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男人的是非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喻翔 

标签: 古代生活   文化符号   

胡子是男人身上最特殊的身体特征之一。脸上无端地生出那么几丛毛发,自古以来就给男人们带来了不少的是非。

谢灵运的一把胡子

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的一天,有才任性的大文豪谢灵运,因长期纵情山水、消极怠政,终于触怒了宋文帝,被送上了断头台。临刑前,监斩官问他有什么遗言,谢灵运说:“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也罢也罢,只有我这把胡子,养了这么多年,若被这粗鄙之人一刀下去,岂不白白糟蹋。听说南海祇洹寺正在造维摩诘菩萨像,我平生笃信三宝,愿将这把胡子布施给该寺,装饰维摩诘菩萨,尽弟子最后一份绵薄之力。”于是,根据谢灵运的遗愿,胡子被捐给了南海祇洹寺。该寺僧人如获至宝,要知道谢灵运在当时可是国民偶像,《宋书》称其“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徧,远近钦慕,名动京师”。这把胡子使南海祇洹寺的香火大盛,谢公的神逸也颇能配得上维摩诘的塑像。只可惜胡子的主人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死时年仅49岁。

维摩诘的美髯
《维摩诘经》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佛教经典之一,智慧超群的维摩诘居士也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图为敦煌莫高窟的维摩诘经变图,绘于盛唐时期。图中的维摩诘手执麈尾,须发舒散,气度雍容,俨然是一位中国士大夫的形象。南朝诗人谢灵运被判死刑后,曾留下遗愿,将自己的一大把胡子捐给寺庙装饰维摩诘的塑像。供图/FOTOE

谢公的这把胡子被南海祇洹寺的和尚悉心呵护了370余年,毫须无损,却不想最终被一个小姑娘糟蹋了。按照唐代笔记《刘宾客嘉话录》的记载,唐中宗的幼女、飞扬跋扈的安乐公主,为了在五月端午节的斗百草游戏中出奇制胜,想到了一个绝招:让人快马加鞭,剪来了祇洹寺维摩诘像上的半把胡子。为了防止其他人也想到这个点子,她又命人把剩下的胡子全部毁掉。

责任编辑 / 杜聪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