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变来变去的鱼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盆,其上绘制的鱼,栩栩如生。观者也许不知,这种具象的鱼在随后的时代里,蜕变出了多种多样的彩陶基本图案,并以此引领了史前中国的“时尚”。摄影/余荣培
除商周文化、殷周青铜礼器的分布和影响范围外,在中国考古学文化中,再无可与庙底沟文化彩陶比拟者。随着“大鱼纹”彩陶的播散,我们看到了一种大范围的文化扩展,这种扩展的意义与作用,大大超过了彩陶自身。可以说,对这种文化的共同认识,是中国统一的文化基础。
10年前的11月4日,是个雨天。我来到河南渑池仰韶村,参加纪念仰韶文化80周年的会议。可惜,连日冷雨迷雾,村庄的外部环境很难观察,韶山看不到,古人“仰望韶山”而名之“仰韶”的味道,我也无缘体会。不过,就在那次会议,我恍然得见灵感,那堆栈于我脑海20年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庙底沟彩陶的问题,似乎有了解决的希望。我好似在激浪浊流中,得幸捉住了狡猾的鱼尾巴,嗣后纠缠不放,迄今又是10年。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