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 | 额前一抹温柔
标签: 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历史拾遗 古代生活 文物故事 风云人物

盘髻短发总相宜
清末民初,女性流行盘发于脑后的低发髻。而“五四运动”之后,兴起了女性剪发热潮,短发开始流行。额前刘海和盘发、短发两种造型都能够搭配,起到修饰脸型、增添美感的效果,因而深受欢迎。本页图为20世纪20年代的卷烟广告。画面上的民国女郎,一位盘发一位短发,都留着刘海。供图/FOTOE
清末民初,女性流行盘发于脑后的低发髻。而“五四运动”之后,兴起了女性剪发热潮,短发开始流行。额前刘海和盘发、短发两种造型都能够搭配,起到修饰脸型、增添美感的效果,因而深受欢迎。本页图为20世纪20年代的卷烟广告。画面上的民国女郎,一位盘发一位短发,都留着刘海。供图/FOTOE
爱看越剧,尤其是《西厢记》。“听琴”一折,崔莺莺着罗裙、云肩、披帛、环佩、绣鞋,好一个古画里走出来的千金小姐。可仔细一看,崔莺莺的扮相和古画中的仕女有一点不同,那就是额上那几绺弯弯的刘海。“刘海”为女性所青睐、成为流行发式,其实是晚清民国时的事情。而在同时期逐渐发展成型的越剧,借鉴当时时尚来设计人物扮相,也顺理成章。
这么说,古时没有“刘海”?是的。《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刘海发式需要把额发剪出层次造型,在以孝为本的古代中国,的确不受推崇。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