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
外地人赠予重庆的名字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第02期 作者: 何洋 

标签: 重庆   城市建筑   铁路   桥梁   地图地理   交通地理   

在这个日益“千城一面”的时代,中国西南江山中的重庆,在人们的印象和谈论中,仍然拥有着鲜明的风韵、个性和风骨。诸如吊脚楼、棒棒军等城市符号,都带着热烈又倔强的气息。这是一座引人入胜的城,也是一座容易被误读的城。本文作者与重庆文史学者、建筑学者一起走读重庆,去寻找深入理解它的钥匙。
山城?江城?变化之城
站在南岸拍摄的新老两张照片,揭示了重庆城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巨大变迁,它山环水绕,主城的核心渝中半岛屹立于嘉陵江入长江之口,三面环水,像是一弯波光中的新月。她既是山城,也是江城,更是一座变化之城,她很难被定义,有各种不同的解读。摄影/王正坤

“此地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没有平坦的陆地。人们简直成了力图找到安身之地的山羊。在这个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岩石重叠的半岛上,只有少数几条沿半山腰新修的盘山路供运输使用。”

这便是1942年,美国汉学家费正清从飞机舷窗俯瞰重庆时,这座山城陪都给他留下的强烈印象。随后在重庆生活的15个月,他还看到了更多,特别是中国人的精神和力量。此后,他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多次重提在重庆的难忘时光。似乎借由重庆,他真正读懂了中国,也读懂了东方的江山。

责任编辑 / 陈惊鸿  图片编辑 / 孙毅博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