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博的标本,为何这么多?

    看完上一篇,不知你是否留意,那四座自博有多少标本?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型的自然博物馆一般都有上千万件馆藏,美国史密森尼自然博物馆甚至有1.2亿件。而在我国科研体制下……

    作者: 董子凡   出自:2021年第05期

  • 闹市里的“超级自然秀”:上海自然博物馆大揭秘

    15年前,曾有一部奇幻喜剧片《博物馆奇妙夜》。电影里,自然博物馆的各种动物标本、恐龙化石,每天晚上都会齐刷刷“活”过来……如今,它们确实变得更“活跃”了。国内各家自……

    作者: 董子凡   出自:2021年第05期

  • 青鳉“试管婴儿”:“纯原生态”鱼缸演义

    话说我家黄黝、斗鱼和鳑鲏先后繁殖,搞得 “杂货缸”世界风生水起,好不热闹。接下来几条青鳉也紧随其后。我已经忙不过来了,一再告诫自己别再添事儿,然而一个萌娃“从天而……

    作者: praying   出自:2021年第05期

  • 眼白 只为让你“使眼色”

    祖先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来翻白眼……要知道,世界芸芸众生中,翻白眼可是人类的独门秘籍。

    作者: 宗宁   出自:2021年第04期

  • 枝上青青秀可餐

    北地苦寒,最难捱的还不是冬天,而是冬去春来时:窖藏食物将告罄,新作物却未长成;味蕾品尝了一冬天的白菜土豆,也审美疲劳,迫切盼尝“鲜”。正当山穷水尽时,春风吹拂草木……

    作者: 李伟元   出自:2021年第04期

  • 北大校园里的“黄大仙”

    因为小时候听过不少“黄大仙”的传说,作者对黄鼠狼这种动物充满好奇。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他开始观察拍摄校园内的黄鼬,记录下许多意想不到的趣事。

    作者: 马超   出自:2021年第04期

  •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更新啦!

    今年2月初,传来一个让自然保护圈“喜大普奔”的好消息—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简称《名录》)颁布啦!这是自1989年以来,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名单首次大调整……

    作者: 董子凡   出自:2021年第04期

  • 下海底种珊瑚

    珊瑚也能人工种植?怎么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就有这个项目。在科研人员指引下,我们来到海南三亚海滨,“潜入”珊瑚种植现场。

    作者: 矫天扬   出自:2021年第04期

  • 实验室里养珊瑚

    研究珊瑚,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重点项目之一。科研人员在海边实验站里建起一间养殖室,用玻璃缸养珊瑚。那里面的阵势,跟家里水族缸和海洋馆都大不相同。

    作者: 矫天扬   出自:2021年第04期

  • 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常被称为海底的“热带雨林”,靠的可不只是珊瑚家族本身丰茂与绚烂。其实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它也扮演着类似陆地雨林的角色——是众多海洋生物的家园,物种多样性首屈一……

    作者: 郑秋旸   出自:202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