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处处是关山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07期 作者: 鲁顺民 

标签: 山西   遗址   交通地理   历史地理   

秦汉以来,三晋(山西代称)大地当仁不让地担当起防卫中原统治中心的重任。山西地面号称“表里山河”—境内有高山峻岭、大河深涧、高原丘陵,成为关中与华北的牢固藩屏,因而使得这里处处布满了险要的关隘。山西全省有著名关隘一百六十余处,在全国范围内绝无仅有。
壁垒森严广武城
明长城雁门关是一个复杂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中山阴县境内的广武城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广武城又分为新广武城和旧广武城,旧城始建于辽、金时期,为雁门关前的防御据点。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广武城一带的居民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到了今天,关隘和城堡已经荒废,图中被城墙围起来的村子—旧广武村,仍保留了古时的关隘名称。摄影/杨建民

表里山河

让山西成为一
座巨大的城池

我的山西老乡、唐代文豪柳宗元写过一篇叫《晋问》的大赋,把山西地缘和资源优势夸赞了一番,其开篇称:“晋之山河,表里而险固。”沿着先辈的足迹,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里对三晋山河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顾氏认为,“关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

晋省不静。历朝历代,它一直处于战争前沿:被燕赵、中原、关中、塞外环绕的山西,无论如何改朝换代,都是举足轻重的天险之地。这正应了老百姓一句话:“老大亲、老小娇,挨打受气正中腰。”“表里山河”的山西,正处在这个“正中腰”上——处于战略防御的缓冲地带。从秦汉到明清,大一统王朝的行政中心由西向东,画了一个长长的弧,恰好绕山西转了半圈。有意思的是,隋炀帝即位前的身份是“晋王”,李渊父子则是在晋阳(太原)起兵反隋,北朝高欢父子则干脆定都晋阳。奇特的是,每当都城花落山西时,中国一定处在混乱的纷争时期。

责任编辑 / 马子雷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