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我维桑 沁河山谷的奇迹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0年第09期 作者: 流惜子 

标签: 遗产风景   历史拾遗   

晋东南地区山脉纵横,交通不便,然而明清时期,这里却是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富裕繁华,以致于一度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垂涎三尺的肥肉。故事,也便由此展开。
山水之间
这张航拍图将晋城地区山河阻隔的地理形势,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人口只得聚居在河谷及一些小盆地里。平原耕地稀少,决定了这里的农业并不发达,但明清时期当地人利用储量丰厚的煤铁矿藏,实现了工商经济的极大繁荣,为营造古堡提供了资金和物质来源。

高踞于华北平原之上的山西,由于山河阻隔、天险屹立,素来被称为“表里山河”。而省内也由于内部纵横的山脉,被分为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四个区域。相当于今长治、晋城二市的晋东南地区,地势高峻,有与天比邻之感,在古代被称为“上党”。这里太行、太岳、中条三条山脉交织盘旋,崇山峻岭,一望无际。在重山之中,有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从长治市沁源县发源而下,宛如从山脉中切割出一道玉带,这便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沁河。

沁河流入晋城市沁水县境后,流速放缓,沿岸冲积出不少良田,晋城境的沁河沿岸,遂成了人口稠密之地。但奇特的是,沿岸竟矗立着一座又一座高耸的古堡。在岁月洗礼中,古堡不乏坍圮,但那些令人生畏的望楼和城门,却依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其中不少城堡,规模令人咋舌,如皇城相府、湘峪古城,更是令名城巨镇也要汗颜。

责任编辑 / 安洋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