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关公价值需要重建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8期

标签: 文化符号   历史拾遗   

胡小伟,成都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开始专注于关公文化,20多年来多次考察海内外关公崇拜各种遗存及现象,现已将关公文化研究所得辑为五册二百余万字出版。

“拜关公”与“现代化”

1985年,我因私在香港勾留了几个月。那里亲戚、同学、朋友不少,也有机会近距离观察香港社会。于是注意到那里“拜关公”的习俗很盛,不但饭馆、商场,也包括家庭,甚至一位后来担任香港著名大学副校长,完全英式教育背景的学者朋友,也坦承他家世代供奉关公。当时香港的“现代化”程度远超大陆任何一地,尤其是英制教育背景和基督教会对于市民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是为什么还有如此虔敬的关公信仰呢?

按照我个人长期接受的理念,“现代化”与“传统”几乎是对立概念。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摒除“四旧”。香港所见所闻,是我开始重新审视“现代化”与“传统”关系,以及关公信仰何以在海外普及,并能顽强存续的开始。反观大陆,原有“县县有文庙,村村有关庙”的景象早已无存。以北京而论,元代《析津志》记述有二十多处关王庙,乾隆十年《京师全图》明确标明四九城内关庙已达116座,堪称全国最为密集的所在。然而今天即以文物保护而论,北京列入全国文保单位仅有一家民国时期的关岳庙,明清两代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庙”的正阳门西南关庙,1955年因建汽车站被撤除,最近喧传北京中轴线建筑复建申遗时,相关部门甚至无人提及。而最早在金代建立,又于元泰定年间由皇帝、皇后捐内帑复建的西四北护国关王庙,49年以后散为民居,至今600平米的院子里挤住进十七、八户居民。前几年有摄影师将北京市内原有关庙近照传上网络,那一片破败景象,拆除狼藉,不忍目睹。这种反差令人深思,更该反思的是我们的“现代化”设计中,是不是存在某种根本性的缺失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