戈铁马,扫荡群雄,建立起地域广阔的吐蕃王朝。为了改变相对落后的社会状况,吐蕃王朝将数十万精兵陈列于边境显示实力,使各国不敢小视,同时采取和亲的政策,如饥似渴地吸取周边国家的先进文化。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遣使入唐奉表求婚,李世民未许,于是松赞干布以武力向唐展示其强邦威力。松赞干布亲率大军击破白兰羌、吐谷浑部落,尽占青海湖草地,又攻党项,使其臣服,进而率军驻扎于松川(松潘)以西,且扬言“公主不至,我且深入”。对此,唐朝极为震惊,于是派5万兵马与吐蕃对峙。吐蕃又派使者赴唐二次请婚,而这次终于得到唐朝的应允。

为大唐文成公主入藏方便,吐蕃东征掠地的战争之路被开拓为唐蕃和亲的友谊之路,即现在人们所称的唐蕃古道。唐蕃古道东起长安,经鄯州(青海乐都县)、鄯城(西宁)、莫离驿(青海共和县)、那禄驿,过柏海,至众龙驿,过牦牛河(通天河)藤桥,向西过唐古拉山,再经那曲到拉萨,总里程6240里。亦有人认为该道自西安向西,经宝鸡、天水、文县、松潘、金川、丹巴、乾宁、甘孜、邓柯、玉树、那曲至拉萨。但据公路部门综合调查的结果,认为唐蕃古道主干道系由西安西行越陇山,经甘肃的天水、陇西、临洮、临夏,在炳灵寺或大河家附近渡黄河,转入青海省境内,再经民和、乐都、西宁、日月山、倒淌河、恰不恰(共和)、切吉草原、大河坝、温泉、花石峡、玛多,翻越巴颜喀拉山口至青水河,渡通天河,沿当地人们通称的“通藏大道”过当曲,自唐古拉山口至聂荣县,经黑河(那曲)、当雄,直抵拉萨。

责任编辑 / 李雪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