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豆腐”之殇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02期 作者: 戴莹 

标签: 历史拾遗   读史笔记   

石磨手工磨制,大概也是豆腐曾经的“中国元素”之一,为使豆腐滑嫩,人们通常会反复磨豆。图为编辑和摄影师在拍摄用石磨磨豆浆,磨了三遍过后,携带了丰富泡沫的琼浆便从磨盘间溢出,用手指一捻,细滑又浓香。当下,豆腐坊大多用机器来完成这道工序,口感比手工石磨制成的豆腐差很远。

豆腐,最中国,毋庸置疑。它的原料大豆最早在中国被种植,它的制作技艺起源于中国,它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它自身大量含有的植物蛋白,在中华民族的成长过程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平日为伴的豆腐,如今还是曾经的味道吗?

先来看看原料大豆。采访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保田提到了他儿时的记忆,东北老家的豆田曾经一望无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为优质大豆的高产地区和主要出口地区,这一点,被明确地记录在他年少时读过的地理教科书上。但现在,一望无际的豆田不见了,大豆仅混迹于田间地头,辉煌不再。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