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鬼怪,魑魅魍魉
汉字中的鬼


文章出自:博物 2018年第08期 作者: 宰予 

标签: 博物广知   文化文明   

农历七月是个特别的月份,民间相传,此时鬼门大开,去世亲人的魂魄、各类孤魂野鬼,都来享受人间的祭祀。为什么我们既要祭祀鬼,又会害怕鬼?鬼的信仰来自遥远的古文明中,我们可以从汉字里追寻痕迹。

鬼从何来?

鬼字的小篆,颇有几分漫画的趣味:一个人形,顶着个大脑袋,旁边飘着一朵幽幽的小鬼火。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甶,读作fú)象形鬼头,代表鬼的狰狞样貌;下部为(人),是因为鬼为人所化,所以从人; (厶)则是“私”,有幽暗、隐秘之意,代表鬼的特性。在甲骨文中则有  、  等写法,除了没有“厶”之外,字形与小篆差不多,都是大头鬼的简笔画,从甶从人。

《说文》又称:“人所归为鬼。”这是解释鬼的来源。这里的“归”是死亡委婉的说法。那么到底归向哪里?古人也有解释:肉归于土,血归于水,骨归于石——创世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后死去,身体化为世间万物,也是一样的思路。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