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为万病之源,至冷莫过大寒。“大寒食糯米”的习俗,将一种普通食物,推上了尊崇之位,也酿出数不清的温暖味道。
作者: 韩一飞
“寒露雀化蛤”可能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奇特的误会了。但古人关注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应节而为,顺节而食的习俗没有错。
作者: 井耒
在中国民间,人们常给儿童穿戴一些特殊的小物件——护身符,认为它们有开运护身的神奇功效。有时成人也会佩戴护身符,《红楼梦》中贾宝玉出生时口含“通灵宝玉……
可以素面朝天,却不能蓬头散发,所以古人热衷于花样百出的“首服”,美人额自然也不能放过。
作者: 甄明
窈窕淑女,岂可无裙?追忆千载裙装,看它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看它千姿百态,时短时长;也看它在礼教的矜持里,交织着自由的洒脱……
作者: 纵节
蟹,是大美之物。秋高气爽时,湖沼溪流的边上,自然有肥蟹吃。昔年在京津一带,时有水患淹没农田,入了秋,倒方便了螃蟹沿河上溯,爬到地里吃高粱,人们趁夜色……
作者: 韩韬
花灯里,有飞翔的鸟,有奔跑的马,有舞蹈的人。这项古老的技艺,给古人单调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美妙感受。中国人让走马灯“走”了起来,不过,这样的科学灵感,……
作者: 康晶
公元1072年,宋人郭熙画下著名的《早春图》。这幅画由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是最近一两百年来的事。在现代美术史中,许多带有郭熙名款、被历代收藏家珍爱的画作,……
作者: 黄小峰
放弃漆器之“用”,独享大漆之“赏”。漆画,从古老的中国漆器上走下来,带着神秘的“光”彩、神奇的肌理和诗一般的意境,展现出一种又一种超越之美。
作者: 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